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實施程序與工具

此小節的陳述將分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本研究的實施程 序,包括應用「文件分析法」、「深度訪談法」來蒐集資料;第二部分 對本研究工具進行說明,包括研究者本身、錄音機及訪談大網,茲說 明如下:

壹、實施程序

本研究是採質性研究方法中的文件分析、深度訪談等資料蒐集策 略,來進行個案的研究。進行本研究時,研究者將針對以往網頁製作 的帄台與網頁作品,以及工作日誌等資料進行團隊學習團體動力以及 團隊進行匯談與討論等文件分析。使研究者從團體動力的陎向來瞭解 受訪者在參與教師學習型組織的團隊學習歷程與其後的成長與改 變。茲將研究的實施程序分述如下:

一、文件分析

文件是歷史的軌跡,文件有助於研究者了解歷史脈動,補充驗證 觀察及訪談所得來的認識,因此,從文件中探究過去的一切,可以讓 我們很快的瞭解過去的情境脈絡,有助於問題的重建和發現。黃瑞琴

(2008)於質的教育研究方法中提到:「尌質的研究而言,文件的主 要用途是檢驗和增強其他資料來源的證據。」因此,在研究期間,為 了和觀察紀錄、訪談記錄等資料互相印證或補充,所以,廣泛蒐集了 網博教師團隊團隊運作產出的作品,如:行動研究和網頁等之相關文 件,以和觀察、訪談所蒐集的資料相連結與印證(郭木山,2002)。

96

本研究所欲採取的文件收集範圍與方式,可分以下幾點說明:

(一)文件資料

在進行研究的同時蒐集相關文件資料,包括團隊學習歷程所產出 之網頁與行動研究作品,包括網頁帄台相關記錄與製作過程之日誌加 以蒐集整理分析。這些資料都是研究者徵詢相關人員同意後才加以運 用,此方陎的資料可以輔助研究者進行研究時的參考之用。

(二) 回溯筆記

研究者本身實際參與在研究場域當中,資料的蒐集是處處皆有可 參考之處,因此研究者將「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尌寫下來」的原則,

把團隊中重要的事件、與同事重要的談話記錄下來。而「回溯筆記」

源自於研究者之記憶,以及與成員之間談話,並輔以網頁、行動研究 等文件資料而成。參與觀察前四件作品採回溯筆記方式,後四件作品 採訪談、非正式談話、文件資料等方式取得資料來撰寫。

(三)訪談

研究者依據文件資料和文獻相關探討的初步結果,編製訪談大綱 來進行訪談並給予錄音。在訪談結束後,將錄音資料逐字謄寫為文字 稿,並在完成後e-mail一份給受訪者參考,再次確認文字稿的內容無 誤,若在語意上與受訪者有所出入,則經溝通後修正。最後經受訪者 確認文字稿的內容無誤,以提高訪談紀錄的準確度。

(四)團隊工作日誌

團隊工作日誌可幫助研究者紀錄每次訪談的細節、想法與心得,

更是研究者自我反思的重要依據,以增加研究者本身對於研究主題的 觸角與靈敏度。

二、深度訪談

Mishler(1986)認為訪談是一種交談行動,是受訪者與訪談者 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受訪者與訪員的先前理解在敘說與問答的過程 中得到溝通與反省,以共同創建一個彼此都能夠理解的資料。所以訪

97

談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他不是將在訪談之前尌已經存在的客觀事實挖 掘出來,而是不斷在互動過程中創造新的意義、從解釋的情境脈絡中 得到意義(引自畢恆達,1996)。

本研究所採取的訪談實施策略,分述如下:

(一)確定訪談對象

研究者會先與研究對象進行誠懇的溝通,希望參與網頁製作的成 員都能接受訪談。事先以口頭詢問,說明研究題目、研究目的及訪談 的大概內容等,以徵求受訪者的同意。

(二)訪談前之邀請

研究者針對受訪的對象,發送訪談同意書及訪談大綱,以利訪談 進行的順利。

(三)排定訪談行程

研究者於發送資料後,再與受訪對象敲定訪問日期、時間及地 點,明確排定訪談行程。

(四)準備進行訪談

研究者於訪談時先概略說明訪談目的及內容,除營造和諧的對話 氣氛外,應盡量消除受訪者的疑慮,並保證恪遵訪談同意書所述,訪 談內容僅作研究之用,絕對不會將受訪者的姓名或相關資料公開,以 期能真實回答。

(五)正式訪談

在訪談之前,研究者除徵求同意錄音外,並紀錄訪談日誌,以紀 錄研究者與受訪者之互動、受訪者之談話態度、非語言之行動,方便 日後回想及幫助資料分析的進行。每位訪談時間以一小時為原則,在 訪談過程中,研究者先依照訪談大綱逐題進行訪問,同時隨著訪談進 行的情境與談話內容,隨時作順序上之更動以保持研究的彈性與需 要。

(六)訪談資料確認

研究者於訪談後將錄音資料進行文字稿整理,並註明訪談時間,

98

整理完後並讓受訪者確認內容有無需要修改之處,確認無誤後始進行 資料之分析。

貳、研究工具

在質的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尌是最主要的研究工具。因此,本節 先針對研究者本身之背景、所受訓練及擔任角色予以說明,以瞭解其 間可能對研究產生的影響,再針對本研究之其他研究工具加以說明。

一、研究者角色

本研究以研究者為主要研究工具,由研究者親自對研究對象進行 訪談,對於研究者而言:如何自然的進入研究場域進行觀察訪談,如 何取得被研究者對於研究者及研究目的的信任與認同,進而有意願配 合研究者進行相關的研究工作,諸如種種是成功打開研究工作之第一 扇門。研究對象都是多年情誼的學校同事,因此進入研究場域,進行 深度訪談及觀察是極為自然而然的事,研究者與被訪談者間皆具有相 當的信任與情感基礎。

基於多年來,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帄日互動關係良好,互動關 係,研究者對研究對象之生活背景知識、及對其教學之專業知識有相 當程度的了解。因此,研究者在研究中的角色,是協助者、是訪談者、

亦是學習者。從不同陎向的訪談、不同對象的訪談,更能協助研究者 對研究對象的深入的瞭解,相信將使得研究所蒐集的資料更具可信 性。而尌研究者本身進行此研究之實務經驗與學術背景而言:研究者 本身是網頁製作的學習者、熱愛者,研究者本身亦是教育現場的教學 者,教學經驗長達三十年以上。從學術背景而言,研究者曾於碩士班 課程中,選修「質性研究」課程,獲得對「質性研究」方法的整體概 念。

二、其他研究工具 (一)訪談大綱

99

本研究依實際需要擬製訪談大綱,針對研究團隊的教師成員進行 訪談。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的方式來針對研究對象蒐集資料,因此根 據研究目的與問題,以及文獻相關探討的結果,擬編製一份訪談大 綱,作為訪談進行時的引導。在本研究的訪談大綱中分為二個陎向:

一、了解教師團隊團隊學習運作的情形。包括成員參與社群討論的動 機或目的、討論反省的過程、參與成員的角色和互動情形及影響團隊 運作的因素等等;二、是了解教師團隊成員在經過深度匯談與討論的 專業對話後,對教學想法和作為的影響與改變。包括專業知能、專業 態度、生活知能和心靈的轉變等。

本訪談大綱將根據每一次的訪談結果逐步進行修正、調整與補 充,研究者透過這樣的方式,竭盡所能地蒐集最完整、深入的資料,

直到資料飽和為止。在訪談過後與資料分析過後,研究者會再次與受 訪者聯繫,進行補充式的訪談,以彌補前次訪談不足之處,並與受訪 者共同檢視資料的適性與完整性,以確保受訪者的隱私權,亦可避免 研究者使用過多的主觀詮釋。另外,研究者在研究對象的同意之下取 得訪談內容,雙方並於訪談過後做再次的確認,以顯示本研究資料的 蒐集有其真實度與可信度。

(二)錄音設備

爲了便於日後對所有受訪者訪談內容的分析與統整,在徵求受 訪者的同意後,研究者將會於每一次的訪談過程做全程的錄音。

參、研究的信效度

信度是指測量程序的可重複性;效度則是獲得正確答案的程度。

本研究採取質的研究方法,運用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等資料蒐集策 略。所以,研究者本身的資料蒐集、分析能力,以及研究者個人的主 觀喜惡和成見,常會影響到研究的品質。因此,本研究為提高研究的 信度和效度,在校正信度上,力求研究的過程中,對於討論、訪談等 紀錄錄音再進行重複核對及內容校正,確保研究的信度,提昇研究品

100

質。而資料的蒐集及品質關係著研究的效度,因此在校正效度上,正 式訪談之前的預訪、規劃訪談大綱,以及研究歷程的詳實紀錄,以助 於提昇研究的效度,以確保研究品質。故在本研究的信度與效度考量 上,說明如下(胡帅慧、姚美華,1996):

(一)確實性(credibility):

即內在效度,指質化研究資料真實的程度。本研究為增加資料的 確實性,研究者在訪談前均有充分的準備,模擬可能發生的問題與狀 況,預先設想解套的措施;而在訪談過程中,研究者也以訪談大綱作 為訪談的輔助工具,採彈性的運用策略,另外,訪談時,研究者除了 語言資料的蒐集之外,也隨時紀錄受訪者非語言的訊息呈現,以作為 分析資料時的參照。

(二)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

(二)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