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所要探討的是圖畫書閱讀討論活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影響之研 究,資料分析的範圍包括「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前後測分數、觀察的實地札記、

訪談記錄、回饋單……等,以下是研究者將對蒐集來的資訊所作的處理分析:

一 一

一 一、 、 、「 、 「 「 「國小兒童自我概念 國小兒童自我概念 國小兒童自我概念 國小兒童自我概念」 」 」 」量表 量表 量表 量表

:施測完畢後,將所有受試的前、後測驗資料 評分完成後,利用 SPSS 電腦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一)先以平均數和標準差計算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前後成績。

(二)將實驗組和控制組在「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前、後測得分數,進行迴 歸係數同質性考驗,以確定本研究是否適合使用共變數分析。

(三)以「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前測分數為共變量,以後測分數為依變量,

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考驗兩組量表上後測的得分,有無顯著差 異。

二 二 二

二、 、 、質性資料 、 質性資料 質性資料 質性資料

:研究者在現場觀察的八次實地札記、訪談學生的逐字稿、討論紀錄 和回饋單等文件,均給予系統性的整理,加以歸類、編碼,以便於引用。格式如下頁 表 3-9:

表 3-9、原始資料來源、編碼與意義 師訪 0414-P4-L3~5

9:9 號學生

文-討-0410-P1-L15

文:文件蒐集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圖畫書閱讀討論活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 自我概念之影響分析

一 一 一

一、 、 、 、 自我概念表描述性統計 自我概念表描述性統計 自我概念表描述性統計 自我概念表描述性統計

本研究所使用的「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其內容包含家庭自我概念、學校自我 概念、外貌自我概念、身體自我概念和情緒自我概念五個分量表,並將家庭和學校自 我概念合為人際自我概念;外貌和身體自我概念合為個體自我概念,共七個分量表。

以下將實驗組和控制組在這七個分量表和總量表的前後測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並 列比較如下頁表 4-1 所示:

表 4-1 控制組與實驗組在「兒童自我概念量表」上前後測得分之平均數和標準差

控制組 實驗組

項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前測 65.76 9.556 67.50 10.880 家庭自我概念

後測 69.88 11.672 64.39 13.209 前測 50.71 8.417 54.78 10.686 學校自我概念

後測 53.41 11.917 51.83 10.942 前測 28.59 5.842 30.89 6.668 外貌自我概念

後測 30.18 8.353 27.50 8.262 前測 40.06 10.413 44.06 10.751 身體自我概念

後測 42.71 11.488 43.89 12.150 前測 28.65 8.054 30.33 8.402 情緒自我概念

後測 29.24 9.878 29.50 9.482 前測 116.47 16.249 122.28 20.055 人際自我概念

後測 123.29 19.029 116.22 21.386 前測 68.65 12.298 74.94 14.404 個體自我概念

後測 72.88 16.374 71.39 18.494 前測 213.76 31.298 227.56 36.095 總分 後測 225.41 40.446 217.11 46.506

二 二

二 二、 、 、 、 實驗組和控制組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後測差異 實驗組和控制組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後測差異 實驗組和控制組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後測差異 實驗組和控制組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後測差異

(一) 家庭自我概念

以組別為自變項,自我概念量表內的「家庭自我概念」後測得分為依變項,前測 得分為共變項,進行共變數分析。但在進行共變數分析之前,先針對兩組學生在前、

後測分數表現上,進行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以確定能否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 變數分析,其結果如表 4-2:

表 4-2 控制組與實驗組在「家庭自我概念」之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變異來源 離均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值 p 值 組間(迴歸係數) 87.641 1 87.641 .934 .341

組內(誤差) 2909.601 31 93.858

由表 4-2 的統計結果得知,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 F 值為 .934,p 值為 .341,大於 .05 顯著水準,所以兩組之迴歸係數無顯著差異,符合共變數迴歸係數同質性假定。接著 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如表 4-3:

表 4-3 控制組與實驗組在「家庭自我概念」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離均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值 p 值 組間(迴歸係數) 408.139 1 408.139 4.357 .045

組內(誤差) 2997.242 32 93.664

由表 4-3 得知,排除兩組學生在「家庭自我概念」前測分數影響的情況,兩組學 生於實驗後在後測分數表現上,達顯著水準,具有顯著差異存在(F 值=4.357,p 值=.045

<.05)。即表示實驗組接受實驗處理後,與未接受實驗處理的控制組,在「家庭自我 概念」的得分上,有顯著差異,為控制組的得分高於實驗組。

(二) 學校自我概念

以組別為自變項,自我概念量表內的「學校自我概念」後測得分為依變項,前測 得分為共變項,進行共變數分析。但在進行共變數分析之前,先針對兩組學生在前、

後測分數表現上,進行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以確定能否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

變數分析,其結果如表 4-4:

表 4-4 控制組與實驗組在「學校自我概念」之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變異來源 離均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值 p 值 組間(迴歸係數) 74.906 1 74.906 1.151 .292

組內(誤差) 2017.952 31 65.095

由表 4-4 的統計結果得知,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 F 值為 1.151,p 值為 .292,大於 .05 顯著水準,所以,兩組之迴歸係數無顯著差異,符合共變數迴歸係數同質性假定。接 著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如表 4-5:

表 4-5 控制組與實驗組在「學校自我概念」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離均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值 p 值 組間(迴歸係數) 211.149 1 211.149 3.228 .082

組內(誤差) 2092.858 32 65.402

由表 4-5 得知,排除兩組學生在「學校自我概念」前測分數影響的情況,兩組學 生於實驗後在後測分數表現上,未達顯著水準,不具有顯著差異存在(F 值=3.228,p 值=.082>.05)。即表示實驗組接受實驗處理後,與未接受實驗處理的控制組,在「學 校自我概念」的得分上,無顯著差異。

(三) 外貌自我概念

以組別為自變項,自我概念量表內的「外貌自我概念」後測得分為依變項,前測

得分為共變項,進行共變數分析。但在進行共變數分析之前,先針對兩組學生在前、

後測分數表現上,進行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以確定能否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 變數分析,其結果如表 4-6:

表 4-6 控制組與實驗組在「外貌自我概念」之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變異來源 離均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值 p 值 組間(迴歸係數) 4.972 1 4.972 .107 .746

組內(誤差) 1442.431 31 46.530

由表 4-6 的統計結果得知,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 F 值為 .107,p 值為 .746,大於 .05 顯著水準,所以兩組之迴歸係數無顯著差異,符合共變數迴歸係數同質性假定。接著 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如表 4-7:

表 4-7 控制組與實驗組在「外貌自我概念」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離均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值 p 值 組間(迴歸係數) 171.952 1 171.952 3.802 .060

組內(誤差) 1447.403 32 45.231

由表 4-7 得知,排除兩組學生在「外貌自我概念」前測分數影響的情況,兩組學 生於實驗後在後測分數表現上,達顯著水準,未具有顯著差異存在(F 值=3.802,p 值

=.060>.05)。即表示實驗組接受實驗處理後,與未接受實驗處理的控制組,在「外貌 自我概念」的得分上,沒有顯著差異。

(四) 身體自我概念

以組別為自變項,自我概念量表內的「身體自我概念」後測得分為依變項,前測 得分為共變項,進行共變數分析。但在進行共變數分析之前,先針對兩組學生在前、

後測分數表現上,進行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以確定能否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 變數分析,其結果如表 4-8:

表 4-8 控制組與實驗組在「身體自我概念」之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變異來源 離均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值 p 值 組間(迴歸係數) 46.379 1 46.379 .705 .408

組內(誤差) 2040.167 31 65.812

由表 4-8 的統計結果得知,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 F 值為 .705,p 值為 .408,大於 .05 顯著水準,所以兩組之迴歸係數無顯著差異,符合共變數迴歸係數同質性假定。接著 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如表 4-9:

表 4-9 控制組與實驗組在「身體自我概念」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離均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值 p 值 組間(迴歸係數) 38.047 1 38.047 .584 .451

組內(誤差) 2086.546 32 65.205

由表 4-9 得知,排除兩組學生在「身體自我概念」前測分數影響的情況,兩組學 生於實驗後在後測分數表現上,未達顯著水準,不具有顯著差異存在(F 值=.584,p 值

=.451>.05)。即表示實驗組接受實驗處理後,與未接受實驗處理的控制組,在「身體

自我概念」的得分上,無顯著差異。

(五) 情緒自我概念

以組別為自變項,自我概念量表內的「情緒自我概念」後測得分為依變項,前測 得分為共變項,進行共變數分析。但在進行共變數分析之前,先針對兩組學生在前、

後測分數表現上,進行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以確定能否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 變數分析,其結果如表 4-10:

表 4-10 控制組與實驗組在「情緒自我概念」之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變異來源 離均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值 p 值 組間(迴歸係數) 10.094 1 10.094 .307 .584

組內(誤差) 1020.785 31 32.929

由表 4-10 的統計結果得知,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 F 值為 .307,p 值為 .584,大 於 .05 顯著水準,所以兩組之迴歸係數無顯著差異,符合共變數迴歸係數同質性假定。

接著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如下頁表 4-11:

表 4-11 控制組與實驗組在「情緒自我概念」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離均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值 p 值 組間(迴歸係數) 15.821 1 15.821 .491 .489

組內(誤差) 1030.879 32 32.215

由表 4-11 得知,排除兩組學生在「情緒自我概念」前測分數影響的情況,兩組學

生於實驗後在後測分數表現上,未達顯著水準,不具有顯著差異存在(F 值=.491,p 值

=.489>.05)。即表示實驗組接受實驗處理後,與未接受實驗處理的控制組,在「情緒 自我概念」的得分上,無顯著差異。

(六) 人際自我概念

以組別為自變項,自我概念量表內的「人際自我概念」後測得分為依變項,前測 得分為共變項,進行共變數分析。但在進行共變數分析之前,先針對兩組學生在前、

後測分數表現上,進行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以確定能否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 變數分析,其結果如表 4-12:

表 4-12 控制組與實驗組在「人際自我概念」之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變異來源 離均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值 p 值 組間(迴歸係數) 96.191 1 96.191 .431 .516

組內(誤差) 6918.632 31 223.182

由表 4-12 的統計結果得知,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 F 值為 .431,p 值為 .516,大 於 .05 顯著水準,所以兩組之迴歸係數無顯著差異,符合共變數迴歸係數同質性假定。

接著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如表 4-13:

表 4-13 控制組與實驗組在「人際自我概念」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離均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值 p 值 組間(迴歸係數) 1134.429 1 1134.429 5.175 .030

組內(誤差) 7014.823 32 219.213

由表 4-13 得知,排除兩組學生在「人際自我概念」前測分數影響的情況,兩組學 生於實驗後在後測分數表現上,達顯著水準,具有顯著差異存在(F 值=5.175,p 值=.030

<.05)。即表示實驗組接受實驗處理後,與未接受實驗處理的控制組,在「人際自我 概念」的得分上,有顯著差異,為控制組的得分高於實驗組。

(七) 個體自我概念

以組別為自變項,自我概念量表內的「個體自我概念」後測得分為依變項,前測

以組別為自變項,自我概念量表內的「個體自我概念」後測得分為依變項,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