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之發展及其演變

第二章 產業與大學

第一節 大學之發展及其演變

壹、大學之發展與演變

西方大學教育發展源遠流長,各國亦有獨特的教育傳統,然而,各國之現代 大學源頭可追溯自歐洲中古世紀 (林玉体,1994;戴曉霞,2000;金耀基,2000;

陳伯璋,2001)。以下就「大學」之發展依序分為以中世紀大學為代表之傳統大 學與十八世紀出現之新型教育機構的,最後則就十九世紀以後大學與高等教育擴 張共三部分敘述之。

一、中世紀傳統大學

歐洲中古世紀大學以法國之巴黎大學(Université de Paris)與義大利之波 隆那(Bologna)為最早,因其後中世紀陸續成立之大學皆深受此兩所大學影 響,其中又以巴黎大學影響為劇,是故,巴黎大學亦可稱為中古大學之原型 (archetype)(黃福濤,1998;金耀基,2000)。

十一世紀末之十字軍東征(1096-1272)開啟了東西方文化交流,貿易的 往來更刺激了歐洲城市與工商業的興起與發展,為了培育社會所需人才,當時 的教會興辦了學校(studium),如巴黎聖母院附屬的天主教學校(cathedral

16

school of Notre dame)即是後來巴黎大學發展之基礎,其他尚有聖傑那維耶(St.

Genevteue)附屬學校,自此,歐洲教會所興辦的學校吸引了各地學者前來做 學,如巴黎聖母院因有名師 P. Abelard 而成為歐洲學者聚集之地,學校規模也 日益增大,由學校(stadium)轉變為大學(stadium generale)。

然而,這些來自歐洲各地的學者與學生為了獲得追求學術的自由與獲頒學 位的權利,大學師生共同與地方當局及教會進行鬥爭,以捍衛權利並獲適當保 護,於是仿效當時的行會組織(guild)爭取成為合法的學術團體,終於 1208 年獲教皇認可,取得「教師與學生行會」(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

的資格(林玉体,1994;黃福濤,1998;戴曉霞,2000)。其後 universitas 取 代了 stadium generale 成為此種教育機構名稱,也是大學之英文名稱 university 之由來。

由於大學所帶來的經濟與聲望,使得大學所在的城市逐漸繁榮,造成各鄉 鎮爭相邀請學者前來辦學,而這些來自世界各地之教師與學生常與當地居民發 生爭執,總以罷課或是遷校做為抗議待遇不公之手段,此風氣亦逐漸蔓延至歐 洲各地區之大學,如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部分師生於 1209 年 遷移至劍橋,成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大學為爭取學術尊嚴 與教學許可的權利,加上中世紀教會勢力為大,常受到教會干擾辦學,透過罷 課、遷校的激烈手段終於促使教皇英諾森三世(Innocent Ⅲ)於 1231 年頒布 一系列章程(parens scienriarum),即「大憲章」(Magna charta),承認大學有 獨立審判權與罷課權,此憲章亦限制了教會諸多權力,大學自此擁有更大的學 術自主與權力。由此可察知,直至十三世紀中期,大學的自治或是獨立仍在教 皇的掌握之中,此種現象不僅出現於法國,在歐洲各地亦是如此,大學的存續 與否皆受教皇的控制。

然而,自十三世紀末開始,代表世俗權力的君主與教會開始有了鬥爭,彼

17

此皆以大學做為攻擊對方之工具,而教皇、主教與各政治官員又多來自這些大 學,因此,各自為鞏固自身合法性權力,皆以大學之聲望與地位拉攏之。大學 內部的師生們也因君主與教會雙方的攻訐,對於教育的精神開始出現懷疑的態 度,如巴黎大學在此鬥爭中喪失諸多特權,也造成來自巴黎以外的學者或學生 在其他地區創建大學以利就學,終而逐漸動搖巴黎大學在歐洲基督教世界學術 中心的地位。大學、教會與君主(王室)間的關係,直至 1517 年威騰堡 (Wittenberg)大學教授 M. Luther 將九十五條罪狀張貼於大學教堂門口時,即 受到破壞,也打破了基督教統一的局面,造成日後基督教世界四分五裂的狀態 (林玉体,1994;戴曉霞,2000)。

君主的勢力隨著宗教革命造成基督教世界的分裂而不斷擴大,大學除逐漸 成為君主的統治工具外,也日趨地域化與世俗化。宗教改革亦使得民族國家之 興起,十六、十七世紀所設立之大學極富有深厚的地方色彩,重視民族國家和 地方利益(戴曉霞,2000)。君主勢力的抬頭,使得大學逐漸脫離教會控制,

儘管部分大學仍保有神學至上的精神,然而,國家的力量卻是更直接的介入,

如英國於十六世紀下半進行大學改革,設置皇家教授職位,明訂大學教授的職 位需由國王核准,由此可見大學不再是教會的附庸,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於世 俗的統治階層,是故,來自世俗化的力量正影響著大學的發展(黃福濤,1998)。

二、十八、十九世紀之新型教育機構

十八、十九世紀可說是西方社會大變革時期,法國資產階級的大革命摧毀 了君王封建制度,也促使法國高等教育體制的變革,資產階級以大學不合時代 所需,通過並實施《達魯法案》(P. C. F. Daunou, 1761-1840)關閉了現存的中 世紀所有大學,並以資產階級之利益建立各種新型的教育機構,如專門學院 (école special)、綜合理工學院(école polytechnique)以及科學研究機構(林 玉体,1994;黃福濤,1998)。十八世紀起於英國之工業革命,帶動了英國的

18

工業發展,許多工業重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城市大學(civic universities)則 是此時期資產階級努力下出現以牛津與劍橋做為辦學方向與追求目標之新型 教育機構,在發展上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反映了各地不同的工商業發展面貌,

然而在學術聲望與地位上仍不及於傳統的牛津與劍橋大學,但是卻也在人才培 育上保有著一定的地位(Sanderson, 1972)。此外,英國於十九世紀初建立之

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乃為區別牛津與劍橋兩所大學之新型教育機 構,不論在結構或是課程上都有別於傳統大學。

十八世紀的德國如其他歐洲地區一樣,為大學衰落時期(黃福濤,1998)。

乃因大學人數銳減因而造成諸多大學關閉或是民存實亡,原因多半為工業革命 之影響,大學所培育之人才不合社會所需,有感於中世紀大學之傳統不合時代 潮流而備感失望。德國不同於法國關閉所有中世紀大學之激烈手段,改採以地 方政府的財政和管理做為支撐,延續著傳統大學之形式。1810 年柏林大學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在 W. Von Humboldt 等人的革新下,為德國

大學開啟新氣象,柏林大學標榜著純學術的研究,重視國家與民族利益,不論 是教育目標、結構或是課程上,皆與中世紀大學有所不同,而柏林大學也成為 近代世界各大學之典範,影響著許多國家高等教育近代化的過程(黃福濤,

1998;戴曉霞,2000)。

德國柏林大學為近代大學之開端,強調教學與研究的結合,重視自然科學 的發展,亦為研究型大學之濫觴,柏林大學以研究為中心之說獲得美國學者 A . Flexner 之肯定,並於其著作《大學》(Universities)一書中,開宗明義標榜柏 林大學為別於傳統之「現代大學」(Modern University)。此一風氣逐漸轉向歐 陸各大學,加上美洲新大陸的發現,美國亦開始出現「大學」的教育機構。美 國於十八世紀殖民地時期,設有學院,以 1636 年深受劍橋大學影響於麻州所 設立之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為早,目的為培育神職人員與政府領導人

19

才。美國的高等教育因其為殖民地而受到各地文化與社會習俗之影響,使其具 多樣化之特性,殖民地時代的多所學院,多由教會所興辦,與西方中世紀大學 相同之處為,教會主宰著大學教育,為英國大學之血親(林玉体,2002)。

十八世紀末的美國,深受歐洲啟蒙運動與英、法兩國政治革命之影響,加 上體認到各學院宗教色彩濃厚,無法滿足國家與社會發展所需,因此促長其於 高等教育之觀念有所改變。政府企圖將私立學院轉型為各州立大學,但無一成 功,終於 1825 年 T. Jefferson 於 Virginia 創辦美國第一所州立大學(林玉体,

2002)。

美國在內戰前所設立之州立大學多成立於中西部,其中成立之因多與聯邦 政府捐地給州政府並指定興建州立大學有關。1862 年美國國會所通過之《莫 瑞爾法案》(Morill Act)以出售聯邦政府土地所得的資金,在每一州成立「捐 地學院」(Land-grant colleges),以發展農工技術教育,此舉擴大了美國公立高 等教育的規模,同時又受到德國柏林大學研究型大學的影響,使得美國進行高 等教育改革,奠定了美國現代大學之基礎,此後二十世紀各國之大學便以美國 大學為雛型(陳舜芬,1993;戴曉霞,2000;林玉体,2002)。

三、十九世紀以後之發展

二次戰爭期間,英美兩國大學教師和學生參與了戰爭相關事務,獲得社會 大眾之肯定,對於大學有著更高的期望,世界各地的大學教育受到重視並且快 速且蓬勃發展,最明顯的表現為大學學生人數的增加,尤以美國為劇(戴曉霞,

2000;金耀基,2000;魏哲和,2001)。

戰後的大學教育,不僅未受到波及而銳減反而快速擴張,原因除先前提及 大學學術對國家能提供實質利益之貢獻外,也因平等主義的觀點出現,使人們 相信受教育將是使社會流動的重要管道,另外 1960 年代興起之人力資本論,

20

對於教育給予高度的肯定,認為教育為使國家經濟成長的關鍵所在,因此使得 各國大學教育不論是在數量或是質量上皆產生巨大轉化(戴曉霞,2000)。各 國政府願意提供經費以擴大接受教育的人數,除提升國內人力素質外,更可厚 植國力與促進經濟發展,大力擴張高等教育機構的同時,也避免引起因受教不 均而產生各種政治或是社會問題。此時的大學教育與政府、社會甚至市場相互 關聯著,大學已趨向多元與多樣化發展,大學的功能、社會角色與理念更是有 別於傳統大學且日趨複雜。

貳、大學之理念及其演變

上述所述乃針對大學之起源與發展做一歷史背景探究,然而,各時期的大學

上述所述乃針對大學之起源與發展做一歷史背景探究,然而,各時期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