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訪談設計及結果分析

第二節 訪談結果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5

第二節 訪談結果分析

本研究個案位於芳苑鄉、福興鄉、大城鄉,三鄉在第二章已敘明為彰化縣 內之主要農業鄉鎮,其領取相關補助面積、金額均名列前茅已占全縣 48%,是 以休耕農地對於真正從事農業經營之農民,實有諸多問題影響,包括非休耕田 的生產成本增加、相關行業斷層農業空洞化、水源涵養及調節功能不彰、形成 另類租金標準等問題,對於農業經營環境極為不利。

以下將對農民之訪談成果,按照訪談大綱除基本資料(如附件受訪名冊及 農民背景)扼要敘述外的四個功能主題依序呈現,即對農地的價值觀、農地休 耕補貼的所造成的影響、相關配合政策的接受情形、對休耕補貼有其他的意見 或建議。

一、農民訪談結果

(一)農民基本資料介紹

本次透過彰化縣政府及大城鄉、福興鄉農會介紹,才能和實際從事農業經 營的他們聯繫,並接受訪談。從 104 年 4~10 月期間,分次實地前往農民家裡 或約在農會實際訪談,共訪問農民 7 人,按照訪問次序編號 B1 至 B7,其基本 資料介紹可參見附錄名冊,其中 B1、B2 為大佃農耕作面積均超過 10 公頃;

B4 與 B5,B6 與 B7 農業經營成果良好,能獲得縣府及農會承辦人員稱讚或印 象深刻者,通常經營農業有較佳的成效收益,兩兩均為摯交一起接受訪問。

簡單介紹這 7 名農民,性別以男性為多,有 6 名男性,1 名女性。有二位 大佃農也是以種水稻為主要收入,而其餘 5 人則均為專業農夫,值得注意的是,

從訪談的過程可發現,受訪對象均為專業農夫,年齡多在 50 歲上下,僅 B2 較 特殊 30 歲而已,且是大佃農,其實務經營意見值得多加關注。

(二)農民對農地的價值觀

綠色革命後的生產模式,強調擴大耕地面積、種植單一品項作物,以減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6

耕作和收成所需的耕具種類及化學補給品的型態,達到降低成本與提升獲利空 間之目標(Goodalljane 等著、陳正芬譯,2007:70;張瑋琦,2012:257)。

意即農業生產其實在普遍市場中仍以前述方式管理,即俗稱的慣行農法,亦為 第二章文獻回顧中所提及的生產論、後生產論,多數農民仍側重商品產出(CO),

農作物能否有最大的獲利,實無可厚非,但多功能性欲提升的非商品產出

(NCO),卻更加不易。透過實地訪談梳理出下列價值觀:

1.農地是維生工具亦為國家糧食安全所繫

農民大多對農地的生產功能較熟悉,主要因素農地是維生基本工具,並認 為農業生產重點在於農地,生活、生態對於他們而言,實無暇再理。受訪者 B2:「收入很重要,因為針對青農這一塊來說,你鼓勵青農返鄉,你要給他經 濟層面有一定的收入,來維持基本的開銷,大家才會願意投入,這是一個最現 實的問題。再來才是扮演提供者角色,將生產的糧食給大家吃。」受訪者 B4 強調:「鄉下的地方大部分總是先把肚子顧好,要發展就是我有個基礎在那兒,

才會說大家一起來做些甚麼?才比較有機會,簡單說休耕的補助,其他轉作的 項目也好,也不用強調只要有做(就可以了)。反向去思考到底糧食供給率有 沒有因此增加,糧食安全有沒有增加,人總是要吃飯的嗎!不是嗎?」但民以 食為天,養活百姓要依賴農業生產糧食,是國家的根本,具有糧食安全的重要 功能,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受訪者 B1 強調:「農地是我基本維生的工 具,糧食是我們的根、國家的本,不論種米、菜或雜糧,土地當然要耕作,我 會出去代耕是不得已的,如果農地的面積夠的話,也不需要作代耕能夠顧到自 己的收入,第一產量會比較好,而且不用東奔西跑,也會輕鬆一點。」

2.農地對於環境生態有所助益

農地的生產經營對於維護生產環境及生態環境很好的媒介,雖說休耕有助 於恢復地力,但持續的利用土地不論是水稻或樹木、花卉,或契作大豆、黑豆、

芝麻雜糧作物,總比荒廢不利用對環境更好,受訪者 B5 表示:「倒楣的是在休 耕轉作的時候,撒的田菁放著讓他生蟲,我隔壁仔就很恐怖了,有一年的一個 晚上隔壁的…他都撒田菁,我在他隔壁種紅蘿蔔,奇怪種好久都沒有出,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7

是一有嫩芽全部都被蟲掃光了,有夠恐怖。他沒有在管理維護啦!他整區放任 啊!照理說盤固拉草你要去整理,當他都生雜草的時候,一定會生一些有的没 的蟲給拖來了,他如果有在耕作就沒有這些(問題)發生。」以農民角度而言,

只要有人管理、維護就不致於雜草叢生、窩藏老鼠害蟲,影響毗鄰農地經營,

同時相對的維持生態環境平衡,對於環境是最好的助益。

受訪者 B2 表示:「單單看環境生態,就所謂調整耕種制度來這是件好事,

沒有問題啦!因為像是荒廢掉的田就草長的太高,草高沒關係而是草高會引來 奇奇怪怪的老鼠或外來寄生樹種、草種那才是問題。對於農田來說第一是生態 造成影響,第二是你這塊在中間,旁邊至少有八塊田都會受到影響,那是保守 的(估計)八塊,要是你這邊田位置太好了,毗鄰了十幾二十筆(土地)的問 題就會更大了,影響耕作及環境不打緊,生態也會嚴重失衡。」

農地在從事生產經營時,對於正常運作的田區,其生態環境會因而保持一 定的自然平衡,不論經營何種作物,對於生態鏈的維繫都得以觀察的出來受訪 者 B4 強調:「我們也不會特別去毒害它們,因為現在有很多禁葯都不能用了,

就是田裏有些青蛙,沒有特別去殺它們,希望保持較正常的環境生態;它們自 己還是會進去啊?怎麼進去也不知道啊!七腳、田雞也都會跑進去,因為我怕 老鼠進去,網室裏面所以有養貓,讓貓進追老鼠就不會跑進去,至於土撥鼠是 不受影響一樣打洞。」

這也確實回應了第一、二章所言農業經營生產有 CO、NCO 二種產出,是 一種聯合生產(jointness pourduction),加以因世代演進農藥用藥正常化(不使 用禁藥)、合理化(不過度使用),對於農業環境及生態的助益,受訪者 B5 表 示:「在我們彰化大多數慣行農業考量到成本,其實不會過量的使用肥料及農 葯,不僅合理、節省成本,也對於環境生態加以維護,增添不少的助益,更何 況此助益在下個期作我們還是有享受的可能。當然也有少數的人在從事無毒或 有機生產,但我可以確認的是,我周遭的朋友沒有人在做」。在現實情境下農 民為了先求温飽,採取最合理的慣行農法,但以 B5 為例其實是對環境已算是 友善的了,如果能結合後端的銷售,他必能投入無毒或有機農法生產,為生態 再助一份力,因為他能有下期作享受豐收的可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8

3.活化休耕地有助提供農村地景的維持

訪談中農民表示,雖農夫高齡化,受訪者 B7 強調:「真正的農民其實他們 很不喜歡休耕地,因為休耕後要再整理回復可耕作狀態要很費氣力,也會影響 他們自己本身耕作的地力…即使我已 66 歲只要身體還可以,會一直作下去。」

土地不用是很可惜的,未善盡利用。但對於耕作仍保有既有作息,同時能維持 農田之正常運作,同一農村的農民都有相同的作法時,農村地景方得以維持,

保有記憶中農村的樣貌,受訪者 B1:「種稻達到一定規模(面積)時,收入、

利潤會較為穩定,且田裏綠油油的一片,心頭舒暢、踏實許多,雖然不是無毒 或有機(農法),但村裏頭的景觀就有說不上來的好看。」

受訪者 B3 表示:「你一但喜歡了一但認定了這種土地價值在那裏的時候!

你就會在你有能力的時候,就會順著這一種價值觀去做…如果農地不活化種植 作物或樹,那農村還叫農村嗎?」也因為農地活化復耕或轉作讓農村更顯活力,

不再因為長期的連續休耕地或廢耕地,而呈現孤寂落寞的農村。

4.農村(業)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農村由農民、農業、農地所組合交織而成,農業文化應蘊而生,以臺灣目 前的最大宗的水稻為例,經營規模小、投資成本高而論,實不足以維持生活所 需,甚或虧錢,受訪者 B4:「其他兄弟都去外面(工作)了,這些祖產沒人顧 也不行,當然!沒有太多的選擇,尤其當父母老去沒體力,無法下田,一定要 接起來,不然咧!所以要想辦法維持生活,農業繼續作下去,農村的文化才有 根本。況且農地是我們的根呀!只要還過得去沒有理由放掉它,只要達到一定 規模上去就好。」

但農業有時是因為對於土地情感及記憶的寄託,以及祖產的維持,才間接 成就了農民願意傳承農業,受訪者 B2 強調:「家裡有田,因為父母親他們本來 就是從農、林業者。因為如果站在一個比較短期的想法裡面,我做(耕作)一 年沒有收(入)到四、五十萬元,我不如去外面工作,但為了繼承代耕、代割 家業,還是要回來,所以只要達到一定規模上去就好了,在傳承家業同時還能 保有一點農業(文化)的感覺。」一方面礙於生活現實,同時對於農地特殊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9

情感記憶,這才是使農村(業)文化得以延續的重要關鍵。

(三)活化休耕地補貼的影響

「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透過輔導農田轉作與辦理休耕種植綠肥作 物或翻耕等措施,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維護農田地力及多功能性,在 102~105 年中程計畫並規定,每田區每年自 102 年起僅得辦理一個期作休耕種植綠肥,

另一個期作鼓勵種植契作進口替代、具外銷潛力、有機及地區特產等產銷無虞 作物,而因為每個項目有各自的補貼金額,也設下了一個誘因,對於收入本來

另一個期作鼓勵種植契作進口替代、具外銷潛力、有機及地區特產等產銷無虞 作物,而因為每個項目有各自的補貼金額,也設下了一個誘因,對於收入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