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臺灣大學機構典藏

第四章 個案探析

第一節 國立臺灣大學機構典藏

一 一

一、 、 、 、發展背景 發展背景 發展背景 發展背景

2006 年 5 月臺大圖書館執行教育部委託之「建置機構學術成果典藏計畫」,

協助各大學建置機構典藏,藉由分散建置、集中呈現的策略發展臺灣學術研究產 能。臺大圖書館以臺大機構典藏的營運為範例,開發機構典藏軟體與完備相關行 政作業流程文件與標準規範,作為全臺灣各大學院校建置機構典藏的參考。2007 年 5 月至 2008 年 8 月為臺大機構典藏的試辦期,分建立行政依據、凝具全校共 識、規劃運作機制、建議與改善等階段推動(林鳯儀,2007)。2008 年 9 月起 正式營運,持續建置、豐富典藏內容。

二 二

二 二、 、 、 、徵集範圍 徵集範圍 徵集範圍 徵集範圍

徵集臺大教職員生在校期間之學術研究成果,如研究計畫報告、期刊論文、

會議論文、網路 PDF 文獻、校內出版品等文獻資料(臺灣大學圖書館,2007)。

實際觀察其系統上常見資料類型包括期刊論文、計畫研究、專書或專書章節、會 議或研討會論文、演講資料、學習教材、博碩士論文、學生報告、專利、多媒體、

軟體等多種具學術研究、教學價值的資料。目前徵集對象以教職員為主,學生的

43

部分主要為博碩士論文,其次為優良的學生報告。

有些學校以機構典藏做為校內之會議論文集、出版刊物、數位典藏品的保 存備份或公開平台。臺大機構典藏考量到這些類型的資料中,並非全為臺大師生 的作品,且校方另有保存、傳播的平台,例如臺大出版中心之「臺灣大學學術期 刊資料庫」。因此,確立以師生之學術產出為收錄範圍,不針對校內某種連續性 出版品、某次研討會進行收藏。 (訪談資料:F:125-128,F:242-246,F:304-307)

圖 4- 1 臺灣大學機構典藏網站

(網址:http://ntur.lib.ntu.edu.tw/ 檢索日期:2012/7/19)

三 三

三 三、 、 、 、徵集方法與校內合作單位 徵集方法與校內合作單位 徵集方法與校內合作單位 徵集方法與校內合作單位

提交方式除了教職員線上自行提交、委交系所聯絡窗口上傳外,也可將目錄 清單及相關文件交由學科館員代為上傳。系統上可提交資料的使用群分為:(1) 教師與博士班學生,可自行上傳、管理研究成果。(2)學院系所聯絡窗口,可維 護資料分類架構,代師生上傳與維護資料。(3)圖書館學科館員,維護負責範圍 系所之資料分類架構,代師生上傳與維護資料。(4)碩士班與大學部學生,尚無 上傳權限,需委由系所聯絡窗口代為上傳(臺灣大學圖書館,2007)。

44

建置機構典藏系統前,執行團隊掃瞄校內既有的相似系統,例如圖書館方 面有教職員著作目錄系統、博碩士論文系統,研發處有臺大學術成果資訊系統,

臺大醫學校區教職員著作系統等(訪談資料:F:113-118,F:119-122)。為避免 教師重覆登錄的麻煩,及快速建置機構典藏內容,初期將上述系統之目錄資料匯 入至機構典藏系統,學科館員再以匯入之著作目錄為依據,至校內外相網站、全 文資料庫查找電子全文、書目查核,並整理出教師個人的著作清單,請其授權給 臺大機構典藏。目前學科館員主動徵集再請教師授權,仍為系統內資料增加的主 要方式。(訪談資料:F:251-261,F:308-333)

目前圖書館的教職員著作目錄系統已由機構典藏系統取代,其他系統具有不 同的任務功能,仍持續運作中。目前臺大機構典藏系統已與研究發展處之「臺大 學術成果資訊系統」介接,教職員統一在研發處的系統著錄、上傳資料,機構典 藏系統會定期至「臺大學術成果資訊系統」擷取上傳之學術著作資料。 (訪談 資料:F:133-136)

四 四 四

四、 、 、 、人力與經濟因素 人力與經濟因素 人力與經濟因素 人力與經濟因素

臺大機構典藏的運作,一開始即利用館內既有人力、設備、經費來執行,

日後仍由圖書館例行經費統籌運用。雖然申請到教育部的補助執行計畫,但系統 開發事務及要負責輔導的學校眾多,除計畫研究助理外,仍需投入館內既有人力 來協助計畫執行。(訪談資料:F:251-256,F:318-324)

初期,圖書館調度館內既有人力組成一個工作小組,依技術支援、服務介 面、行政支援的任務分組,規劃與推動專案(林鳯儀,2007)。開始向校內推廣 後,全部學科館員加入,擔任向系所推廣、徵集的服務介面。(訪談資料:F:251-256)

目前機構典藏業務已成為圖書館例行業務,工作小組回歸至原有體制內。系 統面由一名系統管理組組員,持續負責系統維護外,內容建置方面則由學科館員

(約 17 名)負責系所聯繫、問題諮詢與徵集建置內容,另有工讀生數名協助學 科館員整理、上傳資料。(訪談資料:F:251-256,F:318-324)

45

五 五

五 五、 、 、 、行銷方式 行銷方式 行銷方式 行銷方式

臺大圖書館的推廣活動,主要集中在試辦期間,利用各種正式、非正試管道 凝具校內共識(林鳳儀,2009;2010)。包括:

1. 訊息傳遞: 利用公文系統發函全校,亦製作文宣在圖書館電子新聞、臺 大校訊、臺大圖書館館訊等管道發佈訊息。(訪談資料:F:227-230)

2. 舉辦校內推廣說明會: 2007 年 9 至 10 月陸續舉辦 6 場說明會。另亦針 對館員、系所窗口辦理教育訓練。(林鳳儀,2009)

3. 專文介紹: 撰寫數篇專文介紹台大機構典藏建置的規劃與推動,刊載在 臺大圖書館館刊和其他期刊中。

4. 製作指引和 Q&A: 放在機構典藏系統上,供使用者自行查閱。(訪談 資料:F:212-214)

5. 學科館員主動出擊: 利用出席院內圖書委員會、系所會議,或與系所、

老師服務的機會宣傳機構典藏。(訪談資料:F:207-209,F:213-214)

正式營運後,除了在圖書館最新消息、館訊刊登外,主要還是透過學科館 員做為圖書館與系所之間溝通的介面。

六 六

六 六、 、 、 、成果與效益 成果與效益 成果與效益 成果與效益

臺大機構典藏於 2007 年 5 月試辦、2008 年 9 月正式營運至今,造訪次數近 達五百七十萬次。資料量方面,書目達十八萬筆,全文量達六萬筆,典藏的全文 率達 32.8%。主要內容為期刊論文、研究報告、博碩士論文(2012 年 6 月 29 日 檢索自臺大機構典藏)。在世界大學之機構典藏排名第 16 名,世界網路大學排 名第 42 名(2012 年 6 月 29 日檢索自 Ranking Web of World Repositories)。

從資料量(尤其是全文比率)增加狀況、造訪次數、機構典藏的排名,甚至 曾接到國外尋求全文的信件,都可顯示臺大機構典藏已逐漸發揮其效益。而學科 館員與系所之間的溝通也日趨順暢,逐漸為校內師生所接受。 另外,亦嘗試將

46

機構典藏運用在不同的延伸服務,例如:

1. 資料提供方面:與研發處「學術成果資訊系統」介接,避免教職員在不 同系統重覆登錄。(訪談資料:F:133-136)

2. 資料檢索方面:與教學發展中心的 CEIBA 數位課程管理平台介接,讓 學生在課程管理平台上可檢索機構典藏系統內與課程議題相關的資料。

(訪談資料:F:237-239)

3. 突顯教師個人專業:將運用統計功能做出教師個人著作網頁,突顯個人 專業,拉近和教師之間的距離。(訪談資料:F:141-142,F:180-186)

4. 顯示文獻的影響力:將與 Web of Science、Scopus 等商業引用文獻索引 資料庫介接。使用者可得知文獻被引用次數和被誰引用,進而運用引文 資料庫擴大資料搜尋範圍。(訪談資料:F:180-186)

5. 結合雲端計算:仍在研發中,期許利用雲端方式執行統計運算、資料探 勘等,發展更多元的應用服務。(訪談資料:F:180-186)

在資料徵集、與其他異質性系統串連延伸服務等過程中,臺大圖書館與校 內研究發展處、教學發展中心、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等均有合作共識。尤其在 資料徵集方面,圖書館學科館員、各系所和單位聯絡窗口、教職員生層層串連,

建構起機構典藏的運作機制。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國立政治大學機構典藏 國立政治大學機構典藏 國立政治大學機構典藏 國立政治大學機構典藏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