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多能性分析架構及建立

第一節 多功能性之起源與內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第二章 多功能性分析架構及建立

承接第一章所述,農業多功能之聯合產出有減緩 CO 提昇 NCO 之功能,

而此功能是否能夠讓研究樣區三鄉朝向多功能農業發展,本研究將採取多功能 性理論檢視分析之。首先,第一小節講述農業多功能性之起源與內涵,了解多 功能性之提出,主要是反思二戰以來,因強調使用化學資材以使農業生產能獲 得較大收益,以及大面積栽種單一作物所造成的環境破壞、生態浩劫等情況。

因此,社會大眾對於農業的需求與期待,除了經濟生產面向(提供糧食),還 具備社會文化、環境生態面向等功能,而這種聯合產出的特性,便是農業多功 能性的主要特徵,本章便循此為分析架構作為後續研究基礎。

第一節 多功能性之起源與內涵

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糧食短缺,各國為穩固情勢,均著重於大量糧食生 產作為提振戰後的經濟的手段,惟過度強調農業生產大幅擴張的結果,導致農 業生產環境遭受破壞,優良農地周邊生態因大量使用農藥、肥料等非天然產品,

使農地遭受侵蝕造成地力逐漸惡化,並且加速農業生物多樣性減少,也使人民 對糧食安全失去信心,有鑑於此,論者除反思農業經營過程中如何使生產農作 物(商品)量足質佳外,也考量其他非商品產出的重要性。因此在 1990 年代 初期多功能性就被農業界所討論,當時的基本概念為:農業不只是生產與銷售 產品而已,亦能生產有目的(intend)與無目的副產品(unintended by products),

其中有些副產品是有益的,有些則是有害的 12。而國際上正式提出多功能性,

是在 1992 年里約熱內盧的永續發展宣言中,其原始意義,係在描述生態友善 農業的潛在正面環境效益(Garzon,2005:3)。

多功能性(Multifunctionality),或可稱為「多功能農業(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其觀念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市場競爭條件或社會需求的變遷,

例如糧食生產過剩、生產環境的破壞,及環境保護意識提升等,使農業經濟功

12 有益的副產品諸如鄉村寧適功能、國土保育、維護生態環境…等,產生正面外部性的非商品 性產出;有害的副產品諸如因過度發展農業而產生的地力肥沃度降低、農藥使用造成生態污染…

等,除了生產商品性農產品外,另產生負面外部性的非商品產出(李舟生,2000a: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能的重要性逐漸降低,社會大眾對農業之需求或期待逐漸改變,而藉多功能性,

回應大眾對農業與農村的關懷。這些期待包括環境景觀維護、水資源管理,與 水患控制、社會照顧及文化承襲等。因此,多功能性被認為是一種新的典範

( Unifying paradigm ) 」 , 使 後 現 代 農 業 得 以 符 合 新 的 社 會 需 求 ( van Huylenbroeck et al.,2007:5-6;李承嘉等,2009:138)。

現今農業發展的趨勢,有兩項新的農業典範或體制:一是農業體制從生產 論(productivism)走向後生產論(post-productivism)13,二是從生產論走向多 功能性的農業體制。並且此兩種體制的觀念,已成為許多國家(諸如歐盟、中 國、日本及韓國等)農業政策的新指引。我國目前則較少對此兩項體制方面之 研究(李承嘉、方怡茹等,2008:31-32),英諺云:「只要談到吃,就離不開 農業(When you eat,you are involved agricultrue Agriculture)」,而這是無法 推翻事實,不論古今、不分種族,人類的生存無法離開吃,此即是農業之於人 的最主要價值。農業是一種依賴自然物質而生產的產業,其所賴以生產的基本 要素:日照、雨水、土(壤)地等也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因此農業在自然 生態體系下,具有與生俱來維護自然景觀與生態環境的功能,然而隨著經濟的 發展,農地使用與耕種集約度的增加產生了經濟與生態目標之間的衝突,有待 調節因應(劉健哲,1994:73)。值得關注的是,多功能性成為普遍的農業政 策概念,以及廣受研究、討論與應用,則是受WTO成立後世界國際農業貿易 自由化14的影響;以下將從農業的多功能性核心價值觀及發展模式作進一步回 顧。

一、多功能性核心價值觀

農業多功能性的核心概念,在於各種商品與非商品的聯合生產成果,特別

13 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社會普遍缺乏農糧及日常生活必需品,傳統的農業生產論可以有系 統地分派農村土地,並且有效率地解決物質缺乏的問題。但是,三項改變直接影響到農村土地使 用:1.許多國家農糧生產過剩;2.在某些國家或地區,因市場需要而出現的寧適導向土地使用;

3.社會價值改變—對環境保育的重視。這些,促使兼顧農地實質生產與非實質生產使用的後生產 論的形成(Bergstrom,2005;Holmes,2006)。

14 當時新自由主義積極主張各國政府應減少干預和補貼,並將國際農業貿易回歸市場機制與自 由貿易,此一趨勢影響到全球各國農業政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強調農業的非商品產出,能以公共財或私有財形式進入到公共服務與市場流通 場域,而聯合生產成果方是多功能農業之總收益。亦即在農產經營實務中,不 同的生產計畫會採取不同集約度的經營方式,而生產集約度除會影響農業商品 與非商品產出的聯合關係之外,更會進一步造成社會、經濟與環境的衝擊(王 俊豪,2008:37)。農業多功能性之主要核心價值觀,可從聯合生產關係中的商 品和非商品產出兩方面進行說明,如圖 2-1 所示。此係因經濟行動除為生產之 外,生態和社會效用總是伴隨農業經營而生,而永續的生產計畫在最後則是取 決於商品和非商品產出的相對價格。因此,由不同程度的聯合生產所形成的社 會效用,可以作為量測某種程度多功能土地利用和資源永續利用的一個原則

(Wiggering et al.,2006:238-249)。

除此之外,Wiggering et al.(2006:239)認為多功能性必須置於農地利用 的永續發展脈絡來思考,關於農地利用的永續性,通常著眼於經濟與生態兩大 面向,農業經濟活動通常會形成生態效益,故建議在探討多功能農業政策時,

須藉由多功能土地利用的概念來加以整合,亦即農業多功能性必須奠基在農地 多功能利用之上。農業的多功能性延伸為農地的多功能性,成為許多國家在規 劃永續發展相關措施時,將農業補貼之理由賦予正當性,轉化為強調農業活動 或經營的重要性,從而作為政府需保存優良農地資源,避免農地遭任意變更使 用,以緩和氣候變遷對糧食安全威脅之相關配合措施。

資料來源:Piorr et al.,2005b:13。

近年來農業多功能性之概念,如前所述。蕭景楷、黃錦煌等(2003:133)

依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ries,OECD)對農業多功能性定義認為:產業具有多重產出的經濟活動, 靜(1999c:25-29)說明如下:

(一)農業的正外溢效果(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s)包括 a.可融入農業體驗、

休閒度假、教育文化等特質,以怡情養性;b.提供生態保育、洪泛防災、淨化 空氣、水質過濾等「公共財」(public goods)以維護良好環境;c.成為開放 空間與城鄉發展之緩衝區域,以避免利用衝突產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二)農業的負向外溢效果(negative spillover effects)如:坡地過度墾殖造成 土壤流失,肥料、農藥用量不當,形成污染公害。

然而,有些環境外部性是一個聯合產品概念,並與農業生產過程直接連接,

例如畜牧場之主要農業生產為牛乳,但其環境之景觀寧適性(外部性)和牧場 農業生產直接連接;有些非商品產出則是屬於非農業的產出,無論其社會價值 如何,通常不被列入一般常規的經濟計算,例如生態保育、農業體驗、淨化空 氣、水質涵養過濾等,即難以量測(measure)轉換為市場的貨幣價格。

概念上較值得關注的是,多功能性最初的概念係為維護農業貿易利益而提 出,理論基礎較為簿弱,連帶使得多功能性在農業政策的辯論中存在不同的含 義。基此,OECD(2001:7)根據多功能性的核心元素,進一步賦予多功能 性運作性定義(working definition)以提供多功能性分析基礎架構。強調多功 能性的核心元素為:「農業可聯合產出商品與非商品,且某些非商品的產出呈 現了外部性或公共財的特徵,市場對於這些財貨的提供能力可能是不足的」。

農業多功能性概念有助於提供政府一套更全面的評估模式或框架,使其能於經 濟、生態、社會等層面正確地量度農(耕)地農業政策的衝擊和反應,提供更 切合社會所需的農業及農地政策。

上述提及的聯合產出概念,可藉生產可能曲線圖予以說明,如圖 2-2 所 示。

資料來源:Van Huylenbroeck et al.,2007:8;陳怡婷,2008:14,本研 究改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能,較低的生態功能。此際,須視社會整體的效用曲線和生產可能曲線於何處 相切,方能決定兩種商品的社會最適產出量。

由於在現實情形下有機農法不可能全面取代慣行農法,若要符合社會整體 效用曲線(即無異曲線),則應是在有機(或無毒農法)、慣行農法二者生產 可能取得平衡,即生產可能曲線與社會整體效用曲線相切,二曲線切於最頂點 C 時,能達到兩種商品的社會最適產出量。亦即,當農業產出至(y*,z*)時,生 態功能與糧食功能皆達到其最大化。

二、多功能性發展模式與論述

(一)多功能性發展模式與論述

一般來說,農業的多功能性可包括:一、環境功能:景觀(生物多樣性、

遊憩與美觀)、文化傳承、減少污染。二、糧食安全。三、食品安全。四、農 村活動(農村生活、農村的經濟活動)等。然而蕭景楷、黃錦煌等(2003:134)

並指出,由於每個國家的社會、文化、政治與經濟情況不同,其對於農業多功 能性定義的項目也不盡相同。因此,何謂多功能性?學者李承嘉、方怡茹等

(2008:39)認為,經過了相關國際組織的參與提倡,及已有的相關文獻及政 策討論,它的意涵變得複雜多元,而被提出來有各種不同的界定,且迄今仍未

(2008:39)認為,經過了相關國際組織的參與提倡,及已有的相關文獻及政 策討論,它的意涵變得複雜多元,而被提出來有各種不同的界定,且迄今仍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