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能源發展:一個社會介入的科技風險議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能源發展:一個社會介入的科技風險議題

壹、科學與社會文化建構的能源形象

第一節已經指出能源發展是涉及社會和科學領域的多面向議題,各因素除了 決定能源的使用方式,同時也塑造能源的特殊形象,甚至建構某種運用和消費能 源的生活文化。就本質而言,能源是一種自然資源,有關能源的各種知識基本上 都屬於科學範疇。但在能源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部份後,能源的意義逐漸轉變,成 為具有社會文化價值的符碼,故本小節要從科學和社會文化探討各種能源的意 義。鑒於目前已發掘的能源種類眾多,本研究就發展較具爭議性的化石燃料、核 能、和逐漸興起的再生能源進行討論。

化石燃料(Fossil fuels)是一種結構緊密的碳水化合物,由早期的植物和生 物歷經數千年的埋藏演變形成,其衍生物包括石油、煤炭及天然氣等(行政院環 保署,2013)。化石燃料如今被視為造成溫室效應的重要因子,但化石燃料在過 去具有相當正面的形象。Freese(2003)在撰寫煤炭歷史時曾指出,由於煤炭是 生物體的沉積,和自然環境產生連結,所以象徵人類和古老生命的聯繫。另外因 煤炭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並死亡後產生的物質,故煤炭也代表蘊含太陽能量的力 量(power)。進入工業革命後,人類對煤炭有更多想像,例如美國文學家愛默生 的描述:「每一籃(煤炭)都是力量和文明,…它能將熱帶的熱能帶到拉布拉多 和極圈。11…加拿大將會和加爾各答一樣溫暖,12伴隨這種舒適而來的還有煤炭 的工業力量」(Freese, 2003, p. 10)。文中的煤炭同時代表人類文明化、工業化的 源頭,象徵人類生活因為煤炭變得舒適和開化。這種描述也展露人定勝天的價 值,因為有了煤炭,人類就擁有文明和力量,象徵人類可以控制野蠻天性,成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拉布拉多指加拿大拉布拉多省。

12指印度加爾各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控制大自然的文明人(Freese, 2003)。

石油在被發掘的初期也廣受讚揚,而且更勝煤炭。因為石油的能量驚人、儲 量豐富,任何擁有油礦的平民都會變成巨富。在英文當中,有一個比喻是“striking oil”(引人注目的石油),意指人們突然、幸運獲得的巨大財富,巧妙比喻透過 石油致富的現象。Olien、Hinton 與 Olien(2000)則指出,繼 Drake 成功鑽出石 油後,美國許多作家、記者都稱石油產業是「19 世紀最大的奇蹟」,並以加州金 礦的淘金熱比喻賓州的石油熱,13反映石油所帶來的社會狂潮。相較美國,東方 對石油也有「黑金」的比喻,石油的財富意義似乎未因地域改變。

但在 1990 年代後,隨著氣候變遷議題的推廣,化石燃料逐漸被視為製造溫 室效應的來源(Freese, 2003),並被許多國家限量使用。例如 2014 年歐盟 IPCC 小組的第三次報告就把化石燃料稱為「骯髒燃料」(dirty fuels),強調要減少消耗 化石燃料(Shukman, 2014, April 14th)。Greenberg 與 Truelove(2011)則發現,

因為媒體報導氣候變遷的次數增加,有超過七成的美國民眾了解煤炭會增加溫室 效應,希望政府減少使用。此研究顯示氣候變遷議題會影響人們對能源的偏好,

特別是化石燃料,人們開始顧慮這些燃料造成的污染。

僅管化石燃料飽受批評,但需注意的是,天然氣由於排碳量少,被部分國家 視為減緩氣候變遷問題的工具。根據呂錫民(2011)的研究,燃油電廠的排碳量 為每仟瓦小時 650 克 CO2;燃煤電廠為 800 克 CO2;燃氣電廠為 400 克 CO2。發 電成本上,燃油電廠為每仟瓦小時 6.65 元;燃煤為 1.29 元;燃氣則為 3.93 元(臺 灣電力公司網站,2014)。可以發現無論排碳量或發電成本,天然氣都比石油和 煤炭更有優勢。因此對部分需要減碳卻難以發展核電的國家來說,天然氣發電是 替代石油和煤炭的適合選項。

相對地,產生較少溫室氣體的能源就被視為「乾淨」能源,如再生能源。所 謂「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主要指能夠永續利用的初級能源,如太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加州是美國淘金潮的中心地區,賓州為美國第一個大量開採石油的地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能、風能、生質能、水力、地熱和海洋能等(吳靜宜、丁蕙萱,2011)。不少倡 議者表示再生能源在產能過程不會製造任何溫室氣體,因此將其視為減緩氣候變 遷的重要工具。在歐美國家,再生能源有時就被稱為「乾淨能源」(clean energy), 如美國的環境保護總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統稱再生能源計畫為

「乾淨能源計畫」。我國政府於 1998 年召開的全國能源會議也將再生能源稱為

「新能源和潔淨能源」,並在 2004 年以發展「潔淨能源產業」作為建立永續經濟 的策略(郭謦誌,2006)。

不過再生能源的實際推動可能面臨挑戰,Wolsink(2000)整理美國民眾反 對風力發電機的原因包括:發電機產生的噪音、破壞視野、干擾生態、造價昂貴 及供電不穩。一些研究則以「鄰避效應」(not in my backyard, NIMBY)說明風力 發電機是人們避而遠之的大型設施。但進一步考察,會發現風力發電機對各地民 眾造成的觀感不一,舉凡發電機在興建過程的公平性、利益分配、個人的環保意 識和公眾參與程度,都會影響民眾認知,因此大眾感受的風力形象其實也相當複 雜(Aitken, 2010;Wolsink, 2000, 2007)。而在臺灣,亦出現民眾因風力發電機的 噪音和決策不透明抗議設置(李博婷,2013 年 5 月 24 日)。是故再生能源雖然 普遍被專家視為減緩氣候變遷的工具,但在科學認知以外,大眾究竟如何建構能 源形象需要深入考察。

相較於化石燃料和再生能源都與社會現象緊密關聯,核能的形象非常特殊,

其發展基本上是從封閉的科學領域走向大眾社會。最早應用核能的研究是原子彈 研究,1934 年匈牙利物理學家史齊拉(L. Szilard)在核分裂的知識尚未形成時,

已經完成核連鎖反應的相關理論。之後鈾分裂實驗在 1939 年試驗成功,鑒於各 國憂心德國會取得鈾分裂技術,美國於同年成立鈾顧問委員會,承繼歐洲的原子 彈研究(黃德源,2002)。至 1945 年,美國對日本投下原子彈,讓世界見識到核 能的威力,因此開啟各國研發核能的熱潮。

美國將原子彈的成功視為「最重大的科學勝利」,雖然部分人士指出核能是

「浮士徳式的最大交易」,14但對熱衷科學發展的人士而言,原子彈代表人類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慧的最高成就,且參與研究的學者多為頂尖科學家,他們自認肩負國家使命從事 研究(Kaku & Trainer, 1986∕陳晴美譯,1986)。美國提出「原子能的和平用途」

後,各國興起建造核電廠的風潮,反映各國積極追求科學發展和廉價電力的態度

(Byrne & Hoffman, 1996;Pace, 1991)。

在發展核能的國家中,法國的表現最為積極,截至 2015 年 6 月,法國仍有 75%的電力來自核能,是世界上使用核電比例最高的國家(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 2015, June)。法國之所以如此積極,和法國民眾特別重視國家精神有 關。過去法國曾發起法國大革命,引領歐洲朝民主體制發展。但在一次世界大戰 後,法國光環盡失,二戰的原子彈成就更讓法國深感焦慮,擔憂美國會永久取代 法國。因此在各方爭論下,法國政府以重建「國家身分」(nation identity)的論 述引進核能技術,宣示法國將靠核能重返國家榮耀(Hecht, 2001)。

法國非常熱衷核能發展,甚至視核能為法國精神的重要象徵。Hecht(2001)

指出,由於核電帶來的充沛電力可以讓一個國家的能源自給自足,因此建造核電 廠意味法國將擺脫其他國家的電力支援,並取得更高的現代化地位。Hecht 指出,

參與核電廠計劃的法國電力集團(Électricité de France,簡稱 EDF)在建造過程 即表現充滿榮譽的態度,且相當認同政府建構的核能大夢。在法國政府的宣傳 下,核能已成為法國身分的文化象徵,甚至可以凝聚法國人民的國家情懷。

但在重大核電廠事故之後,多數歐美國家逐漸改變對核能的想像。如 Peters 與 Slovic(1996)曾調查美國民眾在聽到「核能」所聯想到的圖像。結果發現,

人們聯想的圖像並不一致,許多民眾雖然提到三哩島、車諾比核災,卻也支持核 電,研究顯示的態度相當複雜。Peters、Burraston 與 Mertz(2004)的研究則發 現,受測者在看到核能相關的名詞會引發負面情緒,進而強化他們原先對這些名 詞的污名化印象,說明核能已經成為負面又具爭議性的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浮士徳是歐洲傳說人物,他為了追求權力和知識向魔鬼出賣靈魂。此處以浮士徳的傳說比喻核 能是魔鬼的交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臺灣的情形也和多數歐美國家一致。由於核能引進臺灣的時間仍是全球最推 崇核能的時候,因此臺灣人對核能也充滿神秘、美好的想像。胡湘玲(1995,頁 1)指出,過去臺灣人眼中的核能是「令人嚮往、代表科學進步與國力堅強的象 徵,這其中攙雜了對生產原子彈能力的期待、對科學力量的好奇,及對國家能夠 與其他國家並肩發展科技,那種『你們能,我們也能』的驕傲」。但隨環境改變,

民間反核的態度越來越明顯,福島核災後甚至出現前所未有的抗議規模。而核電 廠之所以能經營至今,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政府堅持發展,或可以說是政府在忽 視民意的情況下堅持發展。在廖彬良(1993)的反核運動記錄中,可以看到「反 威權宰制」、「反獨裁」、「反科技官僚」等標語出現在抗議活動,核電廠儼然 成為獨裁的化身,象徵政府與科技官僚的腐敗。

不過在氣候變遷議題上,支持核能的人士指出核能是減緩溫室效應的工具。

根據呂錫民(2011)的資料,核電廠的排碳量近乎於零;一些國家如美國、印度 則把核電納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表示核能是因應環境問題的「乾淨」能 源(蔡富豐,2012)。在臺灣,臺電也把核電列入氣候變遷因應計畫,在節能減 碳方案,明確指出完成核四廠一、二號機組可以降低碳排放量(〈環境永續—氣

根據呂錫民(2011)的資料,核電廠的排碳量近乎於零;一些國家如美國、印度 則把核電納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表示核能是因應環境問題的「乾淨」能 源(蔡富豐,2012)。在臺灣,臺電也把核電列入氣候變遷因應計畫,在節能減 碳方案,明確指出完成核四廠一、二號機組可以降低碳排放量(〈環境永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