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圖片影響造句學習成效之理論及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圖片影響造句學習成效之理論及研究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第二節 圖片影響造句學習成效之理論及研究

從上一節的研究可以發現,寫作的教學策略繁多,但又以圖片為鷹架的學 習策略居多,且都具有提升寫作能力的效果,因此研究者在這一節將更深入的 討論圖片影響學習的相關理論,再整理有關圖片提升學習成效的相關研究。

壹、 看圖造句提升學習成效的相關理論:

一、兒童認知發展理論

(一) 具體運思期的學習觀點

以皮亞傑(Piaget)的觀點來看,三年級的學童( 9-10 歲),在認知發展上,

是處於具體運思期(何秀芳,2008)。皮亞傑認為在兒童成長期間,學習事物的過 程,是由具體到抽象,且呈階段性。兒童會使用簡單的圖形、文字、以及數字等 符號去進行思考或表達學習成效,句子的表達是展現之一(賴蕙瑩,2015)。此時 期的思考特徵包含能形成有限的假設:具體運思期的兒童能思考「若……則……」

的假設性問題,兒童新增的思考能力,讓他們能精通轉移性、互轉性等問題、有 可逆性(何秀芳,2008;徐宗賢,2011) 。因此,本研究使用圖片進行造句教學,

很符合這些具體運思期的發展特徵,圖片有助於三年級的兒童在造句時,將具體 的照片內容轉換為文字的思考歷程,圖片成為思考的鷹架,且能啟發學生的想像 力,可以讓造句內容更豐富。

(二) 認知發展理論影響造句教學的觀點

布魯納(J. S. Bruner)將認知發展表徵分為三個階段:動作表徵、圖像表徵、

符號表徵。其中圖像表徵是指兒童透過留在記憶中的心像(Mental Image)或靠照 片、圖形獲得知識。布魯納的說法和皮亞傑的具體運思期頗為相似(張春興,1996)。 布魯納認為兒童大都是先使用動作表現方式學習,而逐漸提升為以形像與符號去 思考周遭的事物(賴蕙瑩,2015)。兒童無法完全憑抽象思考去推理,需從具體的 經驗或事物去做合乎邏輯的思考 (何秀芳,2008)。布魯納雖將認知發展分為三個 階段,但在實際教學時並不主張用年級或年齡來分階段,他認為每個人的求知方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式有很大的差異,必須配合身心發展來教學(張春興,1996)。大多數造句教學 架構比較偏向符號表徵的部分,但中年級學童仍需要更具體的教學媒材來引導學 習,所以本研究將透過具體的圖片、照片,能幫助學童由看見的照片線索去思考 照片中的人物可能有的反應、情緒或行為;或是照片中的景觀、情境,帶給學童 的情緒感受或想像,因而將句子變長、變豐富。

二、雙碼理論對於使用圖片造句的觀點

Paivio 的雙碼理論以認知觀點支持「圖像」對學習之重要性(楊維軒,2012)。

Paivio 提出人類的認知系統包含兩個子系統,依編碼方式的不同分為語文系統及 非語文系統,語文系統主要負責和語文有關的訊息處理和儲存;非語文系統主要 負責視覺影像訊息 (李進福,2006)。當提供一個文字或圖像刺激時,會同時在語 文和非語文表徵系統找到相對應的文字或圖像。語文和非語文是兩個各自獨立的 表徵系統,但彼此之間又有關聯 (何秀芳,2008) 。圖像系統與語文符號系統兩 者可以同時被活化,在訊息處理中也能各自獨立,卻又交互連結,系統之間是一 對多的關係,且是雙向的 (李進福,2006 ) 。同時透過語言和非語言系統來將訊 息編碼,兩種併用更容易被儲存於記憶中。而其中非語言系統所涵蓋之意象碼 (image code),是指一切動態與靜態的視覺性訊息(楊維軒,2012)。上述雙碼理論 之示意圖,如圖 3。

圖 3 雙碼理論示意圖。

資料來源:取自以多媒體輔助國民小學推動環境教育之研究—以高雄市國小運 用空拍機為例(頁 25),鄭菁雯,2016。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公共政策 研究碩士論文,嘉義縣。

感官系統

語文剌激 非語文剌激

語文 表徵性連結 意象

關聯性連結

語文回應 非語文回應

語 文 系 統

非 語 文 系 統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學習者經由文字及圖像性進行編碼,資料經由愈多的聯結,記憶就愈為深刻。

而透過電腦圖像同時能以靜態和動態的方式讓學習者接收文字與圖像訊息,加強 對訊息之記憶(楊維軒,2012)。教師教學時,字或圖畫提供學童寫作訊息,圖片 能活化學童圖像符碼、內在心像,以幫助學童提取與寫作相關的經驗、知識(何秀 芳,2008)。本研究使用的主要教學策略---敘述六要素以及運用看圖造句,正是兼 顧語言和非語言的學習編碼方式,幫助學生將圖片和文字交互連結,增加學習成 效。

三、多元智能之視覺空間智慧

Gardner 基於幾十年的研究提出多元智慧理論,認為每個人至少擁有八種不 同的智慧:語言修辭的智慧、數學邏輯的智慧、視覺空間的智慧、肢體運動的智 慧、音樂的智慧、人際關係的智慧、內省的智慧、自然觀察智慧。而視覺空間智 慧發達的人在學習時是用意象及圖像來思考的(陳怡靜,2002)。

多元智慧理論主要的觀點為下列幾點(陳怡靜,2002):

(一) 每個人都具有此八種智慧:

Gardner 認為每個人都擁有八種智慧,但每個人的運作方式都很獨特。大多 數的人都是某些智慧很發達,某些智慧則較不發達。

(二) 八種智慧都能達到相當的水準:

Gardner 認為如果給予每個人適當的指導和鼓勵,幾乎每個人都能達到很好 的水準。

(三) 智慧通常以複雜的方式統合運作:

Gardner 指出除了極少數專家和腦部受傷的人外,生活中沒有任何一項智慧 是獨立存在的,每種智慧都是相互運作的。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四) 每種智慧皆有多種表現方式:

Gardner 認為語言智慧和視覺空間智慧有不同的代表系統,語言碼和形象碼 分別處於左腦與右腦。將視覺空間智慧融入寫作課程,能讓兒童學習寫作時,更 完整地融合左右腦的學習,融合意象、圖象與文字。

Lazear 在 1991 年提出多元智慧理論在教學上的應用方式之一:以智慧為方 法去獲取知識,例如:用情境圖、投影片、歌唱來練習英語單字等。如果高度運 用空間智慧和語文智慧就能找出來自存在於兩個不同形體間的相似之處,能夠察 覺不同領域間之相同處的譬喻能力,都來自視覺空間智慧的展現(陳怡靜,2002)。 因此研究者認為用圖片來幫助寫作.也是一個結合多種智慧的好方法,能提升學 習成效。

Gardner 認為語文智慧和視覺空間智慧各有其代表系統,一個為語言碼,一 個為形象碼,兩種能力可以獨立進行也可以互補(陳怡靜,2002)。以教學活動而 言,圖片能吸引學生的目光;學生在學齡前便經常畫畫,進入學齡期也常使用各 種圖像符號,所以用圖片造句能幫學生將圖象轉化為文字,降低學習的困難度(陳 怡靜,2002)。

徐宗賢(2011)提到「看圖造句」可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思考力、觀察力與 表達力四項能力。將增進語文智能的「看圖造句」教學,和視覺空間智能接軌,

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創造力。

何秀芳(2008)認為圖片材料比較容易活化學童心理圖像符碼,可以快速傳達 到語文及非語文系統;看圖造句所提供的圖片材料,最能刺激活化內在心像。

小結:皮亞傑提出的具體運思期的觀點,認為圖像能幫助思考、學習,而布 魯納的認知發展表徵提到的形象表徵(圖像表徵)以及符號表徵,也指出兒童從 具體的經驗或事物所獲得的心像做合乎邏輯的思考是此時期思考發展的特點,

Paivio 的雙碼理論觀點也支持「圖像」對學習之重要性,Gardner 提出的視覺空 間智慧更指出視覺心像是現代生活的核心。而本研究要進行之造句教學,於皮亞 傑的理論而言,就是透過圖像將文字具體化,以協助兒童思考;也符合布魯納的 認知發展和 Paivio 的雙碼理論,透過文字符號的鷹架和圖像的非語言鷹架,協助 學生進行學習;也可以將 Gardner 提出的視覺空間智慧和語文智慧接軌,兩邊並 進、互補,可以刺激學生思考,並降低造句的困難度。

©

©

©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腦螢幕觀察圖片能有效提起孩子的學習欲望。因此本研究之教學將透過電腦,結 合多媒體之圖片、照片、動畫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主動性,希望學 生更勇於嘗試寫作。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