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六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本節根據研究目的,針對五位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生命意義觀點轉化的學 習歷程,依據著研究對象原有的生命意義觀點、促發生命意義觀點轉化的關鍵 事件以及重要因子、生命意義觀點轉化學習的歷程,以及生命意義觀點轉化後 的行動實踐等四個面向進行綜合分析與討論。

壹、五位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原有的生命意義觀點

生命意義的追尋是透過每一個人對於自己生活的感知所產生的,也因為藉 著探索個人過去的生命經驗,瞭解其生活的態度和所抱持的生命觀點。Mezirow (1991)在轉化學習理論中認為每一個人的成長文化,以及語言的表達方式,都 是會影響到每一個人的意義觀點的。

由本研究的五位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的生命故事中,發現到他們的生命意 義觀點深受到每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深刻影響。茲將本研究中的五位研究對象之 原有的生命意義觀點整理如表4-6-1。

表4-6-1 第 1 型糖尿病患家人原有的生命意義觀點 研究對象 原有的生命意義觀點

陸陸媽媽 1.原生家庭模塑盡責又樂觀的特質,生命的意義是要用心照顧子 女。

2.生活目標是處處以家庭為優先考量。

3.生存的意義是守護家人。

如杏媽媽 1.生命意義是離苦得樂的追尋。

2.面對苦難懷著隨遇而安的態度與生存理由。

3.愈挫愈勇,努力勇往直前,生存意義是克服生命困境。

4.生活目標是過著猶如吉普賽女郎般的浪漫生活。

5.批判反思的能力是促發生命意義轉化學習的重要根基。

維維媽媽 1.原生家庭模塑克勤克儉與堅毅的生命意義觀點。

2.「沒有什麼苦是不能吃」的生命意義觀點 3.生存的理由是要掙脫困境。

曉白媽媽 1.無憂無慮,不識人間愁苦的生命意義。

2.原生家庭模塑其樂觀、積極與不畏艱難的生存理由。

婕如爸爸 1.生命意義是要孝順父母。

2.體悟無常的生命意義觀點。

研究者訪談五位第 1 型糖尿病患家人的生命故事,發現到他們這些父母 親可以如此怨無悔地照護著他們的孩童,都是因為深受到原生家庭家人的感動 與教育,而形成他們無怨無悔的生命意義觀點。

如同研究對象一:陸陸媽媽從小雖然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也因為受到她 父母親的滋養與信任,培養樂觀的個性與自我照顧能力。因此,在發現陸陸罹 患第 1 型糖尿病時,陸陸媽媽從小的生命意義觀點受到原生家庭深刻影響的,

因為從原生家庭中學習到要用心的去照顧自己子女的信念。

研究對象二:如杏媽媽說她雖然是嫁個醫生,跟如杏外公隨遇而安的個性 很相像。因此,而模塑了她是個行動力、生命韌力很強的人。當她碰到困境、

問題時,都能夠很勇敢的面對,每次都是趕快想方法去面對與處理。

研究對象三:維維媽媽也是一位個性堅毅,凡事包容、容忍又任勞任怨的

女性。自小生長在靠借貸生活的原生家庭,培養她沒有什麼苦是不能吃的信 念,也模塑出她堅毅、任勞任怨的個性。

研究對象四:曉白媽媽自小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原本是個不識人間愁苦的 嬌嬌女。

研究對象五:婕如爸爸因為跟父母親的感情很好,是一個孝順又顧家的人。

個性溫馴與細心,無微不至照護著家人。也因為親自陪伴父母親的往生,讓他 學習到生命無常的觀點。

由上面的資料分析,可以看出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的原來生命意義觀點,

也會受到宗教觀點的薰陶。同時由這五位第1型糖尿病患家人的身上,也發現 到原生家庭對於每一個人的成長與影響是很深厚的,也因為這些病患家人,受 到家庭的滋養,與家人關係良好,能夠以不畏艱難、認命的態度面對與承擔。

所以,當他們組織再生家庭時,也是承襲著從原生家庭中的學習,好好的照顧 著他們的小孩以及家人。

貳、促發五位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生命意義觀點轉化的關鍵事件以及重要因 子

Frankl (1986)提出「悲劇性的樂天觀」與人生的受苦、內疚以及死亡的「悲 劇三因子」看法,當人們面對生命中的負面、消極事物,是採取樂天的態度來 作因應,而讓生命中的負面與消極事物,轉變成正面的積極態度。也就是說人 們是具備有面對人生悲劇時的樂天價值觀,也都能夠發揮每個人的生命潛能。

本研究的目的一,是在於了解促發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生命意義觀點轉化 學習的關鍵事件。根據Mezirow 的理論,促使每一個人進行轉化學習的主要原 因,是因為個人原有的意義觀點已經無法再詮釋其新的生活事件或是經驗。譬 如當為人妻或是為人父母時,或是在退休,還是喪親、或者是失去工作的時候。

這個時候通常會使得個人原有意義觀點發生無法合理詮釋這些新事件的現象

,而形成了複雜難解的兩難困境,這個時候就是個人進行轉化學習的重要契機 (黃富順,2002)。

Clark (1993)提出「轉化」和「改變」是有關係的,因此「轉化學習」與

「學習的改變過程」是有關係的。並認為轉化學習的學習者是會比一般性的學 習產生更長遠性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對於學習者的後續經驗是會有重大的影 響。

因此,當五位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研究對象本身原有的意義架構,已經無 法應付生命中的危機事件,或是經由學習,工作的需求,而讓其反思、批判原 有的意義架構,這個時候,轉化學習就已經開始了。本研究中的五位研究對象 促發生命意義觀點轉化的關鍵事件以及重要因子,整理如表4-6-2、表4-6-3。

表4-6-2 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促發生命意義觀點轉化的關鍵事件 研究對象 促發生命意義觀點轉化的關鍵事件

陸陸媽媽 1.看到鄰床罹癌的病童,轉念後讓生存的意義亦發堅定。

2.另一個苦難的生命故事—陸陸爸爸罹患尿毒症。

如杏媽媽 1.另一個苦難的生命故事—如杏爸爸罹患胰臟炎,讓她生存的 理由更為堅定。

2.婚姻中的學習不僅磨鍊其生活經驗,並增強其生存理由的能 力。

維維媽媽 1.生命中的貴人開啟另一扇窗,昇華苦難的意義。

2.參加了國小志工的培訓課程,深化生存的意義與理由。

曉白媽媽 1.另一個苦難的心情故事—曉白姐姐是個發展遲緩的過動 兒,讓她生存的理由更為堅定。

婕如爸爸 1.生命中的貴人開啟另一扇窗,昇華苦難的意義。

表4-6-3 第 1 型糖尿病患家人促發生命意義觀點轉化的重要因子

由以上的資料可以發現,本研究中的五位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促發生命意 義觀點轉化的重要因子,是多重的,而不是單一的因子。是有許多的因素,交 互而造成了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的生命意義觀點的轉化。以上五位第 1型糖尿 病患家人,都不只是照顧罹患第 1型糖尿病的兒女而已,他們同時都是照顧著 家中另外一位罹患長期慢性的重要家人。如陸陸媽媽必須照護洗腎的先生,如 杏媽媽也是必須照顧著罹患胰臟炎的先生。維維的媽媽在維維罹患第 1型糖尿 病之前,也是照護著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哥哥。曉白媽媽則必須同時守護著罹 患過動兒併發展遲緩的姐姐,婕如的爸爸則同時必須照顧著身體不好的太太。

因此,這五位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他們都是獨立負起照護家人健康的守護者。

轉化學習不是一種獨自的行動,而是一種建立在信任上之人際間的相互依 賴。因此,要發生轉化學習的話,觸發批判性反思和假設之質疑的事件,就必 須要伴有來自他人的支持(引自李素卿譯,1996)。研究資料中也發現到不僅是 夫妻之間的相互體諒與尊重,都是帶給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的力量。五位第 1 型糖尿病患家人也都異口同聲表示:勇敢的生命鬥士才是帶給他們繼續往下走 的最大支撐力量。也因為生命貴人的出現與伸出援手,加上熱情的醫療團隊長 期關懷,還有宗教信仰所帶動的生命動力,這些都是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轉化 學習的重要契機與因子。

五位研究對象也提到因為第 1型糖尿病患的手足和同儕都能夠帶給病童 正向的關懷力量與信心,這些也都是協助第 1型糖尿病患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的 正向力量。因此,勇敢的生命鬥士,互敬互諒同心協力的夫妻的夫妻情、宗教、

病友的支持團體和生命中的貴人……,都是促發第1糖尿病患家人生命意義觀 點轉化的重要契機與因子。最為可貴的是看到這五位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他 們內心裡充滿著許許多多的愛,也因為這些無盡的愛,帶動他們將小愛化成大 愛,讓愛永不止息,永續不斷。

參、五位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生命意義觀點轉化學習的歷程

Mezirow (2000)主張個人在面對困境時,最原始的行動,即是在驗證、尋 求解決。這種嘗試改變的方法,雖然沒有辦法直接解決問題,但卻是可以幫助 人們面對問題時,再次的面對問題做確認,引導人們覺察、反思。對於意義觀 點再次進行檢視,而採取實際行動,以產生改變的力量,改善困境。最重要的 是能夠運用這個新觀點,獲取新希望與新行動,此時轉化的學習就已經啟航與 進行了。

以研究中的五位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在轉化學習的階段中,都經歷了過程 的反思與前提的反思。過程的反思是當他們在照護第1型糖尿病患的孩子時,

因為低落的心情以及不同的照護觀點時,他們都會進行反思,評估自己的原有

因為低落的心情以及不同的照護觀點時,他們都會進行反思,評估自己的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