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多元智能理論運用繪本教學之藝術課程內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多元智能理論運用繪本教學之藝術課程內涵

因此,兒童繪本的教學設計若能融合戲劇、遊戲、美勞、音樂、語文等活動設計,

必定能加深兒童的經驗與感受,學習會更加深刻。

繪本如同小小美術館、文學館一般,提供有助於藝術教育上相當豐富的教學 內容,兒童對於難以理解的美感美學或是畫法技法,也能因繪本來吸引兒童目 光,透過輕鬆活潑的氣氛中,欣賞和學習來能淺移默化,無形之中達到藝術鑑賞 和美感理解的教育效果。在進行教學時,不阻擋學生思考,要以學生為中心,讓 學生在安全的情境下,有空間可以自由想像,並以學生能理解方式表達,進行多 元方式來延伸故事,加深學生的經驗感受,以達成繪本在藝術教學上產生的效果。

第三節 多元智能理論運用繪本教學之藝術課程內涵

本節先介紹多元智能運用於繪本教學的關聯,並探討多元智能理論在藝術教 育之運用,最後探討多元智能運用於繪本教學上的藝術課程的設計理念,以了解 之後的課程設計的基礎。

一、多元智能理論與繪本教學之關聯

繪本當中豐富的各種類型的延伸題材與多元智能理論的八大智能所提出的 能力,在教學上的搭配性很高,幾乎都能互相呼應如下(表2-6):

表2-6 繪本題材與多元智能對照表

故事繪本延伸活動相關領域 八大智能

戲劇/藝術 肢體-動覺、空間

音樂/律動 音樂

數理/自然 邏輯-數學、自然觀察者

諮商輔導/心理治療 內省、人際關係

語文/認知 語文

研究者參照黃淑英(2005,p.4~p.17)

另外,林敏宜(2000)多元智能理論運用於繪本教學的設計理由如下:

1.多元智能可以考慮到個人有不同的優勢感官,讓其印象更深刻,增加其對事物 的理解。

2.每一本繪本的特性和主題內容都不盡相同,需要用多樣化的方式來傳達每本繪 本的內容意義。

3.多元智能活動的統合運作可以讓閱讀的廣度和深度更為活化,讓學生更增進閱 讀的興趣。

二、多元智能理論在藝術教育之運用

多元智能中的語文與邏輯被認為是學科主要成就的智能,音樂、空間、與身 體動覺被認為是掌控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藝術相關領域的智力,若是藉由 接受更廣泛的藝術教育課程能使多元智能結構更均衡的發展。Gardner 也提到將 美術創作或是欣賞的能力是與空間智力是直接相關聯的,但同樣的,他認為透過 藝術教育中的創作與欣賞過程,可使總體的智力能有更為完備的發展(黃壬來,

2002)。

除了Gardner 本身的觀念外,還有其他藝術教育學者提到的觀念都間接與多 元智能理論的觀點產生相關。在目前九年一貫的藝術與人文領域中,有三個重要 的觀點:(一)本領域強調以人文素養為核心的藝術學習,目標涵蓋「探索與創 作」、「審美與思辨」、「文化與理解」及分段能力指標;(二)本領域強調每 一位學生藝術學習權的實踐,提供適性化的藝術課程,幫助所有的學生發展多元 能力;(三)各單元能達成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等方面的統整。當中強調 發展多元能力,適性化的藝術教育,且強調人文素養與藝術統整,與多元智能的 教學觀念是相似的。

劉振源(2005)提到舊式美育和新式美育的差別,舊式美育是如同培育畫家,

只是標準降低來適合兒童,並且將美術當成學校教育的副科,可有可無,只是隨 著教學者出個題目,期末打個分數,與學習前並無差別,且舊式的思維只是以眼 睛往外的再現自然而已。但新式美育的目的在於創造過程中,完成培養人為目 的,所以思惟是藉自然界向人的內部透視,以表現自己心理內部為主,主張以作 者個人個性的發揮及創造性的表現,所以作品是有各自獨特的面貌。另外,舊式 著重在技巧技術,新式美育則是企圖培養觀察力、記憶力、辨別力、過程中的注 意力、耐力、意志力,甚至是信心等,兒童的基礎感官能力與習慣、個性的養成 等,和兒童自身相關經驗的教育才是目的,而這些能力因此成為學習的內容。此 處所強調的能力學習便與多元智能所要強調的智能學習是相似的,重視各種感官 智能的觀察,且強調兒童個人的經驗,及個性的發揮與創作的獨創性。

另外,兒童學畫重要的是感情上的表現,若忽略情感表現只靠技巧是不會感 動人,因此在兒童期學會繪畫技巧前,更重要的是「知覺能力與感官的訓練,及 情操的陶冶和腦力的開發」,這些基本智能的教育,須在兒童的發育成熟前需要 完成,否則就會失去機會,也失去情操的涵養,無法達成藝術真正的本質(劉振 源,2005)因此,在藝術創作之前,若是能先將兒童多元的智能先開發出來,才

能發揮兒童的真正情感,進而達到藝術的意義和本質。

陸雅青(2005)提到研究顯示,大腦的各區域分別司掌不同的功能。大腦的 左半側,主要操控人類語言功能和其他辨識、命名、知覺空間、數理邏輯等功能,

主宰人的右半側;而大腦的右半側則與我們的情緒表現、辨識音調、空間關係等 直覺有關聯,且操控人的左半側。而人大部分是(約90%)是以右手為優勢,因

此左半腦是較占優勢的部分,這似乎界定了兩種不同傾向的特質,合理的、言語 的和敏感的、藝術性的。據此,左右腦與多元智能搭配之位置如下(表2-5):

表2-5 多元智能大腦位置表

大腦位置 左腦 右腦

操控位置 操控人的右半側 操控人的左半腦

特質 合理的、言語的 敏感的、藝術性的

多元智能 語文

自然觀察 肢體動覺 內省

邏輯-數學 音樂 空間 人際關係

(研究者自行整理)

依上表所述,陸雅青(2005)提到多項實證性的研究也顯示,繪畫或其他具 有創造性的活動並不只有牽涉右半腦的運作,而是要經由左右腦的協調合作互相 協調,才能把創造性發揮到極致。兩個腦各有所司,如何積極將這個發現運用在 實際的教學活動之中,是藝術教育要努力的方向。也因為這兩半的腦都有獨特的 功能,使藝術教育學者再度以「視覺-觸覺」的理論引起興趣,認為美術教師可 以依照學生不同的認知取向,而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生的生心理差異,不是 容易可以一目了然,所有的個別差異性,包括智商都會影響其學習。所以,左右 腦的理論,可以幫助美術教師來了解學生在藝術方面的學習和不同的傾向,而且 這些的不同表現形式都有關生理上的因素,並不會輕易的改變。據此,美術課程 中,我們可以提供學生用不同的形式去表現主題的機會,或許這種表現會被批評 為不符合視覺原則,但其實當中所蘊含的情感張力常會撼動人心,給人無限的衝 擊(陸雅青,2005)。據此,本研究之多元智能的教學運用在藝術教育的課程上,

便是運用多元智能的理念,能讓學生左右腦能協調,並能依學生自己的智能取向 來學習,創造出更好的創意美術作品。

三、多元智能運用繪本教學的藝術課程設計理念

兒童的創作過程中,每個學生有不同的個別差異,可能是觀察力不足,體驗 與感受不同,選擇和組合只憑直覺,比較不會思考,而形成表現技巧樸拙,無法 將過去經驗形成心象,也就無法構思所要的表現,因此,缺乏題材經驗的學生,

教師應先給予充實題材經驗的機會,先協助學生形成心象再來進行創作表現,對 學生自信心的提升建立,也較不會讓學生造成挫折感(黃淑英,2005)。

因此,最佳考慮是使用繪本教學,郝廣才(1998)提到繪本如何吸引兒童,

一是因為繪本是圖像的藝術,可以完全超越文字的障礙,其二是它表現的形式是 親切且淺顯易懂,創作方式也豐富有趣。用「美、感、遊、創」來說明,分別是

「美感的追求、啟動孩子自我思想的馬達、閱讀成為一種遊戲、美術風格的多元 表現」。另外,當學生藉由繪本欣賞來培養觀察力,融入在繪本的情境當中,能

夠感受到周遭生活中的事物越來越多,對藝術的了解也會更加深入,並且會比較 沒有距離感。提供不同表現內容,讓學生有機會從了解自身到與身邊的人相處環 境等主題(黃淑英,2005)。因此,繪本有著豐富多元的類別,加上豐富的視覺 藝術效果,透過深入兒童情感上的體驗與生活經驗的結合,引起兒童許多想像與 畫面的創作想法,因此適合來作為題材來教學。

黃淑英(2005)認為,繪本所涵蓋的多元功能,與藝術的統合教育的功能是 非常相似的,原本美術跟其他學科科目不同功能的地方,是在可以與其他科目結 合,這點和繪本的功能,是一樣的功能,也符合現在多元智能的理論架構,原本 就可以嘗試配合運用。

總而言之,多元智能理論觀念和繪本的教學及藝術教育的課程,皆強調「統 整」的觀念,也強調「全人」的終身觀念,基本的理念是相通且相互協助的,據 此,本研究透過多元智能的八大智能的啟發,運用在多元題材且豐富的文學視覺 效果的繪本教學上,實施在藝術教育的課程,能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進而提升 興趣與態度,讓兒童的藝術繪畫表現能更有獨特性與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