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大一新生的初入學經驗

大一新生入學後的第二到第六週,是因應轉化的關鍵時刻,因此在新生入 學的最初轉化階段,了解新生離家的情緒、進入大學的基本課業能力準備度、

對就讀系所的滿意程度、對大學預期的落差、邊緣感/受重視的知覺等,以協助 新生開啟投入的窗口,建立新生與學校的連結,是本節探討的重點。

壹、 我國大一新生不投入、不適應校園的現況

我國高等教育急速擴展,從精英走向普遍化的轉變,結果並非全然都是正 向的,量的急速擴增,導致的重要議題與挑戰包括:如何提升學校的素質與競 爭力與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果、如何增加學校的資源和改變學校的組織結 構、如何達成高等教育的公平和平等性、以及如何平衡畢業學生的供給與需求 量等(彭森明,2007)。對於這些議題的探討與研究,都和大學教育未來的發展 息息相關,而大一學生校園生活與學習發展的現況與呈現出的問題,亦是學者 們關心的焦點之一。在台灣高教研究電子報所登載的一系列大學生研究中,張 雪梅(2006)指出,大學生選系、學習與適應問題,與高等教育的發展偏離學 生有關,是以應先澄清高等教育的目的,使大學生的學習成為高等教育的核心,

並為導正目前高等教育商業化的問題與大學教授責任倫理的檢討提出建言。王 秀槐(2006)則從華人文化的觀點,說明學生選填志願屬於縱向成就目標,受 社會崇尚價值的影響極深,因而以考慮大學排名與科系熱門程度以及父母的意 見為主,是以出現大一學生因志趣不合、想轉系轉學的的高比例現象。葉紹國 的研究(2006)則呈現出,大一學生課業投入不足,社團參與不力,上網時間 太長、透露出適應困擾與行為失序的症候等等現象,如此,不論對人格成長或 未來的生涯競爭都十分不利;潘正德(2006)發現,有將近二成或以上的大一 男女生,近兩個星期內常常及總是感到孤獨、寂寞,並說明,孤獨感是當個體 的社會關係網絡,在質或量上出現缺陷時所產生的一種不愉快的體驗。孤獨感

的出現,可被視為是「成長改變的契機」,通常預告著人生即將進入另外一個新 的階段,但是這種心理如得不到恰當的疏導或解脱而發展成習慣,就會變得性 情孤僻古怪,嚴重者,更可能形成偏差人格。同時,許多大學一年級新生遭遇 退學,其原因之一為孤獨找不到朋友或與家人關係不好,因此,大學學務工作 者不能忽視問題存在的嚴重性。

關於大一新生轉化過程中的適應問題,與大一新生的轉化經驗十分相關,

國外許多學者常以適應的良否,做為學生中輟或持續留在學校的預測因素,但 是,適應也可以定義為是一種能夠在他人(如家人、教授和朋友等)與自己的 需求之間取得平衡而適應於大學環境的能力,適應過程並非只是學生中輟的原 因之一(或一個變項的名稱)而已,因此,亦有學者以質性研究的方法,探討 新生適應的過程或經驗,以填補文獻的不足之處,增進對新生適應的了解,並 據之以發展出合適的中介方案(Hinkle, 2004)。

在國內,張雪梅(1993)的研究,整理了國內外探討學生的困擾、壓力、

適應問題及學生輔導需求的相關文獻,將大一新生需要輔導以達成其發展目標 的問題分成個人生活需求(自我了解與自我認同、人際關係等)、生涯需求(包 括謀職技巧、了解自己的性向、興趣和價值等)和學業需求(包括良好的讀書 習慣、技巧與師長關係等)三類,對海大新生進行輔導需求的調查研究,結果 發現該校新生最需要協助的是學業、其次是生涯最後才是個人生活輔導。其他 學者後續的研究,大多以這三方面的問題為範圍,而與國外重視新生輔導、加 強學生課業諮詢,留住學生以免中輟,似乎有相同的趨勢,如鄭芬蘭(1999)

強調學習動目標導向對學習歷程的重要影響,選填科系並非自己的理想易造成 學習挫折(陳正宗,1995),建議新生輔導內容宜規劃認識學校的傳統精神與教 育理念、科系的內容與發展、認識師長、建立友愛互助的校園文化(潘正德,

1996),設立學長制、配合導師輔導新生選課,建立導師功能重新定位於學生學 業與生涯前途輔導的導師新制度(王燦槐,2000)等。黃玉(2006)依據高等 教育資料庫,分析九十四學年度入學全國「不同類型學校」及「多元背景」大

一學生在學習、情緒、成熟人際、興趣目標四方面的發展情況與問題,發現各 類型學校的學生,在上述四個面向的發展上,至少都有 2 成以上的學生認為有 困難,尤其是興趣與生涯目標不確定的學生均高於 4 成;相較之下,技職院校、

僑生與外籍學生的發展則是比較差的。

貳、 住宿新生的想家情結(homesickness)

Fisher 與 Hood(1987)定義想家的情結是因想家而悲傷的狀態,並發現想 家的新生,學業表現不佳而且有沮喪、焦慮的症狀。其檢視大一新生想家和人 口特徵、人格特徵因素之間關聯的研究指出,想家和性別與年齡並無顯著的相 關,而入學前較無安全感以及人際關係技巧較差的學生,在入學後的前六週,

想家的傾向較高;同時,想家的學生則比不想家的對照組,感受到比較大的壓 力。Fish and Hood(1987)根據研究的結果結論出,想家的心理困擾,導致一 些學生對新環境適應的困難,使得從高中到大學的轉化過程,充滿了壓力。

Urani, Miller, Johnson 和 Petzel(2003)的研究,則探討想家和人際焦慮之 間的關係,並假設受到想家影響且高焦慮的學生,將比較困難(如較緩慢)於 建立其大學中的社會支持網絡。研究者以回溯的方法,編製新環境知覺量表、

人際焦慮量表和包括家庭、學校兩部分的社會支持量表,蒐集學生入學的前兩 週和第五至七週兩階段的的資料。經統計分析後的結果指出,新生入學初期想 家的感覺與人際焦慮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但是入學初期想家的感覺於入學 後將逐漸減緩,而且,學生初期的焦慮與後期的想家,並無顯著的關聯,反而 是與學校的支持網絡,存在著顯著的負相關。此外,研究亦發現,學生的家庭 與學校的支持網絡,呈現正相關;而學生入學初期與後期的焦慮之間,亦呈現 正相關的情形。此研究說明了,大部分的學生在入學初期,可能受到想家的影 響而出現焦慮的情形,值此轉化的過程,家庭支持網絡較健全的學生,比較可 能去建立新的學校支持網絡,而能否與學校的支持網絡建立連結,則是減除學 生焦慮的重要影響因素。對於入學初期因想家而引起的焦慮並導致後期持續焦

慮的學生,學校則需要以人際關係技巧、焦慮管理等訓練課程,來協助其建立 新的校園支持網絡、減緩壓力。

Paul 與 Brier 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Paul, Brier ,2001),想家在一些自陳報 告的定義中,也經常包括對朋友的想念,鑒於對大一學生轉化過程的研究,並 未在想家的概念中重視與朋友分離的議題,因而建立 Friendsickness 的概念,視 Friendsickness 為困擾學生,影響適應的重要因素,加以探討。其研究結果發現,

學生初入大學時,對人際關係關心的重點(著重於維繫舊友誼或結交新朋友)、

對大學的人際互動的期待與實際是否有落差、在校園中是否感覺孤單和低自尊 等因素,均與 Friendsickness 相關,研究者並認為,想念高中時期朋友的情緒,

一方面可能減少新生在新環境中建立新人際關係的能量,一方面也因為失落的 傷心,而更困難於忍受人際關係的改變和轉化過程中的衝突。因此,從預防的 觀點而言,強化結交新朋友、重視新人際關係網絡的認知,減少對大學人際關 係不實的期待、協助學生對自我壓力做評估和學習因應挑戰的知能,是學校介 入方案的主要目標。

參、 基本課業能力的準備度

國外的研究數據指出,大一新生轉化的關鍵時期是入學後的2-6週之間,在 大 一 休 學 或 輟 學 的 學 生 中 , 有 一 半 是 在 開 學 後 前 六 週 流 失 的 ( Levitz & Noel,1989)。美國的高中和大學是兩個完全不相同的體系,高中生除了學習準備 進入大學教育的基礎課程外,在畢業前最後一年,學生幾乎很少花時間唸書。

而對於學生由高中進入大學的準備,高中老師和大學教授對學生的預設的標準 也不相同,高中老師認為學生已經準備好進入大學修課,而大學教授卻認為進 入大學的學生,應該是具有閱讀的技巧、整合大量資訊的能力和能夠獨立學習。

因此,大部分的新生需要及時的介入方案和服務,否則就可能會有中輟的危機。

從支持與挑戰的理論來看新生入學後的課業問題,如果學生的準備充分而 學校的課程內容與對學生的要求讓學生感覺太容易,學生會失去挑戰課業成就

的興趣,覺得無聊;但若學生基本的課業準備度不足,則學生可能很快就遭遇 到挫折並感覺失敗。國內的大一新生在高中與大學課業的銜接階段,也同樣要 面對專業課程內容及調整讀書方法和技巧的挑戰。大學生需要發展批判性思 考,從多方知識來源整合各項論點與證據,需要團隊協力完成專題或報告,遇 有疑惑需要去請教老師或助教,或需參加演講、講習活動以擴大學術視野,若 仍沿用高中時期的抄筆記、背書、考試,無法達到高水準的認知發展,也不足 以因應大學課業的需求(葉紹國,2006)。根據研究,我國大一學生讀書方法

的興趣,覺得無聊;但若學生基本的課業準備度不足,則學生可能很快就遭遇 到挫折並感覺失敗。國內的大一新生在高中與大學課業的銜接階段,也同樣要 面對專業課程內容及調整讀書方法和技巧的挑戰。大學生需要發展批判性思 考,從多方知識來源整合各項論點與證據,需要團隊協力完成專題或報告,遇 有疑惑需要去請教老師或助教,或需參加演講、講習活動以擴大學術視野,若 仍沿用高中時期的抄筆記、背書、考試,無法達到高水準的認知發展,也不足 以因應大學課業的需求(葉紹國,2006)。根據研究,我國大一學生讀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