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一 一

一、 、 、 、閱讀材料與主題規劃 閱讀材料與主題規劃 閱讀材料與主題規劃 閱讀材料與主題規劃

本次試探性研究所使用的測試文本,取材於劉清彥的《圖畫書的生命花園》中有 關「我」主題的圖畫書,研究者針對內容較符合認識自我、欣賞自我、接納自我和建 造自我的圖畫書為主,再以能取得的書籍為輔,作為挑選有關自我概念的圖畫書,如

《很新很新的我》、《星月》、《你很特別》、《你是我的孩子》、《你很快就會長高》、《但 願我是蝴蝶》、《潔西過大海》和《媽媽的紅沙發》等八本圖畫書,其故事大要及自我 概念的分析(附錄一)。

二 二 二

二、 、 、 、教學步驟與準備 教學步驟與準備 教學步驟與準備 教學步驟與準備

研究者於 95 年 7 月開始進行試探性研究,利用暑假夏令營的圖畫書教學的課程 實施,研究者設計為八次圖畫書閱讀討論活動,每週一次,一次共 80 分鐘,研究者以

「全班討論」為教學活動,實驗課程前,研究者即教學者,事先準備圖畫書、錄影器 材和問題條,問題條即以 Bloom 的認知領域教育目標之認知歷程為基準,設計六個層 面的十個問題。並於第一週與第八週施予「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前、後測和回饋 單。

課程一開始,研究者進行 20 分鐘的導讀,再進行「問題條」的討論 30~40 分鐘,

以教學者問,學生回答和學生間交互討論的方式進行,於討論完畢,給予學生大約 20~30 分鐘的時間,寫下心得感想和畫下圖畫書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幅圖。

表 3-1、試探性研究的閱讀討論活動流程

從前測的常態化 T 分數可知,其中 A 男、B 男和 C 男的自我概念較平均值高,其 自我概念發展較佳,D 男和 E 女的自我概念則較平均值低。從整體自我概念的後測得 分來看,A、B、D、E 四位學生在整體自我概念上的得分有提升,只有 C 男是下降。

(二) 質性觀察實地札記來看:

表 3-3、試探性研究的實地札記摘錄表

學生 討論課程表現情形

A 男 偶爾參與討論,邊聽邊做其他事,常做一些令同學發笑的動作 B 男 常做自己的事,多次由老師點名問問題才參與討論

C 男

常不在討論中,由老師點名才回答問題,回答的答案有一、二次不能聚焦於問題 上,在第七週時,其他課程時間,曾與同學發生摩擦,導致同學集體不理他的情 況

D 男 邊上課邊和同學玩手邊的東西(桌下),但每次的問題幾乎都會舉手發言回答,常說 自己英文很差,自己很胖

E 女 每次問題都會舉手發言,且每次一發言都會超過 2 分鐘,常說自己很矮

可以發現 D 男和 E 女對自己的評價不高,但勇於舉手發言,發表自己的感受;A 男和 B 男的整體自我概念雖高於平均值,但對他們而言,這類課程不是他們覺得重要 的,以致上課時較心不在焉;C 男上課雖未常發言,但也不會在課程中做其他事,但 問他問題時,常回答不出來,不然就是回答與問題不相關的答案,且在課程結束末期,

C 男與同學發生爭執,相處不融洽,可能是導致 C 男的整體自我概念得分退步的原因。

四 四 四

四、 、 、 、實驗結果檢討與啟示 實驗結果檢討與啟示 實驗結果檢討與啟示 實驗結果檢討與啟示

初步實驗後,經研究者蒐集的量表、實地札記和文件(回饋單),結果發現:

(一) 整體自我概念高於平均值的 A、B 生和低於平均值的 D、E 生,透過全班討論 活動後,其在「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的得分有所提升。

(二) 整體自我概念低於平均值的 D、E 生,上課期間發表次數,多於整體自我概念 高於平均值的 A、B、C 生。

(三) 多數學生反應喜歡全班性討論的活動,認為可以從中得到其他人的看法。

經過初步實驗後,研究者獲得的啟示如下:

(一) 此討論活動課程應是有助於國小五年級學生提升自我概念,可作為正式研究 的實驗課程。

(二) 全班討論易流於一對一的對答,導致其他同學會分心,無法全程參與,所以,

於正式研究時宜修正為小組討論方式,應可促進討論效益。

(三) 補習班教室內的位置變動不易,故未做調整為適合討論的方式,而用傳統座 位,後排學生的注意不夠,易被忽視,所以正式研究時,採用適合討論的ㄇ 字型座位。

(四) 研究對象為補習班學生,學生個別差異大,且流動率大,不適合作為正式研 究對象,所以,選取正規教育的國小學生作為正式研究對象。

(五) 研究工具─圖畫書的選定標準,未嚴格審定,有些圖畫書的背景不符合我國 國小學生現階段的生活,如《潔西過大海》,所以,於正式研究時,宜先訂定 選書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