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團體動力與團隊學習之理論探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團體動力與團隊學習之理論探究

壹、團體動力的意涵

人類是社會的動物,社會是由人類結合而構成的團體,因此,人 類活動,是經常受團體動力之影響與控制。在團體中人與人、人與團 體、團體與團體之間交互影響,有著不同的覺知與情感,因此,從團 體動力中學習並產生良性互動,是個人與組織成長的重要要素。

一、團體與團隊的意義

團隊(team)與團體(group)都是指一群人共同聚集在一貣,

但這兩者的內涵卻不盡然相同,因此,以下即對這兩者的概念作一個 釐清。

(一)團體的意義

在社會學上認為,團體是社會關係的組合,是構成社會的基礎。

團體是一個動態的有機體。從理論上來看,團體(group)是由具有 獨特心理場地的個人組合而成的,而個體又影響團體組織與運作的成 效,所以欲了解團體動力的領域,宜先對「團體」有概括性的認識(潘 正德,1999)。

一群人聚集在一貣,而沒有互動關係,不能視為是團體,團體有 其獨特的意義與特徵,以及對團體成員具有心理期待和現實的需求

(宋鎮照,2000)。團體一詞常意味著能知覺彼此相互依賴的一群人。

茲將各學者的論述,說明於下:

Lewin( 1951)認為團體是一個動態的整體,其先決條件是是團

體成員之間彼此應是相互依存的( interdependent)(引自池榮尉,

2004)。

Sherif & Sherif(1956)則認為團體是由一群人所組成的社會

31

單位(social unit),他們彼此之間有明確的地位角色關係,他們也 擁有一套屬於他們自己且能規範團體成員行為的價值或準則(引自宋 鎮照,2000)。

Shaw( 1976)強調團體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彼此有著互動 且相互影響或被影響而形成的(引自池榮尉,2004;宋鎮照,2000)。

宋鎮照(2000)指出所謂「團體」係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相互 關係的獨立個人,經由社會互動,彼此相互影響和相互依賴,並享有 共同的規範與特徵,也根據共同擁有的目標或期待,來完成共同目標 任務的集合體。也尌是說,一個團體必頇在心理上相互認知,有共同 的意識和歸屬感,在行為與心理上彼此依賴,並達成某種目標,方能 稱為團體,這些互動性和依賴性,乃是團體形成的必備條件。

倪士峰(2000)將團體的定義界定為:「兩個或兩個人以上,有 著共同的興趣或目標,且彼此相互影響與依賴的集合體。」

江滿堂(2008)認為團體是由兩人或兩人以上具有獨特心理場地 的個人,透過社會互動,彼此互相影響、相互依賴,並能知覺與遵守 共同的規範及價值,且藉整合資源同心協力來達成團體目標的結合 體。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需要發展對團體的支持、認同與依賴,進而 追求愛與隸屬的滿足感,因此,團體與個人的生活具有密切的關係。

團體有其獨特的意義與特徵,並賦予成員共同的任務,以達成團體目 標,同時,團體也能滿足個人的動機與需求。

綜合以上的觀點,團體的定義應可界定為:

1. 團體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所組成。

2. 團體中的成員彼此相互依存、彼此互動。

3. 團體擁有共同的目標、規範、地位與價值等。

4. 團體是為滿足彼此需求而存在。

32

(二)團隊的意義

在現代組織中,學習的基本單位是團隊而不是個人,團隊是未來 組織學習重要分析單位 (詹仁輝,2006)。只有當團體裡的成員發展 出共享承諾,以及成員間努力的綜效時,才會變成團隊。團隊(team)

同樣是一群人的集合體,但其內涵與團體有些許的差異,但團隊的意 義,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解釋,所以其涵意需要作一探討。

Quick(1992) 則認為團隊最顯著的特徵是:「團隊成員都將團隊 目標列為最高的優先地位,團隊成員則是各自擁有其專業的技能,相 互支持對方,很自然的合作,能清楚及公開的與其他成員溝通。」(引 自池榮尉,2004;倪士峰,2000)。

Maddux於1992年說明團隊有以下幾個特徵(文林譯,1993):

1. 團隊成員相互依賴,且相互支援以達成團隊目標。

2. 團隊成員對工作本身與所屬單位能產生一種歸屬感。

3. 成員能在相互信任的氣氛下工作,也能公開表達想法、意見。

4. 成員能公開而誠懇的溝通。

5. 成員瞭解衝突的發生是互動時的正常現象,他們會建設性的解 決衝突。

6. 成員們參與任何會影響團隊的決定。

倪士峰(2000)團隊是指一群具有共同目標、相互支持、彼此信 任與依賴的人所組成,為著共同的願景貢獻己能;而在整個過程中,

團隊中的成員能夠開誠佈公、公開表達想法、意見,並且能夠共同分 擔責任,共同獲得成長。因此,團隊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團結一致的 凝聚氣氛,且具有積極的行動力。

池榮尉(2004)參照各家說法,將「團隊」定義為:團隊係由一 群具有不同才能的個人所組成,其成員認同於共同的願景,經由互 動、互助、互信達成任務, 並共同承擔團隊績效責任。在這樣的定 義下,團隊的組成包括四個要件:

1. 必頇具有二人或二人以上的成員。

33

2. 成員各自擁有專業的才能,以及互補的技術,講究分工合作,

相輔相成。.

3. 在團隊的成員是經常性互動的。

4. 團隊成員是共同分享一個績效目標的。

詹仁輝(2006)將「團隊」定義為:1.有兩人以上;2.共同目標 導向;3.成員間的努力能發揮綜效;4.成員相互支持;5.成員擁有共 享承諾與規範;6.具高凝聚力。

綜上敘述,研究者發現各學者對「團隊」定義有不同的見解,茲 將各學者對團隊的定義綜合歸納如下:

1. 團隊是由一群人所組成,且成員對團隊具有歸屬感。

2. 團隊成員彼此相互依賴,並有共同的目標。

3. 團隊成員有不同的技能、知識及經驗能夠互補,以提高團隊效能。

4. 團隊成員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與擔負不同的任務,共同擔負團 隊的成敗。

5. 團隊中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溝通與協調是團隊運作過程中重要 的活動。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團隊的定義似乎比團體的定義更廣泛與嚴 謹,更具有目標導向且成員被賦予更大的責任。因此,團隊指的是一 群具有共同目標、相互扶持、彼此信任與依賴的人所組成,為著共同 的願景貢獻己能;而在整個過程中團隊中的成員能夠開誠布公,公開 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且能共同分擔責任、共同獲得成長。因此,團隊 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團結一致的凝聚氣氛,且具有積極的行動力。

二、團體動力的意義

團體動力如血液一般的在團體中流動。它意味著團體本身尌是一 種動力和過程的現象。團體動力源自於團體成員間互動所產生的力

34

量,由於這些動力的存在,團體的運作才得以開始並持續下去,團體 動力會影響個別團體成員及整體團體的行為,團體動力研究正是在解 釋團體內各種行為的變化現象及相互影響,所以透徹地理解團體動力 將有助於團體的運作與發展。

「團體動力」一詞係由 kurt Lewin 於1930年代提出,用來說 明團體成員在團體內的一切互動歷程與行為現象,也是團體運作和發 展的過程。團體動力是一套用來瞭解團體行為的基本知識和技巧,這 些知識和技巧是經由過去的研究、發展和無數次的經驗累積而成(宋 鎮照,2000)。因此,團體動力強調理論、實務和研究的結合,尤其 是特別重視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茲將學者對團體動力的說明,敘述 於下:

(一)馬傳鎮(1982)認為團體動力學乃是探討團體結構以及團體與 成員間相互動力關係的應用科學。

(二)江志正(2000)認為團體動力是指團體因各種特質因素不斷變 動而影響到團體中所有一切互動狀況及成員社會行為所產生 的社會力。這種社會力是動態的、有方向的、可以感知的、具 有影響力的,它會影響著個人行為及團體的效能。換句話說,

這股社會力代表著團體運作的狀況,對團體效能有著莫大的影 響,它在團體中主要表現在團體凝聚、結構規範、溝通互動等 幾方陎。

(三)江滿堂(2008)認為團體動力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具 有嚴謹的科學方法與研究向度,其主要在關注團體成員間的行 為現象,運用結合理論、研究與實務,強調生活技能的實際應 用,而展現在團體凝聚力,團體結構規範、團體溝通互動與團 體表現等特質上,並藉由研究成果的整合,發展促進團體行為 的知識體系與技術。

宋鎮照(2000)指出,團體動力不只是實踐的理論,也是ㄧ種思

35

考的模式,是融合開放系統(open system)、脈絡主義(contextualism) 及 辯證 思考 (dialectical thinking)的 思考 方式所 形成 。夏林 清

(1994)強調,團體動力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提升社會上實務工作者團 體的運作能力,以促進個團體成長和社會的發展進步。總之,Lewin 以

“group dynamics"團體動力來解釋在複雜社會裡,團體成員彼此間 力量交互影響的過程,而團體動力學即是在研究團體如何影響個人的 動力歷程(Forsyth, 1990)。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團體動力意義歸納為,團體動力是指團體中 所有一切互動狀況及行為現象的社會力,用以描述及探討團體中彼此 互動及相互影響的行為現象,兼融理論、研究與實務三者,是結合研 究成果的應用社會科學。而本研究所指的團體動力是指參與學習型組 織之教師成員在團體中的互動歷程與行為現象。

三、團體動力的要素

所謂要素即為不可或缺之本質及內涵。對於團體動力的要素,學 者有一番論述,如下:

余政峰(2000)參與觀察並實地訪談八個讀書會的實務工作者,

統整歸納出讀書會的團體動力因素,主要有團體溝通、團體領導和團 體凝聚力等層陎。

江志正(2000)歸結學者論述,認為最能代表團體動力的要素分

江志正(2000)歸結學者論述,認為最能代表團體動力的要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