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壓力因應相關理論與研究

壹、壓力因應之意涵

壓力一詞來最早源自於拉丁文「stringere」,後來衍生為壓力 (stress),意思就是「擴 張延伸」,意味著生理及心理的資源來配合有機體之要求。美國生理學家 Cannon 於 1927年首先將壓力概念應用於個體上,並且提出戰或逃理論 (fight or flight theory),其 認為個體在遭遇威脅性刺激時,會產生情緒與生理反應,以因應壓力所產生的刺激 (引 自王琳雅,2006)。Folkman (1984) 認為壓力是個體面對環境刺激時,透過主觀的認知 過程所產生的心理或生理現象,是個體與環境互動的結果,倘若無法有效管理壓力,將 會對個體的生理與心理安適性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壓力的產生對一般人而言,其所喚 起的個人情緒感受或生理反應幾乎是負面的,但人們也需要藉由適度的壓力來刺激個人 的成長與激起內在潛能;當然,倘若個體所面臨的壓力已超過自己所能夠承受的範圍 時,則可能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王琳雅,2006)。壓力是否產生端看壓力 源存在與否,壓力源可由環境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社會因素所引起 (Price, 1985),

其對個體而言可能是有害的或是有益的,端視壓力源強度與持久性、壓力源接收者人格 特質、認知評估與社會支持系統而定 (杜宜展,1998;蕭鵬卿、湯玉英,2004)。

Lazarus 與 Folkman (1984) 將因應 (coping) 界定為「個體想要降低或容忍由壓力 情境所造成的內在或外在要求,所採用之認知或行為的努力」。在此定義中,因應可分 為 管 理 壓 力 源 的 策 略 以 及 管 理 因 壓 力 源 而 產 生 的 情 緒 , 前 者 係 指 問 題 焦 點 因 應 (problem-focused coping),而後者則是情緒焦點因應 (emotion-focused coping),問題焦點 因應取向在於調整或改變外在環境壓力或問題本身,並藉由改變生活環境、尋求他人協 助或謀求共同解決問題等策略,以消除或減輕壓力與情緒的焦慮或不安;情緒焦點因應 取向則在於改變個體的主觀情緒認知,利用放鬆技巧、尋求支持、正向思考與自我控制 等策略來調適自己的壓力 (Stone & Neal, 1984)。因應是一種動態的歷程,在這歷程當 中,個體在某一時間點上可能較依賴某種因應方式,而當與環境的關係改變時,個人在 另一時間點上可能會因而調整其因應方式,而在這歷程中包含直接導向管理壓力源和管 理自己本身,壓力因應的行為通常在於調整個體的情緒經驗、引發情緒的壓力源以及與 情緒有關的行為 (楊雅惠,2004)。Folkman, Lazarus, Dunkel-Schetter, Delongis, 與 Gruen (1986) 認為個體在面臨壓力時,會經歷初級認知評估 (primary cognitive appraisal) 與次 級認知評估 (secondary cognitive appraisal) 與因應 (coping) 等三種過程。個體會先經由

34

初級評估衡量事件是無關的 (irrelevant)、正向的 (positive) 或是有壓力的 (stressful),

三者中僅有壓力的事件會對個體的身心造成不良影響。經過初級評估後,在經由次級評 估 思 考 自 己 所 擁 有 哪 些 因 應 資 源 以 及 判 斷 該 採 取 何 種 因 應 策 略 面 對 壓 力 (coping options) 。最後整合認知與行為後,再實際去因應其所面臨的壓力情境 (王琳雅,2006;

楊雅惠,2004)。

貳、壓力因應相關理論

研究者對於因應的定義隨著觀點與時代而有不同。早期對因應的看法較偏向特質 論,認為因應是個人的一種人格特質,個體對外在事件的因應方式有一定的傾向,故此 時期較常稱因應為「因應方式」或「因應風格」。後來對因應的研究則著重在因應過程 與壓力處理上,認為情境是影響個體因應的重要變項,環境中的因應資源、個人對外在 事件的認知會影響到個體的因應行為與結果,即所謂的「情境論」的觀點,由於不再將 因應視為不變的特質,故此時期較常被稱為「因應資源」或「因應策略」。Folkman 與 Lazarus (1985) 指出以往壓力因應研究較強調個體或環境中穩定、結構的特質,但是結 構、特質無法說明壓力過程改變的情形,因此,他們認為個體對壓力情境的認知評估是 影響因應方式重要變項。Lazarus (1999) 則將特質論與情境加以統整,而較傾向強調因 應是個人特質與環境互動的結果,亦即所謂的互動論觀點,將壓力因應視為一種動態的 認知過程,如圖 2-4 所示:

蘇彙珺 (1998) 認為因應的認知過程之定義有下列幾項原則:一、以過程為主;二、

強調因應效果同時影響個體及環境;三、因應僅為個體回應外在需求的努力,無好壞的 先決假設;4.因應是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故因應本身無好壞之分。綜合上述,

特質取向與過程取向的差別是,前者重視人們「總是如何因應」,強調穩定性,後者把 焦點放在個人因應一個壓力事件中,個體「真正所想及所做的努力」,及因應如何隨著

格 認

因 應

短 期

長 期 情境

因素

圖2-4 壓力-因應模式圖

資料來源:“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Lazarus, 1999.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p. 352.

35

壓力事件的變化而改變,重視壓力情境 (Folkman et al, 1986)。

參、壓力因應相關研究

近年來,有關壓力因應的研究主要都是以壓力-因應模式為主 (Lazarus & Folkman, 1984; Lazarus, 1999; Folkman et al, 1986) 。根據壓力-因應模式,個體認為只有情境對個 人的重擔已超過個人資源所能負荷時,才會產生壓力,Lazarus 更指出,心理壓力大小 視個體對情境的認知而定,個體使用的因應方式有許多分類,其中最主要的分類是問題 導向 (problem-focused) 與情緒導向 (emotion-focused)的壓力因應策略是 (Lazarus &

Folkman, 1984)。此外,受到情緒之認知動機關係理論 (cognitive-motivation-relational theory of emotion)(Lazarus, 1991) 的影響,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聚焦於探討壓 力因應對情緒的影響 (Losiak, 2001),並且有部分研究結果確實支持,個體所採取的壓 力因應方式會影響其對壓力事件的情緒反應,且壓力因應與情緒之間存在著雙向的關係 (楊雅惠,2004)。

Folkman 與 Lazarus (1988) 研究發現,問題焦點因應與正向情緒呈正相關,而與負 向情緒呈負相關 (Courbasson, Endler, & Kocovski, 2002; Gunthert et al., 2002),情緒焦點 因應與負向情緒或身心症狀有關 (Arthur, 1998; Carver & Scheier, 1994; Gunthert et al., 2002)。部分研究更發現,問題焦點因應對正向情緒具預測力 (Folkman, 1984; Leong, Bonz, & Zachar, 1997; Ntonmanis & Biddle, 1998),情緒焦點因應對於負向情緒具預測力 (Folkman, 1984; Courbasson et al., 2002);然而,McQueeney, Stanton, 與 Sigmon (1997) 卻發現,負向情緒焦點因應有助於降低個體之負向情緒經驗 (Vollrath, Alnaes, &

Torgersen, 1996);此外,Lengua 與 Stormshak (2000) 則發現,情緒焦點因應與問題焦 點因應均為有效降低負向情緒之壓力因應方式 (Myors, Johnson, & Langdon, 2001)。綜上 所述,個體的壓力因應方式與其情緒經驗關係密切,然而,其因果關係為何仍有待進一 步釐清。近年來,有關壓力因應理論在運動領域中的應用研究也己漸受重視 (Gould et al., 1993; Madden et al., 1989)。相關研究結果指出,當個體面臨壓力時,如果無及時採取合 適的壓力因應來處理運動情境中所面臨的壓力,可能會導致不適應的行為產生,例如運 動表現下降、人際關係的困擾、甚至退出運動與身心倦怠等 (Kelley & Gill, 1993; Marten, 1995; Weinberg & Gould,1999)。換言之,學生運動員長期處於雙重身分的壓力情境中,

生理、心理、情緒上都會受到影響,必須發展有效的因應策略來管理這些內、外在的壓 力 (Gould et al., 1993),方能維持情緒與行為的穩定。有關壓力因應相關研究,如表 2-5:

36 Graham (1995)

運動員的因應型態與正、負

37

此外,個體在面對壓力情境時的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有顯著相關 (劉秉諭,2012),當面 臨壓力挑戰時,選擇使用「挑戰評估」及「問題焦點」因應策略者,健康困擾程度愈低,

顯示壓力因應會影響情緒經驗 (黃鈺婷,2009;楊雅惠,2004)。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