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教育的普及,教育不再只是老師的責任,父母與老師在兒童的成長 過程中,均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而幼兒園是兒童學習社會化的重要環境,

也是家庭教育的延伸與發展。胡珍瑜( 2006)研究認為親師溝通的重要性,

在於開啟家長與教師之間對話的窗口、傳達親師的教育理念、促進家長參與 教學、提供教師有形無形的支持力量,以及促進親師雙方合作、雙管齊下協 助幼兒的學習與發展。許多研究也指出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對孩子的成長及 發展確實存有關係(吳武典、林繼盛,1985;Burns, 1993;Hoberecht, 1998),

影響教育成效的因素很多,「親師溝通的有效性」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不論是特殊教育或普通教育,家長參與其子女教育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家庭是所有教育的出發點」,Chavkin(1993)提到父母的參與是二十一世 紀特殊教育的重要趨勢之一。學者認為父母是否參與其子女教育是影響教育 方案實施成效的重要因素(McConell, 1994)。但是要讓父母參與子女教育,

親師溝通是重要的一環。零到六歲是幼兒身心各方面成長發展的黃金期,所 以家庭與幼兒園關係的建立,對幼兒的成長有相當大的影響。家庭是孩子第 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成長環境,父母特質、家庭狀況、教養態度等都會影響孩 子。近年來,由於社會潮流的快速變遷,家庭結構產生了不同的面貌,婦女 就業增加,傳統大家族和鄰里互助的力量漸形衰退,幼兒托育機構越來越受 到重視。研究者擔任幼保科教職,在輔導學生專業課程時,深感加強如何與 家長良好溝通影響幼兒學習的成效。在擔任特教班導師期間,實務的經驗,

加上目前就讀早期療育研究所理論研究,都重視發展遲緩兒家長與老師之間 溝通良好與否,對於早期療育的成效有很大的影響。

當父母雙方均須出外工作養家,加上鄰里互助功能不足,對於幼兒托育 的需求也就大量增加,幼兒園成為承接幼兒教育與照顧的重要機構之一,因 此幼兒園成為幼兒的另一個生長和學習的重要環境,學校在幼兒成長、社會 化及家庭支援性功能,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對孩子發展的影響,學校和家 庭的影響力佔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鄧運林(1995)認為親師充分溝通、合作 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家長與教師、家庭與學校彼此能密切聯繫,良好互動、

溝通、合作,才能夠給予孩子豐富且健全的學習成長情境。透過幼兒園與家 庭的雙向溝通,有助於雙方的了解、認同、合作,讓園方的理念可以傳達、

讓家長的需求有管道反應,在幼兒成長階段,幼兒園與家庭良好的互動關 係,不僅可以提供現代父母教養兒女的資源與協助,更能夠建立雙方相互支 持的夥伴關係。因此親師溝通對於孩子的發展成長佔有相當的重要性。

對於發展遲緩兒童而言,家庭是最重要的生長與學習環境,發展遲緩兒 的家長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更了解孩子的需求及特性,家長資源的整合與 介入,無疑是早期療育成功的要件。家長養育孩子的態度、想法、觀念、方 式等方面,更影響學前發展遲緩兒童是否能把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 黃金期,以降低或消除障礙所帶來的影響。所以對於發展遲緩兒,不管是在 療育階段或是學前教育階段都重視且需要家長的參與。胡珍瑜(2006)指出,

家長參與的重要因素是相關重要人員與家長良好的溝通與互動,才能傳達正 確的資訊與需求,發揮最大的效果。孩子的生活是不可切割的,唯有考量到 孩子的整體生活環境,也就是考量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的配合,才能為 特殊需求的孩子創造更多的可能,而這些需要彼此能溝通無礙。楊惠娟

(2007)研究指出家長對學校或專業人員的期待,希望雙方間要有聯繫溝通 的橋樑管道,親師之間有更多合作的機會與關係,讓家長在協助孩子這條路 可以走得比較順遂。

對於家有發展遲緩兒的家長,的確各方面都較一般家長需要更多的支

持、協助,謝鴻隆(2003)的研究發現老師缺乏溝通技巧,缺少和家長的互 動,熟識度不夠,將使得彼此間沒有溝通的話題。Arcia、Keyes、Gallagher 和 Herrick(1993)提出 5 歲以下幼兒沒有充分使用早期療育服務的三個最 重要的決定因素是不同的種族、文化背景、家庭收入低及母親失業;另外,

一個貧窮、住在鄉下、身心障礙、不同文化、語言的兒童也可能是沒有充分 使用或從不使用早期療育服務的高危險群。由此可知,家長參與孩子的療育 可能的困難因素有家庭的語言、文化差異、專業人員對不同的語言及文化缺 乏認知,缺乏支持等,這些都是影響家庭參與孩子療育程度的重要因素。

在親師溝通的過程中,不同家長有其特殊需求及溝通方式,老師可能因 為價值觀、教育觀、判定幼兒行為準則的不同以及隱私權的維護等(Katz, 1994/2002),與家長互動時產生不愉快的情形。面對不同的家庭文化時,能 了解並尊重家庭的文化價值觀才能有效溝通,達到溝通的目的。因此,為因 應多元文化家庭的產生,教師在親師溝通互動中,更不能忽視家長文化背景 的差異。台灣過去在教育政策中以主流文化為主,強調少數族群應接受主流 社會文化的社會化教育,以便適應當地的社會,但主流的教育模式忽略少數 族群或移民兒童的文化認同及其社會經濟、法律觀點因素,被證明不利於整 體社會的和諧發展(馮朝霖、簡瑞容、詹志禹 1996)。

近幾年來,台灣一方面邁向國際化,另一方面追求本土化,在本土意識 抬頭下,原住民相關政策也逐漸受到重視,在探討原住民各種議題中必定會 提到與原住民相關的教育政策。而政策的發展方向是否又普遍的符合原住民 的要求與期待?研究者在就讀早期療育研究所期間,在課程中對弱勢家庭議 題深感興趣,蒐集弱勢家庭教養需求的探討相關文獻,閱讀這些文獻觸發研 究者對不同族群家庭教養觀點的關注,因此研究者擬探討有關家庭親師溝通 的議題時,將研究對象設定為家有發展遲緩兒的原住民家長,去探討親師溝 通的相關問題。

原住民面臨社會變遷,傳統山林生活不易,必須離開家鄉到外地工作,

由於普遍學歷不高,又沒有專業長才,通常只能從事勞力的工作,工作時間 長,無法輔導子女;有些父母赴外地工作的家庭,將子女留在部落,造成原 住民部落中隔代教養的情況相當普遍,甚或只有與未成年之兄弟姐妹同住等 狀況,祖父母輩之教育程度較低落,對於如何教養孫子女的知能更是缺乏,

常無法有效地代為管教子女(張再明、林淑玲、涂信忠、陳欣潔、蔡嫈娟,

2004)。即使是留居於部落之家庭也大多以務農、漁獵維生,生活普遍困苦,

家長為了生計,無暇顧及子女日常生活起居,對其子女的照顧與教養都面臨 極大的挑戰(涂信忠,2003)。雖然政府強調重視多元文化,對於少數民族 原住民的權益及教育問題也漸漸關心,但是原住民的家長在孩子的教養問 題,由於教育專業人員在溝通方面,而產生了若干障礙(劉貞蘭,1998)。

教育專業人員若是缺乏對原住民家長想法進一步的瞭解,往往存在著對原住 民族的成見與誤解,認為他們並不關心子女教育,使得親師之間的溝通變成 是件困難又不易見成效的事。要提升家長參與孩子的療育需要有效溝通,溝 通是建立信任、了解與傳遞訊息的關鍵。洪怡芳(2005)指出幼兒老師感受 到親師間產生不愉快的原因「溝通不良」是其中重要因素。尤其在面對原住 民不同文化的群族且家中有發展遲緩兒的家長,在親師溝通的歷程中所面臨 的問題與需求為何?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師溝通並了解其相關問題是值得去 探討研究的內容。

譚光鼎(2002)認為原住民所呈現的教育問題是文化差異所造成的,原 因是肇因於後天「養育」方式的差異。黃秀美(1999)以阿美族父母的教育 相關研究中指出,發現原住民的教育觀和漢人家長有很大差異,阿美族父母 對於教育的要求是希望子女能夠自己獨立學習,憑本事、自力更生,漢人家 長在士大夫的傳統觀念下,重視孩子的學歷,因此對孩子的教育也較為積極 重視。廖守臣(1998)於泰雅族家長教養方式研究發現:傳統泰雅族並無文

字,也沒有一個特定教育機關對兒童進行教育工作,在進入幼兒期後依賴家 庭與社會的長者之口傳、身體力行的暗示與指導方式,然後再藉由孩子的模 仿與觀察進行學習。在管教方式方面,除非孩子有傷害他人身體的動作或言 詞,否則泰雅族父母多採取順其自然的管教態度。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泰雅 族兒童就可能缺少家長適度的關懷。而部落中大部分家長因為教育程度偏 低,不懂學校教材,更造成父母不過問子女功課,即使有,也力不從心。這 說明了族群文化影響家長的教養觀點必須被納入親師溝通的考量,原住民傳 統生長於山林自然,所傳承的文化以及教養觀念與漢人有許多的差異存在。

陳枝烈(1997)認為原住民家長教養態度較縱容,對子女也無過高期望,任 憑孩子自由發展。劉慈惠(2001)認為有些研究者或教育工作者在有意或無

陳枝烈(1997)認為原住民家長教養態度較縱容,對子女也無過高期望,任 憑孩子自由發展。劉慈惠(2001)認為有些研究者或教育工作者在有意或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