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分析結果

第二節 能源專題報導的框架建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能源專題報導的框架建構

本研究的框架分析乃根據 van Gorp(2007)的架構,分為歸納和演繹兩個階 段。在歸納部分,本研究參考《遠見》和《聯合報》的能源專題內容與其他相關 文獻,反覆推敲可能存在的框架包裹和框架裝置,並繪製框架矩陣。本節首先介 紹各框架包裹的框架化裝置、推理裝置和文化現象等論述特色,此部分研究者會 適時加入記者訪談資料協助分析文本背後的社會文化現象。在演繹階段,則根據 框架矩陣檢視所有報導並予以編碼,最後獲得框架包裹和消息來源的量化分佈結 果。

壹、框架論述分析

本研究在框架包裹的歸納階段共建置「供給穩定」、「需求節能升效」、「公眾 價值」、「人身健康安全」及「環境低碳」等五個框架類目。以下即針對五個框架 的框架化裝置和推理裝置特色進行說明,鑑於框架論述所反映的社會或文化現象 亦涉及專題撰寫及編輯的規劃及策略,故本研究將適時加入記者訪談資料以協助 分析之。

一、供給穩定框架

供給穩定框架的核心意涵探討各國的能源政策如何達到穩定供電。本框架定 義推理裝置的問題現象為:各國以何種能源或策略達到供電穩定?進而討論此能 源或策略的影響和適切性,並對負責供電的主管機關或政策制定者提出責任檢 討。

綜觀 2013 年 9 月《遠見》〈未來的電哪裡來?〉和 2014 年 3 月 10 日至 4 月 1 日《聯合報》〈明天的電 核去核從〉兩大專題,研究者發現此框架多出現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德國、法國和臺灣的報導,其中德、法報導有「他山之石」的借鏡意義,並可從 報導標題略見一二;如《遠見》〈目標 2022 年 全球最快「戒核」國家〉(頁 206-209)、〈德國建構跨國能源交易市集,提高能源安全〉(頁 212)、〈發電過剩 卻又電價高漲,綠能路仍有許多挑戰〉(頁 214-217)、〈優雅而感性的法國,也是 最仰賴核電的國家〉(頁 232-236)、〈福島核災後 法國人能戒掉便宜核電?〉(頁 236-237);《聯合報》提出的〈綠能 3 矛盾 40 兆的豪華餐〉(2014.3.17)、〈油電 雙漲 小店喊倒〉(2014.3.17)、〈有靠山…核電廠熄燈 電從鄰國買〉(2014.3.17)、

〈用電貧窮 兩個世界〉(2014.3.17)、〈企業憂心…減核削弱競爭力〉(2014.3.18)、

〈沒核四會缺電?臺灣的電究竟夠嗎〉(2014.3.24)、〈如果不要核電 電價不漲 有 可能嗎?〉(2014.3.24)等文。這些報導探討德、法兩國的能源選擇,以德、法 經驗討論臺灣如何解決供電問題。

上述《遠見》和《聯合報》在採訪國家的選擇呈集中趨勢,和國內外的社會 脈絡息息相關。本研究第二章曾指出,2011 年福島核災發生後,德國是少數提 出「減核」和大力發展再生能源的國家;法國則深受能源自主的精神影響,一直 以核電作為發電自主手段,核災對其政策的影響有限。兩國表現在國際能源發展 的脈絡相當特殊,吸引了《遠見》和《聯合報》做為報導案例。如受訪記者 G2 和 U1 都表示,其專題設定以福島核災為分水嶺,受訪國家必須選出最具代表性 的國家;當中德國因福島核災後積極進行能源轉向,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升高,

法國則擁有全球最高的核電發電比例,故選擇兩國作為案例。

在國內的社會情境部分,兩家媒體選擇德、法作為案例,映照出臺灣近年的 能源議題討論常聚焦在再生能源或核電。核電自 1980 年代因車諾比事件及核四 爭議即不斷被討論。再生能源主要在 1990 年代因氣候變遷議題浮現、國際環境 會議如「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等會議提倡再生能源,因而受到關注;2014-2015 年全國能源會議以如何發展核電和再生能源做為供給穩定議題的重點之一(全國 能源會議網站,2014),正反映出我國目前的能源選擇聚焦在以核電或再生能源 來因應未來的缺電危機。易言之,《遠見》和《聯合報》選擇德、法做為案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不只企圖呈現兩國的能源抉擇,更重要在於兩國選擇呼應了臺灣討論能源議題的 脈絡。

在框架化裝置部分,本研究發現此框架論述常使用統計數據和官方資料來鋪 陳「各國以何種能源達到供電穩定」的問題(推理裝置—問題現象)。報導敘述 此問題時,也常連帶討論解決策略和使用特定能源的因果脈絡。如《遠見》〈優 雅而感性的法國,也是最仰賴核電的國家〉(2013 年 9 月,頁 232-236)一文旨 在討論法國如何成為核電大國,內容以核電替法國創造的效益為引言,接著介紹 法國早期因依賴石油產生能源危機,深受無電可用之苦(推理裝置—因果關係), 因此選擇供電量大又穩定的核電解決問題(推理裝置—解決策略)。報導論述展 現了引用統計數值和官方資料的框架化裝置特色:

…論發電比重,法國可是世界最仰賴核電的國家。…法國有超過 3/4 的電力都來自核能,比例高居全球之冠。…透過多年來核電的穩定 供應與高效率運轉,造就法國獨步全球的低人一等電價。據估算,法國 電價長期低於歐盟平均,目前大約只有歐盟平均電價的 75%,…「這 等於是對企業承諾,讓他們知道未來電價不會有太大浮動,可以安心在 這裡經營,」他﹝法國原子能暨替代能源署主席畢科﹞分析。(頁 232-234)

1962 年,北非的阿爾及利亞脫離法國宣布獨立,使法國喪失主要 的石油和天然氣來源。1970 年代初的石油危機更讓法國人吃足苦頭…

因此法國人開始思考如何提高能源自主…法國選擇核電作為主要能 源…能源自主度從 1973 年的 22.7%提高到近 50%的水準,每年因此減 少 8000 萬噸的石油進口。(頁 234-235)

上文首先以數據和官方資料鋪陳法國使用核電的現況,如「法國是最依賴核 電的國家…超過 3/4 的電力來自核能」,道出核電供應法國龐大電力;其次「石 油危機讓法國人吃足苦頭…法國選擇核電作主要能源」在推理裝置的意義,則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示法國曾因自主能源不足面臨缺電,故選擇供電穩定又充足的核電解決危機。類 似的框架化裝置特色也見於有關臺灣的報導,但因臺灣的缺電危機,一是進口能 源的供給比例長期高達 98%(吳文騰,2011;經濟部能源局,2015);二是未來 部份火力和核能發電廠退役恐產生能源缺口,故報導論述出現未來式和警告性語 態。如《聯合報》〈核四若不商轉 一二三廠勢必延役〉(2014.3.24)一文引用經 濟部官員和臺電統計數據,指出未來臺灣如果沒有核四,限電危機勢必到來:

張家祝接受聯合報專訪時明確指出,若核四不能商轉,現有三座核 電廠延後除役是我國「必要、且是唯一的選項」,政府必須負責提供臺 灣穩定的供電,「不能像反核團體一樣,只反核,卻不想如何解決供電 的難題。」

經濟部核四專案辦公室主任吳玉珍指出,按照臺電估計,若核四確 定不商轉,且核一廠一號機如期在民國一○七年除役時,我國電力備用 容量率要急速下降至只剩百分之九點八,臺灣將面臨嚴重的限電危機。

(聯合報,2014.3.24)

上文引用經濟部前部長張家祝的回應和臺電統計資料,建構臺灣一旦廢核就 缺電的邏輯,並以「嚴重的限電危機」強調限電影響甚巨;此在推理裝置上,既 有「廢核—缺電」的因果關係意義,也暗示核電才是免除電力危機的最佳解方。

此邏輯之所以成立,主要來自核電具供電量大和發電穩定的特性,且核電目前佔 我國總發電量的比例約 18%(臺灣電力公司網站,無日期),立即廢核恐影響整 體發電結構,故發言者提出核電和缺電密切關聯的觀點。前述有關德國的報導,

則因德國目前以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較高,報導便引用官方說法和數據陳述德國 由於車諾比核災的陰影,影響其在福島核災後轉向發展再生能源(推理裝置—因 果關係),以再生能源作為解決電力供應的主要策略。

進一步訪談記者,發現以上使用統計數據和官方發言的特色,與記者本身的 專業背景和媒體組織文化有關。參與《遠見》和《聯合報》專題的記者都有採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財經議題的經驗,一些記者還曾負責臺電和能源局等部會,他們認為以數據和官 方說法支撐立論非常重要,因為這些資料具有高度可信度。《遠見》記者 G2 另 指出,目前《遠見》定位為財經雜誌,「我們必須討論財經的東西,把很多東西 化成經濟 KPI 等可見指標,你不能一直說很幸福,有的報導這樣處理就很虛,

但我們是財經雜誌一定要處理得很實際」。換言之,《遠見》的財經雜誌定位要求 報導寫作須達一定水準,特別是使用數據和具可信度的消息,這些策略決定該媒 體的專業形象。

另外本框架論述的字詞選擇特色因國家脈絡而異,其中兩大專題有關法國、

臺灣的報導都有相似的論述特色,德國報導則差異較大。有關法國的報導,

《遠見》和《聯合報》都使用較多正面詞彙進行敘述,如前段引文提及:「全球 之冠」、「獨步全球」、「低人一等電價」等詞彙都有正面意義,映照法國因核電受 益良多的景象。有關臺灣的報導,兩家媒體則使用較多負面和懷疑意涵的詞彙,

如《聯合報》〈沒核四會缺電?臺灣的電究竟夠嗎〉、〈如果不要核電 電價不漲 有 可能嗎?〉兩篇報導,從標題可看出其反映臺灣社會對核能和能源抉擇的猶疑。

若對比法、德報導,也可發現內容潛在呼籲臺灣借鏡外國,應盡快抉擇能源。有 關德國的報導,《遠見》使用較多正面詞彙,如標題為〈再生能源不只是能源,

更成了經濟大支柱〉(2013 年 9 月,頁 209-212)的報導,從標題可看出報導讚 揚德國以再生能源解決供電問題的策略;《聯合報》則使用較多負面字詞,如〈綠 能 3 矛盾 40 兆的豪華餐〉、〈油電雙漲 小店喊倒〉、〈用電貧窮 兩個世界〉三篇

更成了經濟大支柱〉(2013 年 9 月,頁 209-212)的報導,從標題可看出報導讚 揚德國以再生能源解決供電問題的策略;《聯合報》則使用較多負面字詞,如〈綠 能 3 矛盾 40 兆的豪華餐〉、〈油電雙漲 小店喊倒〉、〈用電貧窮 兩個世界〉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