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心智圖法教學策略對受試者注意力訓練成效之分析

受試者經過心智圖法教學策略之教學實驗後,兩位觀察者的評量情況如附錄 七-附錄十四所示。由於這是兩位評量者的評分情況,且在上節已通過評分者間一 致性信度檢驗,因此取兩位評分者的平均值作為受試者最後的得分。受試者在注 意力訓練的表現如表4-1 所示。

表4-1 注意力訓練觀察評量

擦等。也會不時的托手發呆,沒有跟上老師的指令,往往老師下達指令後,同學 都已經做反應了,受試者會延宕個一兩分鐘,才會看同學已經做指令他才跟著反 應。老師要同學念課文,他也會整段都沒念,就這樣看著老師或是看遠方,由於 受試者不會出現干擾行為,所以老師都不太會發現受試者已經注意力轉移或是已 經注意力分散了。受試者往往都是自己發現同學已經在做某項事情後,他才驚覺 馬上看同學在做什麼,跟著同學做。在六次的觀察中,其中有五次的分數百分比 約是41﹪以上(41﹪至 42.2﹪),另有一次的分數稍低是 40.1﹪,因為那一節課 老師說媽媽早上有說受試者前一天沒睡好,玩到快十二點才睡,所以注意力容易 不集中,會有眼睛沒辦法看老師,跟不上老師指令,沒辦法說出老師問得問題的 狀況發生。六次中有一次分數稍高42.2﹪,在那一節課中,受試者除了仍有上述 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以外,老師說他今天早上來心情就很好,所以注意力不集中 的問題就有稍微比較好一些。

二、介入期階段

進入正式實驗階段的第一實驗情境是「注意力訓練課」,在十二次實驗教學 中平均百分比是73.74﹪(70.8﹪至 77.3﹪),本階段的觀測間信度平均是 92.36

﹪。早自修上完心智圖法教學策略介入之注意力訓練後,受試者立即回到教室上 第一節的語文課,研究者在教室裡僅做觀察評量,不再有任何指導或提示。在第 一次教學實驗後,受試者注意力的情況立即有明顯的改變(71.4﹪),上課不再動 來動去,可以坐在椅子上不亂扭動,老師問的問題也能稍微答的出來,並且跟著 指令做事。第二、三次實驗教學時,平均百分比是降低到70.8﹪,在那兩節課中,

受試者的眼神會稍微沒注意老師,或是有點忍不住動來動去,不過大體表現都算 良好。在其他幾次的觀察裡,受試者也都有克制動來動去,甚至是發呆沒看老師 恍神的狀態,老師問問題時,也會主動舉手發言回答出正確的答案。第八次實驗 教學以後(74.4﹪),受試者的平均分數有呈現向上的趨勢,表示受試者的注意力部

分是呈現持續向上穩定的狀態。

三、維持期階段

本階段的觀測間信度平均是 91.66﹪。從實驗的第十八次後,撤除早自修時段 的心智圖法教學策略,研究者在第一節語文課時直接進行上課行為的觀察,不再 有任何的指導或提示。在六次的觀察紀錄中,受試者之「注意力」的平均百分比 是76.65﹪(75.2﹪至 77.3﹪),比介入期的 73.74﹪略為升高。在第十八次的觀察 中,發現受試者一進教室,就很自動的坐好,也主動拿出當節的課本。第十九次 觀察時,因受試者當天忘記吃藥,所以有出現稍微老師下達指令,沒有馬上跟著 做的情形。第二十次以後觀察,受試者的平均百分比又有漸漸向上的趨勢(75.2

﹪至77.3﹪)。但是在第二十三次觀察發現,當天受試者注意力分數又稍微下降

(76.4%),不過仍在平均值上下。從紀錄的資料看來,受試者注意力不集中的行 為在維持期階段仍然會出現,但比起基線期已有大幅的提升,而且平均百分比維 持期比基線期高約35%,可見心智圖法教學策略產生了維持的效果。

四、相鄰階段間水平交集的意義

水平區域表示一個實驗階段內之最低資料點與最高資料點值之間所涵蓋的水 平範圍,兩個相鄰階段之間的水平區域如果沒有重疊(overlop),即表示兩個時 期之間的目標行為反應強度有很明顯的差異。水平區域有無交集即可計算其重疊 百分率(percentage ofoverlop),這個百分率愈小,表示其交集愈少,其實驗效度 也就愈佳(許天威,2003)。從受試者之注意力行為資料分析,基線期的資料區 域是40.1﹪至 42.2﹪之間,介入期的資料區域是 70.8﹪至 77.3﹪之間,介入期的 十二個資料點落入基線期資料點的次數是0,所以兩個水平區域沒有重疊,由此可 知實驗的立即效果佳。維持期的資料區域是75.2﹪至 77.3﹪之間,維持期的六個 資料點落入基線期資料點的次數也是0,維持期和基線期的水平區域也無交集,由 此可知其實驗的維持效果佳。

五、小結

圖4-1、表 4-1 和表 4-2 中顯示,受試者在注意力訓練上的學習成效。在學習 目標達成的百分比上,基線期(A)的平均值為 41﹪,呈現多變趨向。在心智圖 法教學策略介入(B)後,受試者有立即而顯著的進步。在介入期(B)初期呈現 穩定的正向趨向。介入期(B)的平均值為 74﹪,水準範圍在 70﹪和 77﹪之間,

水準變化第一天為71﹪,最後一天為 77﹪,有 6﹪的差距,且 A、B 兩階段的重 疊百分比為0,此為教學成效應無疑義。在保留效果方面,於停止教學後,撤除教 學介入並進行評量。在維持期(M)的表現方面,與基線期的重疊百分比為0,故 具有良好且持續的保留效果。

綜觀受試者的注意力表現,從整個曲線圖看來,平均百分比已有大幅上升的 趨勢,表示受試者注意力的表現愈來愈好,在心智圖法教學策略介入後注意力的 問題愈來愈少,已經可以上課坐好不亂動,能拿出正確的課本,知道在上什麼課,

誰在上課,並且也能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在下達指令後,也能跟同學同步一起 完成指令。從觀測紀錄及評量分數中可以看出心智圖法教學策略的介入對受試者 注意力已產生正面的控制效果。受試者在注意力訓練目標達成的百分比上,基線 期(A)的平均值為 41.25﹪,而在引進心智圖法教學策略(介入期 B)後,受試 者在注意力訓練目標的達成百分比有明顯的提升,並呈現正向的趨向,重疊百分 比為0,顯示心智圖法教學策略對提升受試者注意力訓練目標的達成百分比有明顯 的成效。在維持期,受試者的分數百分比分別為76.4﹪、75.2﹪、77.3﹪、77.3﹪、

76.4﹪、77.3﹪,平均值為 76.65﹪,趨向為水平表現,呈現穩定的趨向與水準,

且與基線期的重疊百分比為0,故具有良好且持續的保留效果。

圖 4-1:基線期、介入 期及維持期百分比

表4-2 受試者注意力訓練成效資料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