•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蒐集相關文獻,自編「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變革意見調查問卷」為研 究工具。茲將此研究工具之架構內容以及編製過程,分別說明如下:

一、問卷之架構內容

本研究工具的設計,配合研究目的,將問卷架構分為兩部分:

(一) 基本資料

根據文獻探討,教師的個人基本資料包括教師性別、服務年資、學歷、

職務、學校所在地區、規模、建校年齡、校長到任年數等八項。

(二) 問卷內容

本問卷除了填答說明與基本資料外,內容分為二大部分,依序為「學校 組織慣性知覺問卷」及「教師變革接受度問卷」。

1.學校組織慣性知覺問卷

此一部分的問卷旨在瞭解教師對組織慣性的知覺程度。主要以鍾邦友

(2002)所編的「高級職業學校組織結構特徵與轉型綜合高中辦理狀況調 查問卷」為藍本,其次再參考彭彬(2002)的「國民小學學校現況調查問 卷」、鄭燿男(2000)的「教師職業與生活狀況問卷」等研究者問卷,編 擬研究問卷題目,包含行政管理慣性、組織保守文化、結構僵化、作業流 程慣性共分為四個向度。

2.教師變革接受度問卷

此一部分的問卷旨在瞭解教師對學校組織變革的接受程度。問卷題目 主要係參考杜岐旺(2001)編製「學校組織變革策略與學校現況調查問卷」

為藍本,再參考劉麗蓉(2001)的「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學校變 革接受度調查問卷」、彭彬(2002)的「國民小學學校現況調查問卷」等 問卷,編擬研究問卷題目。此部分問卷包括行政結構的變革、教學技術的 變革與成員行為模式的變革三個向度。

二、問卷之編製

(一)建立專家內容效度

本研究分別依據教師組織慣性知覺的四個向度與教師變革接受度的三

個向度,編製問卷題目,透過專家內容效度之建立,形成預試問卷。在問 卷表初稿確定後,便進行專家意見調查(如附錄一),以建立專家內容效 度。經指導教授推薦,函請多位專家學者(如表 3-4 所示),協助鑑定問 卷題目是否符合研究主題,以確定問卷內容之適當性。本階段的專家意見 調查表採「適合」、「修改後適合」、「不適合」三點量表,且在專家學 者的意見調查表回收後,綜合專家學者之修正意見,並經指導教授討論修 改後,完成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變革意見調查之預試問卷。

表 3-4 建立內容效度之專家學者(依姓氏筆畫排序)

姓名 現職 專業

王建智 彰化縣好修國小教師 學校行政 江志正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

副教授

教師的權利與義務、學校行政 江嘉杰 彰化縣湖東國小主任 學校行政

呂美貞 台中市大新國小教師 教師信念、課程教學 林文生 台北縣瑞柑小學校長 學校行政

林志成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 系教授

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學校行 政、班級經營、生涯規劃、行動 研究與專業發展

林志忠 國立暨南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 教授

教育行政、中等教育、科技教育 林志清 彰化縣華龍國小主任 學校行政

林進材 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教育實習、心理輔導、課程與教 學

范熾文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 系助理教授

學校行政、教育哲學、教育概論 翁福榮 高雄縣新港國小校長 學校行政

陳玟甄 台中市立人國小教師 學校行政 舒緒緯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

系副教授

教育行政、人力資源、 教育法令 鄭淵全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職業繼續教

育研究所副教授

課程與教學管理研究、教育管理 研究

劉麗蓉 彰化縣民生國小教師 學校行政 謝百亮 南投縣中寮國中校長 學校行政

本階段的專家意見調查表採「適合」、「修改後適合」、「不適合」三點量表,

表 3-6 教師變革接受度問卷之專家內容效度分析

1. 第二部分教師變革接受度問卷,題目字句以「應」為主軸,應以「同 意」態度來回應。關於這項建議,選項的「非常接受」或「不接受」

改為「非常同意」或「不同意」。

2. 學校組織慣性知覺問卷中的行政管理慣性之第 3 題:學校處室主管 採集權領導,不輕易授權。此內容符合本研究名詞解釋的內涵,且 只有一位專家認為需要刪除,其餘專家皆認為適合。因此關於這項 建議,在預試問卷中,第 3 題保留。

3. 學校組織慣性知覺問卷中的組織保守文化之第 7 題:學校同仁對於 改革措施的態度保守。有一位專家認為此題與此層面的其他幾題重 複性高,需要刪除。關於這項建議,並非是題目不符合此層面,因 此研究者先選擇保留,增加此層面的題數。在預試問卷中,第 7 題保留。

4. 學校組織慣性知覺問卷中的結構僵化之第 2 題:學校的組織運作給 人有僵化之感。有一位專家認為本題包含此層面全部內容,需要刪 除。關於這項建議,並非是題目不符合此層面,因此研究者先選擇 保留,增加此層面的題數。在預試問卷中,第 2 題保留。

5. 學校組織慣性知覺問卷中的作業流程慣性之第 1 題:學校對於處理 非例行性或突發事件之能力較差。有一位專家認為此題內涵並不屬 於慣性,需要刪除。關於這項建議,本題內容符合本研究名詞解釋 定義:因為過度遵循制式的流程,在處理非例行性業務時,反而缺 乏創造力。因此研究者先選擇保留,在預試問卷中,第 1 題保留。

6. 教師變革接受度問卷中的行政結構變革之第 2 題,有關教師會的題 目,建議中提到教師會並非正式學校組織,應予修正。關於這項建 議,在預試問卷中,第 2 題已刪除。

7. 教師變革接受度問卷中的教學技術變革之第 2 題:教師應採用多元 評量,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一位專家指出多元評量以前就有,

只是未落實,需要刪除。關於這項建議,研究者認為多元評量的大 力推動也是近來教學變革的重要一環,並本題內容符合本研究名詞 解釋定義,因此在預試問卷中,第 2 題保留。

8. 教師變革接受度問卷中的教學技術變革之第 3 題、第 4 題與第 5 題,題目有重複命題的現象,應予修正或刪除。關於這項建議,在 預試問卷中,第 3 題已刪除,第 4 題修正,第 5 題保留。

9. 教師變革接受度問卷中的教學技術變革之第 8 題,發展學校特色課 程與標題不符,應予修正。關於這項建議,在預試問卷中,第 8 題已刪除。

10.教師變革接受度問卷中的成員行為模式變革之第 6 題,學校應採 人性化管理的部分,建議中提到此題目屬於學校層級的題目,應 予修正。關於這項建議,在預試問卷中,第 6 題已刪除。

(三)預試問卷之實施

根據專家內容效度的評析結果,整理歸納所有專家之建議,再經與指 導教授研討後,完成預試問卷,接著進行預試的工作。預試問卷各因素題 號分配情形如表 3-7 所示:

表 3-7 預試問卷之題號分配表

(四)正式問卷之編製 1. 項目分析

預試問卷回收後,使用內部一致性效標法來進行項目分析,求得 每一題之決斷值(critical ratio,CR)及個別題目與刪題後總分之 相關。首先計算個別題目與刪題後總分的相關,其次再計算每位受試 者在預試問卷得分之總和,分別選取「學校組織慣性知覺問卷」與「教 師變革接受度問卷」測驗總分最高與最低百分之三十,作為高低分組 的界限,比較二組在各題平均數上的差異是否達到顯著水準,以為正 式問卷題目篩選之依據。由表 3-9 學校組織慣性知覺問卷信效度分析 可知,學校組織慣性知覺問卷預試題數共 22 題,經項目分析求得每一 試題的決斷值及與刪題後總分之相關,結果發現個別題目與刪題後總 分之相關皆達.001 之顯著水準,並且決斷值皆大於 3,因此全部題目 先暫時保留;由表 3-10 教師變革接受度問卷信效度分析可知,教師變 革接受度問卷預試題數共 18 題,經項目分析求得每一試題的決斷值及 與刪題後總分之相關,結果發現個別題目與刪題後總分之相關皆 達.001 之顯著水準,並且決斷值皆大於 3,因此全部題目先暫時保留。

最後再將兩問卷之全部題目,進行因素分析。

2. 因素分析

本研究採用建構效度中因素分析之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共同因素,

利用直接斜交法進行斜交轉軸(詳如附錄四),得到的結果如表 3-9 與 3-10 所示,並選取各題目在主要因素上所佔因素負荷量較大(至 少.50)的題目為正式問卷的題目。

由表 3-9 學校組織慣性知覺問卷信效度分析可知,問卷中第 6、

18 與 22 題之因素負荷量未達.50,予以刪除,另外,第 4 題原本為因 素三(行政管理慣性),但其在因素一(結構僵化)的負荷量大於在 因素三的負荷量,予以刪除。四個分量表特徵值均大於 1,且四個因 素共可解釋總量表的總變異量達 60.50﹪,其中因素一(結構僵化)

可解釋 45.23﹪,因素二(組織保守文化)可增加解釋 6.69﹪,因素

三(行政管理慣性)可增加解釋 4.84﹪,因素四(作業流程慣性)可 增加解釋 3.73﹪,最後依據上述分析結果保留 18 題並重新編號,作 為正式施測問卷的題目(詳如附錄三)。

由表3-10 教師變革接受度問卷信效度分析可知,問卷中第24、28 與33題之因素負荷量未達.50,予以刪除。另外,第35、36與40題原本 為因素二(成員行為模式的變革),但其在因素一(教學技術的變革)

的負荷量大於在因素二的負荷量,予以刪除;第27題在因素三(行政 結構的變革)的負荷量為.43,因為該因素題目較少,所以予以保留;

第23題在因素三(行政結構的變革)的負荷量為.23,因為該題目「落 實教訓輔三合一的行政結構,應有助於提昇學校的效能」,其內容為

第23題在因素三(行政結構的變革)的負荷量為.23,因為該題目「落 實教訓輔三合一的行政結構,應有助於提昇學校的效能」,其內容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