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校組織變革

學校要能進步須從改變學校組織而來,但是改變學校組織並不一定會帶來進步

(張慶勳,1996)。因此,清楚界定學校組織變革的意涵有其重要性。本節旨在探 討學校組織變革的意涵,首先闡述學校組織變革的意義;其次分析學校組織變革的 動力來源;再者分析學校變革的內涵、歷程模式;最後探討成員面對學校組織變革 的態度。

壹、學校組織變革的意義

組織變革的概念來自於組織行為學,組織行為理論把社會性的組織視為具有生 命的有機體,不僅會成長而且會死亡,一個組織為了在社會大環境中求生存,必須 因應外在環境的改變,不斷進行局部或整體的調整(吳清山、林天祐,1997)。亦 即組織為了適應環境變遷,必須作適時調整,才能使組織永續地經營。

一、 變革的意義

學者對於變革的定義,可分為以下二種特徵:

(一)變革的結果有正面與負面兩種可能無法事先預知。

「變革」一詞,具有改變、變化、變更、變遷、興革和革新等涵意。

主張變革具有中性的意涵,變革係指事務變得不同,也許更接近目標,變 得更好;也許變得更壞。但是如果沒有變革,組織就不可能有所改進(張明 輝,1999;張清濱,1997;Robbins, 2001)。吳定(1984)亦指出,就變革本 身的意義而言,變革是由一種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的自然改變,其改變 的可能性並不只是積極正向的改變,也包括負向或非計畫性、非預期性的 改變。

(二)變革的形成可分為計畫性與非計畫性兩類。

秦夢群(1998)認為變革具有三種特性:一是變革是有一定計畫且有特 定的目標;二是包含一套特定執行程序;三是具有新的理念或是科技以能 達成目標。Owens(1987)亦認為變革係指一種有計畫的、新奇的、審慎 的、具體的變革。這種變革的目的,在幫助組織更有效的達成既定目標,

或實現新目標。另外,Bruce 與 Scott(2000)認為組織由某一狀態、情境 或層次轉化為另一種狀態、情境或層次的歷程,而轉化的過程可為計劃性 或非計劃。

綜上所述,本研究所指的變革,係為一種有知覺、有意圖、有計畫的改變。

包括改進或重新修正組織的結構、運作、程序,以及改善組織成員之態度、行 為、和能力等之歷程,利於組織持續經營與發展。

二、學校組織變革的意義

學校組織變革係指教育組織受到外在環境的衝擊,並考量內在環境的需 求,有計畫地從事組織中有關個人、團體或組織層面的改變,以維持組織系統 的均衡,進而達到教育組織生存與發展目的之過程(張明輝,2004)。而在學 校層次的改革活動,可分為兩大部分,一為教育體制的改革落實到學校實務層 面的革新,另一則是學校內部專業組織自發自主的改變、是自我進步的發展(楊 德東,1999)。

另外,學校組織在推動變革時則應考量教育人員、學校組織結構、內部工 作流程、組織氣氛與文化等的因素(林明地,1999)。才能進行變革管理或借 助外力的協助,以創造新的思想、行為或事物,進行一種有計畫的、審慎的、

具體的改變歷程;其目的在使學校能夠改善內部學習條件、適應外部環境變 遷,藉以維持學校持續成長發展,進而增進學生學習成就,提高學校教育品質

(李玉惠,2003)。

綜合上述有關變革的意義與學校組織變革的觀點,所謂學校組織變革係指 學校組織受到內、外環境的變遷與壓力,有計畫、有系統地調整組織內部的結 構、運作模式與成員心態,以提高學校組織效能,並以永續發展為目標的變革 歷程。

貳、學校組織變革的動力來源

所有的開放系統都有其環境,而非生存於真空之中或與世隔離(謝文全,

1997),而學校組織就是一個開放的動力系統,自是無法孤立於整個社會大系統或 社會文化脈絡之外,因此,教育主管部門不能在象牙塔裡談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必 須依據未來社會發展趨勢(吳明清,2001)。

學校組織面對社會發展與變遷的衝擊,必須有所調適和因應,依情境之變化而 做修正與改變,才能持續生存與發展。一般而言,學校組織變革的動力來源,學者 大多分為內和外部環境的改變二方面,試分述如下(張德銳,2000;劉麗蓉,2001;

謝文全,2000;Lunenburg & Ornstein, 1991;Katz & Kahn, 1978;Robbins, 2001):

一、外部環境的改變

係指受到學校組織以外的環境因素影響,如:

(一)社會發展的趨勢

學校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也是社會組織的一環,因此深受社會價值 觀、態度或型態改變的影響。目前的社會朝著多元化、民主化等趨向發 展,而社會大眾對教育日益重視,希望藉由學校組織改革,以提升教育 品質。

(二)教育法令的公佈

政府的各項教育法令,對學校產生直接的影響。例如:民國八十 三年「師資培育法」的頒布實施,使師資培育多元化;民國八十四年

「教師法」的頒布實施,確立了教師的權利與義務,教師會、教評會 的成立,也改變了學校組織的運作模式;民國八十七年公布的「國民 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教師教學型態與學生學習領域有 了重大改變;民國八十八年「國民教育法」的修訂,其中關於校長遴 選的規定,使學校內部產生重大的變革。同時,「教育基本法」的頒 布,提出一套台灣教育現代化的總綱領,並標誌著進入更合理、更合 人性的教育新紀元。

(三)經濟資源的榮枯

教育的知識往往被視為確保一個社會具有高生產勞動力、經濟成長 與科技發展的動力(Benavot, 1992)。因此政府投資在教育上的經費,

攸關著教育的發展。然而,在經濟資源緊縮下,學校機構如何調整經 營模式,評估教育質與量的發展,持續提升教育水準,是一大考驗。

因此組織必須推動變革方足以因應而繼續生存。

(四)知識科技的更新

科技日新月異,知識經濟與管理的理念興起,對於教育界帶來頗 大的衝擊。知識傳遞能從學校時空中解放出來,創造更多學習機會,

即以「終身學習」的力量,使人對真正有用的知識做追求。而從終身 學習的觀點,學校內所學的知識內容則必須改變。,再者行政電腦化、

知識共享平台等,也促使學校組織必須改變原有制式管理行政系統,

進行變革。

二、內部系統的不平衡

係指來自學校組織內部環境變化的動力,如:

(一)成員價值觀念的改變

早期員工忠於雇主的觀念,已經轉變成忠於自己生涯,重視彈性、

工作滿足感與人際關係,要求外在肯定,強調相對權利義務關係。

(二)領導者的推動

組織的領導者具有領導組織、決定組織發展方向與決策的權力與 責任,學校的校長的教育理念與領導風格,深深影響著學校組織的發 展與變革。領導者在面對環境變化時,為了推動變革,必須先將組織 任務重新界定、覺察組織內外部的衝擊力量、分析衝擊的動力以判斷 組織達成目標的能力,進而成功啟動變革機制。

(三)組織運作問題的產生

學校組織是屬於鬆散結構,包含了行政與教學兩大系統。如果在溝 通與運作上產生衝突,導致教育品質的低落,此即為一學校組織需要 變革的警訊。透過現況的反省與思考,了解問題的源由,進而加以進 行運作程序上改變,兩大系統需加強溝通與協調,以突破困境,提昇 學校的效能。

(四)組織目標的改變

學校一切規劃是由教育的目標所導引。因此,教育目標的改變必 定帶動教育組織在人員心態上、組織運作上的變革。例如,民國八十 七年教育部進行「小班教學精神」實驗教學,以發揮小班教學的精神 為目標,學校就必須在組織、設備、教學教材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進 行調整,以達成教育的目標。因此,目標不同,組織必須作適度的改

變,以朝目標邁進。

(五)組織結構的重整

組織是一個整體,是由許多不同的部門分工分責、交互作用、相 互依賴、彼此影響所形成的一種系統。所以組織結構的轉變,必會影 響到組織的工作程序、溝通與協調的方式等,即使只是部分組織結構 的改變,都會造成組織整體的變革。例如,教訓輔三合一的行動策略,

即帶給學校結構一大衝擊,工作任務的協調與歸屬也須重新規劃。

另外,吳清山(1999)將教育改革區分為不同階段,區分為萌芽、倡導、經營、

執行四階段,認為不同階段各有其特定動力來源如下:

一、萌芽階段的動力來源包括:重大災害,如校園暴亂、洪水氾濫等因危及教 育設施及教育活動而激發改革之意念;教育外在環境如科技發展、外來價值觀 的引進、人口結構的改變等導致民心思變;教育系統內部相關單位或人員生態 的改變、價值觀的歧異、期望的落差等引起內部失衡時,重新解構與建構,以 尋求再平衡。

二、倡導階段:在倡導階段,教育改革呼聲四起,主政者肩負政府及人民所賦 大任,積極倡導興革事項及其必要性;社會精英份子本於知識良知,勇於提出 期望;利益團體基於本身或社會大眾之利益,積極陳述意見;三者扮演重要推 動的角色,是教育改革的動力源。

三、經營階段:在經營階段,教育改革藍圖是主動動力來源。因為教育改革大 致已獲共識,主政者必須系統規劃可行藍圖;或結合教育理論和實務,發展教 育改革藍圖;此時以教育體系為主幹的理論界和實務工作者,則依據教育改革 藍圖逐步推動。

四、執行階段:在執行階段基層教師、行政人員及學生家長是最大的動力來源。

四、執行階段:在執行階段基層教師、行政人員及學生家長是最大的動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