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義順新市鎮建立後土地利用的變遷

圖4-3-5. 1958 年義順地區土地利用分布圖

資料來源:新加坡都市重建局網站,Master Plan 1958,

http://www.ura.gov.sg/dc/mp58/mp58map_index.htm,最近更新日期 2008/05/01,

2008/04/06 瀏覽。

參、義順新市鎮建立後土地利用的變遷

1976 年,政府擬定義順新市鎮計劃(Yishun New Town Project),義順地區 日後將轉變成為提供公共住宅與工業區之都市化市鎮。而義順地區的居民也在 1977 年新市鎮建造以前被政府重新移置於其他地方。(Thulaja,2003)新市鎮的

建造為義順地區帶來迥異於傳統鄉村之全新面貌。

一、新市鎮的建立、土地的徵收與本地居民的移置

住宅興建與新市鎮計畫等政策,是造成今日義順地區地景迥然異於過去的農 業種植園的重要推手。1977 年,政府徵用位於義順地區的實里達河以北 907 公 頃土地,規劃為新市鎮範圍,發展住宅與輕工業。(林源福,1987a:44)

(一)新市鎮的建立

1991 年,都市重建局(the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URA)發表修正 後的概念計畫,並且公布發展指導規畫,將新加坡國土區劃成55 個發展指導規 劃區(DGPs),以落實概念計畫。每個發展指導規劃區內都設想含括一個人口約 150,000 人的規劃區(planning area),並設有市鎮中心(town centre)。每個規劃 區更進一步區分成數個分區(sub-zones),每個分區裡都設有一個商業中心

(commercial centre)。而每個規劃區和其下分區的規模則視其土地利用現況、鄰 近中央集水區與否、或該地是否具有高速公路或河川、重要開放空間等條件,而 有所變動與修正。(URA,1996)義順地區則隸屬於北部區域的義順規劃區。

義順規劃區北瀕新邦吉里河(Sungei Simpang Kiri),東部則是沿伸至計畫建 造中的海軍部東路(Admiralty Road East),南部區界大抵為實里達快速公路

(Seletar Expressway),西邊大致則以三巴旺路(Sembawang Road)與萬禮規劃 區為界。

(二)土地的徵收與本地居民的移置

就義順地區而言,主要是透過兩種方式取得新市鎮的發展用地;一是,根據 1966 年新加坡國會所通過的土地徵收法案(Land Acquisition Act),政府得依公 共、居住、商業或工業建設之目的,以低價徵收土地。經由該法案的賦權,政府 徵收了位於實里達河北岸大部分原屬於萬國橡膠有限公司的種植園;其二則是,

1971 年英國軍事力量撤出新加坡,將軍事土地移交給新加坡政府,其中實里達 軍區有一部分土地即位於義順規劃區內。今日義順規劃區內的土地所有權方面,

國有土地(State Land)佔 61%,公共事業局(Public Utilities Board,PUB)土 地佔19%,建屋發展局(HDB)土地約 16%,其他私人土地則約佔 1%。(URA,

1996:4、10)

徵收土地之後,政府必須設法將原居地的住民安置於他處,以利新市鎮之興 疑。(林孝勝編,1987:25、33-34)

1971 年以後,遭受移置的農民可以選擇重新分配土地、用政府補助金建造

(North Land)、義順東(Yishun East)、義順南(Yishun South)、實里達蓄水池 下段、春葉(Springleaf)、義順(Nee Soon)、卡迪(Khatib)和義順西(Yishun West)。(URA,1996:6)歷經 20 多年的新市鎮建設,2007 年義順規劃區中實 際已發展的土地面積(含私人發展用地)約 810 公頃,其中住宅用地約佔 445 公頃,共計完成46,613 個組屋單位,人口達 167,200 人。(HDB,2006/07:78-79)

表4-3-5. 義順規劃區各分區面積與比例

表4-3-5. 義順規劃區各分區面積與比例(續)

分區名 面積(公頃) 所佔比例(%)

卡迪 138 6

義順西 149 7

總計 2,108 100

資料來源: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1996, The Yishun Planning Area: planning report 1996.P.6

(一)實里達下段蓄水池

在各個分區中,面積最廣的是實里達下段蓄水池,達 847 公頃,約佔 40%。

(參見表4-3-5)實里達河過去在 19 世紀曾是運送甘蜜與胡椒以及種植園日常必 需品的重要水路,在新市鎮建立以前,也是部分居民賴以維生的漁業資源來源。

但是從1960-70 年代開始,新加坡政府為了保有島上的水資源,推行「維護乾淨 的水」(Keep our water clean)運動,連結海岸線(realignment of the coastline),

並填圍西部和北部地區的主要河口,做為淡水蓄水池之利用(Tempelman &

Sunykerbuyk,1983:70;Warwick,1993:143),遂將實里達河下游圍建成實里 邦村、柑仔園、甘榜Pengkalan Kundor 等。如今,這五區是義順規劃區內 HDB 組屋最為集中、人口最為密集的地方。另外,北地則設有一處義順工業園 A

(Yishun Industrial Park A),有多家科技公司在此設廠。原為興利芭(潘家村)

49、1959 年轉租與南益集團附屬公司-炎洲貿易私人有限公司。(林孝勝,1987:129)

信仰重心的橫山廟,也因為政府解散舊村落,村民另購地於此重建廟宇,每年農 曆9 月 27 日,分居島上各地的村民會再次回到廟裡相聚。(曾玲,2003:51)

(四)卡迪區

卡迪區內設有現代農場以及政府所成立的農糧獸醫局園藝服務中心(AVA Sembawang Research Station)、農糧獸醫局三巴旺研究站50和國大實驗動物中 心,朝向高科技農業發展。

圖4-3-6.義順規劃區分區位置圖

資料來源:改繪自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1996, The Yishun Planning Area: planning report 1996.P.6

50、1960 年代政府即在義順地區(三巴旺路 15 英里處)設立一個農業試驗站,即三巴旺原產研 究中心(Sembawang Primary Products Research Centre),研究家禽、家畜、蔬菜、胡姬蘭花、熱

(Ang,1972:78)係為今日農糧獸醫局研究站的前身。

圖4-3-7. 2006 年義順規劃區土地利用分布圖

資料來源:改繪自《新加坡街道指南2006 年版》,圖 13、14、15、26、27、28、45、46。

三、義順新市鎮的居民結構及其特色 華人 21,863 21,965 30,352 39,088 13,394 126,662 馬來人 5,959 5,104 5,872 9,906 1,918 28,759 印度人 3,604 3,428 4,442 6,186 1,587 19,247 其他 402 393 511 530 185 2,021 總計 31,828 30,890 41,177 55,710 17,084 176,689

資料來源: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0, Census of Population 2000 Statistical Release 4: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Travel.

表4-3-7. 2000 年義順規劃區內人口年齡結構統計

年齡/分區 北地 義順東 義順南 義順西 其他 總計 小計/比例 0-4 2,056 2,312 2,523 3,227 1,063 11,181

5-9 2,857 3,683 4,078 4,396 1,573 16,587 10-14 2,912 2,690 3,638 4,658 1,455 15,353

43,121 24.4%

15-19 2,561 1,888 2,815 4,430 1,229 12,923 20-24 2,082 1,931 2,708 3,960 1,189 11,870 25-29 2,605 2,384 3,215 4,719 1,312 14,235 30-34 2,800 3,013 3,440 4,893 1,436 15,582 35-39 3,351 3,822 4,649 5,554 1,793 19,169 40-44 3,369 3,053 4,184 5,552 1,694 17,852 45-49 2,501 2,162 3,352 4,490 1,416 13,921 50-54 1,680 1,438 2,304 3,246 1,048 9,716 55-59 921 821 1,268 1,900 610 5,520 60-64 737 599 1,031 1,548 431 4,346

12,5134 70.8%

表4-3-7. 2000 年義順規劃區內人口年齡結構統計(續)

年齡/分區 北地 義順東 義順南 義順西 其他 總計 小計/比例 65 歲以上 1,396 1,094 1,972 3,137 835 8,434 8,434

4.8%

總計 31,828 30,890 41,177 55,710 17,084 176,689 176,689

資料來源: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0, Census of Population 2000 Statistical Release 4: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Travel.

從居民的職業結構來看,義順規劃區內的就業人口計有 80,707 人,而大多 數係從事第三級服務產業,約有55,541 人。

表4-3-8. 2000 年義順規劃區居民職業結構

從業類別 從業人數

製造業Manufacturing 17,661 營建業Construction 6,522 其他*Other Goods Industries 983 貨品生產產業(二級)

Goods Producting Industries

小計

25,166

批發零售業Wholesale & Retail Trade 11,957 旅館與餐廳業Hotels & Restaurants 5,531 交通與通訊業Transport & Communications 9,263 金融服務業Financial Services 3,596 商業服務Business Service 9,151 其他服務業Other Services Industries 16,044 服務生產產業(三級)

Services Producting Industries

小計

55,541

總計 80,707

*包含農業、漁業、採礦與公用事業(utilities)。

資料來源: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0, Census of Population 2000 Statistical Release 4: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Travel.

分析各職業類別,可以發現居住於義順規劃區內的居民,其從事職業以技術 人員、辦事員、機械操作者與裝配工三者居多,分別有 13,949 人、11,671 人、

11,640 人。

表4-3-9. 2000 年義順規劃區居民職業類別

居民職業別 人數

高階官員與經營者Senior Officials & Managers 8,052 專業人士Professionals 7,819 技術人員 Associate Professionals & Technicians

13,949

辦事員 Clerical Workers

11,671

服務與銷售人員Service & Sales Workers 10,423 農業與漁業工作者Agricultural & Fishery Workers 120 工匠及其相關工作者Production Craftsmen & Related Workers 7,445 機械操作者與裝配工 Plant & Machine Operators & Assemblers

11,640

清潔工、勞工及其相關工作者Cleaners, Labourers & Related Workers 6,320 無法分類Workers Not Classifiable by Occupation 3,268

總計 80,707

資料來源: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0, Census of Population 2000 Statistical Release 4: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Travel.

貨車Lorry/Pickup Only 2,185 摩托車Motorcycle/Scooter Only 3,943 其他 1,047

表4-3-10. 2000 年義順規劃區居民工做通勤方式(續)

資料來源: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0, Census of Population 2000 Statistical Release 4: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Travel.

第四節 小結

為住宅機能顯著的郊區新市鎮。

政治上,政府擁有強勢權力;經濟上,依計劃推動發展;住宅與其他各項土 地利用,則是依照國土規劃而落實。在這些背景底下,義順地區傳統的種植園及 其聚落景觀在短時間內被夷平殆盡。原本擁有大片土地的外資萬國橡膠公司,大 片土地為政府所徵用,再加上新加坡農地逐漸縮減,無利於橡膠種植業的持續,

遂轉型成為私人房地產開發公司;而無土地所有權的居民,儘管有所不捨,在政 府強勢主導及相關配套方案的安排下,仍舊得離開本地,另覓住處。若以土地為 資本,則政府在法案的授權之下,成為島上最大的地主;原來的地主被迫以低價 出售土地,村民被迫離原居地,失去原來土地使用的權利。

今日,義順新式組屋內的居民,有的是義順本地人,也有來自島上各地者,

在新的現代化環境底下,展開不同於以往的生活。然而,受到自然條件與位置的 影響,即義順位於集水區附近,保有相當多的綠地與森林,再加上位置偏離島上 重要的工業區與金融、商業區,因此本地居民大多得通勤到外地工作,表現出迥 異於前以農業維生的傳統鄉村經濟活動之面貌。

圖4-4-1. 戰後世界市場新需求示意圖

圖4-4-2. 戰後義順地區土地利用變遷示意圖

第五章 結論

本文透過政治生態學的觀點,探究自開埠後迄今,政治與經濟的力量如何形 塑新加坡郊區的土地利用,以義順地區為例,析論戰前至戰後其由種植園蛻變成 為現代新市鎮的過程與原因。由於大多數政治生態學的研究著重於第三世界案例 的探討,因此本文結論將與 Erik Swyngedouw 探討西班牙邁向現代化過程之

〈Modernity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Spanish Waterscape, 1890-1930〉一文相對 照,討論同為現代化國家的西班牙與新加坡兩者發展歷程之異同。

戰前的新加坡經濟的動力主要來自於港口地區的轉口貿易,其他郊區的土地 利用則是因應市場需求而種植不同的經濟作物。種植園的開墾係為Neil Smitj 所 說的「自然的生產」(the production of nature),是部分自然的,部分則是由社會 建構的。不同的土地利用的背後,蘊含著種植者與殖民政府互動關係的轉變。戰 後,尤其是獨立後,新政府則是成為掌控土地利用的舵手。

殖民初期,在政治上,當政府統治力量尚未穩固時,仍需仰賴具私會黨背景 的頭人管理社會秩序;在經濟上,甘蜜和胡椒具市場價值,尤其甘蜜可以做為工 業化英國紡織業所需的染料,促成島上廣布椒蜜園。隨著殖民政府勢力逐漸深入 郊區,開始實行土地政策;1867 年新加坡成為皇家殖民地,殖民地政府權力大 增,有權取締私會黨人,並且廢除契約移民,再加上市場需求的縮減,不僅促使

殖民初期,在政治上,當政府統治力量尚未穩固時,仍需仰賴具私會黨背景 的頭人管理社會秩序;在經濟上,甘蜜和胡椒具市場價值,尤其甘蜜可以做為工 業化英國紡織業所需的染料,促成島上廣布椒蜜園。隨著殖民政府勢力逐漸深入 郊區,開始實行土地政策;1867 年新加坡成為皇家殖民地,殖民地政府權力大 增,有權取締私會黨人,並且廢除契約移民,再加上市場需求的縮減,不僅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