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圖畫書閱讀討論活動」課程設計

一 一

一 一、 、 、 、 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

:以「菲立普六六討論法」為主要精神,因應實際情況,設計「自 我概念圖畫書閱讀討論活動」,為期八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全班討論;

第二階段:討論問題的前幾題由全班討論,後兩題應用型問題則由小組討論;第 三階段:小組討論。一週一次,一次八十分鐘,閱讀八本自我概念相關圖畫書,

並針對每一次的圖畫書進行討論,最後,由小組輪流分享報告和教師總結。

二 二 二

二、 、 、 、 討論活動的程序 討論活動的程序 討論活動的程序 討論活動的程序

(一) 一般討論活動的程序

不管採用何種討論模式,討論活動的進行,大體而言,可分為三個過程:準備活 動、討論活動、綜合活動,詳細活動的內容研究者整理如下(王淑卿,2002;李祖壽,

1980;林美琴,1999;陳素惠,2005;黃光雄,1996;蔡淑媖,2001):

表 3-7、一般討論活動程序

一般討論活動程序

討論環境的準備 教師應該盡可能讓孩子坐成一個圓圈,或是排成ㄇ字形或馬 蹄形,使孩子可以面對面地談話,便於他們討論與分組活動,

讓孩子能以較不拘謹的方式享受閱讀與討論的活動。

引起動機 可以先從談論個人體驗與意見開始,或由教師提示問題,甚 至事先設計一些簡單有趣、並與要討論的材料相關的活動,

使學生對於等一下要討論的這些材料的內容更加熟悉。

準備活動

共同念讀 教師在上課時可以請孩子輪流分段念讀,或由教師利用大書 或以多媒體呈現書籍的方式,念讀給孩子聽,主要是為了讓 每個孩子都熟悉這次要進行的材料內容。

進行討論 為學生最感興趣之階段,也是最重要的一段。不論使用何種 文學素材,不論是由教師還是由同儕提問,討論最重要的是 它可以引發孩子的思考,讓孩子能清晰表達自己,並能傾聽、

尊重別人的意見。而如何讓孩子將自己在閱讀時,原本即有 的、單獨的、個人的思考變成「合作的思考」,靠的便是討論 所激發的思考分享與衝擊。所以,討論的問題很重要,要能 讓引領孩子掌握文本要義、文本優點的賞析、釐清文本或內 心的疑惑、知識的應用和延伸思考。

報告檢討 由各小組代表分別報告,討論結果及所遭遇之困難或問題。

統整、歸納結論 通常由教師作最後的總結,並提示應行注意事項。

總結

延伸活動 是從所閱讀的書籍延伸出來,包括以美勞、語文、創作、戲 劇、影片欣賞或其他如音樂等方式進行的活動。有時在進行 延伸活動之後,能激發孩子對書籍的不同觀點及體驗,反而 能引起更多的思考及討論。

(二) 本研究設計的「討論活動」程序

參考上述程序,本研究的二節課「討論活動」程序,大致一樣分為三大階段:準 備活動、進行討論、總結。其詳細步驟於下段再詳細敍述之。

三 三 三

三、 、 、 、 八次討論活動的步驟 八次討論活動的步驟 八次討論活動的步驟 八次討論活動的步驟

(一) 準備活動:

1. 環境的安排:教師先將全班分成大約六人為一小組的小團體,一小組的每 一個同學都必須面對面,並將每一組圍成ㄇ字型。

2. 閱讀材料及問題條的準備:教師先行挑選和自我概念相關的圖畫書八本,

並準備問題條,一本圖畫書大約六~七個問題條,問題條的設計是研究者 以 Bloom(2001)新版認知領域教育目標之認知歷程(引自林淑萍、葉連祺,

2003)為基準,其六個層面: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鑑和創造,因記

憶性的問題是可以不需思考,直接在字面上得到答案,故研究者不採用;

另外,因創造層面的問題,學生不易在短時間回答,所以,研究者先以舊 版(1956)的「綜合」層次代替,再視情況與協同研究者討論,何時引入「創 造」層次的問題。研究者以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鑑為問題層面,

每本圖畫書平均設計六~七個問題。

3. 分組:以討論發表能力高低為分組依據,採異質性分組,將討論發表能力 高者與低者混合為一組,大約六人為一組,在小組內由學生或教師推選一 人為主持人,另一人為記錄,或兩人一組擔任之。討論時每個人都要發表 其意見,主持人和記錄者也要發表,每次閱讀討論活動的主持人與記錄 人,由小組內的成員輪流擔任之。

(二) 進行討論:

1. 老師導讀:老師念讀故事給全班的小朋友聽,大約十五分鐘~二十分鐘。

2. 時間安排:小組內,一人先發表半分鐘~一分鐘的感想或意見,每個人輪 流發表完後,針對小組抽到的問題條,發表對問題的意見和想法,每人都 要發表,一人發表三~五分鐘。

(三) 統整結論:

1. 分組報告:給予各小組五分鐘~十分鐘整理報告內容,每組再上台輪流報 告整組閱讀討論的意見和看法,一組上台報告約十分鐘~十五分鐘,台下 各小組同學再給予回應,但不作批判,一組報告回應的時間約為五分鐘~

十分鐘。

2. 教師統整:每組報告完畢,由教師作統整總結,皆不作任何批評,大約五 分鐘左右。

表 3-8、正式研究中八次討論活動程序

菲立普 66 討論活動程序設計

程序 角色 細項 時間

老師 環境的安排

老師 閱讀材料及問題條的準備 準備活動

老師 分組

老師 導讀 15 分

分享感想 4~6 分 進行討論

學生 討論

時間 問題條(附錄六)討論 15~20 分 整理內容 5~10 分 學生

分組報告、討論分享 20~30 分 統整結論

老師 結論 3~5 分

合計時間 8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