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多元文化觀點探討原住民家庭教育與親師溝通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多元文化觀點探討原住民家庭教育與親師溝通

在不同文化之間溝通存在的偏見與誤解遠較於相同文化之間高,因此,

在進行溝通時,若不去考慮每個人的價值、觀點及其背景,則有效性溝通將 不會存在。

一、多元文化教育與親師互動的關係

在國外,許多研究少數非主流文化的族群即指出,由於其本身文化、語 言、思想習慣的差異,使得學校老師與社區家長在溝通、互動上存在許多的 困難(Fradd,1992; Pappas, 1997)。或是在溝通的過程中,傾向用自己的文化觀 點來思考事情,常常使得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存在著誤解或拒絕溝通的現 象(Fradd, 1992),因文化不同、語言隔閡、思想觀念的差異等因素影響,導 致親師溝通阻礙的產生。假如親師之間因溝通不良而拒絕溝通,影響最大的 仍是孩子。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為近年各國所重視,其目的在透過教育過程,

達到對少數民族尊重。在多元文化的社會裡,尊重並承認與己不同的價值 觀,乃是全體社會每一位成員的基本素養。

文化差異影響了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許多跨文化的研究證明,文化 與生態環境等因素對於父母教養信念的影響非常重要;父母的角色與教養特 質會因文化和環境而有所改變(Ogbu, 1986; Whiting & Edwards, 1988) 。 Nicolau 和 Ramos(1990)指出,在拉丁美洲國家,孩童教育的工作往往屬於 學校,父母在家並不須擔負小孩的教育責任,這使得他們對美國主流文化家 長應負起教養子女的角色並不熟悉。Okagaki 和 Sternberg(1993)針對美國各 民族的研究發現,美國白人父母認為培養子女獨立思考的能力比子女聽話重 要;但是少數民族(如亞裔、墨裔)的父母則認為訓練聽話的孩子比獨立思考 更重要。國內教育,在優勢文化的介入時,並未考量原住民舊有的學習機制,

因而造成教育的不連續,與文化的斷層。台灣原住民觀點的教育,在多元文

化教育發展的今日,已不容忽視。為了避免完全以漢人的教育理念及作法來 解決原住民的教育問題,而忽略不同文化對教育的不同看法。研究不同族群 的教育發展受父母教養態度之影響,是增進多元文化教育和改革原住民教育 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課題。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新需求,教改會提出人本化、多 元化的教育改革方向。就少數民族教育而言,政策上宜從「同化融合」走向

「多元尊重」,讓族群有更良善的互動。

多元文化的學校教育,應能多面向啟發思考與智慧,使教育面貌展現多 樣的變化;多元文化的教育實踐,應以寬大的胸懷及智慧來省視族群之間的 關係,增進認同差異的可能性;多元文化的學校課程,應消弭我族中心或優 勢文化中心的觀點,反映各個族群的需要與差異,同時使不同族群的差異之 美得到更好的認同(湯仁燕,2001);教育的價值是中立的,這是一種迷思,

因為教育會受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當中的意識型態及文化強勢等「深 層結構」的影響,知識本身更具有社會控制及權力分配的特質。宋佩芬(2001)

針對職前教師多元文化觀察中發現,職前教師對多元文化觀趨向「人際關係」

取向,也就是對其他文化願意尊重與包容,但不去深入了解與學習,如果多 元文化觀僅僅止於尊重而缺乏知識的了解基礎,對多元文化教育是種障礙。

多元文化教育趨勢強調及早開始,美學者 (Morrison, 2003) 指出學前教師為 多元文化教室中的關鍵,做一個尊重、欣賞其他文化、語言的身教模範;

Mallory &New (1994) 也指出多元文化教學策略,教師需敏銳覺察社會文化 偏見會透過權力結構反映在教室裡;教師與兒童、家長真誠、平等合作所建 立的價值原則為基礎,並保持彈性,隨時檢驗自己判斷的偏見。教師在這樣 的多元文化教育課程認識與實踐中,除了尊重,還能以欣賞的態度面對不同 族群的家長,如此親師溝通的管道會更順暢。

家庭教育對兒童或子女的人格、個性、智力、自我概念與學校學習成就 有著密切關係,舉凡父母參與子女的教育活動愈多,給子女的指導鼓勵愈

多,則子女的發展就更為健全(任秀媚,1985;林義男 1988、1993;蔡秋 桃,1984),原住民家長的教育價值觀,將會影響其子女的教育和未來的發 展,尤其是幼兒身心發展是個重要的關鍵期,原住民家庭教育的觀點影響原 住民家長參與的意願,對於需面對發展遲緩兒的家長,家長與老師密切配合 更是重要,如果親師溝通不良,當然這也可能使原住民家庭陷入孤立的教養 環境中。能否提升家長參與,良好的親師溝通互動是個重要契機。而原住民 家長在面對身心障礙的孩子時的心態如何?在孩子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又是 抱持怎樣的想法?在和學校人員互動溝通過程中有沒有和一般家長有不同 需求?因此,探討原住民家長的教育價值觀和親師溝通的現況,以原住民家 長的觀點來探討親師溝通相關問題,應是改善發展遲緩兒之原住民家庭在面 對發展遲緩兒的重要依據。

二、原住民家庭教育

(一)傳統原住民家庭教育觀點

傳統原住民的教育在家庭與部落中,另有一套非正式教育系統在運作。

諸如舅父,祖父母,兄姊,長老,鄰居,同伴,在兒童社會化的過程中都扮 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只是眾多教育的來源的一種,父母之外的部 落中其他成員也是兒童成長過程的「有意義的他人」(吳燕和,1963)。由 於台灣原住民各族都沒有文字,因此,台灣原住民傳統的教育「基本上以整 個部落為場域,以生活技能為引導,以前輩父兄為師長的終身學習教育。它 透過各式各樣的歲時祭儀、生命禮俗、禁忌系統甚至樂舞的傳唱來達成不同 層次的教育目標」(孫大川,2000),李亦園(1963)在泰雅族的傳統教養 方式的研究中指出,幼兒是在婦女的照顧下,開始社會化的學習。教育發生 在與父母、親戚和遊伴的接觸中,兒童憑觀察、模仿和暗示學習,一切的學 習都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傳統子女教養方式,大多循非正式教育管道,鼓

勵「自然」地以群體為單位之學習。然而這種傳統部落教育自日據時代已逐 漸瓦解,加上政府過去的漢化政策,使得部落教育功能逐漸式微。但是這些 傳統原住民家庭教育觀點仍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原住民的教育價值觀。廖守臣

(1998)以泰雅族為例探討教養方式,發現:傳統泰雅族並無文字,也沒有 一個特定教育機關對兒童進行教育工作,在進入幼兒期(約 5、6 歲起)後 依賴家庭與社會的長者之口傳、言行、暗示與指導,然後再藉由本身的模仿 與觀察進行學習。在管教方式方面,除非孩子有傷害他人身體的動作或言 詞,否則泰雅族父母多採取順其自然的管教態度。對於台灣原住民的家庭教 育,過去多以漢人的觀點來解釋原住民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而忽略了原住民 原有的特質,原住民父母由緊密的部落到「社會」已是個落差,再轉到現代 社會更是一大落差。面對部落原有的價值觀,與現實社會價值觀的衝擊,對 於原住民家庭教育難免產生影響。

(二)社會變遷對原住民家庭教育影響

原住民生活的困境影響原住民家庭教育:根據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台灣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998」,原住民生活痛苦指數明顯偏高:

1.原住民平均所得低:非原住民家庭每月平均收入為 87,000 元,而 原住民家庭每月平均收入僅 38,087 元(非原住民所得約為原住民的 2.3 倍)。

2.原住民教育程度低:15 歲以上的非原住民專科以上學歷者佔總人口 數 22%,國中以下學歷者則有 45%,但 15 歲以上的原住民專科以上學歷 者僅佔 9%,而國中以下學歷者則高達 61﹪(15 歲以上的原住民較非原住 民大專以上學歷者少 13%,而國中以下學歷者多 16%)。

3.原住民失業率高:非原住民失業率為 2.84﹪,原住民失業率則為 7.55﹪(原住民失業率約為非原住民失業率之 2.7 倍);另外依據行政院主 計處 2001 年 12 月經濟指標勞動失業率為 5.22%,而原民會於 2001 年 9

月推算原住民失業人口數為 26,482 人,失業率約為 9.24%,原住民之失業 率依然居高不下(原委會,2001)。

上述原住民生活困境的原因是大多數原住民受限於過往教育機會的不 均等,只能從事憑勞力、高風險、無一定雇主之薪資工作,使得收入有限,

甚至因為工作風險高,家庭主要生計負擔者遭遇工作傷害或因病無法工作或 死亡,不但需要支付龐大醫藥費,家庭且需付出人力成本照顧病患,影響家 庭收入,導致家庭陷入貧窮,家庭功能及婚姻關係也受到影響,使得生活的 弱勢更加弱勢,連帶也影響家庭教育的功能難以發揮。

原住民家長在受限於生計困境下,有時甚至需因工作離家在外,子女之 教養與親子關係也就難以兼顧;子女教養責任或由鄉下祖父母取代,因隔代 教養易產生親子溝通困難、彼此認知差異大、管教過於權威或溺愛等之問 題,也造成原住民家庭隔代教養的問題。朱森楠(1994)亦認為:「山地原 住民家長因低收入、低教育程度以及其價值體系的影響,雖重視孩子教育但 卻沒有適當的方法」。加上大部分家長因為教育程度偏低,不懂學校教材,

更造成父母不過問子女功課,即使有也力不從心。譚光鼎(1998)曾針對阿美 族的教育問題做探討,他提到由於阿美族隔代教養的情形普遍,學生的家庭 教育和學校教育就難以配合,甚至學校教師要兼代家長的角色以照顧這些暫

更造成父母不過問子女功課,即使有也力不從心。譚光鼎(1998)曾針對阿美 族的教育問題做探討,他提到由於阿美族隔代教養的情形普遍,學生的家庭 教育和學校教育就難以配合,甚至學校教師要兼代家長的角色以照顧這些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