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傳統市場發展與現況調查

第一節 城市發展與傳統市場

『市』可以解釋成動詞,係指交易或交換生產及需求物之義;『場』係指一 處聚集的場所;人們透過市場來交換或購買一日或多日的生活所需。它的表現形

3-1

根據竹東鎮鎮公所市場管理員訪談紀錄(2003 年 10 月 25 日),1980 年時,竹東的市場數除

本文敘述之四處公有市場之外,另有私人經營的第一零售市場,共有五處傳統市場;但之後東寧 市場以及第一市場便結束,年代與原因不可考。

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 91 級

式非常之多,提供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處所。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從胚胎時期的社 會核心,臻於成熟至衰退的分崩離析,演變至現代的城市,市場的發展階段已形 成多樣且穩定的經營型態;如量販店、超級市場、便利商店、傳統市場等多樣化 零售服務業。即使多樣的商品零售服務發展至今,各司其消費對象及規模經營,

但回溯至其形成階段皆因於居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必須服務設施,本節即探討市 場是什麼?它是如何產生的?經歷了哪些過程?有些什麼功能?他起了些什麼 作用?達到哪些目的?

市場的形成

1、城市的起源

市場的起源至今不甚了然,難以考證其起源時期,人類歷史剛破曉時,市場 便已具備成形,若深刻市場的現狀,則透過歷史來考察其可辨的蹤跡,了解遠古 城市的結構及原始功能。Lewis Mumford(1961:13-14)描述公元前 9000 至 4000 年間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尼羅河河谷的生活景象:

一片泥土房舍緊緊簇擁在一起…這些村莊外圍,是菜園和小塊田地,沒有明 顯邊界的矩形農田…無論在什麼地方這些遠古村莊都是由一些家庭結成的小群 體,包含

6

戶至

60

戶之間,每戶有自家的爐灶、自己的家神、自家的神龕以及 自家的墳墓…這些人家講著同一種語言,到同一株大樹或峭岩的庇蔭下集會,沿 同一條小路外出放牧牲畜,每家每戶從事同樣的勞動,過著同樣的生活方式。那 時若有分工,也是極初步的分工…

從上段話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城市的胚胎構造存在於村莊當中;村民自成 聚落,有著共同的生活習性,為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從事一己或他己的生產勞 動,交流生產意見,達到生活的補給;此時雖然尚未形成專門化的集市,但房舍、

聖祠、公共道路、集會場地這一切的形成都存在於村莊中,人類的生活習慣、信 仰文化、生產技術的傳承,這樣的社會結構從這裡開始分化並產生對應的城市機 能空間,城市的結構亦從此逐步形成。可見遠古村莊的物質及社會文化結構保持 著堅固性及經久性,即使到了現代化的社會也都沒改變過,只有型態上的不同而 已。

2、古文明市場

歷史中的城市描述市場的形成,出現在“廟宇”的表意中,出現在烏爾(Ur)

及基什(Kish)城(公元前 4000 年間蘇美爾地區幼發拉底河畔的古城)中,最 初發現一處可稱作為市場的開闊用地,當時這種空地仍屬於廟宇領地的一部分,

到了後來才在城市市民居住區形成此種空地;就發展的過程而言,市場很類似於 政府的功能(function)機構,並在宮殿內占有了固定地點,發揮了城市經濟功

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 91 級

能的同等作用。(Lewis Mumford,1961:61)

從城市的動態觀點來看,城市的社會經濟功能,能夠在一處固定或非固定的 市場運作,係仰賴交通運輸能以實現互通有無、平均所需物質、交流不同地區特 有的物資;這種功能(function)能促進一種新的城市體制,即市場,其本身也 就是前述所提及城市生活安定以及規律性的產物。在一些留有記載的古代城市 中,即使有些農產品是由農民自己消費或進行貿易交換,但我們發現市場所司的 功能即是“取得貨物、儲存貨物、分配貨物”,而這些功能原本是由廟宇所職。

Mumford 說明了市場在城市中獲得永久性的地位,其原因係市場是城市內與 城市間信息溝通系統的平台,另一因素乃是人口增長的結果需要廣泛交易與物資 分配。當城市人口須達到一定的規模,能為擁有遠地聯繫和多樣貴重商品的商人 提供優裕生活,且當地的生產能力達到一定水平,有足夠的剩餘商品參加市場交 換;而隨著市場交易,語言、數字、文字隨著通商貿易而來;如蘇美爾地區的表 意文字中,以“ Y ”來代表市場一詞,表明市場這概念係指交通要道交會之 處,而交易市場使城市獲得了連絡中心的特殊地位。所以早在市場經濟之前,早 已有市場來負責當地的物資貿易,而其目的是為了政府財政收入和私人的資本累 積(Lewis Mumford,1961:62)。而古時市場交易主要的方式是以物易物,有了 錢幣後,才轉為以零售為主。

市場是商業交易環境最初的一種形式,若以其最初型態來談,市場如城市的 其他基本因素一樣,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實體單獨存在,它可以只有一些臨時性 的遮蔽物,此種臨時性設施有些至今仍存在於歐洲的一些小市鎮,甚至大市鎮的 每週一次的集市裡,由一些流動的攤商和臨時性的棚舍所組成。因此,有關於市 場更廣的範圍,最初至少在公元前 2000 年的城市中即出現了幾種形式,即開放 形式(open space)、有頂蓋的形式(covered bazaar)以及由商販(street vendor)

排滿在街到兩側的流動棚舍(canopy)或店舖(shop)。

了解市場基本原理與構成要素有助於我們了解零售擴張的形成過程,若從功 能(function)的觀點來談市場的空間形式,可以發現一處市場空間具備有二個 必要的構成要素,即公共開放的場所(open space)與交易的單元(trading units)。 公共開放的場所指的是人們產生社會互動行為的地點,如聚會、信息溝通等;交 易的單元指的是人們產生經濟活動行為的地方,如金錢往來、貨物交換、消費與 服務等;換句話說,市場空間包含了城市生活社會互動以及經濟活動的行為,貨 品交易與生產服務是經濟活動中的一環,人們也因不同目的聚集於市場空間裡產 生不同性質的社會活動,而經濟活動有賴於交易的單元,社會互動則因為在市場 交換信息的過程中,讓人們有機會去社會化,適應社會生活。

3、台灣的市場發展

台灣地區傳統市場的形成延續著歷史文化的傳承,發展成各種地區型的規模 與規範,在經歷日治、光復時期後,隨著台灣的經濟起飛,台灣的市場亦演變成

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 91 級

多種形式;由不定期的市集,漸漸地交易日期固定,成為相約俗成的定期市集,

而且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節慶活動,如「廟會」、過新年等,因為眾多小販的商 業活動才顯出集市熱絡的氣氛。(謝英俊,1996)慢慢地在幾個村落裡形成較具 中心性的聚落,其商業設施機能逐漸增加,形成了都市;在政府成立後,規範攤 販商業活動,正名為現在的公有零售市場(俗稱傳統市場)、攤販集中區等,但 攤販業仍四處流動,成了人們又愛又恨的商業活動。故此有人認為攤販、市場是 中國人古老獨特的經營方式,有其歷史性及存在的必要性。

六十年代國內傳統市場開始面臨重要的變革,資訊的流通、通貨方式的多元 化以及社會結構的轉變,開始了精巧繁複的物質生活方式,影響人們交易的行為 以及零售空間的分布。傳統市場在現代的「購物圈」中只能當配角,少數人才可 能會想在傳統市場中買足所有的東西,而且傳統市場面對面的產品銷售方式,也 因人際關係妨礙交易的進行,如同它也能促成買賣一樣;購物者必須斟酌看攤商 賣的東西是否真的誘人,才能稍微減向這種買東西的不愉快。經濟學者也因為傳 統市場能夠提升價格效率而對它情有獨鍾,但真正賣東西的商販都很清楚,一但 購物者對自己買的每一樣東西都費心費力時,他們就會買的比較少。因此,從過 去到現在,差不多每一種重要的零售業革新都是要減少交易過程的累和人際摩擦

(Hine,2003)。

雖然國內隨著多元零售業種的引進,即超級市場及量販店的興起,在台灣的 傳統市場,整體的表現呈現衰退的現象。而各地方政府囿於依法行政、經費預算 及人力等各項問題,無法依時空之發展進行傳統市場軟硬體設施之更新改善,漸 而難與現代化之超市量販店分庭抗禮。但是在商業多元化的喧囂聲中,一些傳統 市場依然存在,而且某些地方還規模日大,生意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