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能源議題的媒體再現與框架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仍可自主,但記者很難不受消息來源影響。因此媒體報導應該視為媒體與消息來 源共同完成的成果,而對於消息來源如何影響記者和記者如何處理權力關係需要 更多關注。

總結以上討論,本小節首先探討媒體在風險社會的角色,指出媒體目前在風 險傳播存在哪些現象,接著從媒體作為準專家系統的角度討論媒體運作,並說明 媒體在產製風險報導可能面臨的挑戰。以上討論可大致歸納為幾點:第一,媒體 在風險社會扮演資訊傳遞者、監督者、批判者和準專家系統的角色,探討媒體論 述宜將媒體視為獨立於專家系統的系統,但消息來源對新聞產製仍有重要影響,

對於消息來源如何影響報導製作應加以考察;第二,媒體產製風險論述的過程值 得關注,此過程涉及多重因子,且媒體若過度渲染風險可能產生不良效果。然此 部分最好能深入了解媒體文化和產製邏輯,藉此掌握媒體行為的實際原因。

第三節 能源議題的媒體再現與框架理論

壹、能源議題的媒體再現

為掌握目前媒體報導再現能源議題的情形,本小節將回顧能源議題報導的研 究成果。考察現今的能源議題脈絡,石油危機和氣候變遷問題影響各國常就可以 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進行討論,其中核能和再生能源是較常受到討論的替代能 源。15在臺灣脈絡裡,核能與再生能源的分配比例亦引起廣泛討論。因此以下主 要探討核能與再生能源的媒體再現,藉此歸納我國能源議題報導的媒體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替代能源意指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包括:核能、再生能源、頁岩油等(蔡信行,20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核能議題的媒體再現

回顧學界研究能源報導的成果,可以發現因核能議題發展較久,媒體報導和 學界研究多聚焦在此。Gamson 與 Modigliani(1989)是早期研究核能新聞報導 的學者之一,他們根據 Gitlin 的「框架」(frame)概念發展「媒體包裹」(media package),分析美國媒體報導核能議題的新聞論述。「框架」最早由 Goffman(1974)

提出,指涉人類心理將社會符碼轉為認知符碼的機制;之後框架被應用於新聞研 究,意指傳播者藉由習慣性的選擇、強調和排除等原則所形成的持續性詮釋過程

(Gitlin, 1980)。Gamson 與 Modigliani 的研究共提出七種媒體包裹:進步、挑戰、

惡魔的交易、失控、公眾監督責任、成本效益和柔性訴求等,分別指向不同的論 述主題。這些論述均源於美國文化,使讀者可以在閱讀過程產生共鳴。但各種媒 體包裹所獲得的共鳴不同,某些脈絡會特別有利於某些媒體包裹,例如 1960-70 年代美國的科學主義高漲,進步包裹可以有效說服民眾支持核能,但三哩島事件 後並不盡然。而媒體策略也會影響媒體包裹的建構,例如媒體為平衡報導會使用 正反對比的形式配置媒體包裹。因此核能風險報導除了存在媒體包裹的競爭,此 種競爭也反映各種群體在議題當中的利益鬥爭。

Entman 與 Rojecki(1993)則從社會運動的角度觀察新聞論述如何影響美國 的反核運動,研究建構七個新聞框架:社運的理性∕感性表現、社運的政治專業 能力、公眾支持程度、政治策略和權力、社運理念的一致性、社運的極端傾向、

和政策影響力等;其中政治是媒體較為關注的面向。他們的結果指出,在雷根政 府的影響下,雖然許多民眾支持反核運動,媒體卻基於壓力否定或質疑社運效 力,導致社運逐漸邊緣化。此成果再度證實能源報導涉及媒體、公眾和政府等利 益關係者的權力競爭,各種利益考量會使某些重點得以突出,而忽略其他面向。

Barthe(2007)也探討核能議題背後的利益競爭,但她以議題建構理論作為 視角,指出論述框架的轉變主要來自政府和媒體的刻意操作。Barthe 指出,過去 學者從議題建構理論考察法國的核廢料議題,多認為議題只是從科技問題轉為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治問題,但問題界定不只是某個現象以什麼面貌再現,也牽涉問題被哪些人界定 和該由哪些人與哪些方式解決(p. 943)。16由此重新檢視核廢料議題,會發現框 架的轉變和政府與媒體的利益密切相關,因為問題被視為政治問題後,提出決策 的對象就從科學家轉向政府;問題的利益關係者也從科學家轉為大眾,有利於媒 體拓展讀者。因此在媒體論述的轉變過程,Barthe 強調要同時考量議題參與者及 可能利益,藉此釐清論述改變的真正脈絡。

以上研究均指出媒體報導考量的利益和政府立場相近,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 能源議題的主要消息來源是政府機構,且媒體和政府存在經營上的權力關係,所 以媒體必須考量政府立場(鄭瑞城,1991)。不過 Doyle(2011)的研究發現,

2005-2008 年英國政府的核能論述和媒體報導不一致,尤其在核能風險,媒體幾 乎沒有採納政府論述。英國政府 2005 年起推廣核能是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工 具,並以能源安全和氣候變遷的雙重困境建構問題。初期在大報仍支持這項論 述,但當政府提出氣候變遷風險高於核能風險的論述時,所有報紙都迂迴報導,

Doyle 指出此為媒體向官方表達不信任。

一些研究則探討大型核災後的媒體報導,多數研究發現「災難影響」、「災 難處理」和「人情趣味」是媒體最常使用的框架,這些報導的消息來源也主要集 中在政府、學者或專家(陳雅妤,2012;Friedman, 2011;Huang, 2013;Katchanovski, 2012)。比較特別的是,部份研究發現福島核災報導會使用「馴化」(domestication)

策略,亦即非事主國家會強調事件與該國人民的親近性、相似性,使讀者因切身 感受而對事件出現認同。此策略過去常用在國際議題,目的是降低在地民眾對國 際議題的排斥感(Cohen, Levy, Roeh & Gurevitch, 1996;Huang, 2013)。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國內部分學者考察核廢料議題也關注漢族與原住民的權力關係。Fan(2006)指出,原住民普 遍以「公平」等觀點框架核廢料議題,意指不同族群應該以不同方式平等地生活。但臺灣人認 為蘭嶼居民雖然承受核廢料風險,卻有更好的居住環境,此亦屬「公平」。另外,臺灣人和達 悟族也有不同的環境思維,多數情況卻由漢族決定核廢料處置,原住民權益遭到忽視。王璦玲

(2011)則指出,泰雅族紀錄片《泰雅千年》均由漢人拍攝原住民,當中究竟是誰在參與?誰 在說話?說怎樣的知識?王認為此知識產製過程牽涉了權力建構問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臺灣媒體在報導福島核災時會報導臺灣人熟悉的日本知名人物或常駐日本的臺 灣人,這個策略容易獲得國人認同(Huang, 2013);另外報導軟性、人情趣味 的議題也是一種手法。馴化基本上是一種框架機制(Cohen et al., 1996),其基 礎奠基在人類的資訊處理模式,但展現為媒體強化報導效果的新聞策略。

部分學者則考察反核團體的訴求,發現道德訴求經常出現在抗爭過程,例如 主張核能是價值、祖先權力、原罪、靈魂、受到侵害或一個救贖的議題,解決策 略則被建構為釋放權力、回報生命、達成生命渴望或幸福的符碼(Nelkin & Pollak, 1980)。藉由這些話語,環境團體在媒體的形象也被建構成道德訴求者,政府和 財團則因此被敘述成壓迫者或獨裁者。Nelkin(1981)的研究另外發現,反核運 動常有婦女團體加入,她們在雜誌報導被建構為團結、追求安全健康、具有高度 行動力的參與者,而且自成一種女性文化。這些反核團體實際上開拓了新觀點,

不同於只為反對而反對,或為了反政府而反政治、反經濟的框架(Nelkin & Pollak, 1980)。然而反核團體究竟獲得多少報導值得關切,因為他們仍常被建構為不理 性、引發衝突的問題對象(楊韶彧,1993)。

國內核能報導的研究和國外研究結果相似,在核能引進的1960年代,媒體報 導的消息來源偏重核工專家和政府官員,這種消息來源傾向使科學和經濟發展論 述不斷強化,建構核能作為科學與國力進步的必要手段。如本章第二節提到胡湘 玲(1995)的研究,一種「外國能,我們也能」的國族主義籠罩社會,具體反映 發展論述的論述效果。蘇蘅(1986)的研究指出,核能主管機關透過報導宣傳的 重點首重經濟效益、安全維護、燃料成本低廉、政策目標合理等,1983年後雖然 轉向側重安全維護,經濟效益和成本低廉次之,但經濟面向仍是宣導重點。楊韶 彧(1993)則考察1980-2000年的核四爭議報導,發現臺電仍是界定議題的主要 來源,議題發展從過去的科技和經濟面向轉為政治與安全面向,其中政治面向著 重政策目標,安全面向則重視安全維護而非輻射外洩或人為疏忽。

吳芳如(2002)觀察2000年政黨輪替後的核四報導,發現與上述研究不同的 報導結果,其中反對核能的議題框架比支持者多,「政治立場」、「法律秩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和「能源政策」是最主要的議題框架,分別指向政治意識形態、法律訴訟和能源 與電力選擇的交互辯證。值得注意的是,政治意識形態代表政治相關的意識形態 抒發,例如「反核就是反獨裁」、「核四已成為在野和執政黨的政治鬥爭」或「核 四造就意識形態戰爭,並代表國族認同的象徵性鬥爭」等(頁61)。這些論述反 映兩黨此時在核四政策的角力非常激烈,因而成為記者心中的議題框架,並影響 媒體報導的議題建構。在反對論述中,「環保」框架則是最主要者,此可能源自 環保聯盟長期站在環保立場聲援反核運動,所以報導頻率最高。

陳憶寧(2002)也觀察2000年後的核四報導,不同於吳芳如(2002)的框架 類目,陳憶寧直接從遊戲競爭角度分析兩黨競爭對議題發展的影響。該研究建構

陳憶寧(2002)也觀察2000年後的核四報導,不同於吳芳如(2002)的框架 類目,陳憶寧直接從遊戲競爭角度分析兩黨競爭對議題發展的影響。該研究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