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人的實業教育

第三章 朝鮮經驗與臺灣教育令下實業教育之變革

第四節 臺灣人的實業教育

3 43 14 57

大正八年 7

(○)3

6 63 50 113

大正九年 23 14 74 67 141

大正十年 27

(○)8

16 112 81 193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學務科,《臺灣總督府學事第二十年報》(臺北:臺灣總督府學 務課,1922),表 117。表格中(○)表示兼任教師。

由上表可以看出,工業學校的招生人數與商業學校相較,工業學校班級數較多,

但就讀人數較少,這與工業學校需要實習有很大的關連。由於工業學校需要有適 宜的工場提供學生進行實習課程,在建校之初,無論是校地尋覓或是經費來源都 曾經發生過爭議,因此工業學校的招生人數比較無法與其他實業學校相提並論。

不過,工業學校的招生人數也在日漸增加,特別是自大正九年開始,師資、學生 都有明顯增加,同一時期,臺灣總督府亦根據臺灣教育令,新設置臺北工業學校

(後稱臺北州立第二工業學校),兩校共用同一校地。

第四節 臺灣人的實業教育

依據臺灣教育令,對於臺灣人所實施的實業教育,在形式上分為實業學校與 簡易實業學校兩種。實業學校教授工業、商業、農林以及其他與實業相關之技能,

並實際設置工業學校、商業學校、農林學校,以及簡易實業學校等四種。

大正八年(1919 年)4 月,臺灣總督府以第六十九號敕令發布了「臺灣公立 實業學校官制」,依據官制整併舊有的學校或新設學校。在工業學校方面,原臺灣 總督府工業講習所改稱臺北工業學校,並新設立公立臺中商業學校以及嘉義農林 學校,同時依據教育令設立多所簡易實業學校。下文就各種學校分別敘述之。

3-2 臺北工業學校

一、臺北工業學校

如前所述,臺北工業學 校 是 由 工 業 講 習 所 改 制 而 來,而官制公布的同時,同 年5 月 4 號也公布了府令第 六十六號「公立實業學校規 則」。42學生就讀臺北工業學

校,修業年限是三年至四年,每個學生將從機械科、電器科、土木建築科、應用 化學科、家具科以及金屬細工科,這六科當中選擇一科就讀。本章附表三是總督 府檔案中,可見六科的分科教授項目與教授時數。

依據「公立實業學校規則」以及附表三中課程設計,工業學校的學生每週共 學習42 小時,維持與過去工業講習所相同的教授時數,但也是在各個實業學校當 中課業最為繁重的。同時,在〈臺灣公立實業學校規則〉也清楚地記載了沿用日 本的一學年三學期制,每年的修業起迄分為:4 月 1 日至 8 月 20 日、8 月 21 至 12 月31 日、翌年 1 月 1 日至 3 月 31 日。43我們將課程對比到前述開設給內地人的工 業學校時,除了課程名稱上略有不同外,以本島人為對象的公立工業學校並無開 設第二外國語的課程,而此第二外國語之課程在內地人的學習系統中,包含了支 那語(中國語)和馬來語。另外在實習的時數方面,延續著工業講習所的傳統,

本島人子弟就讀的學校仍然在實習時數上較高,同時,部分課程的設計似乎較為 低階。兩校校長皆為吉田佐次郎,吉田校長曾在《臺灣教育》上發表〈就本島的 工業教育而言〉一文,該文提及關於本島的工業機關一節時,明確指出:44

現在學校的程度,公立臺北工業學校是準據內地的徒弟學校,總督府工業 學校是根據工業學校規程。

準此,明確看出吉田以及總督府對於工業教育的立場以及兩所學校的分別。希望 本島人子弟就讀的臺北工業學校培養屬於技手階層的實際技術人員;內地人子弟 培養目標則為高級技術人員。吉田校長在同篇文章中繼續指出,階級的培訓目標 就如同軍隊當中有領導階層與下士的差別,分工作好自己的分內工作,是對於國 家最大的助益,

42 〈公立實業學校規則〉,第 2958 冊,《大正八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七門,教 育。

43 〈公立實業學校規則〉,第 2958 冊,《大正八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七門,教 育。

44 吉田佐次郎,〈本島の工業敎育に就いて〉,《臺灣教育》第 212 號,大正九年 2 月 1 日,頁 13。

除了就讀入學之外,我們應繼續探究就讀工業學校者,從學校畢業之後的情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學務科,《臺灣總督府學事第二十年報》(臺北:臺灣總督府學 務課,1922)。

我們可以看出,從工業學校畢業之後,就業比例最多的,是進入會社就職,其次 是進入官廳或是成為公務員。能夠在工業學校畢業後投入關於實業之職場者比例 並不高。

二、臺中商業學校

臺灣教育令發布之後,新設立了商業學校,並在規則之中指定設立於臺中。

消息公布後,申請入學情況踴躍,一共有356 名志願者希望入學,最後錄取 80 名,

給予入學許可,並於 6 月 1 日開始授業。過去臺灣子弟並無任何商業教育的實業 教育系統,此次新設立的臺中商業學校,可以說是提供臺灣子弟一個新的升學管 道,湧入大量的申請人數,可見臺灣子弟對於商業教育的期盼性相當高。值得一 提的是,一開始商業學校因為沒有自己的校地,被安置在臺灣公立臺中高等普通 學校當中,同時由臺中高等普通學校的教員國井清香就任代理校長,並由臺中高 等普通學校選出數名教員兼任商業學校之教師。這個情況,一直到小豆澤英代理 校長職務之時,仍然相同,使得商業學校宛如高等普通學校的附屬學校。45

45 王建竹主修《臺中市志》(臺中:臺中市政府,1976)卷五,頁 2883。〈新設校長署理〉,《臺灣

圖 3-3 工業學校畢業生統計資料

商業 自營

官廳或公務員 學校關係者 會社就職者 他家僱傭者 內地留學 從事家事者

於中國從事實業者 於本校教習生 職業未定或不詳 死亡

3-4 商業學校教授簿記課程

同時依據臺灣實業學校規則,商業 學校的修習科目有:修身、國語及漢文、

英語、數學、理科、歷史、地理、商品、

商事要項及商業實踐、簿記、經濟、法 規、圖畫及手工、唱歌、體操等項目。

同時有第二外國語的規劃(但為選修科 目),可選修支那語(中國語)或馬來 語。每週的上課時間不像工業學校高達 42 小時,僅有 36 小時,詳細規劃如本章 附表四。

我們可以將商業學校的教授科目跟內地就讀的總督府商業學校做一比較。本 島人就讀之商業學校並沒有豫科,而是直接可以就讀三年的本科,兩者皆有第二 外國語,是配合總督府南支南洋的政策,但卻在臺中商業學校列為選修的「隨意 科目」。臺中商業學校同時可加修臺灣簿記,應該是為因應地方民情而調整的課程 內容。

一直到了大正十年(1921 年)4 月,由柳澤久太郎任校長一職。46同年的5 月 1 日起,臺中商業學校改稱臺中州臺中商業學校,並在 8 月至 10 月間,陸續將校 舍、老師宿舍、學生宿舍遷移至大屯郡北屯庄邱厝子,臺中商業學校才有自己獨 立的校地與校舍。

三、嘉義農林學校

依據前述「臺灣公立實業學校官制」,大正八年同時新設立嘉義農林學校。學 校設於嘉義廳嘉義西堡山仔頂庄,入學資格是修業年限六年的公學校畢業,或具 有同等學力者。消息公布後,有170 名志願者申請入學,後有 70 名通過,准許就 讀。相較於臺中商業學校,農林學校的招生情況遜色許多,但可以推想類似於農 林學校的農業進修機關,尚有農業講習所,農林學校並非為一選擇,但臺中商業 學校卻是臺灣子弟首度可以選擇進入的商業學校體系,兩校招生狀況的差別亦可 以印證臺灣子弟較為期盼進入商業學校體系的印證。嘉義農林學校在第一、第二 學年皆為共同修業科目,直到第三學年,分為農業科與林業科,學生必須擇一修 習,詳見下表:47

日日新報》第6771 號,大正 8 年 4 月 24 日,第五版

46 〈[府中學校就職於會社者教諭]柳澤久太郎(任公立實業學校長)〉,第 3191 冊,《大正十年臺 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進退(高),第七門,教育。

47 〈公立實業學校規則〉,第 2958 冊,《大正八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七門,教

第一屆的學生畢業於大正十一年(1922 年)3 月,計有農業科 33 名、林業科 16 名,而在他們畢業後的就職狀況,農業科以就職於街庄役場為主,林業科則主 要進入農會或其他公共組合與留在學校任教,詳見下表:

表3-5 嘉義農林學校第一屆畢業生畢業後出路

就職情況 農業科 林業科 計

就 職 於 街 庄 役 場 者

12 2 14

就職於官衙者 3 1 4

就職於學校者 7 4 11

就 職 於 農 會 或 其 他公共組合者

7 4 11

就職於會社者 1 2 3

自營其他 3 3 6

計 33 16 49

資料來源:臺南州《臺南州概況》(臺南: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1923),頁 39。

根據上表資料,嘉義農林學校學生畢業後的出路與工業學校較為不同,農林學校 畢業生就職於會社者甚少,農業科半以進入街庄役場、學校與農業等組合;林業 科主要就職學校與農會等組合為大宗。

四、簡易實業學校

我們在第二章曾經提過,大正元年(1911 年)11 月府令第四十號修訂「臺灣 公學校規則」,修業年限六年的公學校設置實業科,分成農業、商業、工業三科,

此即後來開設的簡易實業學校之前身。大正八年(1919 年)1 月確立「臺灣教育 令」之後,4 月敕令第 70 號公布「臺灣公立簡易實業學校官制」,清楚規定簡易實 業學校必須併置於公學校之中,48同時以敕令第 72 號將原先的臺灣公學校實業科 改制成簡易實業學校。

根據「臺灣公立簡易實業學校規則」,簡易實業學校的設置,是街庄社區長提 出申請,經由廳長後同意再向總督府申請之。簡易實業學校的修業年限為兩年,

且分為四科:農業科、商業科、工業科與水產科。學童年齡滿十三歲,且為修業

且分為四科:農業科、商業科、工業科與水產科。學童年齡滿十三歲,且為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