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國小資源班課程設計現況

以下將就國小資源班課程內容、教材來源、課程調整模式、課程設計原則 及課程設計困難,進行國小資源班課程設計現況的探討。

一、國小資源班課程內容

根據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國小資源班的課程內容仍以學科(國語、

數學)補救形式為主,但亦很重視學習策略教學。此外,資源班進行的課程內容 還會包含情緒及人際互動課程、溝通課程、專注力訓練及自我協助技巧課程。顯 示資源班教師除了學科補救教學外,亦重視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和需求。這與楊惠 甄(2000)、劉惠珠(2002)、林淑玲(2003)、蘇雅芬(2004)、汪文聖(2004)

和張郁樺(2004)的研究發現一致,可見資源班教師的確會依學生個別狀況,來 設計符合其需要的課程。但和錢得龍(2003)的研究指出台中縣國小資源班以國 語、數學兩科之教學或補救教學為主,其他科目則很少見的研究結果不一致。為 何台中縣會有不一樣的研究結果,有待日後研究做進一步的探討。

而資源班課程內容仍以學科為主,根據相關文獻及本研究開放性意見分 析,推測可能原因是,教師們雖然知道基本能力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實際上仍是 擺脫不了重視學科的傾向,可能的原因是來自家長(錢得龍,2003)、普通班教 師的壓力與期望,並且資源班教師較缺乏其他基本能力的教學知能,所以資源班 課程內容仍以學科為主。

二、國小資源班的教材來源

由於目前國小資源班的課程內容是以國語、數學補救教學為主,根據本研 究結果亦顯示,資源班教師使用教材來源即以普通班教材和自行設計編輯的教材 為主,這與蕭金土等(1997)、楊惠甄(2000)、林淑玲(2003)、張郁樺(2004)

及蘇雅芬(2004)的研究發現國小資源班使用教材來源,最主要是修改普通班教 材,其次是自編教材的結果一致。其他如網路教材、坊間出版圖書教材、他校資 源班教材及其他特殊班教材亦有超過半數的資源班教師會使用。

三、國小資源班教師課程調整的模式

根據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資源班教師在修改教材以適應學生需求的方式 上,以減少課程內容的份量,降低課程內容的難度,增強學生基本學科能力的補 救式課程最多,這與楊惠甄(2000)和張郁樺(2004)資源班課程設計以簡化現 有年級課程最多的研究發現一致。推測可能原因是,資源班學生多數為學習障礙 與智能障礙,且通常伴隨有學業低成就的問題(黃碧玲,2002;楊鏸容,2003;

蘇雅芬 2004),加上授課時數有限,往往無法將普通班原有課程完全吸收,所以 需要進行課程內容質和量的調整,以適合特殊學生學習。

四、國小資源班教師課程設計的原則

國小資源班教師課程設計原則得分最高的是「課程設計前會針對學生的個 別狀況進行評估」,其次是「會依據學生IEP進行課程設計」,再者是「課程設計 內容有彈性,能因應學生的個別差異」,顯示資源班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首 重依學生的個別狀況,進行設計。這符合特殊教育法中針對特殊教育學生設計「個 別化教育計畫」的精神;亦符合 Hoover 和 Patton(1997)認為可依據學生需求 的差異性,來決定課程需要調整的模式。

整體上,國小資源班教師課程設計原則平均得分為3.03,該項分數在李克 特氏(Likert type)四點量表中,介於「完全如此」與「大多如此」之間,顯示

資源班教師大多會依循表4-6所提到的原則,進行課程設計。而平均數超過3分的 原則有:「課程設計前會針對學生的個別狀況進行評估」、「會依據學生IEP進行課 程設計」、「課程設計內容有彈性,能因應學生的個別差異」、「會參酌普通班課程,

進行課程調整」、「每學期訂有教學預定進度表」、「會經常檢討課程的適切性並做 必要的調整」、「課程內容能提供有系統的練習和複習」、「課程內容能提供學生實 際操作、演練的機會」,即符合資源班課程設計原則中的個別化原則(王振德,

1999;李翠玲,2001;邱上真,2004;教育部,1994;楊坤堂2002;Lerner & Lowenthal , 1993)、充分參與原則(王振德,1999;楊坤堂2002;Lerner & Lowenthal , 1993)、操作原則(李翠玲,2001;楊坤堂2002;Lerner & Lowenthal , 1993)與熟練原則(李翠玲,2001;盧台華,1998)。

五、國小資源班教師課程設計的困難

國小資源班教師課程設計上的困難整體看來,得分最高的前三題分別是

「原本設計妥當的課程,換了另一批學生不見得適用」、「為避免增加學生的負 擔,需花更多時間設計、調整課程」、「特殊個案學生,課程設計困難」都是落在 學生方面,顯示資源班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遭遇的最大困難即來自於學生。

學生個別差異太大、人數過多、障礙類別不限都會導致課程設計上的困難(張英 鵬,2003;黃碧玲,2002;黃慈雲,2005;葉秀香,2003)。張郁樺(2004)也 發現桃園縣國中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在教材編選上,超過九成的教師感到困 難,原因是障礙類別太多。楊惠甄(2000)的研究亦指出由於資源班學生障礙類 別太多,又來自不同年級,在教材教具準備上常感到困難。由此可見,教育行政 機關應慎重研議分區設置單一特定類別資源班之可行性評估,以幫助資源班教師 解決此一困難。

資源班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遭遇的最大困難來自於學生,其次是「缺 乏和他校經驗與教材交流的機會,個別投入的精力重覆浪費」。缺乏與他校經驗、

教材交流、觀摩的機會,新的資訊、各校間的資料流通不足;教材設計繁雜,且 參考資料缺乏,因此教師在找資料及編寫教材時耗掉不少時間精力,仍感事倍功 半。楊惠甄(2004)針對臺北市國小資源班的調查研究亦發現,資源班教師缺乏 情緒管理、知動訓練等教材,若能分區設立教材資源中心,一方面能流通教材,

另方面亦可集合教師們之智慧,共同設計、編選適合學生的課程或教材(楊鏸容,

2003)。研究者任教的彰化縣即設有學習障礙教材編輯小組,小組聚會促進教材 教法的交流與專業成長,實有設置的效益。

此外,國小資源班教師課程設計上的困難整體看來,在教師方面平均得分 最低,為 1.74,該項分數在李克特氏(Likert type)四點量表中,介於「有些如 此」與「完全不是」之間,顯示多數資源班教師並不認為本身因素會造成課程設 計上的困難,也就是說,多數資源班教師認為本身有足夠能力進行資源班課程設 計。這和張郁樺(2003)的研究發現一致,其研究結果顯示,超過六成教師認為 本身所具備特教知能,尚可應付目前的教學需求。張素貞(2004)針對國民小學 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亦發現,關於資源班教師應具備之專業知 能,資源班教師對於「具備程度」評定屬於「大部分具備」之等級,同樣顯示資 源班教師認為自己具備有足夠的專業知能,能勝任資源班的工作。但這和王振德

(1999)、林月盛(1998)、林仲川(2002)、孟瑛如、游惠美(1999)、胡永崇(2000)、 張英鵬(2003)、黃碧玲(2002)及藍祺琳(1997)指出資源班教師有特教知能 不足問題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為何會有不一致的研究結果,有待日後研究做 進一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