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報導基本資料內容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效」、「公眾價值」、「人身健康安全」及「環境低碳」等五個框架類目,並繪製框 架矩陣。詳細的框架包裹介紹和框架矩陣請參照第四章說明。

貳、演繹階段

在演繹階段,研究者主要根據歸納階段的框架矩陣將框架包裹歸類,並從框 架裝置發展研究問題、測量指標,進行框架建構層面的量化分析(van Gorp, 2010)。此作法意在檢驗框架裝置能否有效建構框架包裹,所以研究者需設計可 計算的指標,衡量框架包裹和框架裝置的次數、比例,再進入框架核心意涵的分 析。van Gorp(2007)另指出,使用量化分析是檢驗建構信度的方式之一,因為 某些隱晦的框架裝置可能無法測量,且框架的抽象性可能也不完全適用量化分 析,故研究者需避免拘束於量化方法的精確度和方法論。兼採質量分析的目的是 透過多重取徑確認框架的建構脈絡,最終研究仍需回歸框架的建構論本質。

根據上述,本研究首先對框架化裝置和推理裝置進行裝置特色的描述,並編 寫編碼手冊以確認各框架裝置的存在與否;接著施行前測,確保各框架和框架裝 置具備研究可接受的信度,再將各指標對照文本加以編碼,供本研究後續分析比 較及參照。在測量指標方面,本研究根據研究問題和演繹結果發展「報導國家」、

「消息來源」和「框架包裹」等三項編碼項目,前兩個指標會在下一節說明,框 架包裹則在第四章說明。

第三節 報導基本資料內容分析

壹、類目建構

本研究的量化內容分析項目包括:報導所屬媒體、出刊日期、版面∕頁碼、

消息來源、報導國家及新聞框架等六項類目。以下說明各類目的編碼方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所屬媒體:按照報導所屬媒體,即《遠見》和《聯合報》兩項予以 登錄。

(二)出刊日期:按照報導在報紙或雜誌的出刊日期予以登錄。《遠見》報導 的時間範圍為 2013 年 9 月;《聯合報》的時間範圍則為 2014 年 3 月 10 日至 2014 年 4 月 1 日。

(三)版面∕頁碼:按照報導在報紙或雜誌的出刊版面予以登錄。《遠見》以 雜誌頁碼登錄;《聯合報》則以報紙版面登錄。

(四)消息來源:本研究的消息來源採複數計算,每篇消息來源至多登錄三 名,登錄指標以「發言量」優先,即該消息來源在報導的發言量居前 三名;其次以「發言順序」考量,即該消息來源的發言順序自報導第 一個字起算,為前三名。另外若不同單位或人物同屬一個消息來源類 目,且同時出現在一篇報導,編碼方式會重覆登錄該消息來源類目,

如一篇報導採訪兩名學者,此兩名學者的發言量或發言順序位居報導 前三名,則報導登錄兩次學者專家的類目代碼,故部分消息來源的引 用比例超出 100%。消息來源類目主要參考陳憶寧(2002)、吳芳如

(2002)和謝君蔚與徐美苓(2011)的消息來源類目建構,共有以下 類目:

1. 政府單位∕政治人物:包括中央和地方的部會機構、中央及地方官 員、政界人士。如臺電、原能會、國會議員等。

2. 學者專家:指具有學術專業地位且非隸屬官方機構的學者、專家;

或任職於獨立研究機構的專業人士。如大學教授等。

3. 能源產業組織及人士:指以能源為主力產業的公司組織或產業人 員。如美國核能協會、中鋼、民營能源公司或集團等。

4. 一般產業組織及人士:指非以能源為主力產業且非國營的其他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業組織和人員。如製造業公司主管、科學園區員工、工商協會理事 長。

5. 民間團體:指民間自組,且組織目的與能源議題相關的社會團體。

如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反瘋車自救會、綠色和平組織等。

6. 一般民眾:指非代表官方、業界或民間團體的民眾代表。如參與 反核運動的個人、使用綠能發電的家庭、日本核災災民等。

7. 媒體:指媒體記者,在本研究的研究樣本,出現記者以第一人稱 敘事。如「記者目擊…」、特稿、轉引外媒說詞等。

8. 其他:無法歸類為以上類目和無消息來源者。

(五)報導國家:依據該報導所報導的國家予以登錄。《遠見》的報導國家 包括德、法、日和臺灣;《聯合報》則包括德、法、日、英、美及臺灣。

(六)新聞框架:本研究在框架分析的歸納階段首先記錄各報導頻繁出現的 字詞、論據、隱喻等框架化裝置,將框架化裝置歸類,並依據框架化 裝置建構推理裝置的意涵、繪製框架矩陣。在實際編碼過程,編碼員 按照框架矩陣逐一對照報導中的框架化裝置和推理裝置,選出最適合 的框架包裹。因部份報導的框架化裝置和推理裝置可能隱晦不清,故 編碼員主要以「整體判斷」的方式進行報導編碼。本研究在歸納階段 共歸納五個框架類目,各框架的核心意涵說明如下:

1. 供給穩定框架:討論未來能源可能不足的情況並提出解決策略。

2. 需求節能升效框架:調節能源需求,並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

3. 公眾價值框架:關注核能風險溝通的公眾參與,強調公開、透明、

理性等合乎民主價值的風險溝通。

4. 人身健康安全框架:探討核災和核風險對健康安全產生的危害。

5. 環境低碳框架:因應氣候變遷,尋求減少碳排放的能源政策。

和信度。計算公式採用 Cohen’s Kappa(1960)一致性計算,公式說明如下:

Cohen’s Kappa =

e

Po:觀察一致率(the proportion of agreement observed)

Pe:機遇一致率(the proportion of agreement expected due to chance)

Kappa 值介於-1 和 1 之間,如果 Kappa 小於 0,表示機遇所致一致率大於觀 察一致率。如果 Kappa 大於 0,表示觀察一致率大於機遇一致率。Kappa 等於 0,

表示兩個一致率的數值相等。理想上,Kappa 值應該大於 0,代表研究者的觀察 結果有一定信度。Landis 與 Koch(1977)曾對 Kappa 值的一致性提出解釋,他 們認為 Kappa 值要大於 .60,才有中度的一致性。如果 Kappa 值介於 .60 與 .80 間,研究具有實質或高度一致性(substantial agreement)。大於 .80 者則有最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程度的一致性。

本研究共計算「報導國家」、「消息來源」、「框架包裹」等三項編碼項目的信 度。根據Cohen’s Kappa 公式,三項項目的信度分別為 1.0、.84 與 .86,整體信 度則為 .90,符合 Landis 與 Koch(1977)的高度一致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