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戰後經濟發展的策略

由於歷經戰爭的動亂,各國商業貿易難以開展,使得素以仰賴貿易為生的新 加坡飽受衝擊。1959 年自治以前,新加坡的經濟發展仍然以轉口貿易及其相關 產業為主軸,以馬來亞所產的橡膠、錫為大宗出口品;另外的收入來源則是服務 英國駐軍。1959 年人民行動黨執政之後則開始推動新加坡經濟結構的轉型,發 展多元化經濟。

一、戰後至獨立前經濟活動的復甦與轉型:

從轉口港到進口替代工業(1959-1965)

戰前新加坡傳統轉口貿易的興盛,是對於馬來亞與西方國家之需求的反應。

進出口的重要商品主要為熱帶作物、橡膠、錫與石油。其中,橡膠佔總出口額之 大宗,對於新加坡的重要性大於其他商品;透過大量的橡膠貿易,新加坡的運輸 與港口設施得以發展;另外,橡膠也是馬來亞地區吸引移民前來的重要原因。直 至 1950 年代,新加坡的轉口貿易仍仰賴著橡膠出口,佔總出口額的 2/5 至 1/2 以上。(Huff 著,牛磊等譯,2001:171)

二次大戰結束後,新加坡仍然是原料輸入與製成品輸出的轉口貿易港。直到 1950 年代,由於鄰近國家陸續宣布獨立,為了發展其國內的民族經濟並解決本 國就業問題,先後採取直接對外貿易政策;再加上,傳統貿易的對象-西方國家

-其內部發展也因為戰後遭遇種種政治與經濟困境而無暇東顧;再者,此時東南 亞地區政局不穩,更使得西方國家望而卻步,種種因素導致新加坡轉口貿易額下 降(陳岳、陳翠華,1995:103-105)

然而,單純依賴轉口貿易的經濟結構,無助於解決 1950 年代逐漸攀升的失

業率問題。面對著由殖民地化單一畸形經濟結構所造成的困難,1959 年人民行 動黨政府的經濟部長吳慶瑞即指出:「我們不能依靠轉口貿易生存,新加坡要解 決的是,一是失業問題;二是擺脫過度依賴轉口貿易的殖民地形態經濟結構,為 此必須走向工業化道路。」(陳岳、陳翠華,1995:103-105)

為了解決戰後困擾新加坡已久的失業問題,勢必得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 內外資本投入工業生產,如 1959 年所公佈之新興產業法令(Pioneer Industries Ordinance)和工業擴張法令43(Industrial Expansion Ordinance),允許投資者享 有免稅日(tax holiday)優惠,尤其是勞力密集產業。(陳岳、陳翠華,1995:106;

Rachel,1995:12)

為了進一步促進工業化,新加坡政府於 1960 年制定了 1961-1965 年的第一 個五年計劃,成立經濟發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EDB),負責吸引 外資進駐、協助設廠、技術研究、人員訓練等事宜,為日後的工業化奠定基礎。

出口導向產業;1973 年至 1984 年的產業重整時期(Industrial Restructuring),重 建產業基礎,朝向資金與技術密集的產業;1985 年至 1998 年之經濟多元化

43、新興產業法令(Pioneer Industries Ordinance)提供 2 至 5 年的免稅期,取決於公司的固定財 產。工業擴張法令(Industrial Expansion Ordinance)則是給予擴張中的公司一段期間的免稅獎勵,

期限長短受到新的資金支出量而變動。(Rachel van Elkan,1995:12)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時期;1998 年迄今則是屬於知識經濟發展時期。

(Rachel van Elkan,1995:11;葉佩雯,2006:15-16)

(一)出口導向時期(

1966-1973)

獨立以前,為了解決戰後的人口成長與失業問題,新加坡政府採行進口替代 政策,以國內市場為主,包括馬來西亞。但是在獨立之後,受到國內市場狹小的 限制,製造業無法達到生產規模。因此,新加坡政府遂轉而發展出口導向產業。

並於1967 年通過經濟擴展獎勵法案(Economic Expansion Incentive Act),大幅 降低出口製造業者的企業稅44(corporate tax)。(Rachel van Elkan,1995:13)

這些優惠策略再配合上外在的有利條件-即 1960 年代正值西方工業發達國 家處於戰後第一次產業結構調整時期,將大量勞力密集出口工業向發展中國家和 地區移轉(郭淑貞,2001:37),跨國公司四處尋找低成本的加工或組裝地進行 投資(Huff著,牛磊等譯,2001:26),導致世界貿易快速成長,紡織和成衣等 製造業的再區位(relocation)45-更是刺激新加坡的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尤其是煉油業、修船業、電子業和紡織業發展迅速,有助於吸收大 量的失業勞動力。1967 年至 1973 年之間,總共創造了 147,500 個製造業就業機 會,不僅解決了戰後嚴重的失業問題,也使得新加坡從從低薪資盈餘勞力經濟

(low-wage surplus labor economy ) 轉 變 成 為 相 對 高 薪 資 的 完 全 就 業 經 濟

(high-wage full employment economy)。(Rachel van Elkan,1995:13)

(二)產業重整時期(

1973-1984)

1970 年代開始,李光耀政府頒布「十年經濟發展計畫(1971-1980)」,重點 發展高附加價值產業。在這個時期,由於先後經歷兩次世界石油危機,更促使政 府致力於產業升級,為了提振生產力,獎勵資本與技術密集產業,如電腦、電子、

機械與製藥等高科技和精密工業,期以同樣的勞力創造出更多附加價值;同時亦 加強造船、修船業、煉油廠等資本密集產業。(Rachel van Elkan,1995:13;葉 佩雯,2006:19)

44、在此法案底下,凡是從事出口的公司,皆可享有最長達15 年之優惠,企業稅從 40%調降至 4%。(Rachel van Elkan,1995:13)

45、60 年代,是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相對和平發展的第二個十年,西方主要工業國家為保持其在國 際分工中的優勢,擺脫由於勞動力價格上升導致在參加國際市場競爭中的困難局面,開始工業結 構的調整,逐步放棄諸如輕工業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工業,著重開發新興工業部門,以高精 尖產品爭奪市場,這為新加坡發展輕紡等勞動密集型工業並對外開拓產品市場銷路提供了一個良 好機會。(陳岳、陳翠華,1995:107)

1970 年代以後,新加坡的貿易結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由以特產轉口貿易

─橡膠、錫與石油為大宗─為特徵的貿易結構轉變為增加本國工業製品出口的貿 易結構。(Huff 著,牛磊等譯,2001:300)

(三)經濟多元化時期(1985-1998)

在這段期間,為了維持經濟高成長率,政府開始嘗試尋找其他具高成長潛力 的產業,如生物科技、電腦週邊產業和航太等。(Rachel van Elkan,1995:14)

(四)知識經濟發展時期(1998 年迄今)

從 1998 年開始,新加坡政府以發展知識經濟為目標,以期成為知識經濟產 業的全球中心(Global Hub of Knowledge-driven Industries),致力於提高服務業 競爭力,並發展高科技產業。(葉佩雯,2006:16、22)

三、第一級產業的衰退與轉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島上的農業以黃梨與橡膠的種植為主,是外銷的重要 現金作物。戰爭期間,大多數的黃梨園與橡膠園都被迫改種糧食作物,許多黃梨 罐頭工廠在這期間也紛紛倒閉,黃梨逐漸成為無足輕重的作物,至戰後1949 年,

島上僅剩300 英畝。另一方面,由於戰後勞工短缺且成本高,許多橡膠園難以持 續擴張其種植面積,到了 1949 年也僅有 20,000 英畝。直到 1970 年代,就種植 面積而言,橡膠仍是新加坡最重要的農作物,但是種植面積大幅下降,僅約10,000 英畝,產量只剩下2,000 噸,這主要是受到住宅與工業發展用地的競爭之故。因 此,從1970 年代以後,滿足國內市場的市場性園藝(market gardening)逐漸成 為新加坡重要的農業活動形式,包括蔬菜、木薯、地瓜、山芋和水果的種植,以 及家禽和豬隻的畜養。(Ang,1972:72-75)

1970 年代中期開始,隨著大量公共住宅與工業區的興建,農業土地面積大 量減少。1975 年至 1989 年期間,農業土地減少 88.7%,從 10,588 公頃降低至 1,195 公頃;農場(farm holdings)數量則減少 92.4%;政府發出的農業許可也從 15,616 張減少到 1,187 張,農業生產也隨之降低。(Tan,1992:44)(參見表4-2-1)

表4-2-1. 1975-1989 年農業持有地面積與農業許可數量

資料來源:Tan Hung Boon, 1992, Singapore’s Land Use Policies: 1959-1990. Academic

exercise--Dept.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Faculty of Arts &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P.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