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是研究者針對本論文的主題──為了解讀後討論活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自我 概念發展有何影響,並參考試探性研究的結果而修正的研究設計。所以,本研究擬以

「準實驗」研究為本論文研究方法,「國小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施「圖畫書閱 讀討論活動」,探討此活動對研究對象的自我概念產生何種影響。

一 一 一

一、 、 、 、 研究方法與設計 研究方法與設計 研究方法與設計 研究方法與設計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與觀察法、訪談法、文件蒐集等質性研究方法並重。

採用「準實驗研究」乃因為教育行政上的困難,無法隨機分派受試者至不同的實驗情 境,而達到等組的要求(吳明清,1991)。所以,研究者只好退而求其次,配合現實情 境的限制下,對實驗的內外在效度做較佳的控制,且在自然情境下實驗,可避免一些 過於人工化的實驗情境,而採用所謂的「準實驗設計」(引自郭生玉,2001)。

但是,任何的知識的可靠性,均不是憑一次的研究結果即可確定的,通常都需要 經無數次的重複實驗研究,方可確定(郭生玉,2001)。故本研究在正式研究前,欲了 解「討論教學法」是否適用於提升兒童自我概念,先做了「試探性研究」,以初步了解 此研究的可行性及可否實際應用在教學上。

(二) 研究設計模式

1. 本研究的準實驗研究採用「不相等控制組前測、後測設計」,模式如下:

表 3-4、正式研究設計模式

組別 前測 實驗處理 後測

實驗組(乙班) O1 X O2

控制組(甲班) O3 O4

O1:代表實驗組的前測成績 X:代表實驗處理 O2:代表實驗組的後測成績 O3:代表控制組的前測成績 O4:代表控制組的後測成績

實驗組於實驗期間由協同研究者說故事,並和學生討論;控制組則於實驗期間由 協同研究者說故事,但不和學生進行討論。

2. 本研究的研究變項

(1) 自變項:為採用「討論」活動,是一種實驗操弄變項。

(2) 依變項:為吳裕益和侯雅齡的「國小自我概念量表」前、後測所得分數 及觀察、訪談等質性資料為依據。

(3) 控制變項:受試對象為混合常態編班,其學業表現可視為相同,並以「迴 歸係數同質考驗」與「共變數分析」統計方式,進行實驗前的誤差控制;

其所受的課程皆相同,只有有無實施討論活動的差異;且皆未告知受試 者正在進行實驗教學,避免「實驗擴散」。

(三) 實驗效度: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是無標準答案的量表,完全以受試者當時 測驗的感覺回答。再者,研究者並未告知協同研究者受試者測驗量表的分 數,以避免影響協同研究的教學態度。

二 二

二 二、 、 、 、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

(一) 受試者

本研究是台中縣某國小五年級共 36 位學生為研究對象。該校位於台中縣大甲鎮,

屬於郊區學校,於民國 51 成立,現今全校共 12 班,共有 227 位學生:國小 11 班,幼 稚園 1 班,學區內家長多從事工、商業。

研究者基於時間和人力等困難因素,採便利取樣,選取研究者研究所同學(協同研 究者)擔任級任老師的班級為研究對象,其學區為郊區學校,班級數不多,五年級共兩 班,故以五年級此兩班進行實驗,以協同研究者的班級為實驗組,另一班則為控制組。

研究樣本人數如下表:

表 3-5、正式研究中受試者人數統計

組別 男 女 全體

實驗組 6 12 18

控制組 8 10 18

合計 14 22 36

(二) 圖畫書

研究者以國內專家學者徐素霞《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中有關「自我形象」單元、

張湘君、葛琦霞編著的《生命教育一起來》中「看重自己」單元、黃迺毓的《童書是 童書》和《童書非童書》中「自我概念」和劉清彥的《圖畫書的生命花園》所建議閱 讀的「自我概念」相關書目(附錄二)為選擇範圍,與協同研究者共同依下列標準,選 擇八本圖畫書作為「討論」的材料:

1. 先以專家學者所評定涉及「自我概念」相關兒童圖畫書為範圍。

遭 遇什麼問

如何解決? 利用自己最初畫的一點,創造

(一) 「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本量表為吳裕益和侯雅玲(2000)編製適合台灣兒 童的自我概念量表。量表內容分為家庭、學校、外貌、身體、情緒自我概念 五個分量表,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 Cronbach χ介於 .83 ~ .89 之間,

均相當理想;其重測信度介於 .76 ~ .91 之間,其穩定性佳。適用於國小四~

六年級,其計分方式採李克特五點量表(Liker's five-point scale)計分。

(二) 實地札記(附錄三):實地札記為研究者進入受試者所處的自然情境中,以受 試者感到最舒適自然的方式,進行蒐集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資料。本研究以盡 量做到不干預、不打擾,由研究者進入研究現場觀察記錄,以時間取樣觀察 法為主,每十分鐘輪流觀察一組,在研究者觀察某一組的同時,將攝影機對 焦在其他各組,以免遺漏研究者未觀察到的現象。

(三) 訪談(附錄四):訪談的目的,乃允許研究者進入受試者的觀照之中(吳芝儀、

李奉儒譯,1995),本研究基於研究目的所需,為了解學生對於實驗教學活動 的看法與感受,研究者於實驗階段每週課程活動結束後,從實驗組中隨機抽 取十一位學生訪談;一次的訪談約十分鐘,進行十一次的半結構性「引導性 訪談」。另外,研究者於實驗後期,訪談協同研究者(教學者)的教學心得和省 思。

(四) 回饋單(附錄五):此類資料為本研究的文件蒐集,這些文件可以用來當作訪 談及觀察的參考、補充或相關資料。且因為本研究訪談的對象,是隨機抽取 實驗組中的十一位學生,並非實驗組全班,故本研究使用研究者設計之回饋 單,以了解所有實驗組的受試者對此討論實驗課程的反應、感受和看法,和 作為客觀量化研究的參考資料。

四 四

四 四、 、 、 、 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

(一) 研究者

研究者為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的學生,由於未有實際教學經驗,所 以,以觀察者的身分進入研究現場(台中縣某一國小五年級某一班)觀察、訪談,

並不參與研究的實驗活動。

(二) 教學者

協同研究者為教學者的身分,參與並協助研究,教學者對於語文教育持著「將 語文教育融入生活,引導學生欣賞文學作品,進而創作文學」的理念,並認為常 以團體討論的課程模式,引導學生歸納整理教材內容的重點。此外,教學者對於 班級的經營,非常重視學生的日常行為與學習態度,所以,明定班規與賞罰制度,

賞罰分明,期培養學生生活常規。

教學者於民國九十年畢業於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系,目前於台中縣某一國小任 教,並利用課餘時間,進修於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曾擔任台中縣、彰 化縣英語教學輔導員、國語朗讀、英文說教事的評審,本身更在全國性的演說、

朗讀、說故事比賽中得獎前三名。基於教學者的豐富經歷與專業背景,研究者協 同教學者共同進行此研究,以期能順利完成此研究,並期能對該班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