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多媒體影響學生寫作的相關理論及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多媒體影響學生寫作的相關理論及研究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第三節 多媒體影響學生寫作的相關理論及研究

壹、 多媒體運用以提升學習成效及動機的相關理論

林逸誠(2012)的研究中提到:多媒體就是將圖形、影像、動畫、文字、視訊、

音樂、聲音等兩種以上媒介予以整合,已達成傳播訊息的目的。本造句研究也將 透過電腦,將文字、圖片、動畫等多媒體結合,提供學生多元的學習刺激,幫助 學生更樂意寫造句。本節將探討應用在多媒體教學的相關理論以及能提升學生寫 作動機或寫作成效的相關研究。

一、訊息處理理論支持多媒體教學的觀點

「訊息處理理論認為人類是訊息處理的主動者,探討人類憑感官接受訊息、

貯存訊息、提取訊息以及運用訊息等不同階段的心理歷程」(李進福,2006;謝財 旺,2006)

外來的刺激透過感官系統進入人體之後,會引起個體的注意、編碼、詮釋、

組織、儲存及提取等處理程序 ,如圖 4 顯示人類訊息處理的基本歷程。上述心 理歷程可區分為三個階段,依序是:感官收錄、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謝財旺,

2006)。

圖 4 人類訊息處理的基本歷程。

資料來源:取自適性化學習環境中學習者訊息處理能力與內容媒體型態的適配 性對學習成效的影響(頁 16) ,謝財旺,2006。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 論文,高雄市。

訊息進入

感官記憶

(聽覺、觸 覺、視覺)

短期記憶 編碼

長期記憶 注意

工作記憶區

提取 資訊沒有

被注意

丟棄 丟棄

複習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階段一:感官收錄(sensory register,簡稱 SR):是訊息處理過程的第一站,

是指個體因受到外界刺激時所引起的短暫記憶,大約只持續一到二秒。而動機、

需求等因素則會影響感官收錄的選擇。感官記憶獲得的資訊愈具體、注意力愈集 中,訊息處理的效率就會越高(李進福,2006)。

階段二: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簡稱 STM),在感官收錄的訊息中,

短期記憶經過處理以後會轉移成長期記憶來儲存(李進福,2006)。短期記憶若超 過最大容量便會流失訊息,這提醒我們要考量資訊的容量的問題,在設計媒體內 容時,要加以注意(楊維軒,2012)。因此教學時,要先引起學習者的動機,再運 用鷹架式、結構性的方式呈現教材,可以使學習更有成效。

階段三:長期記憶區又被稱為永久記憶區-不會被遺忘的永久記憶。訊息被 處理的深淺程度,和是否能進入長期記憶區儲存有關。如果能同時將訊息編為文 字與圖像、或同時具有視覺與聽覺的訊息型態,將可幫助人們用不同的方式、重 複地將訊息編入長期記憶中(謝財旺,2006) 。

二、雙碼理論支持運用多媒體進行造句教學之理論基礎

雙碼理論認為人類的認知系統包含兩個子系統,一個是語言子系統,另一個 是非語言子系統。學習者分別建立「語文」與「視覺」的心理表徵,並在語文和 視覺間建立起連結的通道。也就是說,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如果將文字、動畫、

聲音等配合使用,對於內容的學習有明顯的幫助(林逸誠,2012)。若能併用語言 系統和非語言系統,內容更容易被儲存於記憶中。學習者經由文字及圖像的刺激,

可進行多方面的聯結,記憶就愈深刻(楊維軒,2012)。

語言子系統處理包含視覺的、聽覺的及其他形式的語文編碼 (Verbal Codes),

而非語文資訊則包含了圖像、聲音、動作…等,當看到一個圖形而聯想到其他概 念,就是所謂的「一圖勝千文」(謝財旺,2006)。

語文與非語文系統對於訊息的處理與組織有不同的運作方式,且兩系統間有 關連性,包含表徵性連結、參照性連結及關聯性連結三種,如圖 5 所示。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一) 表徵性連結:

指語文系統或非語文系統受到外界刺激後,分別產生語意碼和意象碼。如果 在教學環境中能使用多媒體,將有助於學習者建立表徵連結,有助學習者加深記 憶 (李進福,2006;鄭菁雯,2016) 。

(二) 參照性連結:

是指圖像和語文之間會彼此刺激、活化,兩個系統之間透過相互參照而產生 聯結,例如:看語詞可激發腦部出現意象、意象也可聯想到語詞。因此,在多媒 體的學習環境中,可以提供給學習者不同的表徵,例如:圖像、動畫、聲音、文 字等等,使學習者可以透過不同的感官經驗來提取訊息(李進福,2006;鄭菁雯,

2016)。

(三) 關聯性連結:

是指同一系統中,擁有相同屬性的元素間所形成的連結關係。例如:在語文 系統中,看到「釋迦」這個名詞,可能會聯想到「台東釋迦」;在非語文系統中,

也會引發意象聯想,例如:看到「月餅」可能聯想到「中秋烤肉的畫面」 (李進 福,2006;鄭菁雯,2016)。

圖 5 雙碼理論結構圖。

資料來源:取自適性化學習環境中學習者訊息處理能力與內容媒體型態的適配 性對學習成效的影響(頁 19) ,謝財旺,2006。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 論文,高雄市。

語文刺激

表徵連結 表徵連結

非語文刺激 感 官 系 統

非語文回應 語文回應

非語文系統

關聯性連結 語文系統

關聯性連結

參照連結 參照連結

©

Mayer(1997)結合了 Paivio 的雙碼理論 (Dual-Coding Theory)及 Wittrock 的 衍生學習理論 (Generative Theory of Learning),提出「多媒體學習衍生理論 (Generative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如圖 6 所示。

圖 6 多媒體學習衍生理論。

資料來源:A generative model of multimedia learning.From“Multimedia Learning:

Are We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by Richard E. Mayer‚1997‚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2(1),p.5.

Mayer(1997)從衍生理論採取的觀點是:學習者從呈現的材料中做了選擇、篩 選,並將零碎的訊息組織成連貫的心理表徵,最後將建構的新知識和已知的知識 整合起來,能形成有意義的學習。從雙碼理論採取的觀點是:在認知處理的過程 有獨立的信息處理系統,分為語言和視覺的處理系統。

圖 6 呈現出多媒體環境學習能建構出有意義的學習之過程,Mayer(1997)認 為一個好的多媒體輔助學習系統能協助學習者建立三種處理過程,分別為選擇 (Selecting)、組織 (Organizing)、整合 (Integrating),分述如下:

1、選擇:

當語言和視覺透過耳朵和眼睛進到訊息處理系統,學習者就會篩選相關的訊 息,並將選取的資訊加到工作記憶當中。語言和視覺刺激活化並建構過程,且將 資訊儲存在視覺和語言的短期記憶當中,形成資訊處理的基礎。

ORGANIZING IMAGES Text

Illustrations

SELECTING WORDS

SELECTING IMAGES

Text base

ORGANIZING WORDS Image base

Verbally-based model

Visually-based model

INTEGRATING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2、組織:

學習者能在視覺和語文工作記憶區中將已選擇的資訊組織成一個連貫的整 體;運用邏輯的方式將資訊形成連貫的心理表徵,形成語言和視覺的模型。

3、整合:

在兩個已經組織好的心理表徵建立連結,並連結到已經熟知的先備知識中。

這個處理過程和 Paivio 提到的「參照處理」概念相關,就是連結視覺和語言的訊 息處理系統並將之整合。

當視覺資訊與文字資訊同時進入感官記憶時,圖像通道與文字通道可在工作記憶 區(working memory)同時運作,因而建立更有效的整合鏈結,並和長期記憶的 知識結合,產生有意義的知識理解的知識,以提昇學習成效 (連寶靜、林朝清、

周建宏、王曉璿,2011)。

(二) 多媒體學習的認知理論

多媒體學習的認知理論是將 Mayer 的雙重處理理論加以擴充,而提出多媒 體學習認知理論,描述個體在進行多媒體學習時的訊息處理過程。並提出三種基 礎假設:雙通道假設、有限容量及主動處理等基礎假設 (連寶靜等,2011;謝財 旺,2006) 。

1、「雙通道假設」(dual-channel assumption):

人類擁有視覺通道(visual channel)以輸入圖像表徵還有聽覺通道(auditory channel)以輸入言語表徵(連寶靜等,2011) 。

工作記憶中包含兩個處理訊息的軌道,分別為語音和影像兩個單位,兩個軌 道間的訊息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謝財旺,2006) 。

2、「有限容量假設」(limited-capacity assumption):

人類在視覺通道或聽覺通道中,一次所能處理的訊息量有限。設計教材時可 以透過多媒體教學降低外在認知負荷。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3、「主動處理假設」(active-processing assumption):

多媒體的學習環境中,有意義的學習必須經歷選擇、組織以及整合語文、圖 像模式和先備知識等過程(謝財旺,2006) 。

因此教學設計的原則:相同的教材可以用文字描述及圖像描繪等不同的方式 來進行,當圖像及文字一起呈現時,可以同時建構圖像及語文的心智模型並產生 連結 (連寶靜等,2011) 。圖片、動畫或是文字的訊息處理都是從眼睛進入之後 到影像區,圖片、動畫會成為圖像模式,文字則成為語文模式,最後與相關的先 備知識整合。而語音的訊息處理則是從耳朵進入之後到語音區,成為語文模式,

最後也會與先備知識整合(謝財旺,2006)。

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其認知處理的歷程,如圖7:

圖 7 多媒體學習認知模式。

資料來源:取自適性化學習環境中學習者訊息處理能力與內容媒體型態的適配 性對學習成效的影響(頁 25) ,謝財旺,2006。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 論文,高雄市。

小結:訊息處理理論提到,如果能同時將訊息編為語文與非語文或同時具有 視覺與聽覺等兩種訊息型態,將可幫助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重複地將訊息編入長 期記憶中。而雙碼理論中也提到的若能將語言系統和非語言系統的編碼併用,資 訊更容易被儲存於記憶中。Mayer 認為運用雙重軌道處理訊息,能提升處理資訊 的能力,而重複的訊息則會增加工作記憶的負擔,因而降低學習成效(謝財旺,

2006)。因此本造句相關研究,在進行的 9 週課程當中,每次的教學引導,都會 語文

圖片

語音

影像

語文 模式 圖像 模式

先備 知識

選擇 組織 整合

多媒體呈現形式 感官記憶 運作記憶 長期記憶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透過電腦呈現圖片,有時也會運用動畫或音效、學習單,讓學生透過運用文字、

語言、非語言等管道來幫助學生學習,以期提升學習成效。

© students' views on writing with pictures, sound, and music. 英語教學期刊,

©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