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臺日本人的實業教育

第三章 朝鮮經驗與臺灣教育令下實業教育之變革

第三節 在臺日本人的實業教育

針對在臺灣的內地人所設立的實業教育機關,在大正六年(1917 年),有臺灣 總督府商業學校;大正七年(1918 年)亦新設立總督府工業學校。當時原有的中 等教育機關在臺北、臺南分別各有一所中學校,依據吉野秀公的說法,商業學校 與工業學校的設置有緩和內地人的入學需求之效果。30以下分別就兩校說明內地人 在臺灣的實業教育就學情況。

商業學校

在明治四十四年(1911 年)《臺灣日日新報》的〈商工會的建議〉新聞中,報 導了臺灣商工會提出該會對臺灣總督府的建議,31希望總督府可以因時制宜,配合 內地人與本島人子弟的需求,設置臺灣商業學校,讓未來公學校與小學校的畢業 生,可以有選擇商業學校的升學管道。該建議文亦認為可以將商業學校分為甲、

乙二部,甲部負責內地人子弟的升學與學習,乙部則可招收本島人子弟,教授必

28 〈就臺灣教育令而言〉《臺灣時報》大正八年 9 月,頁 150。

29 商業、農林學校的專門教育修業年限比其他學校來的長。除了本身預定修業三年之外,尚須先 就讀三年的預科,因此選擇專門學校就讀的話,需要六年的修業時間。參見:財團法人臺灣教 育會,《臺灣教育沿革誌》,頁939-948。

30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臺北:吉野秀公,1927),頁 341。

31 〈商工會の建議〉,《臺灣日日新報》第 4002 號,明治 44 年 7 月 15 日,第一版。

要的經濟知識。大正四年(1915 年),臺灣蓄財建築株式會社的濱田五郎在《臺灣 日日新報》發表了一篇〈希望設立商業學校〉,32該文表示國家需要良兵,而實業 界也需要善良、有信用者,應該培養如此之商業人才,才能使商業界的經濟活動 更加活絡。文末祈求能夠為了本島實業界之發展,由總督府早一步建設教授專業 知識的商業學校,讓本島的商業家子弟能夠謀取智識,將對臺灣有莫大助益。由 上述兩則文獻觀之,商業教育的需求多半來自於在臺灣的內地人與內地實業家本 身,希望自己的子弟能有如此的學習管道,同時,可以有限度地開放商業教育給 予本島人子弟。

原本極具熱心的臺南紳商王雪農33亦曾經希望能夠籌辦商業學校,他也在《臺 灣日日新報》上發表以下的看法:34

方今各地教育,雖公學諸校,到處林立,然商業學業獨缺,無以培育子弟。

使商業思想玲瓏啟發,且不解商業道德為何物,殊大遺憾。故擬自行設商 業學校於臺南,使公學卒業生,來校授業,研求商業智識,養成將來出人 頭地之大商業家。

很可惜,臺南並未能如王氏的期待設立這樣一個商業學校。王雪農後來亦參與了 臺中中學校創立的捐款活動,或許與設置前述商業學校的未能成功,可以看成有 其因果關係。。

大正六年5 月 26 日,臺灣總督府發布敕令第五十三號「臺灣總督府商業學校 官制」,且同月 28 日即以府令二十二號制訂規則,由原為臺北中學校校長松村傳 兼任商業學校校長,正式設立臺灣總督府商業學校。該校的設校理由在規則中清 楚寫道:「伴隨本島產業之發達,鑑於對內地人之子弟施受商業教育之緊要」,35該 校規則之第一條便清楚指出:「商業學校是於本島之內外,對從事商業的內地人男 子為需要之教育,以此為目的」。36準此,臺北開設甲種程度的商業學校。

商業學校設置豫科以及本科,修業年限一共五年,分別為豫科兩年、本科三

32 濱田五郎,〈使用人に對する主人の心得 附商業學校の設立を望む〉,《實業之臺灣》第六十三 期,大正四年1 月 1 日,頁 16-18。

33 原籍福建泉州,後移墾臺灣,一開始旅居打狗苓雅寮。15 歲開始擔任和興洋行雇員,兩年後奉 派日本橫濱分行為經理。由於這段經歷,使得通曉日語的他在甲午戰爭後的臺灣割讓過程中,

在打狗港負責迎接日軍軍艦,協助日軍登陸,後來成為買辦。日人改組臺南府城原三郊組織,

北勢街許藏春首任三郊組合長,雪農繼許藏春之後為第二任組合長。先後參與創辦農商銀行、

鹽水港製糖、臺南製糖、斗六製糖等公司,任臺南商工會長,為日治初期臺南地區之重要實業 家。

34 〈王氏擬設商業學校〉,《臺灣日日新報》第 4309 號,明治 45 年 5 月 28 日,第五版。

35 〈五 臺灣總督府商業學校官制外敕令二件公布方稟申ノ件〉,第 2662 冊,《大正六年臺灣總督 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七門,教育。

36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頁 341-342。

年。修業的資格為年齡十二歲以上,尋常小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者,可就讀

上表我們可以看到幾個商業學校的趨勢,首先是教師師資,每年維持聘請一名外 國人教師以協助教學,同時每年增聘的教師人數皆有4-5 人的成長,兼任教師的數 量也在下降,就教學資源觀之可說越來越完善。學生人數也逐漸提升,第一年的 豫科招生人數更從69 人上升至第五年的 102 人。不過在本表中亦可看出,並非入 學皆能夠順利完成學業,特別是豫科第一年至第二年間,特別容易有學生放棄學 業。《臺灣總督府學事年報》更對就讀商業學校卻半途退學者的理由,予以分項統 計,如下表所示:

表3-2 商業學校半途退學事故分項表 年次 家事上之

關係

生病 無理由缺 席一個月

以上

轉退學 計

大正六年 5 2 - - 21

大正七年 12 1 2 - 19

大正八年 30 2 1 - 33

大正九年 14 2 - 3 19

大正十年 12 1 - 8 21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學務科,《臺灣總督府學事第二十年報》(臺北:臺灣總督府學 務課,1922),表 115。

這張半途退學事故分項表,可以看出退學比例最高的是來自於家事上之關係,但 其中每年仍有因病退學者。

工業學校

明治四十三年(1910 年)4 月 27 日,《臺灣日日新報》刊載題為〈工業學校 設立準備〉的消息,報導臺灣總督府為了養成特種技術者,將設立工業學校以完 成此目標。38該文表示養成實用的技術者是這個工業學校的目的,同時所有入學生 都將會是官費生,由總督府調撥經費以作為學費、獎勵費等。不過工業學校並無 法如預期地順利成立,原因包含尋覓適當的校地、校舍以及經費等問題。39爾後工 業講習所成立,內地生與本島生在工業教育上一同就讀工業講習所。

38 〈工業學校設立準備〉,《臺灣日日新報》第 3598 號,明治 43 年 4 月 27 日,第二版。

39 〈工業學校と校舍〉,《臺灣日日新報》第 3624 號,明治 43 年 5 月 27 日,第二版;〈工業學校 案〉,《臺灣日日新報》第3697 號,明治 43 年 8 月 21 日,第二版

大正七年7 月發布敕令第兩百八十七號「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官制」,並同時 以府令七十五號制訂規則。該校創設目的同於前述商業學校,規程第一條即明白 指出:「工業學校是對於本島之內外,從事工業之內地人男子為需要的教育,以此 為目的。」40工業學校置豫科及本科,其修業年限分別為豫科兩年、本科三年,與 商業學校類似。本科又分為機械科、土木科與應用化學科,凡年齡滿十二歲以上,

身體健全且尋常小學校畢業或具同等學力者,可申請入學。工業學校的首任校長 由工業講習所所長吉田佐次郎兼任,且部分師資由總督府工業講習所之師資兼 任。41

工業學校豫科修習科目包括:修身、國語、數學、歷史、地理、博物、物理 及化學、英語、圖畫、體操、作業等,其中較特別者,是第二學年在歷史科部分 需修習臺灣制度之大要,物理及化學則加強力學、熱學等部分。

本科三科的修習科目可見本章附表二臺灣總督府業工業學校三科教授表。我 們應當注意到課程中幾個的面向,首先是工業學校的本科三科皆必須修習第二外 國語,該第二外國語的課程以支那語(中國語)與馬來語為主要授課內容。同時 與前面第二章的工業講習所之課程作一個對比,我們發現工業講習所分為木工 科、金工與電工科兩科,而新設的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機械科的內容便與工業講 習所的兩科授課內容多所重疊,但一個很大的不同在於實習時數,工業講習所的 實習時數從第一年的每週13 小時到第三年的每週 28 小時(木工科)乃至 40 小時

(電工科),實習時數的倍增是一大特色。但是工業學校的實習維持三年皆14~15 小時,雖然在課程比例中佔很大的部分,但是我們可以發現第三年的工業學校仍 要學習許多關於工業的知識系統,這是與工業講習所最大的分野,工業講習所三 年課程著重於在課程一開始教授知識,而後重視將知識應用於實習時間之上;但 內地就讀之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課程著重於知識的傳播,若以內地實業學校體 系為分類標準,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的課程制定,是為甲種實業學校體系,工業 講習所的課程設計,則是更低於乙種實業學校的徒弟學校制度。在徒弟學校制度 下,培育人才的目標是能夠快速進入職場,同時僅具備基礎實業知識與技能。

40 〈三 工業學校規則制定ノ件〉,第 2807 冊,《大正七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 七門,教育。

41 見〈二十三 工業講習所技師矢口玉五郎(兼工業學校教諭)〉,第 2890 冊,《大正七年臺灣總 督府公文類纂》,永久進退。〈七十五 工業講習所技手瀧波惣之進(兼任工業學校教諭)〉,第 2890 冊,《大正七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進退。

表3-3 工業學校教員與生人數

學生 年次 教員 班級數

豫科 本科 計 大正七年 7

(○)3

3 43 14 57

大正八年 7

(○)3

6 63 50 113

大正九年 23 14 74 67 141

大正十年 27

(○)8

16 112 81 193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學務科,《臺灣總督府學事第二十年報》(臺北:臺灣總督府學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學務科,《臺灣總督府學事第二十年報》(臺北:臺灣總督府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