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

受訪者 性別 年齡 學歷 職 業 小孩 性別

小孩罹病 年數

子女數 A 陸陸媽媽 女 48歲 大學 家庭主婦 男 14年 二子 B 如杏媽媽 女 56歲 大學 家庭主婦 女 近14年 二女一子 C 維維媽媽 女 50歲 空大 家庭主婦 女 近11年 二子一女 D 曉白媽媽 女 47歲 大學 家庭主婦 女 近8年 二女 E 婕如爸爸 男 63歲 大學 公務員退休 女 12年 二女

註:以民國一0一年二月份訪談時間為準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

壹、研究方法

質性研究的精神與原則是強調事實的整體性以及探討人際間的互動關 係,是一種不批評、尊重個人的價值觀,結論也是沒有絕對性。質性研究是著 重在「社會事實的建構過程」與「人在不同特有文化脈絡下的經驗及解釋」(胡 幼慧與姚限華,1996)。因此,質性研究取樣的目的是在選擇具有豐富訊息資 料的個案,作深入的研究,而此種個案也可以提供研究者獲得大量關於研究目 的之核心資訊。

由於本研究主要利用J.Mezirow 的觀點轉化理論,來探究第 1型糖尿病患 家人受苦經驗與生命意義,藉此瞭解家人在經歷觀點轉化歷程中而發生的改 變。進而研究其轉化學習的經驗歷程與行動結果。為確合此研究目的,本研究 採質性研究方法進行,運用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來蒐集、分析資料。

貳、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來得知研究內容,訪談大綱係跟著研究目 的而設計。研究工具包含使用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研究者、錄音筆等。說明 如下:

一、研究者

在質性的研究中,研究者是最主要的蒐集工具(潘淑滿,2003),研究歷程 的真確性與研究結果的可信性,絕大程度取決於研究者是否具有豐富的想像 力、敏銳的觀察力和高度的親和力,能隨機應變以及對受訪對象之背景、經歷 的了解,是整個研究能否成功的關鍵(陳介英,2002)。換言之,研究歷程的真 確性與研究結果的可信性,絕大程度取決於研究者的能力、技巧、訓練與經驗。

本研究的研究者係一臨床社工實務者,利用深度訪談技術個別面對面訪談 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探究其生命意義在經歷病童生病、生命難關後,所經歷 的觀點轉化過程及其改變。此份研究訪談大約須要一至二小時的時間,訪談地

點於研究者所服務的北部某醫學中心社會服務室辦公室進行,訪談的次數則視 情況,並徵求受訪者同意而定。藉此研究結果提昇社工服務品質,並提供給醫 療照護團隊改善臨床服務之參考。

二、訪談大綱

訪談法是一種對話式的質性研究方法,是由研究者依據訪談大綱而與訪問 對象直接交談,是研究者從訪談語言中蒐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訪談可以分 為個別訪談及團體訪談,都是一種面對面、雙向討論的對話過程。因此,質性 研究的訪談是種有目的之談話過程,可以由其對話中瞭解到受訪者的看法以及 其見解,也是釐清受訪者對於事件的認知、觀點或是感受的方法(潘淑滿,

2003)。

本研究是以半結構式訪談方式為蒐集研究資料的主要方法,研究者依據研 究目的,擬定訪談過程應掌握之關鍵,並依循生命意義、受苦意義、生存理由、

生活目標等脈絡而建構本研究的訪談大綱(詳見附錄一),以確保經由訪談獲 得符合研究所需之研究資料。本研究之訪談大綱編製如下表3-2-1:

表3-2-1 訪談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