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風險爭議下的能源新聞框架分析 以遠見和聯合報的專題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風險爭議下的能源新聞框架分析 以遠見和聯合報的專題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徐美苓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風險爭議下的能源新聞框架分析. ‧. —以《遠見》和《聯合報》的專題為例.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趙于萱 中華民國 104 年 9 月.

(2)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徐美苓 博士.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風險爭議下的能源新聞框架分析. ‧. —以《遠見》和《聯合報》的專題為例*.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趙于萱 中華民國 104 年 9 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論文獲得吉星福張振芳伉儷文教基金會 2014 年李瞻教授新聞研究論文獎。.

(3) 謝誌. 這篇論文的緣起是 2014 年看到《聯合報》在 311 福島核災三周年前夕製作 跨國能源專題,報導令人震撼,因此選為環境健康與風險傳播課程的期末論文。 歷經一年半的時間,論文發展為新聞獎提案、畢業論文,從架構到分析結果,重 寫了三、四次,最後成為現今面貌。期間非常感謝徐美苓老師的指導,讓我在有 興趣的議題發揮自我,並在兩年時光完成研究所學業。另感謝實習期間《聯合報》 特助徐柏棻先生、記者劉俐珊女士和《商業周刊》資深撰述單小懿女士等人的鼓. 政 治 大 研究過程受到科學傳播啟發,課程點出我對風險社會理論、風險傳播的思考 立. 勵,多位前輩讓我渡過美好的實習歲月,更激勵我盡快完成論文、進入業界。. ‧ 國. 學. 盲點,謹此感謝施琮仁老師指教。擔任口委之一的楊意菁老師則屢屢給予鼓勵, 提供我完成論文的信心,由衷感謝楊老師支持。另外也感謝研究所同學挺立相. ‧. 助,芛薇、怡君、Jamin、顥文、品君、曉凡、瑞娟等多位同學的加油,讓我排. sit. y. Nat. 遣研究所的不愉快,更充實我兩年所見所聞。. al. er. io. 在此還感謝許瓊文老師的支持,從碩一上的研究方法,到一年半的助理工. v. n. 作,除了感受老師對災難研究的熱忱,也看到身為新聞工作者需要的智慧、耐心. Ch. engchi. i n U. 和認真,未來必須審慎面對挑戰。而這一切的背後推手,另要感謝補習班的易行 老師,因為老師的教導,才讓我從傳播的門外漢有緣享受政大資源。 兩年的時間不長,但回想每一天,都充滿新的學習和成長。過程聆聽記者們 的經驗、藉由研究了解媒體處境,讓我深刻感受今天的媒體已失去昔日光景,必 須持續努力應變,才能突破重圍。期許自己能保持對新聞的熱忱,這篇論文標誌 我對風險和新聞領域的喜愛,也代表我將開啟新的人生階段。 向所有在新聞產業奉獻自我的工作者致敬。. 104 年 7 月 4 日 土城 筆. i.

(4) 中文摘要. 能源議題在臺灣一直存在爭議,最為社會大眾熟悉的是核能問題,核能幾乎 是國內媒體最關注的焦點之一。自 2012 年行政院前院長江宜樺提出核四公投, 國內主流媒體相繼推出跨國性的能源專題報導,內容不同於過往媒體多聚焦在核 能議題,故引發本研究探討媒體如何建構深度能源報導的興趣。 本研究以 2013 年 9 月《遠見》〈未來的電哪裡來?〉和 2014 年 3-4 月期間 刊登的《聯合報》 〈明天的電 核去核從〉為例,探討國內媒體在核能風險的爭議. 政 治 大 研究採用並調整 van Gorp(2010)歸納和演繹法兼具的框架分析架構,在社會文 立 如何建構跨國性的能源專題報導。為加強分析文本背後的社會文化現象影響,本. ‧ 國. 學. 化現象的分析納入深度訪談法,以訪談記者的資料掌握媒體產製流程、守門原則 和媒體文化等因素對文本建構的影響。在框架演繹階段,本研究則採內容分析法. ‧. 統整新聞框架在兩大專題的分布情形,及媒體屬性和消息來源與框架間的關聯。. sit. y. Nat. 本研究根據兩大專題的論述建構「供給穩定」、「需求節能升效」、「公眾價. al. er. io. 值」 、 「人身健康安全」和「環境低碳」等五個框架類目。供給穩定和需求節能升. v. n. 效框架分別討論能源的供應及需求問題;公眾價值框架關注核能風險溝通的民主. Ch. engchi. i n U. 參與;人身健康安全框架探討核能造成的健康安全危害;環境低碳框架則聚焦能 源政策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問題,各框架的核心意涵基本上映照臺灣目前選擇能源 最需要面臨的問題困境。有關各框架在兩大專題的分布情形,整體以「供給穩定」 框架的出現頻率最高;分開來者,《遠見》和《聯合報》專題都以「供給穩定」 最多,但《遠見》專題依序為「需求節能升效」和「公眾價值」框架, 《聯合報》 專題則以「人身健康安全」和「公眾價值」框架名列二、三。 在框架論述部分,因兩大專題的產製時間和採訪國家重疊,專題報導出現類 似的框架化裝置和推理裝置,且有以外國作為臺灣借鏡楷模的意涵。兩大專題的 論述建構都深受社會文化脈絡和消息來源的說法影響,特別是有關專業議題的討. ii.

(5) 論,報導相當依賴可信度高的消息來源。媒體差異則影響兩大專題出現不同的論 述特色,《遠見》專題因該雜誌定位為專業財經媒體,報導呈現財經雜誌深度報 導的特色,內容援引豐富文獻。《聯合報》專題則具有報紙即時性的特色,報導 篇幅短、關注各國最新的能源發展資訊。 在消息來源的引用部分,兩大專題鑑於可信度的守門原則,整體以官方和產 業單位為引用前兩名者,進一步分析, 《遠見》專題的前兩名為產業和官方人物, 《聯合報》則反之。除此,五個框架整體也以官方單位引用最多;其中「需求節 能升效」和「公眾價值」框架以產業單位引用最多,其他三個框架引用最多者皆. 政 治 大 值框架注重能源產業機構和民間的風險溝通,其他三個框架則關注政策制定者因 立 為官方單位,主因是「需求節能升效」框架重視產業和民間的節能行動,公眾價. 應能源供給、能源風險和氣候變遷的作為。. ‧ 國. 學. 本研究發現,部分研究結果的推理需藉由訪談記者才能確認,如《遠見》因. ‧. 定位為財經媒體,影響專題著重產業觀點;或如《聯合報》專題的報紙特色,也. y. Nat. 根據訪談結果了解媒體文化對新聞建構的影響。若僅採用 van Gorp 的分析架構,. er. io. sit. 難以掌握媒體產製流程、媒體文化或潛在的社會因素等影響,故本研究輔以深度 訪談法探討新聞框架和文化現象的扣連,補充了 van Gorp 框架理論的不足。. al. n. v i n 本研究也針對能源報導提出實務建議。首先,媒體組織需持續培養新聞工作 Ch engchi U. 者的專業,鼓勵報導開展多元消息來源;在報導寫作方面,應增加關注產業責任 和與臺灣脈絡相近的國家情形,拓展報導面相。同時注意查證工作,避免報導流 於以作為平衡的衝突方式呈現。而在製作國外議題方面,建議新聞工作者事先前 往各國蒐集一手資訊,尋求駐外單位協助、聯絡特派員或預先採訪國內專家和民 間團體,以利實際採訪。國外報導另須重視國外經驗和國內脈絡的差異,使報導 引發讀者關注國內問題,並作為實際可行的解決策略。. 關鍵字:能源、核能、框架分析、風險社會、專題報導. iii.

(6) 目錄 中文摘要........................................................................................................................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能源風險爭議的報導.............................................................................. 3 第三節 深度能源專題報導的興起...................................................................... 6 第四節 問題意識與章節架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國際與臺灣的能源發展進程.................................................................. 9. 政 治 大. 第二節 能源發展:一個社會介入的科技風險議題........................................ 22. 立. 第三節 能源議題的媒體再現與框架理論........................................................ 34. ‧ 國. 學. 第四節 研究問題................................................................................................ 4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 第一節 研究樣本................................................................................................ 49 第二節 框架分析................................................................................................ 51. Nat. sit. y. 第三節 報導基本資料內容分析........................................................................ 54. io. er. 第四節 深度訪談法............................................................................................ 58 第五節 研究架構及策略.................................................................................... 60. n. al. Ch. i n U. v. 第四章 分析結果........................................................................................................ 61. engchi. 第一節 報導內容基本資料................................................................................ 61 第二節 能源專題報導的框架建構.................................................................... 63 第三節 能源專題報導的框架矩陣.................................................................... 92 第四節 能源新聞框架的演繹分析結果............................................................ 95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 100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意義.................................................................................. 100 第二節 討論與反思.......................................................................................... 105 第三節 研究貢獻、限制及建議...................................................................... 111 第四節 能源報導的新聞實務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15. iv.

(7) 附錄一:框架分析樣本列表.................................................................................... 134 附錄二:內容分析編碼表........................................................................................ 138 附錄三:深度訪談大綱............................................................................................ 140. 表目錄 表 2-1:van Gorp 的框架矩陣範例........................................................................... 45 表 3-1:本研究的訪談對象列表............................................................................... 59. 政 治 大 表 4-1:各能源專題報導之採訪國家與新聞數量分布(篇數) ........................... 62 立 表 3-2: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和回應策略................................................................... 60. ‧ 國. 學. 表 4-2:《遠見》和《聯合報》能源專題之框架矩陣............................................. 93 表 4-3:消息來源與媒體差異分佈情形(%)....................................................... 96. ‧. 表 4-4:框架分佈與媒體差異(%)....................................................................... 97. n. al. er. io. sit. y. Nat. 表 4-5:框架包裹與消息來源交叉分析(%)....................................................... 98. Ch. engchi. v. i n U. v.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自 2011 年日本發生福島核災後,臺灣的反核運動活躍,參與抗議的民眾也 越來越多。同年 3 月 20 日,國內反核團體發起抗議遊行,聚集約兩千群眾,是 我國繼 2001 年後,首度出現大規模的反核抗議(何明修,2013) 。二○一三年, 國內一百多個民間團體組成「全國廢核行動平臺」 ,於 3 月 9 日發起廢核大遊行。. 政 治 大 十萬,為歷年來參與人數最多的反核運動(王文萱,2013 年 3 月 10 日)。 立. 據主辦單位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估計,全臺北、中、南各地參與抗議的人數超過二. ‧ 國. 學. 以上反核運動的興起,何明修(2013)認為,因日本和臺灣的交流頻繁,加 上兩國在歷史、文化上的親近性,使臺灣人對日本核災深感共鳴,所以興起反核. ‧. 浪潮。在文化因素以外,日本政府向來給臺灣高公信力的印象,卻仍發生核災,. sit. y. Nat. 對比臺灣政府的低公信力,核電廠安危更令人擔憂,電廠的管理形象也是造成抗. io. er. 議民眾增加的原因(余苺苺、黃琬珺,2013;何明修,2013)。換言之,國人反. al. 核意識的高低和鄰近國家是否發生核災、管理核電廠的政府是否具公信力有關。. n. v i n Ch 在此兩大因素下,國人對核能風險的危機感提升,進而影響反核抗議的規模擴 engchi U 大。顯示核能風險並非固定概念,社會因素會改變公眾對風險大小的認知。. 而除了核災和政府的公信力等因素,陳定海(2004)及余苺苺與黃琬珺(2013) 另歸納幾項影響核能風險認知的因素,包括核電廠的位址是否安全、核廢料是否 有適合的廢棄位址、核電廠的施工情形、監督核電廠的機構是否可信、國內的天 災情形、專家的論述、反核團體的訴求,以及核能有多少經濟效益等。這些因素 揭示許多社會主體都能影響公眾對核能風險的認知,例如:政府、管理核電廠的 臺電和能源局、核工專家、反核團體,以及核電廠所在地的居民。各社會主體的 發言、行動都關係公眾如何解讀核能風險。如果將核能風險的爭議視為一個爭奪. 1.

(9) 風險界定權的場域,那麼這些主體就是在這個場域不斷變換論述、策略,以掌握 公眾對核能風險的詮釋和態度。 在各主體傳播風險資訊的過程,媒體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無論是政府宣傳 政策、反核團體發起抗議、或核工專家為核能風險提出論證,都需要媒體散佈消 息才能讓民眾接收資訊。其次,一些風險論述包括深奧的科學知識,必須透過媒 體轉譯,大眾才能理解,因此媒體是風險資訊傳播過程的重要中介。但在此傳播 過程,發言者的論述未必會完整呈現,媒體經常根據新聞價值、公眾興趣、組織 規範選擇性地傳遞訊息,使公眾對發言者和風險論述產生不同觀感。有鑑於此,. 政 治 大 述,這些因素會直接影響風險資訊的傳播效果和發言者與大眾的關係。 立. 在界定風險的場域就要考量媒體的角色、功能,及媒體使用哪些策略傳播風險論. 周桂田(2006)指出,媒體除了是傳播風險資訊的媒介,同時也是風險溝通. ‧ 國. 學. 的促發者,因為媒體本身對風險爭議的感知、理解和報導方式,也影響公眾的風. ‧. 險認知。所以媒體的報導責任除了正確傳遞風險訊息,也應加強自身的知識程. y. Nat. 度、報導方式,才能引導公眾思辨風險爭議。觀察國內過去的核能報導,媒體主. er. io. sit. 要跟隨事件發展議題,例如當核四議案送入立法院審核,有關核能的報導就會明 顯增加(陳憶寧,2002)。不過福島核災後,部分媒體開始製作能源專題報導,. al. n. v i n 目的是重新檢視我國的能源發展問題,讓長久的核能爭議回歸理性思辨。本研究 Ch engchi U 認為這個現象非常特殊,因為專題的產製具有特定目的,和過去媒體隨新聞事件. 產製的報導不同。而專題深入探討能源問題,也比日常報導更影響大眾對臺灣能 源危機的關注。故本研究欲探討這些專題報導的內容意涵和產製過程,了解國內 媒體如何在目前廣泛討論核能風險的脈絡建構能源議題。. 2.

(10) 第二節 能源風險爭議的報導. 國內爭論能源風險的現象存在已久,早期媒體報導這項爭議的方式會影響目 前媒體解讀和建構這項爭議的策略。因此在探討上述專題報導前,本研究要先回 顧過去國內媒體報導能源風險爭議的現象。 臺灣自引進核能開始,便對能源風險興起辯論。但在核能引入之際,核能形 象較為正面,社會也缺乏對核能風險的意識。一九五○年代初期,美國成功將核 能技術應用在民生層面,提出「原子能的和平用途」,推廣核能作為發電能源。. 政 治 大. 十年之內,法國、英國等先進國家紛紛建造核電廠,臺灣則派官員、學者到美國. 立. 學習技術,並在國內舉辦展覽,推廣核能知識(周晉程、張國龍,2000;胡湘玲,. ‧ 國. 學. 1995)。一九七○年代石油危機發生,國際呼籲能源結構朝多元化發展,核能因 具有發電穩定、價格低廉、少污染等優點,被列為第十大建設,政府的推廣論述. ‧. 以促進經濟成長為主(王運銘,2000)。這個時期因核能知識主要靠核工專家和. y. Nat. n. al. er. io. 導核能的經濟貢獻,核能風險較少被媒體傳播。. sit. 政府引進,一般記者不易理解,加上當時媒體言論仍受政府控制,因此媒體多報. i n U. v. 一九八○年代幾個關鍵事件影響社會對核能的態度。首先是 1984-85 年間,. Ch. engchi. 部分監委和立委對核四預算增加案的必要提出質疑,影響行政院在 1985 年 5 月 下令暫緩核四興建。媒體報導的轉變非常快速,1984 年國內媒體還讚揚臺灣獲 得亞洲第一個國際核能大會的主辦權,隔年報導就轉向呼籲「審慎考慮核四的必 要性」 (胡湘玲,1995) 。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政府官員為能源議題的主要消息來 源,所以官員立場轉變,報導方向也變。在解嚴之後,官方和臺電仍是核能新聞 的主要消息來源(楊韶彧,1993),顯示政府單位在能源議題長期佔有較大發言 權力。 蘇聯車諾比核電廠事故曾將臺灣反核運動推至高點。此事發生於 1986 年 4 月,車諾比核電廠因人為疏失導致輻射外洩,災情嚴重。臺灣許多學者、民間團 3.

(11) 體在獲悉消息後,即反對使用核電,並透過投書、演講和抗議推廣反核意識(何 明修,2004) 。在反核宣傳中,首度出現使用再生能源的呼籲,但未被政府採納。 根據廖彬良(1993)蒐集的反核資料,民間團體在 1988-1993 年間共提出「節約 能源」 、 「改善產業結構」 、 「發展再生能源」和「耗能管制」等主張,此時提倡的 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汽電共生、風力及水力等資源。不過媒體對反核抗爭的重 視不在抗議聲明,而是官方說法和群眾衝突;如呂桂華(1990)的研究指出,媒 體報導核四抗爭較為重視衝突情形,而非抗議訴求。楊韶彧(1993)的研究則發 現,反核運動在 1980-90 年代的訴求以立院的核四預算和停建案居多,影響報導. 政 治 大 方案,但媒體與民間的關注不多。 立. 側重核四的政治問題,其他議題就較少報導。因此儘管反核團體已提出核能替代. 關於上述報導情況,另有學者認為,科學爭議的複雜性和記者專業也影響媒. ‧ 國. 學. 體議題的建構。Kowal(1980;轉引自謝瀛春,1991)曾指出,科學爭議不只是. ‧. 科學問題,同時也牽涉人為問題。許多科技風險議題都存在正反意見衝突、爭論. y. Nat. 觀點極化(例如:接受科技不是大好就是大壞)、對個人以外的觀點不信任等現. er. io. sit. 象。這些現象的肇因除了科學知識的不確定,使科學出現多重衡量標準;另外也 因科學主義逐漸瓦解,外界可由科學以外的觀點評估風險,所以科學爭議外溢為. al. n. v i n 涵蓋道德、倫理、政治、經濟的社會性議題(Beck, 1986∕汪浩譯,2003) 。在我 Ch engchi U. 國早期的核能風險爭議中,支持和反對的專家已建構一個極端的風險討論氣氛: 支持者認為核能風險可以管理,反對者卻認為風險無法控制,且管理機構難以信 任,因此演變成各說各話、堅持己見的爭論情形(胡湘玲,1995) 。謝瀛春(1991) 依據 Kowal 的觀點,指出若科學爭議具有不確定性,那記者必須培養專業,以 理解不同專家的發言內容。但隨媒體環境惡化,越來越少有媒體願意栽培記者, 因此資訊錯誤、未平衡報導等問題層出不窮。 此外,新聞工作者是否具有專業也影響報導多元性。謝瀛春(1991)指出, 科學新聞經常側重人物報導、趣味軼事,卻對真正的科學知識甚少著墨。在蘇蘅 (1986)和楊韶彧(1993)的核四新聞研究中,均可發現「政治」 、 「經濟」是媒 4.

(12) 體報導的主要面向,「科技」和「安全」雖然觸及科學知識,但報導數量少。而 在方儉(1991)收錄的核電廠弊端報導,也可發現人為疏失是媒體關注焦點,核 電廠的經營問題經常連結臺電作為。這些報導產生的影響之一,是未來專家即使 提供數據證明科技的低風險,大眾也不輕易相信,因為媒體已降低專家和特定機 構的可信度。於此,媒體如何揭發制度問題並尊重專業需要進一步思考。 一九九○年代後,能源風險爭議持續延燒。但在 2001 年民進黨於執政期間 宣佈核四停建又復建後,反核團體受到打擊,反核運動也陷入膠著。之後隨全球 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增加,民間和媒體的注意轉向氣候變遷危害,而非核能風險. 政 治 大 符合氣候變遷脈絡減少廢氣污染的需求,因此被大力宣揚,並納入永續發展的重 立 (何明修,2013)。再生能源因具有低汙染、不排放廢氣和可循環利用等優點,. 點能源。臺灣大約在 1980 年代出現提倡再生能源的呼聲,但政府至 1998 年的全. ‧ 國. 學. 國能源會議才首度宣示發展再生能源,於 2000 年推動再生能源示範計畫(郭謦. ‧. 誌,2006) 。根據 2002 年行政院核定的再生能源發展方案,目標側重再生能源的. y. Nat. 技術改良、產業發展和提升投資,具有濃厚的經濟發展意圖。在此脈絡下,媒體. er. io. sit. 報導的再生能源新聞除了關注國際反應、政府作為,也相當重視企業投資,較少 提供科技知識、觀念教育或科技風險等訊息(高景宜,2006) 。至 2011 年福島核. al. n. v i n 災發生,社會再度興起核電的檢討聲浪,核能風險才受到重視。不過媒體報導仍 Ch engchi U 聚焦少數面向,如陳雅妤(2012)的研究發現,福島核災的周年報導內容比事件. 發生後一個月的內容更戲劇化,並以「核災對個人或群體的影響」佔最大比例, 「問題的不同觀點」僅佔兩成比例,不利民眾從多元角度認識風險。 綜合言之,能源風險爭議是社會介入的科學議題,媒體報導除了受議題脈絡 和專業程度影響,議題本身也涉及科學知識的複雜、管理作為影響科技風險等問 題。從權力場域的觀點來看,政府、學者專家、利益團體和在地居民都是爭奪能 源風險論述的社會主體,他們透過不同策略爭取媒體報導,並深深影響新聞工作 者建構爭議圖像的方式。換句話說,媒體報導的風險論述是被建構的,媒體基於 諸多原則和條件建構符合社會脈絡和組織要求的新聞事實。一些學者即指出,媒 5.

(13) 體不是報導事實,而是建構事實(臧國仁,1998;Tuchman, 1978) 。部份實證研 究亦發現,媒體會根據消息來源、新聞價值,或媒體組織規範等,決定報導和不 報導哪些資訊(李昭安,2007;蘇蘅,1995;Sigal, 1973) ,呼應事實為媒體建構 的觀點。因此本研究從建構論的角度,探討我國能源爭議報導的內容與產製過 程,藉此理解能源風險如何被媒體再現。. 第三節 深度能源專題報導的興起. 政 治 大 導,希望藉此讓爭議回歸理性思辨。這些媒體包括公共電視、 《遠見》雜誌及《聯 立 就在核能風險爭議重新受到重視之際,國內部分媒體推出深度能源專題報. ‧ 國. 學. 合報》 ,三個媒體在 2011 年後相繼推出跨國的能源專題報導,比較臺灣和其他國 家的能源發展狀況。. ‧. 上述深度能源報導密集出現的情況相當特殊,過去雖曾有媒體推出能源專. sit. y. Nat. 題,但各專題推出的時間未如以上三家媒體密集,且以上媒體都製作跨國報導,. al. er. io. 並非單純檢討核四或臺灣的能源問題。本研究認為,這和近年能源發展的脈絡有. v. n. 關,首先是 2011 年福島核災引起國內熱烈討論核能風險,其次 2013 年前行政院. Ch. engchi. i n U. 長江宜樺拋出核四公投提案,促使核能爭議不斷延燒(崔慈悌,2015 年 4 月 9 日) 。至 2018 年,核一、二、三廠和部分火力發電廠將屆滿退役,未來臺灣恐出 現缺電,這三大因素可能影響媒體產製能源專題報導。有鑑於此,本研究欲針對 2011 年福島核災後的能源專題進行探討,藉此了解各專題報導的論述框架、產 製方式,和文本對議題思辯的可能影響。 在分析媒體報導的取徑中,「框架」理論和分析策略經常受到援引。根據早 期學者對框架的定義,框架是轉換社會符號為心理認知符號的基礎,透過框架, 人們得以連結社會符號和特定意義(Goffman, 1974) 。Entman(1993)延續這個 概念,將框架應用於媒體報導,指出框架是傳播者選擇事件的某些面向,並在文. 6.

(14) 本突顯它們,以彰顯特定的問題意識、因果關係和解決策略。因此框架理論主要 包括認知框架和媒體框架等兩種內涵。van Gorp(2007)則表示,媒體框架是植 基於社會文化的概念,必須藉由框架分析進入文化現象分析,才能掌握媒體框架 的建構過程。因此框架分析最重要的目的是考察特定群體的語言實踐,了解不同 群體如何在社會場域理解和實現意義(潘忠黨,2006)。換言之,框架理論的概 念和方法論源自建構主義,其核心是探討社會符號如何在不同個體的心理轉為特 定意義,而此意義又如何被建構在文本,使文本彰顯特定意義並發揮社會效果。 如前所述,我國的核能爭議報導是由許多社會主體和價值規範建構的論述實. 政 治 大 能,適合本研究考察能源報導中的文化現象和權力關係,故本研究會援引框架理 立 體,不同論述會反映不同的核能觀點和群體利益。因框架分析具有拆解文本的功. 論作為考察專題內容的主要工具。. ‧ 國. 學. 另外,因深度專題報導(或深度報導)的產製有別於一般日常報導。通常深. ‧. 度專題的產製時間較長,需要蒐集更多消息,並在報導提供完整、深入的事件資. y. Nat. 訊。理想上,深度專題應該較具有促進反思和詳細分析議題的功能(陳偉婷,. er. io. sit. 2013)。但深度報導也同樣在社會脈絡中產製,因此其內容仍受環境限制,對於 新聞產製過程如何影響文本建構有待進一步考察。故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主要. al. n. v i n 採用框架分析,並為加強理解文本反映的社會文化現象及其建構過程,框架分析 Ch engchi U 另輔以深度訪談法,以記者訪談資料掌握新聞文本的建構。. 第四節 問題意識與章節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內媒體產製的能源專題報導如何建構能源風險,及新聞工 作者在建構文本的過程,受哪些結構性因素影響。除此,本研究也期許從分析結 果發掘目前媒體報導能源議題的困難,並對此提出建議。. 7.

(15) 論文架構上,本研究分為五章;本章緒論介紹國內能源發展的進程與歷史現 象,說明我國能源報導在不同時期所處的脈絡和報導情形。第二章探討國際能源 趨勢和臺灣能源發展的關係,兼論能源發展背後存在的社會意識與風險爭議;此 章也會回顧國內外能源報導的相關研究成果,從框架理論的概念了解媒體再現能 源議題的現象。第三章說明本研究選擇樣本的標準,另闡述研究使用的分析策 略。第四章為新聞框架及媒體訪談的分析結果。第五章從分析結果提出結論,並 對未來的研究方向和新聞實務提出建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8. i n U. v.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希望從能源專題報導的分析,探討媒體報導傳達的社會意義與產製脈 絡。本章首先回顧國際能源發展歷程和臺灣能源政策的關係,討論我國能源政策 如何隨國際能源局勢改變。其次從科技和社會、以及風險社會的角度,探討能源 發展背後存在的社會意義與風險爭論,同時檢視媒體對風險資訊傳播的影響。本 章最後整理國內外有關能源議題之媒體再現的研究、回顧框架理論的概念和演 變,共同討論媒體在呈現能源議題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現象。. 政 治 大. 第一節立 國際與臺灣的能源發展進程. ‧ 國. 學. 國內媒體產製的能源專題報導除了探討當代的能源問題,同時也對外國發展. ‧. 能源的歷史進行描述,因此本節將先探討國際和臺灣發展能源的主要過程。鑒於. y. Nat. n. al 壹、石油擴張時期(1912-1970 年) Ch. engchi. er. io. sit. 媒體報導較重視近代的能源發展,本節會多著墨近代的能源發展趨勢。. i n U. v. 能源對人類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但人們使用何種能源取決於開採技術的發 展。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煤炭為主要燃料,1859 年杜拉克(E. L. Drake)在美國 賓州成功抽取原油,影響人們轉向石油驅動的生活方式,並開啟石油征戰。二十 世紀初期,英國和美國的大型石油公司已經崛起,這些石油公司被稱為「七姐妹」 (Seven Sisters),1 後來成為今日的「國際大油公司」(International Majors),主 導全球的石油供應。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石油強大的威力為各國所覬覦,英、美 政府並聯合大油公司爭奪中東油礦,透過採油權和油價管制規範他國行為。之後 因七姐妹長期壟斷石油利益,且以不合理手段干預市場,部分中國產油國家遂於. 9.

(17) 1960 年組成「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簡稱 OPEC),以對抗七姐妹(董瑞麒,1981)。 除了石油,二次世界大戰因美國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許多國家也 看到原子能的巨大威力。為防堵其他國家任意發展核武,美國於 1953 年提出「原 子能的和平用途」(atom for peace),另成立「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簡稱 IAEA),限制其他國家只能將原子能應用在民生層 面(黃德源,2002) 。歐洲為因應此一局勢,在 1957 年簽訂「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European Atomic Energy Community)條約,共同規範歐洲國家發展原子能的. 政 治 大 美國的和平用途主張影響了各國的核能技術朝核武和核電廠兩種形式發 立. 和平用途(喬正龍,1981)。. 展。雖然美國已對核武提出聲明,但原子彈的威力仍吸引許多國家私下進行研. ‧ 國. 學. 究。黃德源(2002)指出,美國設置 IAEA 的意圖之一,是讓開發中國家因美國. ‧. 的技術支援加入防止核武擴散條約(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避免. y. Nat. 威脅美國政權。另外美國國會也通過「原子能能源法案」(Atomic Energy Act),. er. io. sit. 要求接受美國核能技術轉移的國家簽訂條約,保證轉移技術不會用在軍事用途。 IAEA 因此被其他國家質疑有美國自利性的考量,許多會員國的利益未被有效保. n. al. Ch. 障,核能問題因此層出不窮。. engchi. i n U. v. 一九六○年代初期的冷戰使核武發展出現變化。2 蘇聯原本不接納 IAEA 的 成立,但 1962 年發生古巴飛彈危機後,3 蘇聯意識到核武戰爭可能帶來龐大危 機,遂和美國達成協議,確定由 IAEA 監督各國的核能發展。這項舉止宣示美、 蘇兩大核武國家進行合作,共同限制全球發展核武。 臺灣曾因蔣介石欲反攻大陸積極發展核武,但二戰後美國將臺灣納入亞太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二十世紀初期,洛克斐勒家族組成標準石油信託公司(Standard Oil Trust),在美國建立石油壟 斷企業。一九一一年美國最高法院以違反托拉斯法為由,解散標準石油信託公司。後來該公司 重新在美國建立數十家子公司,其中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紐約標準石油公司、加州標準石油 公司、印地安納標準石油公司,和非洛克斐勒家族的蜆殼石油公司、英國石油公司、海灣石油 公司合稱「七姐妹」,為國際主要大油公司(董瑞麒,1981) 。 10.

(18) 略體系,以雙邊安全協定和經濟援助的方式整合臺、美利益,使反攻大陸的計畫 受到阻礙。對於臺灣發展的軍事武器,美國也謹慎監督,強烈反對臺灣編制攻擊 性武器。有鑑於此,國民政府只能在原子能的和平用途架構下引進核能技術,並 以核能的民生用途掩飾軍事發展。之後因中山研究院副所長張憲義叛逃美國,4 政府才中止核武計畫(黃德源,2002)。 在原子能的和平使用方面,行政院為呼應美國主張,於 1955 年成立原子能 委員會和原子動力研究委員會,共同推動核能發電計畫(周晉澄、張國龍,2000) 。 同時原能會也積極宣傳核能計畫,經常舉辦學術研討會、觀摩展覽,促進臺灣的. 政 治 大 廠的藍圖(周晉澄、張國龍,2000)。 立. 核能科學發展。核一廠的正式興建則始於 1969 年,初期計劃已包括核一至核五. 由於此時政府大力宣傳核能對臺灣經濟和科學發展的貢獻,因此媒體和民間. ‧ 國. 學. 對核能的認知也集中在核能的效益(胡湘玲,1995)。但仔細考察臺灣戰後發展. ‧. 核能的脈絡,可以發現核能對反攻大陸計畫和臺美關係的維繫有關鍵影響,這些. y. Nat. 因素才是促使國民政府積極發展核能的原因。故對於臺灣何以發展核能的認知,. n. al. er. io. 響。. sit. 除了了解核能對民生需求的貢獻,同時也需體認核能對兩岸和臺美關係產生的影. Ch. engchi. i n U. 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冷戰(Cold War)是美國和蘇聯與其各自盟友在政治外交上的對抗,美國盟友包括西歐、加拿 大及日本,蘇聯盟友為東歐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直到中蘇分裂) 。邱吉爾曾於 1946 年訪美,發 表鐵幕演說,象徵冷戰的開始。冷戰持續年代約為 1946-1990 年(張瑞昌,2008) 。. 3. 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Nikita S. Khrushchev)為扭轉戰略劣勢,曾於 1962 年 7 月決定在古巴部 署中程和中遠端導彈,之後釀成震驚世界的導彈危機,使美蘇冷戰達到高潮(趙學功,2010)。. 4. 張憲義曾任中山研究院核能研究所副院長,1988 年攜帶妻小逃往美國,將臺灣核武發展的最新 資料交給美國中情局(CIA),因此揹上叛國罪名,國民政府也中止核武計畫(大紀元,2005 年 1 月 17 日) 。 11.

(19) 貳、石油危機與國際重大核電廠事故(1970-1986 年). OPEC 在成立初期因油產量較少,市場仍由七姐妹壟斷,但歷經 1970 年代 的兩次石油危機後,OPEC 影響力大增。第一次石油危機源自 1973 年的以阿戰 爭,當時阿拉伯國家要求美國不得進行干預,美國仍軍援以色列,引發阿拉伯國 家不滿。同年 10 月,沙烏地阿拉伯首先宣布石油減產,不久,伊拉克以外的 21 個阿拉伯國家跟進響應,導致石油價格短期內攀升三倍,為第一次石油危機。第 二次石油危機則發生於 1979-1980 年間,因兩伊戰爭爆發,使全球油價漲幅超過. 政 治 大 場的影響力(董瑞麒,1981)。 立. 180%。兩次危機均明顯衝擊西方國家市場,中東國家則因此提升對全球石油市. 繼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美國立即提出新能源計劃,主張美國在 1980 年達到. ‧ 國. 學. 能源自足。其手段之一是提高核能等其他能源的發電比率,降低對石油的依賴. ‧. (Tertzakian, 2006∕李芳齡譯,2006)。另外為避免中東因戰爭爆發再度影響油. y. Nat. 價,美國和歐洲的主要石油消費國家於 1974 年成立「國際能源總署」 (International. 減少對中東石油的依賴(董瑞麒,1981)。. al. er. io. sit. Energy Agency),並積極和中東、南美洲等區域的產油大國建立雙邊貿易關係,. n. v i n 臺灣在此一局勢下,首先於 ,主張能源發 C h1973 年公佈「臺灣地區能源政策」 engchi U. 展重點為供應穩定、進口安全和種類多元化(經濟部能源局,2012)。鑑於核能 的技術逐漸成熟,且核電價格便宜,當時的蔣經國總統於同年 12 月將核電廠納. 入十大建設,宣示核電作為推動臺灣經濟發展的策略(黃德源,2002)。根據許 振華(2000)的研究整理,1978 年臺灣核能發電比率僅佔總發電結構約 7%,1983 年此比率已上升至 40%。 第二次石油危機後,臺灣於 1979 和 1984 年兩度修正「臺灣地區能源政策」 , 主要措施包括:推動煤炭替代石油、準備液化天然氣進口、鼓勵離峰時段用電, 5. 及推動全民節能等,並規劃設置能源的「專責機構」 ,後來改制為「經濟能源委. 員會」 ,隸屬經濟部(能源局網站,2013) 。能源比率則在兩次調整能源結構後, 12.

(20) 進口石油佔比於 1978-1988 年減少 23%;煤炭佔比增加 16%(許振華,2000), 進口石油的比重明顯降低。 然而,正當核電被視為取代石油的重要能源之際,國際卻發生重大核電廠事 故。首先是 1979 年 3 月,美國賓州三哩島核電廠內的機組故障,造成部分爐心 熔毀,6 且有少數輻射物洩漏到大氣。儘管此次事件影響的範圍不大,仍導致美 國境內約 74 座核電廠停工,13 座已商轉電廠永久關閉。民營的核電業者則因此 未再收到任何訂單(Lochbaum, 2000∕黃怡譯,2000)。 其次是 1986 年 4 月蘇聯發生車諾比核災。位於烏克蘭車諾比境內的核電廠. 政 治 大 導致大量輻射塵外洩(胡錦標,2000;施信民,2000)。事後車諾比居民不但全 立. 因防護不足,加上人為疏失,其中一座機組在測試後未正常停機,引發火災,並. 數撤離,鄰近的歐洲國家也擔憂空氣和作物遭輻射塵污染。許多國家因此放棄核. ‧ 國. 學. 電廠興建計畫,如英國和美國。法國雖未放棄建造,但在 1987 年後不再訂購核. ‧. 子反應爐(王塗發,1993)。民意方面,歐洲民眾對核能提出的抗議非常激烈。. y. Nat. 根據 Renn(1990)的研究,芬蘭、當時的南斯拉夫和希臘反對核能的民眾比率. er. io. sit. 比事發前增加逾 30%,英、法、瑞典和西班牙的增加幅度約 12-18%。不少民眾 在受訪過程指出,災後政府的溝通不佳是影響他們更反對核能的原因之一。美國. al. n. v i n 由於離烏克蘭較遠,事後民眾反對核能的比例僅增加 5%,遠高於三哩島事件後 Ch engchi U 的反核比例。. 臺灣在三哩島核災後,有學者曾透過黨外雜誌質疑核能的安全性,但遭臺電 反駁(何明修,2004)。至 1984 年左右,核四廠的興建問題才逐漸浮現。該年 12 月,部分監委因核三廠的預算增加,質疑核四的必要性,主張監察院成立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6. 天然氣(Natural gas, NG)和石油一樣屬於原油產品。低溫液化後,天然氣會變成液化天然氣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體積縮為天然氣的 1/600,方便儲存及運輸(〈天然氣簡介〉 , 2014) 。 核電廠反應爐的內部是高溫高壓的環境,因此會有冷卻系統避免爐內溫度過高。當冷卻系統故 障時,爐內的燃料棒無法降溫便可能熔毀,輻射物質會因為沸騰變成氣態,逸入大氣。. 13.

(21) 案小組調查核四預算(楊韶彧,1993) 。不久,55 位立委對核四的必要性提出聯 署質詢,影響行政院在 1985 年 5 月下令暫緩興建核四(胡湘玲,1995) 。車諾比 核災後,首次有民間團體進行公開的反核抗議,1987 年解嚴則進一步加速反核 運動的擴張,反核聲浪在 1980 年代末期達到最高峰(何明修,2004;楊韶彧, 1993;潘惠伶,2007)。. 参、全球氣候變遷談判與再生能源的推廣(1986-2011 年). 氣候變遷論述逐漸引進國際的政治經濟局勢始於 1990 年代。過去科學研究. 政 治 大. 對氣候變遷的了解有限,加上學界對氣候變遷的成因存在爭議,因此國際尚未形. 立. 成重視氣候變遷的氛圍。為了解氣候變遷的成因,聯合國於 1988 年倡議成立「政. ‧ 國. 學. 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 IPCC),負責研究氣候變遷的成因機制和影響(林子倫,2008)。首份研究報告. ‧. 於 1990 年發表,報告指出溫室氣體的增加源自人為因素,未來這個現象可能造. y. Nat. sit. 成嚴重的氣候變遷影響(IPCC, 1996) 。之後 IPCC 又於 1995、2001、2007 和 2013. n. al. er. io. 年發表四次報告,以更多科學證據證實氣候變遷的人為因素。這些報告讓各國開. i n U. 始重視氣候變遷問題,並開啟國際的氣候公約談判。. Ch. engchi. v. 為有效規範各國針對氣候變遷問題提出實質行動,聯合國曾召開多次會議進 行討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聯合國在 1997 年的締約國大會通過具法律 效力的《京都議定書》 (Kyoto Protocol)。該議定書建立「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 (common but different responsibility)原則,依據附件和非附件國家的分類方式區 別兩種減量責任。被列入附件一的國家(Annex 1 countries),7 其 2008-2012 年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須比1990年的排放水準平均減少5.2%。非附件一國家 (non-Annex 1 countries)則可在2012年前不用負擔減量責任。美國等部分國家 因議定書的要求威脅該國經濟利益,故反對簽署。至2005年俄羅斯加入達到生效 門檻後,議定書才正式生效(施奕任,2009)。 14.

(22) 面對氣候變遷問題,不同國家各有不同的應對策略。Kawashima(1997;轉 引自施奕任,2009)指出,一個國家是否採納氣候變遷論述並做出回應至少受六 個因素影響:氣候變遷的損害、減排的經濟成本、國內因素、國際政治、國際規 範的嚴密程度,和該國過去進行環境議題協商的經驗等。他分析美國、德國、英 國、日本和荷蘭等國的氣候變遷政策和溫室氣體減少程度,發現德國和荷蘭是 議題的領導者,日本與英國是追隨者,美國則是延遲者(laggard),呼應該國反 對簽署《京都議定書》的態度。Kawashima表示,美國之所以是延遲者,歸因該 國重視經濟價值,故不願意花錢減少溫室氣體。德國、荷蘭和日本則因為政治領. 政 治 大 氣候變遷議題都有較強偏好,因此願意推動政策。另外,日本和英國的回應也跟 立 袖特殊的心理特質,無論氣候變遷的科學證據是否足夠,這些國家的政治人物對. 國際環境有關,英國主要基於歐盟施壓所以做出回應,日本則希望在國際舞臺表. ‧ 國. 學. 現積極態度,所以跟隨國際局勢調整政策。依據這項研究,可以發現國家所處的. ‧. 國際地位和抱持的環境價值對氣候變遷行動有較大影響。. y. Nat. 隨著氣候變遷議題受到重視的還有再生能源。因氣候變遷的成因之一是人類. er. io. sit. 活動排放太多溫室氣體,較不易製造空氣污染的再生能源就受到青睞。再生能源 正式受到推廣是在 2002 年的「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World Summit on. al. n. v i 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該會認定再生能源是永續發展的策略,並強調再生能 Ch engchi U. 源具有豐富和分散能源、永不枯竭、降低環境污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優點(吳 靜宜、丁蕙萱,2011),影響各國開始發展再生能源。其中德國和日本是歐亞地 區最早發展再生能源的國家,德國在 1980 年代即逐步推動再生能源法案(沈有 忠,2013),截至 2013 年底,德國的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約 25%,並預計可快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列的附件一國家包括:澳洲、奧地利、白俄羅斯、比利時、保 加利亞、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丹麥、歐洲共同體、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 匈牙利、冰島、愛爾蘭、義大利、日本、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荷蘭、紐西蘭、挪威、 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烏克蘭、美國與英國。在 1997年12月第三次締約方會議中將土耳其刪除,捷克斯洛伐克分裂為斯洛伐克與捷克共和國, 另外增加克羅埃西亞與斯洛文尼亞,所以附件一國家最終為38個國家(施奕任,2009)。. 15.

(23) 達成 30%的目標(〈可再生能源 德國政府的「最愛」〉 ,2014 年 4 月 30 日;Gills, 2014, September 13)。日本則早在 1974 年就頒布「新能源開發法」,目前每年均 編列百億元經費發展再生能源(馬公勉,2010)。 臺灣方面,為因應國際趨勢,政府首先在1992年成立「全球環境變遷工作小 組」(後改制為「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負責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等議 題的研究(林子倫,2008)。其次,政府在1996年進行第四次能源政策修正,主 張制定更嚴格的環保標準,並提出六大能源策略方針,作為相關法令的制訂原則 (經濟部能源局,2012)。《京都議定書》通過後,經濟部於1998、2005和2006. 政 治 大 將發展綠色能源科技等項目納入國家政策(吳文騰,2011)。 立. 年舉行三次「全國能源會議」,除了討論對氣候變化的因應策略等議題,另外也. 在2000年出現首次政黨輪替後,民進黨的廢核策略對臺灣的核能發展產生重. ‧ 國. 學. 大影響。民進黨在1980年代的黨外團體時期,曾積極參與反核運動,並主張成立. ‧. 「非核家園」 ,將廢止興建核電廠納入黨綱(〈民進黨黨綱〉 ,2010;何明修,2013) 。. y. Nat. 民進黨在2000年取得執政地位後,張俊雄同年被任命為行政院長,其上任後宣布. er. io. sit. 停建核四,引發國民黨強烈反彈。不久因大法官會議作成核四釋憲文,認為行政 院在停建程序存在瑕疵,故兩黨簽署協議,同意在「非核家園」的目標下續建核. al. n. v i n 四(林子倫,2008)。此事無疑對反核團體帶來重大衝擊,自2001年核四復工後 Ch engchi U. 的十年間,反核運動幾乎陷入膠著(何明修,2013)。而馬英九總統在2008年上 任後提出「節能減碳」主張,使氣候變遷議題更加受到重視。其主張宣示,臺灣 2016-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2008年的水準、2025年降至2000年水準,2050 年排放量降至2000年水準的50%(林子倫,2008;行政院新聞局,2008)。為落 實保護環境的主張,政府除了在2008-2009年核定「永續能源政策綱領」 、三讀通 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經濟部,2014) 。另外因核能在發電過程不會排放溫室 氣體,故政府仍持續保有一定比例的核能發電。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強調節能減碳的背後,另外隱含政府擔憂臺灣被國際 排擠和制約的考量。蔡錫津(2009)指出, 《哥本哈根協定》 (Copenhagen Accord) 16.

(24) 規範各國必須在2010年前提出具體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8其中臺灣的主要貿易 夥伴—美國、加拿大、歐盟、日本和南韓等國都已經加入。若臺灣未能落實減排 目標,很可能被其他國家制裁。因此在回應氣候議題的態度上,政府不斷強調節 能減碳,反映出對我國貿易利益和國際地位的多重考量。. 肆、日本福島核災效應(2011-2015 年). 二○一一年3月11日,日本東北方太平洋發生規模9.0的大地震,不久引發海 嘯,淹沒岩手、福島等七個縣,其中福島核電廠因海嘯淹進,承受地震與海嘯雙. 政 治 大. 重災害。根據陳玟如(2012)的研究報告,地震發生時,福島核一廠的一、二、. 立. 三號機組已停止運轉,但因海嘯高度過高,海水淹進電廠造成淹水,影響安全冷. ‧ 國. 學. 卻系統和緊急電源系統失去功能,進一步導致爐心熔毀。第四部機組甚至釋放輻 射物質,造成附近地區受輻射污染。. ‧. 事發後,日本政府對全國54部核電機組進行停機安檢,同時訂定三項重啟核. y. Nat. sit. 電廠的條件:完成壓力測試、經過首相或經濟產業大臣等三位官員許可,並取得. n. al. er. io. 地方同意,否則不得啟用。截至2011年底,東京電力公司全年的發電量占比為核. i n U. v. 能23%、燃氣35%、燃油16%、燃煤6%(陳玟如,2012);92012年核能卻只剩. Ch. engchi. 下3部機組仍在運轉,其它51部機組均處停機狀態(蔡富豐,2012)。 面對福島核災,歐美國家的反應平淡,僅有德國等少數國家大幅調整能源政 策。過去德國在推動再生能源時,即以再生能源取代核能為發展目標,並於2000 年聯合各界達成「核電廠運轉32年後除役」共識,宣示2021年落實非核家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二○○九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十五次大會以附註的方式記錄(take note of)了《哥本 哈根協定》 ,要求附件一和非附件一的國家都必須承擔減碳責任,且減碳成果都要接受測量、 報告和要求。但此協定不具法律效力,所以約束力有限(林子倫,2010年2月) 。. 9. 燃氣電廠就是透過燃燒天然氣發電的電廠。臺灣因自有天然氣不足,故須向國外進口天然氣來 發電。燃煤電廠則以能夠燃燒的煤炭做發電燃料,目前我國也會向國外進口燃煤來發電(〈煤 炭簡介〉 ,2014) 。. 17.

(25) 後因國內能源需求增加,德國2010年又決議將核電廠除役時間延後12年。福島核 災發生後,德國重新評估核能風險,於2011年8月頒布2022年完成核能退出 (nuclear power phase-out)條款,主張用再生能源取代核能,擺脫核電廠潛在的 風險問題(沈有忠,2013;劉書彬,2013)。截至2014年上半年,德國尚有九座 核電廠處於運轉,逐步朝非核家園的理念前進。 劉書彬(2013)曾比較德國和整體歐盟國家在福島核災前後的環境與核能風 險意識,了解德國為何有強烈決心廢除核電。結果指出,德國的環境和核能風險 意識較高,歐盟則認知不一,故德國比其他歐盟國家更容易產生廢除核電的動. 政 治 大 其他國家有較高的環境保護意識。 立. 機。此結果呼應Kawashima(1997;轉引自施奕任,2009)的研究,德國政府比. 美國在福島核災後則提出「多元化能源組合」(diverse energy portfolio),把. ‧ 國. 學. 核能和其他再生能源並列為發展項目,並對全國104座核電機組進行安檢(陳玟. ‧. 如,2012)。雖然美國並未放棄使用核電,但石油危機後,該國即不斷尋找可以. y. Nat. 替代石油的各種能源。進入21世紀,生質能和頁岩油的突破發展可視為美國最重. er. io. sit. 要的能源議題。10過去1980年代,美國僅將1%的玉米產量投入生質能發展,隨 著技術改善,2013年美國的生質酒精產量已達54億公升,位居世界第一(李振芳,. al. n. v i n 2009年4月;EIA, 2015)。之後因生質酒精影響食物供應安全,美國又發展第二 Ch engchi U. 代和第三代生質能,藉由木材、纖維等非食物材料生產生質能(Dyer,Singh & Bailey, 2013)。 頁岩油的開採也始於1980年代,但在近十年才有能力大量開採。根據研究報 告指出,美國因成功開採頁岩油,於2009年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產 國,預計將在2017年超越沙烏地阿拉伯成為最大產油國(蕭慕俊、邱垂昱、翁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質能是指利用玉米等生質作物轉換能量的能源,目前臺灣也嘗試開發生質能。頁岩油則是從 頁岩層開採油氣,美國將頁岩油歸為非傳統油氣,因此有別於石油等化石燃料(蔡詩珊,2008 年10月;蕭慕俊、邱垂昱、翁榮南,2014) 。. 10. 18.

(26) 南,2014)。而在2014年,美國境內油價因頁岩油量產一度跌破50美元,創下五 年來新低,中東國家亦因與美國競價承受龐大損失(林淑燕,2014年12月12日)。 但不久美國傳出因開產頁岩油導致產區地震,官方因此宣布停止使用水力壓裂 法,避免繼續造成地下斷層滑動(王蕙文,2015年1月17日)。 臺灣方面,臺電在福島核災後立即對所有核電機組進行安檢,並同時向大眾 發布資訊,澄清日本和臺灣電廠的差異,強調臺灣不會上演福島核災(陳玟如, 2012)。政府態度則以馬英九總統在2011年的能源政策會議發言為代表,馬英九 指出,臺灣將「確保核安、穩健廢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 政 治 大 落實穩健廢核。核一、二、三廠將在運轉期限結束後不再延役,興建中的核四必 立. 並在「不限電、維持合理電價、達成國際減碳承諾」的三大原則下,積極減碳,. 須確保安全才能商轉(行政院新聞局,2011)。另外馬英九也提出「千架海陸風. ‧ 國. 學. 力機」和「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說明同時發展再生能源發展和使用核電是政. ‧. 府目前認為最合宜的策略。. y. Nat. 但民間對福島核災卻有很強烈的反應,在核災後不久,長期反核的臺灣環境. er. io. sit. 保護聯盟於2011年3月20日舉行反核大遊行,訴求立即停建核四,吸引約兩千群 眾參與,是我國繼2001年後首度出現大規模的反核抗議(何明修,2013)。歷經. al. n. v i n 兩年,國內一百多個民間團體再組成「全國廢核聯盟平臺」 ,於2013年3月9日舉 Ch engchi U. 行全臺反核大遊行。根據主辦單位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統計,活動總參與人數超過. 20萬,是歷來最多人參與的反核抗議(王文萱,2013年3月10日)。 正當福島核災將屆滿三年之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2014年2月28日表示, 「會在原子力管制委員會帶領下創造新的能源安全文化」,並「將重啟獲得安全 認可的核電廠」。這項聲明被外界解讀為日本進入減核時代後,能源成本過高, 迫使政府必須重啟核電廠。我國能源局的報導指出,日本在停止使用核電後,因 化石燃料的進口量增加,影響日本的貿易赤字從2011年的8700億日圓,快速累積 為2013年的11兆2700億日圓(何佩芬, 2013年9月)。與此同時,國內部分媒體 也報導德國減核後,電價上漲逾一倍(楊少強,2014年4月2日;劉光瑩,2014 19.

(27) 年4月24日) 。影響國內重新探討廢除核能的成本問題。然而,就在各界議論紛紛 的當下,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於4月22日發表絕食聲明,要求停建核四,造成社 會的反核聲浪再度高漲。4月27日,全臺廢核平臺聯盟號召民眾上街,要求政府 回應林義雄的聲明,並佔據臺北車站前的忠孝西路,癱瘓交通(自由時報,2014 年4月28日) 。最後政府在27日晚間達成共識,表示即日起「核四一號機不施工、 安檢後封存,核四二號機全部停工」,且由未來人民公投決定是否商轉核四。林 義雄則在30日下午停止絕食,抗爭暫告段落(杜胤廣,2014年4月30日) 。核四正 式封存日期為2015年7月1日,估計三年封存廢用約34億元(張芮瑜、林孟潔,2015. 政 治 大 為了解民眾對能源問題的看法,2015年舉行的全國能源會議首先在2014年下 立. 年7月1日)。. 半年進行階段討論,依地區、團體等分類方式蒐集不同群體的意見。該次會議共. ‧ 國. 學. 有「需求有效節流」 、 「供給穩定開源」 、 「環境低碳永續」等核心議題,詳細的子. ‧. 議題則包括碳稅、能源稅、再生能源發展、浮動電價、工業電價、調整產業結構. y. Nat. 等(〈全國能源會議背景資訊〉,2014),各議題由各地民眾提出,再由能源局彙. er. io. sit. 整並在2015年的全國能源會議正式提案(能源局,2014年12月19日)。儘管整個 能源討論長達半年,但最具爭議的核電和電價議題仍無法解決,擁核和反核團體. al. n. v i n 存在極大歧見(黃佩君,2014年12月21日) 。全國能源會議之後,韓國首爾市長 Ch engchi U. 朴元淳來臺分享「省下一座核電廠」計畫,說明首爾透過節能、擴張再生能源減 少一座核電廠的發電量。這個計畫受到國內反核團體迴響,2015年3月11日,民 進黨主席蔡英文宣示臺灣應立即啟動省下一座核電廠計畫;4月15日,蔡英文另 宣佈代表民進黨角逐2016總統大選(郭瓊俐,2015年3月12日;葉素萍,2015年4 月15日)。如果2016年民進黨勝選,臺灣的能源發展可能出現轉折。 在核電以外,2015年由氣候變遷等因素引發的嚴重乾旱也引發各界關注水資 源。自1月起,能源局指出2014年因颱風降雨少、各地水庫存量不足,恐產生缺 水危機。4月8日起,全臺各地的用水大戶實施三階段限水,距離上次實施三階段 限水的2002年超過十年,一些媒體稱此次為「十年大旱」 ,顯見水情危機的嚴重。 20.

(28) 限水同時影響了水力、火力發電,能源局4月預告5月可能出現供電不足,並預期 未來其他能源也將陷入水資源一樣的貧乏問題(林燕如、陳忠峰,2015年4月12 日;吳父鄉,2015年4月16日)。進入梅雨季的6月後,雖因豐沛降雨緩解乾旱, 但部分地區出現暴雨,呈現極端的氣候現象(〈臺北暴雨 三小時雨飆188毫米〉, 2015年6月14日) 。不久,6月底和7月最高氣溫屢破記錄,代表供電量穩定的「電 力備用容量率」在6月25日至7月2日連續一周低於6%,陷入警戒狀態(臺灣電力 公司,2015年7月4日)。未來如何面對能源的貧乏,也會是臺灣重要的課題。 綜合以上,可以發現國際的能源發展過程同時受到科學和非科學的政治經濟. 政 治 大 但技術問題解決後,能源如何使用就成為社會議題,即一個能源之所以取代另個 立. 因素影響。從石油、核能到再生能源,人類能夠使用這些資源主要取決於技術,. 能源通常是社會因素,而非科技因素。例如1990年代後氣候變遷問題改變各國使. ‧ 國. 學. 用能源的思維,氣候變遷不只是科學事實,也是國際現實,推動各國減少消耗石. y. Nat. 條件經常決定人類為何和如何使用某種能源。. ‧. 油、發展再生能源。核能因重大事故成為人們惶恐的風險也是例子,社會環境的. er. io. sit. 據此,觀察國際能源的發展就不只是看人們如何從使用一種能源轉向另種能 源,更重要的是各個能源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並改變國際政治經濟體系。過去石. al. n. v i n 油主導的時代,擁有石油就擁有左右全球的權力,如今人們開始重視環保,擁有 Ch engchi U. 較高環境意識的國家就有機會帶領世界。但鑒於各國尚存在複雜的社會體制,未 來氣候變遷議題究竟如何發展仍有許多變數。 臺灣方面,首先可以發現我國的能源發展進程和國際局勢保持緊密聯繫,特 別是攸關我國經濟發展的趨勢,政府通常納入優先考量;如我國雖未加入國際氣 候公約,卻制定減碳目標,強調節能減碳和外國採取貿易制裁的關連性。民間反 核對政策的影響相當有限。其次,我國的能源發展深受政治局勢影響,包括國民 黨和民進黨常就能源政策進行黨派交鋒,及民間運動的抗爭,但民間影響力較黨 派有限。福島核災後,民間反核意識再起,未來政府如何與民間互動將是能源發 展的重要因素。 21.

(29) 第二節 能源發展:一個社會介入的科技風險議題 壹、科學與社會文化建構的能源形象. 第一節已經指出能源發展是涉及社會和科學領域的多面向議題,各因素除了 決定能源的使用方式,同時也塑造能源的特殊形象,甚至建構某種運用和消費能 源的生活文化。就本質而言,能源是一種自然資源,有關能源的各種知識基本上 都屬於科學範疇。但在能源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部份後,能源的意義逐漸轉變,成. 政 治 大 義。鑒於目前已發掘的能源種類眾多,本研究就發展較具爭議性的化石燃料、核 立 為具有社會文化價值的符碼,故本小節要從科學和社會文化探討各種能源的意. 能、和逐漸興起的再生能源進行討論。. ‧ 國. 學. 化石燃料(Fossil fuels)是一種結構緊密的碳水化合物,由早期的植物和生. ‧. 物歷經數千年的埋藏演變形成,其衍生物包括石油、煤炭及天然氣等(行政院環. y. Nat. 保署,2013)。化石燃料如今被視為造成溫室效應的重要因子,但化石燃料在過. er. io. sit. 去具有相當正面的形象。Freese(2003)在撰寫煤炭歷史時曾指出,由於煤炭是 生物體的沉積,和自然環境產生連結,所以象徵人類和古老生命的聯繫。另外因. al. n. v i n 煤炭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並死亡後產生的物質,故煤炭也代表蘊含太陽能量的力 Ch engchi U 量(power) 。進入工業革命後,人類對煤炭有更多想像,例如美國文學家愛默生 的描述:「每一籃(煤炭)都是力量和文明,…它能將熱帶的熱能帶到拉布拉多 和極圈。11…加拿大將會和加爾各答一樣溫暖,12 伴隨這種舒適而來的還有煤炭 的工業力量」 (Freese, 2003, p. 10)。文中的煤炭同時代表人類文明化、工業化的 源頭,象徵人類生活因為煤炭變得舒適和開化。這種描述也展露人定勝天的價 值,因為有了煤炭,人類就擁有文明和力量,象徵人類可以控制野蠻天性,成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拉布拉多指加拿大拉布拉多省。. 12. 指印度加爾各答。. 22.

(30) 控制大自然的文明人(Freese, 2003)。 石油在被發掘的初期也廣受讚揚,而且更勝煤炭。因為石油的能量驚人、儲 量豐富,任何擁有油礦的平民都會變成巨富。在英文當中,有一個比喻是“striking oil”(引人注目的石油),意指人們突然、幸運獲得的巨大財富,巧妙比喻透過 石油致富的現象。Olien、Hinton 與 Olien(2000)則指出,繼 Drake 成功鑽出石 油後,美國許多作家、記者都稱石油產業是「19 世紀最大的奇蹟」 ,並以加州金 礦的淘金熱比喻賓州的石油熱,13 反映石油所帶來的社會狂潮。相較美國,東方 對石油也有「黑金」的比喻,石油的財富意義似乎未因地域改變。. 政 治 大 室效應的來源(Freese, 2003),並被許多國家限量使用。例如 2014 年歐盟 IPCC 立 但在 1990 年代後,隨著氣候變遷議題的推廣,化石燃料逐漸被視為製造溫. 小組的第三次報告就把化石燃料稱為「骯髒燃料」 (dirty fuels) ,強調要減少消耗. ‧ 國. 學. 化石燃料(Shukman, 2014, April 14th)。Greenberg 與 Truelove(2011)則發現,. ‧. 因為媒體報導氣候變遷的次數增加,有超過七成的美國民眾了解煤炭會增加溫室. io. er. 特別是化石燃料,人們開始顧慮這些燃料造成的污染。. sit. y. Nat. 效應,希望政府減少使用。此研究顯示氣候變遷議題會影響人們對能源的偏好,. 僅管化石燃料飽受批評,但需注意的是,天然氣由於排碳量少,被部分國家. al. n. v i n 視為減緩氣候變遷問題的工具。根據呂錫民(2011)的研究,燃油電廠的排碳量 Ch engchi U. 為每仟瓦小時 650 克 CO2;燃煤電廠為 800 克 CO2;燃氣電廠為 400 克 CO2。發 電成本上,燃油電廠為每仟瓦小時 6.65 元;燃煤為 1.29 元;燃氣則為 3.93 元(臺 灣電力公司網站,2014)。可以發現無論排碳量或發電成本,天然氣都比石油和 煤炭更有優勢。因此對部分需要減碳卻難以發展核電的國家來說,天然氣發電是 替代石油和煤炭的適合選項。 相對地,產生較少溫室氣體的能源就被視為「乾淨」能源,如再生能源。所 謂「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主要指能夠永續利用的初級能源,如太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加州是美國淘金潮的中心地區,賓州為美國第一個大量開採石油的地區。 23.

(31) 能、風能、生質能、水力、地熱和海洋能等(吳靜宜、丁蕙萱,2011)。不少倡 議者表示再生能源在產能過程不會製造任何溫室氣體,因此將其視為減緩氣候變 遷的重要工具。在歐美國家,再生能源有時就被稱為「乾淨能源」 (clean energy) , 如美國的環境保護總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統稱再生能源計畫為 「乾淨能源計畫」 。我國政府於 1998 年召開的全國能源會議也將再生能源稱為 「新能源和潔淨能源」 ,並在 2004 年以發展「潔淨能源產業」作為建立永續經濟 的策略(郭謦誌,2006)。 不過再生能源的實際推動可能面臨挑戰,Wolsink(2000)整理美國民眾反. 政 治 大 及供電不穩。一些研究則以「鄰避效應」 (not in my backyard, NIMBY)說明風力 立 對風力發電機的原因包括:發電機產生的噪音、破壞視野、干擾生態、造價昂貴. 發電機是人們避而遠之的大型設施。但進一步考察,會發現風力發電機對各地民. ‧ 國. 學. 眾造成的觀感不一,舉凡發電機在興建過程的公平性、利益分配、個人的環保意. ‧. 識和公眾參與程度,都會影響民眾認知,因此大眾感受的風力形象其實也相當複. y. Nat. 雜(Aitken, 2010;Wolsink, 2000, 2007) 。而在臺灣,亦出現民眾因風力發電機的. er. io. sit. 噪音和決策不透明抗議設置(李博婷,2013 年 5 月 24 日)。是故再生能源雖然 普遍被專家視為減緩氣候變遷的工具,但在科學認知以外,大眾究竟如何建構能. n. al. 源形象需要深入考察。. Ch. engchi. i n U. v. 相較於化石燃料和再生能源都與社會現象緊密關聯,核能的形象非常特殊, 其發展基本上是從封閉的科學領域走向大眾社會。最早應用核能的研究是原子彈 研究,1934 年匈牙利物理學家史齊拉(L. Szilard)在核分裂的知識尚未形成時, 已經完成核連鎖反應的相關理論。之後鈾分裂實驗在 1939 年試驗成功,鑒於各 國憂心德國會取得鈾分裂技術,美國於同年成立鈾顧問委員會,承繼歐洲的原子 彈研究(黃德源,2002) 。至 1945 年,美國對日本投下原子彈,讓世界見識到核 能的威力,因此開啟各國研發核能的熱潮。 美國將原子彈的成功視為「最重大的科學勝利」,雖然部分人士指出核能是 「浮士徳式的最大交易」,14 但對熱衷科學發展的人士而言,原子彈代表人類智 24.

(32) 慧的最高成就,且參與研究的學者多為頂尖科學家,他們自認肩負國家使命從事 研究(Kaku & Trainer, 1986∕陳晴美譯,1986) 。美國提出「原子能的和平用途」 後,各國興起建造核電廠的風潮,反映各國積極追求科學發展和廉價電力的態度 (Byrne & Hoffman, 1996;Pace, 1991)。 在發展核能的國家中,法國的表現最為積極,截至 2015 年 6 月,法國仍有 75%的電力來自核能,是世界上使用核電比例最高的國家(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 2015, June) 。法國之所以如此積極,和法國民眾特別重視國家精神有 關。過去法國曾發起法國大革命,引領歐洲朝民主體制發展。但在一次世界大戰. 政 治 大 法國。因此在各方爭論下,法國政府以重建「國家身分」(nation identity)的論 立. 後,法國光環盡失,二戰的原子彈成就更讓法國深感焦慮,擔憂美國會永久取代. 述引進核能技術,宣示法國將靠核能重返國家榮耀(Hecht, 2001)。. ‧ 國. 學. 法國非常熱衷核能發展,甚至視核能為法國精神的重要象徵。Hecht(2001). ‧. 指出,由於核電帶來的充沛電力可以讓一個國家的能源自給自足,因此建造核電. y. Nat. 廠意味法國將擺脫其他國家的電力支援,並取得更高的現代化地位。Hecht 指出,. er. io. sit. 參與核電廠計劃的法國電力集團(Électricité de France,簡稱 EDF)在建造過程 即表現充滿榮譽的態度,且相當認同政府建構的核能大夢。在法國政府的宣傳. al. n. v i n 下,核能已成為法國身分的文化象徵,甚至可以凝聚法國人民的國家情懷。 Ch engchi U. 但在重大核電廠事故之後,多數歐美國家逐漸改變對核能的想像。如 Peters. 與 Slovic(1996)曾調查美國民眾在聽到「核能」所聯想到的圖像。結果發現, 人們聯想的圖像並不一致,許多民眾雖然提到三哩島、車諾比核災,卻也支持核 電,研究顯示的態度相當複雜。Peters、Burraston 與 Mertz(2004)的研究則發 現,受測者在看到核能相關的名詞會引發負面情緒,進而強化他們原先對這些名 詞的污名化印象,說明核能已經成為負面又具爭議性的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浮士徳是歐洲傳說人物,他為了追求權力和知識向魔鬼出賣靈魂。此處以浮士徳的傳說比喻核 能是魔鬼的交易。. 25.

(33) 臺灣的情形也和多數歐美國家一致。由於核能引進臺灣的時間仍是全球最推 崇核能的時候,因此臺灣人對核能也充滿神秘、美好的想像。胡湘玲(1995,頁 1)指出,過去臺灣人眼中的核能是「令人嚮往、代表科學進步與國力堅強的象 徵,這其中攙雜了對生產原子彈能力的期待、對科學力量的好奇,及對國家能夠 與其他國家並肩發展科技,那種『你們能,我們也能』的驕傲」。但隨環境改變, 民間反核的態度越來越明顯,福島核災後甚至出現前所未有的抗議規模。而核電 廠之所以能經營至今,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政府堅持發展,或可以說是政府在忽 視民意的情況下堅持發展。在廖彬良(1993)的反核運動記錄中,可以看到「反. 政 治 大 成為獨裁的化身,象徵政府與科技官僚的腐敗。 立. 威權宰制」、「反獨裁」、「反科技官僚」等標語出現在抗議活動,核電廠儼然. 不過在氣候變遷議題上,支持核能的人士指出核能是減緩溫室效應的工具。. ‧ 國. 學. 根據呂錫民(2011)的資料,核電廠的排碳量近乎於零;一些國家如美國、印度. ‧. 則把核電納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表示核能是因應環境問題的「乾淨」能. y. Nat. 源(蔡富豐,2012)。在臺灣,臺電也把核電列入氣候變遷因應計畫,在節能減. er. io. sit. 碳方案,明確指出完成核四廠一、二號機組可以降低碳排放量(〈環境永續—氣 候變遷減緩與調適〉 ,無日期)。但國內民眾對核能仍有疑慮,如陳憶寧(2014). al. n. v i n 的研究發現,國人對政府的信任、對電視新聞的注意度和客觀知識多寡,會影響 Ch engchi U. 他們認知的核能風險。當個人越常看新聞、缺乏客觀知識,且不信任政府,其認 知的核能風險會更高。因此儘管政府宣傳核電是減緩氣候變遷的工具,國人對核 電的想像仍非常多元。 綜觀上述,各種能源都具有正、負面形象,但依據環境條件的差異,某些形 象會選擇性被強調,其他形象則被忽略。目前無論世界各地,氣候變遷議題都是 重要的課題,在此脈絡下,經常出現「骯髒的」化石燃料、「乾淨的」再生能源 ∕核能等的描述,這個現象主要奠基在現今的判斷基準是氣候變遷現象。當媒體 在報導能源議題時,除了必須詳察各國的能源發展史,也需進一步啟發大眾思考 能源形象的建構邏輯。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Density is varying in the medium and the volume scattering properties at a point is the product of scattering properties at a point is the product of the density at that point

- small spheres (based on Maxwell’s equations; good model for scattering in the atmosphere due to water model for scattering in the atmosphere due to water droplets and fog)..

4 理律法律事務所 © 2020 All rights

換言之,必須先能有效分析企業推動 CSR 概念的「利益」為 何,以及若不推動 CSR 的潛在「風險」為何,將能有效誘發 企業發展 CS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practical numerical method based on the LSM and the truncated SVD to reconstruct the support of the inhomogeneity in the acoustic equation with

在 在 運用新修訂自評框架後 運用新修訂自評框架後 的意見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

People need high level critical thinking skill to receive and deconstruct media messages and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