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一新生成功轉化的相關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大一新生成功轉化的相關理論

根據 Pascarella 和 Terenzini(2005)的觀點,大學生相關研究的兩個途徑分 別為發展理論或模式以及大學衝擊模式,發展理論或模式大部分源於心理學的 傳統,而大學衝擊模式論則由社會學的觀點出發。Pascarella 和 Terenzini 觀察岀 發展模式著重於學生個人的本質與成長的結果(包括人格形成、道德或認知發 展),而大學衝擊模式則著重學生與學校環境的互動與改變的來源,認為學生的 改變是學校組織結構、學生背景特徵、校園氣氛與學生投入的努力等因素相互 影響的結果。以下將從理論的探討中,摘述相關理論對大一新生成功轉化的主 要觀點。

壹、 發展理論與新生的成功轉化

一、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與 Sanford 的挑戰與支持理論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重視個人如何達成目標、任務與因應生活事件所帶來的 挑 戰 。 Sanford 在 1960 年 代 提 出 的 整 合 / 分 化 理 論 ( 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 Theory),認為學生在大學階段的發展,是人格各部分的分化與各部分之間連結 組織後形成整合的連續過程,同時 Sanford 也相信學生經由與學校環境互動而 成長,當學生能在大學環境的挑戰中因應而獲得成功的狀態時,學生將超越之 前而有所改變,成長即是來自於挑戰/回應的循環,Sanford亦建議大學環境中的 挑戰與支持能維持在良好的平衡時,學生將能獲得最佳的發展(Upcraft,1989)。

繼 Erikson 和 Sanford 之後,Chickering 和 Reisser(1993)以心理社會發 展七向度理論,來說明學生在大學發展的具體內容及順序。七個心理社會發展 向度及順序為能力感的發展、情緒管理的發展、從自主走向互賴、成熟人際關 係的發展、自我認定的建立、目標的發展和整合的發展。除了七向度心理社會 發展外,Chickering 和 Reisser 也指出大學環境對學生心理社會發展會發生重要 的影響,包括學校目標、規模大小、師生關係、課程、教學、朋友與學生重要

社團、學生服務與方案。雖然 Chickering 和 Reisser 的理論,並沒有將發展的 各式複雜變化納入考量,但此理論可提供一個概括性的框架,協助學務人員了 解大一新生需要發展的向度以及校園環境可以提供配合的著力點。

循著Chickering的腳步,Marcia 在 Erikson的基礎上建立自我認定的概念。

Marcia認為一個能辨識與認定自我的人,可以從職業選擇、宗教、政治三個領 域是否表現出危機(crisis)與承諾(commitment)加以評斷,危機是一個人面 對多種抉擇的時刻,承諾,則是指個人針對目標所花費的時間、精神及毅力的 程度,並以此將青少年的自我認定區分為認同成功、尚在尋求者、提早成熟者 和認同失敗者四種類型。自我認定理論,有助於了解大一新生逐漸脫離父母過 度保護獲控制以發展自主,以及面臨抉擇和發展生涯目標的過程。Marcia的理 論也成為之後Josselsonsn女性自我認定研究的基礎。這時的理論也開始對種族和 族 群 以 及 多 元 背 景 的 人 格 發 展 與 特 殊 認 同 議 題 展 開 研 究 , 前 一 節 探 討 Schlossberg的轉化理論,即是對非傳統年齡學生的研究(Danneiis, Wilson, 2003)。

在諸多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Upcraft, Gardner 與 Barefoot (2005)在界定 大一新生成功轉化的定義後,特別提及 Sanford 的挑戰與支持理論,理論的重點 為,在教育的經驗中提供挑戰以增進學習和發展,以及在校園氣氛中提供支持 以協助學生學習和發展,需要維持是當的平衡,當環境中太少挑戰時,學生會 覺得無聊,太多的挑戰,學生則可能會因挫折而退縮;當環境中太少支持時,

學生可能會感到孤立與寂寞,而無法專注在課業和人際的學習和努力,太多支 持時,學生可能會沒有熱情失去學習的動力。因此,挑戰與支持理論不但能了 解和解釋新生在轉化過程中的狀態,亦提供給學校協助新生轉化並成功學習的 指導原則,因為學校如果能挑戰新生能力所及與支持其所需以發揮其潛力,則 將能奠定新生課業與人際發展的最佳基礎。

二、人與環境互動理論觀點的學校環境與學生發展關係

個人-環境互動論 (Perso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Theories) 以個人與

環境的互動關係來探討其對個人行為及發展的影響,生態觀點的校園生態理 論,探討的是學生和校園環境之間的關係,凡學生在校園中所接觸的物理環境、

人、組織、制度、文化、學校教育目標等,無一不是學校環境的範疇,校園生 態學源自於 Lewin 1936 年 B=F(P×E)行為是人與環境互動結果的公式,且 自 1973 年,生態學的觀點開始應用於高等教育的研究,而這些環境影響的研究 結果,顯示出頻繁的同儕互動、師生接觸、住宿和參與課外活動的校園環境,

有助於學生的成功學習(黃玉,2002)。

Barker(1968)行為-場所理論(Behavior-setting Theory)屬於物理環境的 理論,主要概念為,所謂的行為場所是指人類行為發生的社會和物理情境,而 校園即是一個典型的行為場所,因為校園中學生、教、職員在其中互動所構成 的社會情境,以及建築等物理環境的空間安排,都會提醒在環境中的,人何種 行為是被期待發生的。但是 Barker 也相信,對於行為的預測,人與環境的考量 同樣重要,也就是環境能塑造人的行為而人也會選擇適合自己的環境,例如一 個有新生,當他感受到環境中的挑戰太大時,他可能會離開,而選擇挑戰性比 較小的環境。

群體共同特質的理論指的是環境因人而表現出特質,也就是環境的主要特 質,是由環境中的人集體的特質所形成的。由於人的特質,影響著人被環境所 吸引、滿足於環境之中、和留在環境中的程度,因此環境中成員的共同特質—

無論是人口的(如性別、年齡、種族族群)或心理的(人格類型、興趣和風格)

都可以預測出環境的主要特質。Clark 與 Trow(1966)區分四種大學校園裡的 次文化,即為此類理論代表性的例子。 Holland(1973)則認為行為是個人的人 格特質與環境互動的結果,而環境中個人的人格特質則是了解環境特色的關 鍵。Holland 以職業偏好、學術主修、人群成員的工作來描述環境,區分實用型、

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傳統型六種主要的環境類型,每一類型反 映其中學生的主修和職業偏好,認為每一職業團體的成員有相似的人格特質、

發展史,和在環境中相似的反應方式,而會創造出獨特的人際環境(張雪梅,

民 85)。

Wicker(1979)的人員配置理論(Manning Theory),說明校園環境規模的 大小,對將對新生產生影響,也就是當校園的學生人數比校園所提供的機會比 例高時,學生參與機會、擔當重要責任的機會相對較少,容易引起學生不受重 視的知覺。

Moos (1979)認為環境中的即關係層面(relationship dimensions)、個 人成長和目標導向層面(personal growth or goal orientation dimensions)和系統 維持與改變層面(system maintenance and change dimensions)共同形成社會氣 氛。關係層面係指人們在環境中的互動情形,個人成長或目標導向層面則只環 境中個人成長和和自我增進的機會,系統維持和改變層面則包括環境中對行為 的期待以及秩序、控制和對改變的反應。

Stern(1970)的需求-壓力模式(Need-Press Model),以需求代表個人,

以壓力界定環境,行為則是需求與壓力一致性的函數,當個人需求與環境的壓 力關係一致時,將會有滿足感、成就感等正向的結果;不一致時則可能導致壓 力的負面結果。

Rendo'n(1994)研究成人學生的轉化,認為來自於教室內、外的激勵、支 持等肯定經驗,能增加一個人的自我價值和對能力的自信,因而能增進學生在 課業和人際兩方面的發展。

Strange 與 Banning(2001)認為,學校提供給學生具有安全與融入感、能 增進學生投入和社群經驗的教育環境,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幫助最大,而學校 要創造出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來協助學生學習與發展,則需透過環境最主要的物 理環境、群體共同特質、組織結構和建構/知覺四個面向,並在每個面向都依序 發展安全融入、參與投入、建立社群三個層級的環境特質,來規劃和設計始能 達成。

根據個人-環境互動理論,我們可以發現生態學觀點對環境的概念,包含 三組變數,其一是視學校為一個行為場所,包含地點、離家多遠、氣氛如何、

校園的景觀與設計等因素;其二,學校由一群人所組成,學生、教、職員的特 質,將反映出學校整體的特徵;第三組變數是方案,方案包括課內、外有哪些 教育性的機會以及環境氣氛等。從這三組變數,可以引導岀不同類型與程度的 學校與學生發展關係,例如:學校和學生特質是否一致、學生在環境中是否感 受到壓力、學生在環境中是否有參與投入和擔任責任的機會、學校是否提供學 生以安全融入、增進參與投入和建立學生的社群經驗的學習環境等。雖然,最 適的個人與環境關係不一定存在,而且每個人與環境的關係會因為諸多因素而 各有不同,但是環境中的投入、支持、挑戰、回應與整合等因素,對於學生的 成長與發展是有利的正向影響因素。同時,在轉化過程中,被肯定的經驗能增 加學生的自我價值感、提升自尊和對能力的自信,進而影響學生在課業與人際 整合,因此來自於環境中不同層面(包括老師、職員、同儕)的支持與肯定,

亦是影響學校環境與學生發展關係的重要因素之一。

貳、 校園衝擊模式(Campus Impact Models)與學生投入

校園衝擊模式,為社會學取向的理論,重視個人活動所在的環境脈絡有,

視個人為主動的參與者,其行為與發展受環境刺激和他人行為的影響(Pascarella

& Terenzini,1991)。

Austin(1984)的投入理論(Involvement Theory)對了解大一新生的成功轉 化,有其重要的地位,Astin(1984)認為,學生投入是指學生對於學習所投注 的心力,學生的學習或發展則與學生的投入和學校政策與方案能否增進學生投

Austin(1984)的投入理論(Involvement Theory)對了解大一新生的成功轉 化,有其重要的地位,Astin(1984)認為,學生投入是指學生對於學習所投注 的心力,學生的學習或發展則與學生的投入和學校政策與方案能否增進學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