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 1 型糖尿病之疾病特性及其病患、家人之態度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第 1 型糖尿病之疾病特性及其病患、家人之態度

壹、第 1型糖尿病之疾病特性簡介及其病患、家人之態度 一、第 1型糖尿病的症狀與治療

第 1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目前仍然是不知道其確實的發病原因,只 知道是一種緩慢漸進性的自體免疫性疾患。由於體內的胰島素缺乏而致以高血 糖為主要表癥的代謝性異常,病人必須終身注射胰島素(李燕晉,2009)。

第1 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狀是:尿得多、喝得多、吃得多,但是體重卻減輕。

有許多的病童是因為感冒或感染,才使得糖尿病的症狀顯著表現出來。當其發 病時,病童的血糖上升,常常是高過200 mg/dl,而且多數病童的尿中會有酮 體。經過醫療後,病童通常是可以在數個月內就能夠恢復原來的體重。

二、第 1型糖尿病的控制

第 1型糖尿病治療過程必須配合胰島素注射、飲食計畫、規律運動和血糖 監控才能控制疾病的。因此,假若病患能定期監測血糖、規律注射胰島素,配 合飲食計畫及規律運動時,就可以將血糖控制穩定,減少住院機率,預防低血 糖、高血糖以及酮酸症的併發症,並能減少視網膜、神經、腎臟以及心血管的

併發症。治療的目標是要將血糖作一良好的控制,將糖化血色素的目標值維持 在7﹪以下。

三、病患、家人之疾病態度

第 1型糖尿病患與家人在獲悉小兒內分泌團隊告之病情時,往往是否認、

無法置信的反應。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一般人對於「糖尿病」的了解,仍停留 在「只有中老年人才會得到糖尿病的」。因此,父母親在面對孩童罹患第 1型 糖尿病時,往往都是需要一段時間來作心理調適與接受的。多數的病患在得知 自己罹患第 1型糖尿病時,常會產生強烈的負向情緒反應。當他們慢慢地認知 和接受這個疾病是無法痊癒時,會開始學習去接受這個疾病,學習與這個疾病 共處。同時也會將日常控制的行為,當作一種習慣(陳毓文、鄭玲惠,2000)。

病患會隨著年紀的增加,更能夠理解疾病的狀況,並且能夠接受自己身體 的症狀。一般而言他們的疾病態度越正向時,其情緒與壓力也比較能夠控制 的。由於青少年病患是處於認同的發展階段,其疾病與生活的態度是會受到學 校、同儕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所以,家人在面對不同年齡的病患,期待與對待 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的。當孩子發病年齡越小時,對於家長的壓力與情緒衝擊 是越大的(馮瑜婷,1993;鍾寶玲,2001)。有些研究指出不同的社會階層家庭,

在面對疾病所帶來的影響,也會因為不同的價值觀而有不同的行為表現。有關 疾病對於家庭的影響性研究中,多數研究都指出高社經地位家庭會比低社經地 位家庭,較有能力去面對疾病。低社經家庭因本身已經存在著許多的壓力,會 比較沒有多餘的力量去對抗疾病。同時有不少的低社經家庭,也比較容易產生 其他生理或是心理方面的疾病(高玉玲等,1999;鄭麗香,1994;蕭淑貞等,

1995;顏淑惠,1997)。另有一些團體參與的相關報告也發現,參與團體活動 的病患和家人,其情緒與認知、自我控制的反應,都會比較正向。病患和家人 會因為在支持團體中獲得更多的情緒支持與經驗分享,而降低了孤單的感覺

四、病患、家人常見之情緒反應

有些研究提到第 1型糖尿病少年和其家人,在瞭解疾病與所需的治療行為 時,最直接的反應是震驚、害怕,難過和憤怒,更有無奈(陳毓文、鄭玲惠,

2000;Chase, 2000)。茲將常見的情緒反應分述如下:

(一)震驚或是混亂的

當病患或是家人被診斷時,常是無力的、沒有希望的。擔心這個罹病的孩 子「與眾不同」,和過去完全不同。常是處於震驚的階段,病患和家人在此時 是很難去聆聽醫療團隊的醫療說明,經常會不斷地重複詢問同樣的事件,同時 也常有失眠的現象(曾瑾,2002;Chase, 2000)。

(二)否認的

在面對無法置信的疾病宣佈時,多數的病患與家人常有否認的心態。由於 否認是一種暫時性的心理防禦機轉,病患慢慢地才會接受此項事實的,通常病 患常有孤單或是被隔離的感覺(傅凱勳,1993)。病患與家人經常會出現「這是 不可能發生在我們家!」、「不會是我的孩子!」、「一定是診斷錯誤!」的 否認想法。此種否認的情緒不只是出現在疾病的初期,同時也可能在疾病的任 何一個階段中重覆出現(Chase, 2000)。病患和家人會因為血糖控制得比較好,

而誤以為是醫師的誤診,或是以為這個疾病已經消失了,更有的家人會認為已 經不再需要任何的醫療協助了。

(三)悲傷的

病患或是家人在發現疾病無法改變時,往往會有哭泣、沮喪、無助的悲傷 情緒反應。當青少年病患獲知罹患第 1型糖尿病時,更是會在每一次的胰島素 注射時哭泣。當父母親在得知自己的孩子罹病後,也是同樣會呈現出悲傷的情 緒狀態的。重要的是,病患和家人的悲傷都是可以透過彼此的經驗分享,相互

支持而逐漸療癒的。尤其是當父母親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血糖得以控制,病患的 生活逐漸地恢復到過去的階段時,這時候父母親的情緒壓力是會獲得緩解的 (Chase, 2000)。

(四)憤怒的

當第 1型糖尿病患在接受胰島素治療後,胰島β細胞功能獲得一定程度的 改善,細胞的數量可能會明顯的增加。臨床症狀的表現是緩解的,糖化血色素 降低了,所需要的胰島素劑量也會減少。這個時期就必須調整胰島素的注射劑 量,以避免低血糖或是昏迷的症狀。這段時期可能可以維持幾個月,甚至是一 年的(曾瑾,2002;Chase, 2000)。有的青少年病患看到自己和其他手足的不一 樣,內心也會覺得自己被不公平的對待,更是容易將內心的憤怒情緒轉移而遷 怒到父母親或是其他手足的身上。

(五)害怕、恐懼的

家裡的成員都會對於這個疾病產生一些恐懼感,父母親可能會擔心這個疾 病會帶來併發症,更是害怕自己沒有能力,或是沒有好好的照顧病患,讓其控 制住這個疾病的,家中的兄弟姊妹更是會害怕也會得到相同的疾病。疾病過程 中病患也會恐懼驗血糖、注射胰島素,甚至不喜歡住院或是害怕死亡的。病患 更是會害怕與朋友、家人有不同的感覺。因此,每位家人都要能有病識感與共 識,才能與這個疾病和平相處(Chase, 2000)。

(六)罪惡感

許多的家長經常帶著極大的罪惡感,這樣的現象尤其是在母親的身上是最 為常見與明顯的。多數的母親常會感到憤怒與自責,常會認為是她們帶給孩子 疾病的,或是因為她讓孩子吃了太多的甜食,才會造成糖尿病的。有時候病患 也會覺得是因為自己的行為不好,所以才會得到這個疾病的(Chase, 2000)。

研究者臨床實務經驗中,發現病童伴隨疾病而來的心理需求與行為特質,

與上述文獻上的論述是一致的,主要的情緒反應有:

1、脾氣變蠻橫:因為病痛、不舒服而變的不講理 2、哭鬧:會有過度撒嬌、適應不良的退化行為 3、依賴:變得過度無理要求

4、緊張、焦慮的:對於不明的狀況會不安

5、擔憂:會害怕打針、吃藥、檢查、更是害怕穿白制服的人 6、害怕、恐懼:換了一個新環境、陌生情境

7、不安:懷著坐立難安、焦躁的心情 8、無助、絕望:認為沒有希望

9、秘密:覺得是家庭的秘密,是不可告人的 10、罪惡感:常會自責與愧疚感

11、孤單、孤立:如被家人、同學隔絕,覺得寂寞、沉靜、被拒絕,常常是不 講話的態度

12、憂鬱:沮喪、情緒低落,更是會悶悶不樂 13、分離焦慮:擔心被家人遺棄

同時病患家人懷有下列的情緒,如:焦慮、擔心、不安、否認一切、焦急、

無助、絕望、秘密、罪惡感、孤立、失控、懼怕、失落、無意義等多重負向的 情緒。由以上資料可以清楚看出,不僅是病童的發展會影響到疾病的認知,疾 病更是會影響到病童的心理、生理、人格和社會發展的。因此,家人對於病患 的藥物治療、飲食治療、運動規劃和生活品質都有重要影響的。醫療團隊人員 在關切病患和家人時,要能夠營造其正向、積極的態度,「與糖尿病和平共處」

(Chase, 2000)。鼓勵患者控制血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促進身體的健康。家 人更需要培養病患的自我效能,負起自我照顧的責任,作良好的自我健康管理 (李淑媛,1992;謝玉玲等,1998)。

貳、影響第 1糖尿病患照護的相關因子

除了提供病患生理的醫療協助外,對於病患、家人生活中合宜的自我健康 管理,是相當重要的課題。當病患被診斷罹患第 1型糖尿病時,就必須配合疾 病治療及重新調適生活方式,以因應複雜而且終身持續的自我照顧過程(黃麗 菁,2004;Faro, 1999; Grey, 2000)。多位學者在研究中發現影響病患自我照顧 行為的因素有:病患發病的年齡、性別、罹病的期間、家中手足的人數、父母 的婚姻狀況,以及家庭社經地位、是否參與病友團體,和每日是否有規律的注 射胰島素的次數等因素。蔡麗美(1994)研究中發現,影響到第 1型糖尿病青少 年自我照顧行為,是以教育程度、年齡和罹患疾病的期間為主。鄭麗香(1994) 的研究顯示,父母親的教育程度、社經地位、母親的職業等因素,都會影響到 家庭對於糖尿病的控制。茲依年齡、性別,罹病期間,以及家中手足人數、父 母的婚姻狀況、家庭社經地位、人際關係與參與支持團體、每日規律的注射胰 島素次數等相關因子,分述其與疾病的影響。

一、 年齡

Hoey等人(2001)針對二千一百零一位10-18 歲的第 1型糖尿病患進行血糖 控制調查,結果發現當病患的年齡愈大時,其血糖的控制就會越不穩定。Wagner、

Abbott與Lett等學者(2004)對八十位8-15 歲第 1型糖尿病患進行調查,結果發現

Abbott與Lett等學者(2004)對八十位8-15 歲第 1型糖尿病患進行調查,結果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