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治時期臺灣實業教育之變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日治時期臺灣實業教育之變遷"

Copied!
1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日治時期臺灣實業教育之變遷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金 柏 全 Bo-Chuan Chin

指導教授:周婉窈 教授 Advisor:Wan-Yao Chou

中華民國 九十七 年 十二 月

December, 2008

(2)
(3)
(4)
(5)

誌 謝

回首求學的過程,在即將劃下句點的同時,心中對於許多在這條知識道路上 曾經給過我幫助的師長、好友、貴人們,仍然萬分感激。我無法像陳之藩一樣瀟 灑地謝天,但希望最後藉由這份謝辭,表達我對於大家的感恩。

這篇論文最想感謝,也是讓我懷抱著最深的歉意的,是指導教授周婉窈老 師。碩二上學期,當我憑著一股傻勁,輕敲文學院第二研究室的門時,我並不知 道我已經得到上天最佳的眷顧,因為能夠跟隨周老師學習,真的是一種福氣。在 老師身上,不僅是學到各種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的態度。身教大於言教,在 寫論文的同時,老師樹立的典範是流露自各種日常生活細節當中,讓作為學生的 我們時時警惕自己不可因為一時的疏忽,讓自己學術的生涯蒙上陰影。更沒想 到,自己文筆的不流暢,更讓老師勞心神傷地修改我文句不通、數句寫成一句等 等數不盡的缺點,心中對於老師的感激,實在太多。

兩位協助我的口試老師,更在我論文不夠成熟的情況下,給予我很大的幫 助。吳文星老師可以說是實業教育研究的大前輩,許多本論文曾經犯過的錯誤,

皆在吳老師的指點之下一一修正,我想未來能夠報答吳老師的最佳方式,或許就 是在臺灣教育史研究會好好地報告我的研究成果吧。許佩賢老師身兼去古未遠的 台大學姐身份,理解論文寫作的痛苦,更給予我鼓勵,不予苛求,並提供可以應 用的檔案資訊,讓這篇論文最後一個月的修改,能夠有更豐富的呈現。

我更要感謝一位臺灣史的大前輩王世慶先生。我何其有幸,能夠在學習的旅 途中得到王世慶先生的提點。王先生縱使年歲已高,但對於臺灣史研究的關心,

是我們這些後生小輩一定要時時放在心中的態度。王先生更是歷史現場的參與 者,這篇論文能有王先生的幫助,才有孕育而生豐富的生機。

除了老師們的指導以外,許多的學長姐與同學間的幫助,更是我學習的動力 來源。每每在研究室與到查忻學長,各種臺灣史的疑難雜症都可以在他手上迎刃 而解,令人肅然起敬,同時也向學長請益許多心中的疑惑。陳志豪學長亦師亦友,

並願意在論文大綱發表會時協助我擔任評論人,許多中肯的意見都成為這本論文 後來的方向。更要感謝同屬師門的師姐、師妹以及難以分清關係的師弟。師姐幸 真、姵妏是一同上過許多課程、辦過許多活動的好伙伴,在生活上提點我的事項 比比皆是,就算姵妏師姐赴中山女中實習,卻依然保持聯絡並聆聽我的嘮叨,無 限感激。師妹妝莊在這學期與榮聲學長每週聆聽我的論文進度,亦給予許多寶貴 意見,一樣萬分感激。榮聲學長與我的緣分早在九年前進入台大開始,身為他的 直屬學弟,後來成為同一師門,號稱師兄,實際上永遠是學長身邊的小學弟是也。

(6)

導者,更撥空參加我的論文口試,真的相當感謝。在我心情煩躁不定的時候,詩 雯、亞灣、欣芳、俊祺組成的「好腳團」,每次開團都是我這一年以來最開心的 時光。耀緯與我共事將近兩年,許多我工作上的疏忽都由他承擔,偏勞他真的太 多了。其他同學們也都是要大感謝的對象。

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女友純逸分擔了許多我心理上的負擔,聆聽我每天的碎 嘴,更在我幾度情緒低落的情況下安慰鼓勵我,論文常常遇到低潮,純逸的鼓勵 與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來源。這段期間,叮嚀我不要懈怠、要常跑圖書館,總 是在午夜時分問一下每日的論文進度,能夠如期完稿,純逸該記第一功。

與其他人很大的不同,我還要感謝台大歷史黑鷹壘球隊以及所屬的每一位隊 員們。九年的台大生活,壘球隊是我的驕傲與活力來源。最後這半年,我特別珍 惜每次與各位隊員們打球的機會,我也深信球隊將邁入另外一個新的高峰,我以 能夠穿台大歷史的球衣為榮。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給予我的無限支持與幫助。小妹虹君早已出社會,

家中許多事務由於我這個大哥的不成材,皆須虹君擔待,感謝她對家中的付出。

由於論文的撰寫,各式資料橫躺在房間各處,左邊有總督府統計書、右邊有臺灣 學事年報,進房間可能都要跳著走進來,但母親並不苛責,更害怕我是否過於辛 勞,常常在寫論文寫的飢腸轆轆的同時,美味的餐點早已準備好在飯桌。父親豁 達的人生態度,讓我知道作任何事情重要的是專心與努力,重要的是自己究竟是 否全心付出過,這也是我自己期許自己的人生態度;在論文寫畢後,父親更不厭 其煩地幫我排版,不敢稱為紮實的內容,卻能擁有美觀的版面,感謝我的父親。

祖母亦為歷史現場的參與者,更在他的提點下,得知我的大舅公、三舅公們皆是 開南工業學校畢業,可以說我們家與實業學校早有關係,這是我撰寫文章前所不 知情的,得知後,更覺得自己應該要將論文好好完成,才是對的起家人。

論文終於完成,最後這篇謝辭也將告一段落,但實際上要感謝的人實在太 多,未來還有待我自己繼續努力,奮發向前,但願我能以我自己微薄的力量,幫 助所有曾經幫助過我的人們,更希望未來不論是在學術界或是教育界上,能有發 展的機會,貢獻我自己的一點心力。

柏全筆於三重自宅 2009/1/13

(7)

摘 要

本文的核心在於檢討日治時期在臺灣實行的實業教育。筆者希望透過理解日 本內地實業教育的發展過程,與臺灣實業教育之發展作一對比,將日本內地發展 與臺灣發展整理在同一條的時間軸下檢視,相互對照其樣貌。可以發現幾個值得 探討的問題:一是日本政府在臺灣推動的實業教育,何以具有如此之內容?日治 時期日本政府在臺灣推動的實業教育是否僅僅是一種殖民政治的手段而已?

二是日治時期的教育體系,是否為統治者主動地希望將臺灣的人民教育成為獲 取經濟資源的生產工具,進而大力擴張實業教育體系?或是真實的歷史樣貌並非 如此?

本文認為,日本本身對於實業教育之態度,是帶有肯定性與積極性。日本教 育體系逐漸完備的歷程,實業教育從各級學校附屬的教學內容逐漸獨立成為一個 教育體系,從國會到人民,全民肯定實業教育的用處。日本實業教育政策更是密 切配合日本國家局勢,多次轉變。

實業教育在身為殖民母國的日本有著充分發展,然而透過本文研究,作為殖 民地之臺灣,在實業教育上卻存在著「殖民性」與「近代性」的糾葛。日本殖民 政府實際上曾經擔憂過殖民地教育可能帶給殖民地人民的覺醒,進而造成統治上 的困擾,因此對於公學校之上的中等教育體系,在1919 年的「臺灣教育令」之 前,不願增設更高級的普通教育機關。但訓練殖民地人民實用技能的實業教育體 系,卻沒有在臺灣快速發展,令人更訝異的是,日本國內實業教育的資源與法令 規章,都在領臺以後逐步完備,但日本政府的態度是遲遲不願意將內地完備的實 業教育系統延伸至臺灣教育體系中。我們發現殖民政府不僅在高等普通教育上不 願意鬆手,在實業教育體系中,亦不願意輕易開放技術的傳授,殖民政府認為殖 民地所需的技術人才,應該由殖民母國提供。日治時期的臺灣有近一半的光陰(二 十四年),實業教育採取的模式是伴隨著總督府管下特定部門的需求,從而增設 特定的設施,如農業試驗場、工業講習所等,採取臨時、應急的方法。

實際上從明治末年邁入大正年間,有一股社會的批判聲浪,建議總督府應該 增設各類的實業教育體系,取代原有的臨時措施。不過,此一增設實業學校體系 的需求,主要還是由在臺灣的內地人所提出,明顯地仍然是從殖民政府與殖民者 的角色出發,以暢談其事;前述增設實業教育之聲浪,訴求的原因皆可歸納為「產 業之發展」。藉由工業教育的發展模式,如臺灣子弟就讀的工業講習所與臺灣總 督府工業學校相較,亦可發現殖民政府規劃的教育政策,是建立一個由內地子弟 享有優勢的主從結構。在「臺灣教育令」之後,主從的培育系統仍然相同,

(8)

(1922 年)的「新臺灣教育令」,帶給臺灣實業教育許多新的發展情況,包含實 業學校與實業補習學校的增設。利用增設實業學校的時間與增設實業學校的種 類,臺灣實業教育清楚地展現以農業為主的趨勢。

進入戰爭以後,身為殖民地的臺灣在實業教育方面,日本政府為了所需的人 力資源,大量擴張實業教育的學校數量與學生人數,甚至在戰爭末期,將商業學 校轉換成為農業、工業學校,因應國策之需求。殖民當局人力資源的掌控與需求,

從初期把握住技術知識到中期逐漸以階級的方式培養兩個層級的技術人力,即以 內地人子弟為高級技術人員,而以臺灣人子弟為實際操作的技手型技術人員;日 治末期,由於戰爭之需求,實業教育體系的學校數與學生數的快速激增,展現出 殖民政府培養國策人力資源的手段。

關鍵詞:教育、殖民地教育、實業教育、實業學校、實業補習學校

Education, Colonial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School, Supplementary Vocational School

(9)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2

第三節 相關研究文獻回顧...4

第四節 章節架構與內容簡介...6

第二章 日臺實業教育初期發展歷程及其差別性政策 ...9

第一節 日本實業教育的確立與沿革...9

第二節 日治初期臺灣實業教育的確立與沿革...17

第三節 小 結...40

附表一 日本與臺灣實業教育確立時間表...43

第三章 朝鮮經驗與臺灣教育令下實業教育之變革 ...45

第一節 大正前期日本本土實業教育的發展...45

第二節 臺灣教育令的制定經緯...47

第三節 在臺日本人的實業教育...53

第四節 臺灣人的實業教育...58

第五節 小 結...65

附表二 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教授科目...70

附表三 臺灣公立臺北工業學校教授科目...73

附表四 臺灣公立臺中商業學校教授科目...79

附表五 臺灣公立嘉義農林學校教授科目...80

第四章 新臺灣教育令下內台同軌的實業教育 ...81

第一節 大正九年後日本本土的經濟成長與衰退概況...81

第二節 新臺灣教育令的制定經過...86

第三節 共學制下的實業教育與實業學校的變革...87

第四節 大正以後至戰爭前的實業教育...95

第五章 臺灣實業教育在戰爭中的變化 ...99

第一節 昭和十二年後臺灣實業學校制度的變革...99

第二節 快速成長的實業補習學校...105

第三節 戰爭體制下透過教育體系培育國策人力資源...108

第六章 結 論 ...113

參考文獻 ...121

(10)

表 次

表2-1 明治三十二年(1899 年)各實業學校之教授科目...16

表2-2 實業部農業科課程表...23

表2-3 實業部電信科、鐵道科課程表...24

表2-4 國語學校實業部農業科及電信科學生人數統計...26

表2-5 公學校修訂規則農業科教授內容與時數...28

表2-6 公學校修訂規則工業科教授內容與時數...29

表2-7 公學校修訂規則商業科教授內容與時數...30

表2-8 木工科教科目、教科課程每週教授時數表...36

表2-9 金工及電工科教科目、教科課程每週教授時數表...37

表3-1 商業學校教員與學生人數...55

表3-2 商業學校半途退學事故分項表...56

表3-3 工業學校教員與生人數...58

表3-4 公立臺北工業學校畢業生統計資料...60

表3-5 嘉義農林學校第一屆畢業生畢業後出路...63

表3-6 簡易實業學校學生數目...64

表4-1 實業學校大正八至十年班級數、學生人數統計表...97

表4-2 實業學校大正十二至十四年班級數、學生人數統計表...98

表5-1 農業學校名稱、位置、修業年限、設立日期一覽...101

表5-2 工業學校名稱、位置、修業年限、設立日期一覽...103

表5-3 商業學校名稱、位置、修業年限、設立日期一覽...104

表5-4 昭和十一年臺中實業補習學校概況...107

表5-5 昭和十一年臺灣中等教育體系入學概況...110

表5-6 昭和十六年臺灣中等教育體系入學概況...111

表6-1 臺灣、朝鮮、樺太、關東州與日本內地中等教育比較表...113

(11)

圖 次

圖2-1 啟蒙思想家箕作麟祥...10

圖2-2 文部省大臣井上毅...15

圖2-3 農事試驗場第一屆畢業生...32

圖2-4 臺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38

圖3-1 明石元二郎...50

圖3-2 臺北工業學校...59

圖3-3 工業學校畢業生統計資料...61

圖3-4 商業學校教授簿記課程...62

圖3-5 公學校畢業生畢業後狀況...66

圖3-6 公學校繼續升學者比例...67

圖4-1 聯合工業調查委員會工業刷新案規劃圖...82

圖4-2 1922-1936 年實業補習學校發展情況 ...94

圖5-1 實業補習學校學生數與學校數...105

圖5-2 實業學校數目成長趨勢...108

(12)
(13)

第一章 緒 論

中學課本的文字敘述,具有塑造同一年齡層共同記憶與認知的重大效力,由 此可見中學課本字句影響之大,不可不慎。臺灣在1994 年起,推動教育改革,課 本也開放編寫,學校可以依據師生的需求,不再侷限於使用國立編譯館之版本。

但是教科書中關於日治時期的實業教育的敘述,字數相較於其他部分,較為寥少。

筆者更發現周遭的朋友對於殖民統治的負面情緒與課本對臺灣所接受的實業教育 體系的論述有著某種程度的關係,或許不見得是誤解,但是否可以進一步檢驗?

例如,「農業臺灣、工業日本」這樣的口號非常動人,在中學課本中不斷被引用,

甚至是歷屆考題的精選,在這同時,日治時期臺灣的實業教育似乎亦蒙上了一層 難以掃除的灰塵。

筆者嘗試找尋與實業教育相關的書籍、文章,卻發現並非沒有人關心實業教 育這方面的資料,一些史學輩的前輩、先進們亦已嘗試將研究的觸角伸向實業教 育。但是比起其他面向,實業教育的研究似乎僅是圍繞在群星光輝之下的一個開 陽雙星。1或許增加筆者一篇文章並不見得能有超越前人的貢獻,但是筆者相信,

自己能夠有一份心力投注至這個議題,重新整理史料的研究記載,嘗試思考過去 忽略的地方,這樣的研究或許也有它的價值吧。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實業教育在終戰後稱為技職教育,並且成為國中之後升學管道的分流教育學 制的一部分。技職體系有別於一般普通教育下的高中,而是由高職、專科乃至於 今日的技術學院、科技大學等體系組成。這個學校體系可以包括農、工、商、海 事水產、醫護、家事等許多種類的科別,同時以工業科為例,又可以分成電機、

機械、汽車修護、建築、工程等遠超過四十種以上的分科。2中等的職業教育體系 理應成為一個值得注目的所在──因為在這之中的就學人口,經由教育投入職 場,特別是工業教育所可能提供的技術人力,或許超乎為政者所能想像,然而社 會的價值觀與社會的期盼往往放在這一塊領域之上。

1 過去檢測一個人眼力是否夠好,會讓他在漫漫夜空之中觀測北斗七星,倘若眼力夠好,可以看見 北斗七星中第六星的開陽的星光,並非是一顆獨立的星星,而是所謂的「雙星」。實業教育在幾 位眼力好的前輩、先進的關注下,已經有豐碩的成果,但比起臺灣史浩瀚的範疇,似乎尚不能獨 立稱為星海中的一顆星。

2 這裡的舉例,以筆者住家附近的三重商工所開設的科別為例,其餘高職、技術學院開設的科別太 多,本文不一一列舉。

(14)

除此之外,過去在筆者求學階段,關於高中、高職比例的討論新聞記憶猶存。

當筆者正在準備聯考之際,仍有新聞指出,當時高中、高職比例為 3:7,行政院 希望能夠適當調成為4:6,未來目標希望能夠調整為 5:5。過去筆者的家族成員,

多半選擇進入技職體系,身邊的同學,也多數選擇就讀高職和五專,人數遠多於 高中,或許與筆者就讀的學區相關聯,筆者對於這樣的新聞從未懷疑。但是在接 觸一些關於日治時期的實業教育史料之後,卻發現在臺灣子弟就讀的選擇之中,

似乎隱含著一種民族文化傾向,這包括了希冀將子弟送入普通教育的體系的趨 勢,這讓筆者十分好奇。再者,在臺灣未能建立實業教育體系之時,有一個聲浪 主張應該在臺灣增加實業教育的領域與學習機構,然而這個聲浪的來源似乎以旅 居臺灣的日本人為多數,臺灣人自己本身是否強調參與實業教育呢?今日的技職 教育也已經逐漸轉型,各地專科學校也改名為技術學院重新出發,同時開放招收 普通高中學生。今日的臺灣子弟進入普通教育體系的比例也已經高於技職體系數 倍,甚至在中學時期未能決定升學於普通中學或技職體系者,曾經採取綜合高中 之方案,就讀綜合高中的學生可以保留普通教育的選擇權,或是在高中二年級之 後選修技職科。今日的教育改革,再度興起一個檢討聲浪,質疑在於高等教育是 否擴張得太急、太快。準此,似乎重新思索過去臺灣子弟們面對實業教育的態度,

亦是檢討今日社會情境的一種方式。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本文的核心在於檢討日治時期在臺灣實行的實業教育,不過,筆者亦希望重 新檢視日本內地實業教育的發展,將日本內地發展與臺灣發展希望能夠整理在同 一條的時間軸下檢視,相互對照其樣貌。在這裡呈現出幾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首 先,日本政府在臺灣推動的實業教育,何以具有如此之內容?筆者所希望解決的 核心問題是: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臺灣推動的實業教育是否僅僅是一種殖民政治 的手段而已呢?其次,日治時期的教育體系,是作為統治者主動希望把臺灣的人 民教育成為獲取經濟資源的生產工具嗎?3亦有研究指出,日本在臺殖民政府害怕 接受一般升學管道的臺人子弟,而希冀他們進入實業教育的學校,以勞動作為主 要生活方式,不希望臺人子弟擁有太多的思考和批判能力。4本文希望能夠確認該 研究論點是否為真。抑或我們可以予以增補,讓這樣的研究成果更貼近當時的歷 史情境。

筆者認為,殖民地政府在許多政治經濟的考量上,選擇偏重於技術人才的培 育是有相當高的可能性。但如果我們重新檢視日本內地一般中學生畢業人數與實

3 汪知亭,《臺灣教育史》(臺北:臺灣書店,1959),頁 74。

4 徐南號,《臺灣教育史》(臺北:師大書苑,1993),頁 69;汪知亭,《臺灣教育史》,頁 74-75。

(15)

業學校學生畢業人數之比例,或許我們可以重新思考日本社會對於技術人才培育 的看法,進而討論在臺灣所推動的實業教育究竟是如何的情況。筆者希望在後面 的章節處理日本內地本身的實業教育制度與發展,當我們將內地與臺灣的情況作 個比較之後,整個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推動實業教育的真實面貌應該可以有更完 整的呈現。

就研究方法而言,本文主要利用史料檢討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實業教育的 變化,做一個有系統的檢視與回顧。依據時間的發展,將臺灣教育體系的變化與 日本教育體系的變化放置在同一個平面作一個橫向的比較。關於日本實業教育的 變化,主要利用的文獻有:《實業教育五十年史》5、《實業教育五十年史續編》6

《明治以降教育發達史》7等書;關於臺灣的教育體系變化,利用常見的《臺灣教 育沿革誌》8、《臺灣教育史》9之外,配合《臺灣日日新報》10、《臺灣時報》11等 時事新聞,以及《臺灣教育會雜誌》12、《臺灣教育》13、《實業之臺灣》14等與教 育相關或與實業相關的雜誌,回顧當時的人之選擇、看法與研究。

在這裡,筆者針對本文探討的實業教育作一點說明。研究日治時期臺灣史的 一個難題,在於處理日語史料時,面對日文中大量的漢字元素。而該如何將日文 中的漢字妥當地翻譯成為通順的中文,是筆者將面對的一大挑戰。但由於「實業 教育」在日語的語境中,除了可以翻譯成一般的中文「職業教育」之外,在「實 業」二字底下,含有來自日本特有的「實學精神」的概念,因此,筆者論文便繼 續沿用「實業教育」一詞而不強加中文化。15另外,本文的寫作大量使用日治時期 的臺灣相關史料,多數以日文寫成,書名或是文章名稱統一譯成中文,其後方再 以括弧附上原來的日文書名或篇名。如遇到可直覺理解的漢字名詞時,本文以呈 現原文為主,如有需要,再於其後括弧註明中譯。所有翻譯如有錯誤,均應該由 筆者負完全責任。在日文文獻中,原文使用「支那」、「本島」、「內地」之名詞,

筆者保留原文語氣不強加中譯。

5 文部省實業學務局編纂,《實業教育五十年史》(東京市:實業教育五十周年紀念會,1934)。

6 文部省實業學務局編纂,《實業教育五十年史續編》(東京市:實業教育五十周年紀念會,1936)。

7 教育史編篡會,《明治以降教育制度發達史》(東京:龍吟社,1938)。

8 財團法人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市:臺灣教育會,1939)。

9 吉野秀公,《臺湾教育史》(臺北:吉野秀公,1927)。

10 《臺灣日日新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898-1944)。

11 《臺灣時報》(臺北:臺灣總督府,1919-1945)。

12 《臺灣教育會雜誌》(沖繩縣那霸市:ひるぎ社,1994-1996 復刻)。

13 《臺灣教育》(臺北:花城康故,1912-1943)。

14 《實業之臺灣》(臺北:實業之臺灣社,1919)。

15 感謝本文的三位口試老師給予許多寶貴的意見,特別是吳文星老師在職業教育的翻譯上讓學生 理解了更多精確的意涵。

(16)

第三節 相關研究文獻回顧

歷史現場的研究

檢討日治時期臺灣的實業教育,很可惜的是,並未能夠有專書討論實業教育 的各個面向,想要探討實業教育,僅能藉由其他臺灣教育史或是殖民史的研究中,

進一步探索。同時兼具史料成分以及研究批判的專書,可從矢內原忠雄談起,他 在《帝國主義下的臺灣》提到:「除了佔領臺灣當初在統治上最為實用的醫師養成 所外,至 1919 年止完全沒有專門教育機關,實業學校亦付缺如。」16吉野秀公的

《臺灣教育史》區分臺灣教育為五個時期,而第四、第五兩個時期是以兩次臺灣 教育令作為分野,其書加深了我們對臺灣教育令之影響的重要性的認識,但本書 在實業教育一節,僅有簡短的介紹。作為當代參與者的林茂生在1929 年寫成博士 論文 ”Public Education in Formosa Under the Japanese Administration”17,他在論文 中論及日本教育在臺灣的缺失時,認為商業學校等職業課程應該修改配合成長中 的工業,才能讓各種工業吸收實業學校的畢業生。佐藤源治的《臺灣教育の進展》

一書,亦認為臺灣教育令的發布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並以此探討臺灣教育前後 變化,但可惜實業學校也未能深入討論;異於他書者,佐藤氏談到在實業學校中 以男生為主要招收對象,而女性則是進入實業補習學校。18

戰後研究成果

戰後的研究中,沒有直接探討日治時期的實業教育的專書,不過在教育史的 研究中,實業教育的探討並沒有缺席。汪知亭的《臺灣教育史》提及職業教育時,

再次強調日本對於臺灣的各級教育都是有計畫建設,而且有力控制,包含實業教 育在內。徐南號亦編有《臺灣教育史》,指出日本推行職業教育的目的在於訓練臺 灣人初級的生產技能,以搾取人力、掠奪資源;除此之外,徐南號更提出推行職 業教育的另一目的是限制臺籍學生湧進中學,並以實業補習學校大量增加為其論 述的依據。19派翠西亞.鶴見撰有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 1895-1945 一書,20鶴見注意到 1919 年的教育令,認為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對於職業教育的關

16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1985),頁 143-144。許 多論著常引本段作文論述依據,或是以此為出發檢視實業教育在臺灣的發展與影響。

17 Mosei Lin, “Public Education in Formosa Under the Japanese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29)。中譯見林茂生著,林詠梅譯,《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 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臺北市:新自然主義,2000)

18 佐藤源治,《臺灣教育の進展》(臺北市:臺灣出版文化會社,1943),頁 136。

19 徐南號,《臺灣教育史》,頁 69。

20 E. Patricia Tsurumi , 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 1895-1945(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中譯見:派翠西亞.鶴見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縣 宜蘭市: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

(17)

心表現出明石自身相信殖民教育應該保持階級的社會秩序,不過這樣的態度不被 後任總督田健治郎所承繼。李園會在2005 年新著的《日據時期臺灣教育史》一書 提及實業教育,多半是利用吉野秀公的《臺灣教育史》、《明治以降教育制度發達 史》以及《臺灣教育沿革誌》三書作整理,該書肯定臺灣教育令的影響力,並提 及昭和十二年(1937)以後,臺灣就讀實業學校與實業補習學校的人數激增,特 別是實業補習學校,讓無法進入中學校、高等女學校就讀的學生有另外的升學管 道可供選擇。

當代以日治時期臺灣實業教育為中心所撰寫的研究論文,唯一一篇是吳文星 老師的〈日治前期臺灣職業教育之建立與資源之開發〉21。透過該文我們可以發現 日治初期的實業學校設置,明顯採取應急、臨時的措施,而且輿論贊同這樣省錢 高效率的方式,但1900 年以後隨著臺灣產業開發,輿論亦認為理當擴大實業學校 的規模與功能,但總督府保守而慎重,特別偏重農業教育,是一大特色。

碩博士論文

討論日治時期與臺灣實業教育相關的碩、博士論文,1996 年開始,有江佩津 的〈日治時代臺灣的農業教育〉,22探討農業政策,肯定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臺所 實施的農業教育與培訓農業人才的作法,從日本政府的策略「農業臺灣,工業日 本」出發,日本殖民當局大力實施農業教育及培養農業人才,造就了臺灣的農業 化環境,其意雖在獲取臺灣農業經濟之資源,但也影響了臺灣農業教育環境,在 培養臺灣的農業人才上,有著顯著的成效,而這樣的農業人才也成為臺灣日後各 階層的領導人物。蔡明達撰寫的碩士論文〈日據時期臺灣的實業學校與社會流動〉

23指出,實業學校為臺灣資本主義的形成奠定基礎,該論文分析實業學校的成立與 教育內容,特別在第四章的研究上,承繼江佩津的結論,更進一步提出多數實業 學校畢業的學生從事和學校所學相關不大的行業,同時,他們多半屬於領導階層;

實業學校甚至可以視為改變學生社會地位的方法和手段。蘇曉倩的碩士論文〈身 體與教育──以日治時期臺灣實業學校的身體規訓為例(1919-1945)〉24主要的焦點 在於近代教育體系如何影響身體的規訓,以及在權力規訓下的身體如何在社會場 域上展現行為能力和價值信念,該論文指出實業學校的學生在殖民政府建構的政 治經濟權力氛圍中,身體被形塑成技術化、柔順化、軍事化。最近的研究成果則

21 吳文星,〈日治前期臺灣職業教育之建立與資源之開發〉,《第三屆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頁 79-97。

22 江佩津,〈日治時代臺灣的農業教育〉(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23 蔡明達,〈日據時期臺灣的實業學校與社會流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8)。

24 蘇曉倩,〈身體與教育--以日治時期臺灣實業學校的身體規訓為例(1919-1945)〉(南投:暨南國際 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18)

是李文期的碩士論文〈日本領臺時期的實業教育〉,25該文重新審視實業教育在臺 灣各階段的發展,其研究明確地指出:日籍及臺籍學生的實業教育的確有差別待 遇。此外,日本人的教育體系與日本本土相同,而臺灣人受的是殖民地教育,與 日本人的學校沒有連繫,不能互相轉學,因此,臺灣人的教育程度較低,進入職 場後,臺灣人的地位充其量僅能充當日人的助手。

回顧前述研究,對於日治時期的實業教育有肯定亦有否定。持肯定論者如江 佩津、蔡明達等人之論文,從人才的培養繼續延伸到社會階層的流動;否定論者,

如徐南號便是以掠奪資源為出發點,同時推論發展實業教育可以限制臺籍學生進 入普通中學,但我們同時可以看到李文期在其論文第五章指出,日本子弟進入實 業學校的比率為6~7 成,遠高於臺人子弟的 3 成(農業學校可達 4 成),兩者的 結論是否矛盾呢?這是等待我們深入探討的課題。

第四節 章節架構與內容簡介

本文共分六章。本章緒論簡介筆者的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方法,同時對過 去研究、探討實業教育的文獻進行回顧,希望將研究的基石建立在史學前輩與先 進的努力之上。本論文預計分為四個主要章節來探討臺灣在日治時期所面臨與實 業教育相關的問題,第六章結論則結合各章節研究成果進一步探討日治時期臺灣 實業教育。

本文第二章將嘗試釐清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逐步展開的教育體制的變化,

並將焦點放在過去較為人所忽略的實業教育體系之上。筆者將:檢視在領有臺灣 之前,日本是否是一個已經確立實業教育的政府?在領有臺灣之後,日本是否將 內地的學校制度,特別是實業教育的部分,延伸至臺灣,抑或選擇了另外一種方 式?同時繼續展開視野,檢視明治後期日本本身在實業教育方面的變化與發展。

再者,筆者將檢視臺灣在清廷割讓給日本,進入日本帝國統轄之後,實業教育從 無到有的過程。筆者擬說明實業教育在臺灣各種源流的起源與變化,以及初等與 中等教育體系當中展現出來的「類似」實業教育的面貌,並探討內地人就讀的實 業教育系統以及臺灣子弟就讀的實業教育系統是否有所分隔,如有,當中又展現 了怎麼樣的區別。

第三章持續關注大正初期至大正八年(1919 年)臺灣以「臺灣教育令」確立 實業教育體系之前,日本內地的實業教育的變化發展。大正時期恰逢第一次世界 大戰,戰爭對於日本的影響是否波及實業教育?再者,探討「臺灣教育令」的制 訂,其淵源與實業教育的爭取有否關係?明石元二郎總督的上任及其帶來的朝鮮

25 李文期,〈日本領臺時期的實業教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19)

經驗,與確立臺灣實業教育制度之間是否有所牽連?並檢視「臺灣教育令」對於 臺灣造成的實業教育體系之變革,分析此時期內地人就讀的中等實業學校體系與 臺灣子弟可以選擇的中等實業學校體系,在學習上、在課程安排上、在教育目標 上是否有差別?

第四章將目光放在大正九年之後日本經濟的成長與衰退,以檢視實業教育制 度是否配合著時局而不斷起變化。其次檢視大正十一年(1922 年)的「新臺灣教 育令」(臺灣教育令改正,以下皆以新臺灣教育令或以新教育令稱之)帶給臺灣的 變化與發展,分析實業學校與實業補習學校逐步增設的過程,利用增設實業學校 的時間與增設實業學校的種類,解析不同時期,日本殖民政府希冀給予臺灣子弟 的教育資源。

第五章檢討戰爭時期實業教育的變化。在昭和十二年(1937 年)以後,日本 發動侵華戰爭,戰爭不僅是國與國之間的暴力行為,身為殖民地的臺灣,更由於 戰爭的關係發生許多重大的變化。在實業教育方面,日本政府為了或許所需的人 力資源,大量擴張實業教育的學校數量與學生人數,甚至在戰爭末期,將商業學 校轉換成為農業、工業學校,因應國策之需求。

第六章結論,首先進一步利用《臺灣現勢要覽》26提供的昭和十年(1935 年)

資料,整理日本與各殖民地之中等教育比較表,呈現日本、臺灣與其他個殖民地 間的橫向比較。再嘗試將前述各章研究所得之面向做出一個綜合性的評估,進而 討論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在實業教育中,展現出的近代性與殖民性。亦即對於殖民 當局人力資源的掌控與需求,從初期把握住技術知識到中期逐漸以階級的方式培 養兩個層級的技術人力,即以內地人子弟為高級技術人員,而以臺灣人子弟為實 際操作的技手型技術人員;日治末期,由於戰爭之需求,實業教育體系的學校數 與學生數的快速激增,展現出殖民政府培養國策人力資源的手段。綜前所述,予 以檢討並發掘其歷史意涵。

26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現勢要覽》昭和十二年版(臺北:臺灣總督府,1937)。

(20)
(21)

第二章 日臺實業教育初期發展歷程及其差別性政策

本章將嘗試探討日本自身實業變化的發展沿革。在領有臺灣之前,日本國內 教育體制已經歷多次變革,學校體系逐漸完備,但1895 年臺灣割讓給日本之時,

實際上日本實業教育尚未成為獨立的一個系統。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政府正努力 追求著產業發展,進而由國會制定教育政策配合,接續初等教育的實業補習學校 制度,在明治中期逐漸完備。但領有臺灣的日本政府,並非將推動於內地的實業 教育體系延伸至臺灣,反而利用舊有的講習制度,讓這一段時期的臺灣實業教育 的發展,與內地教育內容有相當大的差異。筆者擬說明上述臺灣初期實業教育的 各種源流的起源與變化,以及初等與中等教育體系當中展現出來的「類似」實業 教育的面貌,並探討內地人就讀的實業教育系統以及臺灣子弟就讀的實業教育系 統的區別。

第一節 日本實業教育的確立與沿革

學制與起源

近代日本教育制度的起點以及基本方針的擬定,可以上溯到明治五年(1872 年)「學制」的訂定。明治四年(1871 年),日本正式設置文部省,由文部省來負 責全國的教育活動與教育方針。

讓我們先來探究這個教育法令的起源,以及日本政府希望實施的教育方針與 教育政策究竟內容為何。在「學制」頒佈之前,明治五年 8 月 2 日,已由太政官 發布第214 號布告〈關於學事獎勵之御告書〉,云:

人欲自立其身、自治其產、自昌其業,非先脩身、開智、長才藝不可。為 脩身、開智、長才藝而設學校。日常生活所用之言語、書、算之初,乃至 法律、政治、天文、醫療等專門學術,亦皆靠學習而成。故應勉勵從事之,

而後方得謀生、興產、昌業。學問乃立身之本。當前,不少人遭受飢餓,

誤入歧途,事業失敗,家破人亡等不幸,當事人之不學無術實為其主因。

我國設置學校歷史悠久,惜因方針偏誤,學校僅為士族所獨佔,庶民與婦 女,皆被掃除門外,一般國民固不知學問為何物。少數接受過教育者,亦 不明白學問乃濟世立國之寶,但知記誦詞章,空談虛理,自鳴得意,卻不 能實踐力行,以成就事業。此長期累積之惡習,阻礙社會之發展,生活之 貧困,民生之疾苦,此皆教育不普及之故也。文部省為使國民有普遍就學

(22)

2-1 啟蒙思想 家箕作麟祥

之機會,特釐定教育計畫。希望全體國民不分華族、士族、農、工、商各 階級,都應接受教育。盼能做到:邑無不學之戶,家無不學之人之理想。

各家庭父母於瞭解政府之用意後,務須為子女前途著想,督促入學。高深 學術,因個人稟賦有異,不能強求一致,然幼童不分男女皆應接受基礎教 育。如有子女不入學者,將以父母之過論罪。1

藉由上述的布告,我們可以思考日本政府本身對於學習所持的態度,認為通過教 育可以獲取的,不僅僅是初步的技能與知識,專門學術也必須藉由教育來取得;

更進一步地,教育可以幫助國民增進知能、獲得職業。這個布告也認為,社會上 許多貧病交逼的現象,問題的癥結點便在於當事人本身的無能力,但是我們可以 藉由教育來改善它。布告最末提及理想:「邑無不學之戶、家無不學之人」,希望 能夠將教育的理念拓展到每一位國民的身上,更希望自己國家未來的人民擁有更 高的人力素質。由此觀之,雖然我們不能在這份布告當中看到實業教育之詞彙,

但是讓學生受教育以獲取技能並幫助未來的就業,實際上隱含了實業教育的目標。

日本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兼法學家箕作麟祥,會同岩佐純等 十二人負責起草「學制」,2明治五年(1872 年)9 月 5 日,文 部省正式頒布「學制」,通編一百零九章,其規定包括學區、學 校、師資、學生及考試、海外留學生規則、學費等事項,六年

(1873 年)3 月公布「學制二編」,4 月更繼續頒布「「學制二 編增補」(學制二編追加)。在「學制」中,第二十九章至第三 十七章規定與「中學」相關事項,同時明確地在第三十四章、

三十六章與三十七章中,處理農業、商業與工業學校,此應為 日本實業教育初步雛形的成形。3日本在「學制」訂立之初,將

全部的心力先放在拓展基礎建設,也就是普通教育與初等教育。同時,我們可以 看到,日本政府自始便將實業教育放在中學(中學校)的體制之內作規定與討論。

但是很快地,在隔年的「學制二編」開始追加專門學校的規定。不過專門學校的 設置目的,在規定當中,其學校體制是希望等同於與外國語學校,雇用外國教師。

專門學校的設校理念為「專取彼之長技」,並在規程中詳細規定了商業學校、農業 學校、工業學校、鑛山學校、諸藝學校等。4不過在「學制二編〉的第一百九十章

1 教育史編篡會,《明治以降教育制度發達史》(東京:龍吟社,1938),頁 276。另參考内閣官報 局編《明治年間法令全書. 第一卷. , 自慶應三年十月至明治元年十二月》(東京:原書房,2004)

之復刻資料。

2 海後勝雄、廣岡亮藏,《近代教育史》(東京:誠信書房,1951),頁 31。一同起草者尚有:內田 正雄、瓜生寅、木村正辭、杉山孝敏、込新次、長谷川泰、西瀉訥、織田尚種、河津祐之等人。

3 文部省實業學務局編纂,《實業教育五十年史》(東京市:實業教育五十周年紀念會,1934),頁 37。

4 諸藝學校的範圍相當廣泛,包含算數、幾何、三角,也包括了地理學、博物學、化學等科目,

(23)

清楚地表達專門學校的目的,條文為:

以外國教師進行教授之高尚的學校(法學校、理學校、諸藝學校之類),泛 稱之專門學校。但此學校與師範學校同樣,得其[外國之]學術,而未來

[達到]以我邦語教授我邦人為目的。5

由此可見日本政府在當時,希望將來能夠培養本國的教師資源,但一開始學校的 教學與課程,需要仰賴外國教師來傳遞各種科學知識。外國教師的聘請固然是一 種方式,但是如果能夠培養自己的國人成為教師,不僅在學習上面對於日本更有 幫助,同時可以省下較多的經費,繼續投入其他各方面的發展,這應該是專門學 校養成教師的意義所在。

由於整體的學校體系上在摸索的狀態,可以被我們視為中等教育的「實業教 授場所」6,在農業方面開展出了農業講習所的方式,石川縣、岐阜縣、廣島縣等 地都有開設農業講習所。講習所的招生目標,是希望招收「熱心農業之人」(農業 篤志者),同時政府給予公費。工業方面,則有製作學教場以及女子手藝學校的形 式,其中的製作學教場,由於附屬於東京開成學校,7整體教授規則與教學內容銜 接開成學校的專門學科,學生畢業後的評價相當高,使日本政府開始思索成立中 等的工業學校。8可惜製作學教場僅維持了三年的時間,隨著東京大學的創辦,開 成學校被併入東京大學,程度較低的製作學教場也隨之廢除。商業講習所的成立 比前述的農業、工業來得晚。不過商業講習所起步雖晚,進展卻較快,並追加設 立夜間學科,明治十二年更將各地的商業夜學校改制為庶民夜學校,就讀內容則 與過去商業夜學校大致相同,可視為商業夜學校的延伸。

甚至還有製造學、機械製作。除以上列舉各種學校外,同時在〈學制二編〉與外國語學校並列 的專門學校尚有獸醫學校、理學校、醫學校、法學校。

5 文部省實業學務局編纂,《實業教育五十年史》,頁 57。[]為筆者求理解之便利而加。

6 由於此時日本的學校體制尚未完備,由於專門學校應視為高等教育,本文主要以討論中等教育 體系為主,在尚未出現「學校」型態的中等教育體系之實業學校時,執行中等實業教育機關任 務之場所,用實業教授場所替代學校之稱呼,希望能更貼近當時之情境。

7 安政二年(1855 年),幕府在江戶創立洋學所,自此不斷改制。安政四年(1857 年)改稱蕃書 調所,文久二年(1862 年)改為洋書調所,文久三年(1863 年)改稱開成所,明治後,歷經大 學南校、第一大學區第一中學、開成學校等名稱,最後在明治七年改名為東京開成學校。嚴格 來說,一開始的開成學校是幕府時代的外語教育機關,但是進入明治以後,日本政府嘗試建立 一所象徵國家力量的大學,將昌平學校改制,以醫學校做為大學東校,而上述之開成學校為大 學南校,但實際上大學南校的教育內容仍然保持著以外語(英、法、德)、數學、史地、物理的 學習科目。文部省後來規劃南校設置理學、化學、法學等專門學科,並設定考試入學,結果應 試的20 名無一人及格,文部省於是在學制公布後,改制為第一大學區第一中學,更在明治六年 的學制二編制訂後,改制為開成學校,並以專門學校的姿態經營。最後在明治十年(1877 年),

文部省合併東京開成學校與東京醫學校,正式成立東京大學。

8 文部省實業學務局編纂,《實業教育五十年史》,頁 111。

(24)

教育令時代

日本教育制度在明治十二年(1879 年)起了變化,同年 9 月 29 日公布「教育 令」取代「學制」,並在十三年(1880 年)與十八年(1885 年)作了兩次的改正。

但是教育令時代卻是一個不算成功的時期。明治十六年(1883 年),原先日本 小學的就學率為51.03%,但接下來每下愈況,明治十九年更後退至 45%,9可是說 是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相當奇特的時期。在這段時期,原本文部省在規劃日本教育 令草案第二十五章時,擬置入「專門學校為所教專門一科之學術,農業學校、工 業學校、商業學校、外國語學校等屬之」一條,但最後仍被刪除,沒有放入教育 令的條文當中,10所以在教育令的時代,仍然沒有獨立出實業學校的制度。不過在 明治十三年的(教育令改正)草案中,重新擬定放入職工學校,藉以跟專門學校 做出區隔,並規定職工學校為各種工藝教育之場所。草案當中更附有理由,認為 振興實業、提高生產的重要部分,來自於職工學校的教育養成,不能夠在教育令 中列入職工學校,是過去的疏失(闕典)。草案送達元老院後,進一步受到修正,

最終修訂完成的教育令規定中,專門學校的條文後方加上了職工學校、農學校與 商業學校這是使專門學校與實業學校有所區別之法令條文的出現。

學校令時代

日本的教育制度變化相當頻繁,同時也很複雜,明治十九年(1886 年)以後,

通稱進入了學校令時代。此一時期,日本政府在各級學校制度中,分別頒布「帝 國大學令」、「師範學校令」、「中學校令」與「小學校令」等各級學校令,也就是 各級教學單位以單獨的學校令來管轄,但對於實業教育方面,仍不見針對實業教 育規定的詳細法令。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在「中學校令」中看到高等中學校得設 立工業科、農業科、商業科的部分。

這個時期的日本開始進入了所謂的工業革命的經濟起飛階段。明治十九年不 僅是頒布各級學校令的時間點,同時也是日本金融體系確立銀本位制度的時間 點。11此後三年之間,以棉紡紗業、鐵路業、礦山業等為中心的企業開始往前邁步。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社會對於實業教育的要求逐步地展開。然而,在能夠訂 定獨立的實業教育制度「實業教育令」之前,日本政府並未匆忙的訂定法案,但 卻逐步建設實業教育的雛形。前述各級學校令中的「中學校令」中,第十二條條

9 教育史編篡會,《明治以降教育制度發達史》,頁 238-241。

10 文部省實業學務局編纂,《實業教育五十年史》,頁 137。

11 黃紹恆譯,石井寬治著《日本經濟史》(臺北:五南,2008),頁 221。該當時,世界銀價大幅跌 落,讓白銀可以留在日本國內,完成日本的銀本位貨幣體制。

(25)

文即定為「尋常中學校得設置農業工業商業等之專修科」。12 由此看來,日本政府 利用分科的設計方式,將實業教育體系制訂在學校體制當中。也就是說,相較於 小學校、中學校等獨立的學校制度與法規,實業教育在這段時間依舊缺乏一個獨 立的制度規定,而是以附加的形式,放置於各個學校令之中。

手島精一在《教育時論》中有一文〈實業教育之振興〉13,論述歐美諸國富強 的原因來自於工業技術的興盛,而其工業技術的興盛卻淵源自實業教育的設施。

該文根據歐洲之行的考察,並以巴里(巴黎)為例子提出論述。巴里的小學校中 有七十餘所皆設置手工科,手島觀察到小學校的課程放入手工科,可以證明實業 教育利用將學理與應用相互配合,培育出的學生比起傳統的徒弟制度,進步更加 神速;而且學生在十七、八歲之後便可成為獨當一面的職工。依據這樣的理由,

日本如果能夠設立實業學校,得到的利益更倍於手工科的設置。

這樣的思潮影響了明治二十三年(1890 年)的「修訂小學校令」(小學校令改 正),在「修訂小學校令」中,第四條、第六條與第九條的內容分別如下:14

第四條 高等小學校之教授科目為修身、讀書、作文、習字、算術、日本地 理、日本歷史、外國地理、理科、圖畫、唱歌、體操。若為女子得 加裁縫。

依土地之情況,得缺外國地理、唱歌之一科目或二科目。又得加幾 何之初步、外國語、農業、商業、手工之一科目或數科目

第六條 於高等小學校得依土地之情況,置農科、商科、工科之一科或數科 之專修科。

第九條 専修科、補習科、徒弟学校及實業補習學校之教科目及修業年限由 文部大臣定之

從上面的「修訂小學校令」可以看出,在明治二十三年,小學校中可以增加農業、

商業等若干科目,並在高等小學校可以設置農科、工科、商科的專修科,亦開始 有徒弟學校以及實業補習學校的相關規定。

實業教育令與實業教育費國庫補助法

有關實業教育的議案,最早出現在日本帝國議會,是在明治二十四年(1891

12 長浜功,《史料囯家と教育:近現代日本教育政策史》(東京都:明石書店,1994),頁 41。

13 手島精一,〈實業教育の振興〉,《教育時論》明治十九年八月號(東京都:龍溪書舍,2002),

頁。

14 文部省實業學務局編纂,《實業教育五十年史》,頁 233。

(26)

年),由鈴木萬次郎、長谷川泰、宇都宮平一、加藤平四郎、高田早苗等五位所提 出的「下等手工學校設置建議案」。從這個建議案出發,往後帝國議會討論的重點 聚焦在工業與手工教育重要性,並認為在日本中等以下的教育,關於實業教育的 設置與安排方面,相當的缺乏且不夠完善。其中對於實業的態度,還帶有過去舊 社會的曲解,例如:將徒弟當成奴隸的情況。15長谷川泰更撰有一篇對教育的質問 書,直指過度重視高等教育,是政府一種腦充血、四肢厥冷的教育的狀態;真正 日本迫切需要的,是在於修正當下的狀態,讓實業教育能夠紮根於初等、中等的 學習體制之中。16

明治二十五年(1892 年),文部省大臣大木喬任,任命濱尾新、小山建三等對 於實業教育熱心之人士,起草「技藝學校補助法」,該法案預計補助日本各地府、

縣設置技藝學校。17但該草案最終還是被擱置下來。明治二十六年(1893 年),負 責起草教育敕語的井上毅就任文部省大臣,當時的社會氛圍持續籠罩在工業立 國、實現國富民強的目標之下,井上毅開始逐步地重視實業教育,文部省為此進 行了各國實業教育實情調查。當時的調查委員包括文部省次長牧也伸顯、專門學 務局長木下廣次、普通學務局長木場貞長、東京工業學校校長手島精一與文部省 大臣秘書小山健三。他們在訪查外國民情與各國國家政策之後,所提出的報告書 結論為:應由國家經費資助實業學校的運作。在同年的第五次國會會議,井上毅 向國會提出了「實業教育費國庫補助法草案」,井上毅甚至在提案理由中,激動地 說明:18

現在是實業技術競爭空前劇烈的時代,本人為爭取時間,不得不以最緊急 的重要法案向各位提出。如此重要的案件,如果再延誤,對於國家命運有 不利的影響,希望不要因為我們一日的疏忽,導致國家百年的憂患。今日 國際關係顯得平安無事,但我認為這種和平僅僅是表面的現象。雖然國際 之間沒有砲火的交戰,實際上確有空前的實業競爭。地球上各先進國家均 在科學技術、生產製造,以及國際貿易上展開激烈的戰鬥。若我們一日輕 忽,則人民之財富以及國家之命運均將遭受重大損失。本法案千萬不能再 拖延,一日也不能,希望火速通過。

15 岩見和彥,〈實業教育論〉,《帝囯議会と教育政策》(東京都:思文閣,1981),頁 252-253。

16 岩見和彥,〈實業教育論〉,《帝囯議会と教育政策》,頁 254。

17 小山健三,〈實業教育發達的歷史〉,轉引自文部省實業學務局編纂,《實業教育五十年史》,頁 253-255。

18 〈實業教育補助法案〉,轉引自文部省實業學務局編纂,《實業教育五十年史》,頁 256。

(27)

2-2 文部省大臣 井上毅

國會不但通過應該推行實業教育,更指示應該積極發展工業 教育。19今日,談到影響日本實業教育的發展,其中最緊要 者便是「實業教育國庫補助法」的制訂。此法被形容為「最 顯著劃時期的飛躍」,由此可以略為想像此法案對於實業教 育進展的重大影響。同時,我們細看「實業教育國庫補助 法」,可以發現該補助法是用獎勵的方式來進行補助,該條 文第二條明確指出:辦理有成就者,得由文部省補助其經 費。同時利用東京工業學校等高等實業教育機關來幫助初 等、中等實業教育培育師資;東京工業高等學校附設工業教 員養成所,且就讀者可以領取公費。藉由這樣的培育機構,

以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

明治二十七年(1894 年),文部省發布了「尋常中學校實科規程」、「實業補習 學校規程」、「徒弟學校規程」以及「簡易農學校規程」等。這些關於實業教育的 重要法令以及國會通過草案而修訂完成的「實業教育費國庫補助法」,可以說是在 明治二十六至二十七年間浮上了日本教育界之檯面。

不過這個時期日本政府對於實業教育的規劃,主要聚焦在實業補習學校。日 本政府完成了前述實業補習學校的規程,但是究竟實業補習學校需要擔任的任務 為何?此一問題在當時的教育雜誌《教育時論》引起了廣泛的討論。20討論的核心 包括了實業補習學校學生的來源,實業補習學校應該教授之課程內容為何等議 題,同時實業補習學校面臨師資不足的問題,進而討論應該開放何種人士進入實 業補習學校執教之問題。

除了前述的手島精一之外,文部省的參事官寺田永吉也發表了〈實業教育方 針〉21一文,該文認為日本的實業教育在中等學校以上已經慢慢開始發達的狀態,

但是初等至中等的實業教育,不論是農、商或是職工學校、徒弟學校等,都還需 要政府的支持與努力。

日本實業教育確立的時間,我們應當以明治三十二年(1899 年)頒布「實業 教育令」為基準,明治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前後,日本政府進一步地整理了自明 治十九年以來的各級學校令,同時在這段期間確立實業學校的教育體制及內容。

在前述「實業教育費國庫補助法」訂立之後,日本國內的實業教育學校,不論公、

19 岩見和彥,〈實業教育論〉,《帝囯議会と教育政策》,頁 257。

20 文部省實業學務局編纂,《實業教育五十年史》,頁 231。

21 寺田永吉,〈實業教育方針〉,《實業教育》明治三十一年十一月第一號(東京:實業教育振興中 央會,1898),頁 3-5。

(28)

私立,都有迅速增加的趨勢,然而當時所欠缺的,是在中等程度中增加一個基本 法的制訂。明治三十二年2 月 6 日以敕令第二十九號發布的「實業教育令」,可以 說是一種水到渠成的情勢。〈實業教育令〉的第八條與第十三條分別規定如下:22

第八條 關於實業學校之學科及其程度之規則由文部大臣定之。

第十三條 關於實業學校之編制及設備之規則由文部大臣定之。

文部省依此法源陸續制訂農業、工業、商業等個別實業學校的規程。三十二年旋 即公布〈農業學校規程〉與〈商業學校規程〉,明治三十三年公布〈工業學校規程〉。 同時,自明治三十二年起,在「實業教育令」中,實業學校也被區分為甲種實業 學校與乙種實業學校,在下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兩者的差別。

表2-1 明治三十二年(1899 年)各實業學校之教授科目

甲種實業學校 乙種實業學校

農業 修身、讀書、作文、數學、物理、

化學、博物、經濟、體操、關於實 業之科目、實習。

修身、讀書、習字、作文、算術、

理科、體操、關於實業之科目、實 習。

商業 修身、讀書、習字、作文、數學、

地理、歷史、外國語、經濟、、法 規、簿記、商品、商事要項、商業 實踐、體操、實習。

修身、讀書、習字、作文、數學、

地理、簿記、商品、商事要項、體 操、實習。

工業 修身、讀書、作文、數學、物理、

化學、圖書、體操、關於實業各學 科之科目、實習。

修身、與職業直接關係之教科目、

實習、圖書、數學、理科、國語、

體操。

資料來源:佐藤尚子、大林正昭編《日中比較教育史》(橫濱:春風社,2002),頁 232。

甲種實業學校修業年限為四年,每週上課時數與實習時數都較長,其入學資格規 定年齡十四以上,高等小學校畢業或同等學力者得入學之;乙種實業學校修業年 限則為三年,年齡在十二歲以上,尋常小學校畢業者得入學之。明治三十七年(1904 年)公布「徒弟學校規程修訂」(徒弟學校規程改正)。另外,已於明治二十六年

22 文部省實業學務局編纂,《實業教育五十年史》,頁 386。

(29)

制訂的「實業補習學校規程」也在明治三十五年(1902 年)修訂。讓我們比較二 十六年的原規程與三十五年的修訂規程,原規程第八條、第九條為:23

第八條 實業補習學校的修業年限為三年以內。

第九條 實業補習學校得設於星期日或夜間時段等方便教授之時間。

此兩條條文在新修訂規程中完全被拿掉,取而代之者,則是在新修訂規程的第一 條中規定:「實業補習學校依據土地之情況制定適宜之教科目、修業期間及教授時 數」,24新修訂規程中的實業補習學校課程調性遠較就規程更大,並且尚可以調整 教學時數與教學科目。新修訂規程亦放寬入學標準,若未能擁有尋常小學校畢業 資格者,但其年齡又已經超過尋常小學校的畢業年齡,可以在申請以後准許入學。

此入學標準的放寬,讓大量的自小學校肄業的日本子弟,得到重新進入學校體系 的機會。同時在「實業補習學校規程改正之旨趣」(實業補習學校規程改正ノ趣旨)

中提及,改正後的實業補習學校,實際上已成為小學校的變形。25換言之,新修訂 規程後的實業補習學校,縱使其設立仍然須要附屬於小學校,但是已逐漸成為重 要的學校單位。

第二節 日治初期臺灣實業教育的確立與沿革

當日本開始領有臺灣之時,與教育相關的措施便是公布〈臺灣總督府諸學校 官制〉26,臺灣並沒有立即採行內地的教育制度。讓我們再度一起回顧日本的實業 教育發展情況。1895 年,恰為實業教育國庫補助法訂立後一年,也就是日本領有 臺灣的開始,日本在實業教育尚稱不完整,而是處於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狀態。

要到了1899 年,實業教育令才正式制訂,這也是日本領有臺灣四年之後的時間點 了。依據吳文星的研究,日治初期殖民政府在臺灣推動的職業教育,「以應急的、

暫時的、非正式的職業教育設施為主體,正規的職業教育仍未受重視。而且,臺 灣人、日本人的職業教育有所區別。」27作者清楚而精確地闡明,日本殖民政府對 於臺灣實業教育,初期並無意願大力發展。然而配合本文前述的日本實業教育的 概況,日本領有臺灣之初,暫時還停留在一個內地法令亦不完備的情勢下。不過 1899 年以後,日本內地法令、教育機關漸趨完整,卻不見日本政府將實業教育體 系以及相關法令引用到臺灣的統治當中。此一時期,臺灣陸續出現的實業教育機

23 文部省實業學務局編纂,《實業教育五十年史》,頁 228。

24 文部省實業學務局編纂,《實業教育五十年史》,頁 403。

25 文部省實業學務局編纂,《實業教育五十年史》,頁 404-405。

26 〈十五 臺灣總督府諸學校官制〉,第 2 冊,《明治二十八年開府以降軍組織中ニ至ル》,甲種永 久保存,第二門,官規官職。

27 吳文星,〈日治前期臺灣職業教育之建立與資源之開發〉,《第三屆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頁 80。

(30)

關包括有公學校附屬實業科、農業試驗場講習所、糖業講習所、工業講習所、林 業講習所等。可見殖民當局亦覺臺灣人有接受實業教育的需求,但是選擇的措施 並不是引進當時內地已經較為完備的實業學校制度,反倒是如同走一條回頭路一 般,採用日本在過渡時期實施的講習制度,以及附屬於學校體系的形式,此種作 法證明了矢內原忠雄對於殖民地臺灣整體的教育批判:28

除了佔領臺灣當初在統治上最為實用的醫師養成所外,至一九一九年止完 全沒有專門教育機關,實業學校亦付缺如,對於臺灣人的中等教育亦不完 備;比較此一期間產業之異常的資本主義發展,可知日本佔領臺灣的最初 二十五年間,統治的權力大部分放在經濟方面,對於教育並不重視。國語 教育與醫學,這是在臺灣統治的實用上所能容許的全部教育。通常以技術 教育為殖民地教育的基礎,這在臺灣,也被忽視,因為必要的技術家可由 日本供給也。

前述矢內原的批判,清楚地用「亦付缺如」來形容臺灣的實業教育,同時也 講述地很清楚:技術的人力資源將自日本引進,而不需要臺灣來培養。不過,雖 然可以自日本引進人力資源,殖民地政府仍然在臺灣藉由這些臨時性的措施與設 置,培養了部分實業人才,於此部分,我們仍應該將之視為是一種實業教育,同 時,日本政府在臺灣的教育政策與教育體系仍然在一個摸索的階段。

在1919 年以前,關於日治臺灣初期實業教育,筆者擬分為三部分予以討論:

一是國語學校實業部;二是附屬於公學校的實業科;三是農、工、糖、林的講習 制度。同時,關於此一階段的研究成果,可以參見吳文星〈日治前期臺灣職業教 育之建立與資源之開發〉一文,吳文清楚扼要地勾勒出日治初期實業教育幾個面 向的動態,特別是農事講習制度,本文站在這樣的研究成果之上,加上自己對於 公學校實業科與各講習制度的新觀察,試圖以更多的角度來探究這個階段臺灣實 業教育的變化。

國語學校實業部

臺灣總督府培養實業人才以及推行相關實業教育,可以先由國語學校以及該 校國語科之學生楊世英說起。明治二十九年(1896 年),殖民政府公布了「臺灣總 督府直轄諸學校官制」,設立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其培養之人才將進入國語傳習 所以及公學校,以做為學校教師之來源。明治三十二年(1899 年)再發布「國語 學校語學部留學生支給規則」,明定將選擇國語科中學力優等、品行方正的學生,

任命該生留學於內地,學習相關於農、工、商之研究,總督府將資助學費與旅費。

28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1985),頁 143-144。

數據

表 2-2  實業部農業科課程表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學年  教科目  每 週授 課 時 數  程度  每 週授 課時 數 程度  修身  1  人倫道德之要領  1  人倫道德之要領  國語  6  會話、講讀、書取(聽 寫) 、語典、作文  物理  3  物理及氣象之大要  化學  3  無機化學及有機化學之 大要  博物  3  鑛物及地質、人身生理 數學  2  算術  耕種  6  植物生理、土壤肥料、 作物、病蟲害  6  作物、病蟲害、林學大意  養畜  2  主要的家畜  2  主要的家
表 2-3  實業部電信科、鐵道科課程表  電信科  鐵道科 科目  教科目  每 週授 課 時 數  程度  每 週授 課時 數 程度  修身  1  人倫道德之要領  1  人倫道德之要領  國語  6  會話、講讀、書取、語 典、作文  6  會話、講讀、書取、語典、作文  英語  6  發音、綴字(造句)、 讀方、譯解、書取、習 字  6  發音、綴字、讀方、譯解、書取、習字  數學  2  算術  4  算術、簿記  電信電話  14  法規、理論、技術  運輸     12  運轉、信號、電器通
表 2-4  國語學校實業部農業科及電信科學生人數統計  實業部農業科  實業部電信科 年度  學生  畢業  學生  畢業  明治 35 年  無  無 11 無 明治 36 年  18  無 10 11 明治 37 年  26  無 5 10 明治 38 年  18 16 8 5 明治 39 年  8 9 已停招 8 明治 40 年  已停招  8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民政部文書課,《臺灣總督府統計書》(臺北市: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 1899-1944) ,明治 35 年至明治 40 年之統計書。吉野秀公
表 2-6  公學校修訂規則工業科教授內容與時數  工業科  學年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時數  程度  時數  程度  修身  1  道德之要旨  1  道德之要旨  國語  6  講讀、書取、作文、習 字  5  講讀、書取、作文  工業  12  工業相關事項  15  工業相關事項  數學  5  算術(筆算) 、代數  5  代數、幾何  理科  2  理科、化學及礦物  2  物理、化學及礦物  圖畫  2  自在畫、用器畫  2  用器畫  體操  2  普通體操  計  30   30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科 1 實缺代理教師 以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核定聘期為準。 備取若干名 國文科 2 鐘點代課教師.

1922 年日本帝國在殖民地臺灣設立第 一所高等學校─臺北高校,目的為開啟

國外實施教師評鑑,已行之有年,而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提升,成效益相當 顯著。國內對於教師評鑑的主張直到 1996

各位老師,您聽過「臺灣文史教學研習」嗎?國立臺灣圖書館(以

一、 教育部 108 年 1 月 10 日臺教師(三)字第 1070208352 號函辦理。4.

二、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109 年 5 月 25 日中市教體字第 1090043646C

日據時期日本佛教之台灣佈教.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