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各項「卓越」計劃,例如日本之「21 世紀卓越中心計畫」、韓國的「韓國腦力 21」、 中國大陸的「985 工程」以及我國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

等,皆為提升教育水準以厚植國力以提高國家競爭力(戴曉霞,2006)。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節旨在說明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期能對研究背景與問題有進一步之 瞭解。

壹、研究動機

經濟型態與產業發展在上述各研究背景下逐漸朝向多元化之發展,而大學作 為培育產業需求人才之機構,各種產業對於人才皆強調專業性,因此也使得大學 以培養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為主要教育目標。而傳統過於窄化的知識與技術訓練 不足以應付當今產業專業且多元化與充滿競爭之社會,致使大學進行一系列改 革。大學革新之道除了因應知識經濟的到來,加上受到來自政府公部門經費比例 下降之緣故,各大學極力與產業建立合作關係,整合產業與大學資源以創新精神 進行研發工作,其他尚有因全球化造成跨國人員之流動,而提出延攬國際優秀人 才之策略,另外在課程與教學方面也進行多項改革,是故,本研究之第一個研究 動機擬探討大學在面對產業變遷所採取的回應之道。

其次,目前臺灣之大學課程逐漸發展朝向以「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

或稱「跨領域」之核心概念來設計課程,於課程中納入產業所需之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於學習中獲得適應未來生活與就業之能力。然而科際整合或跨領域乃臺灣 近幾年方盛行之概念,本研究第二個研究動機為探討此概念是否曾出現於臺灣之 外的國家,而又是在何種政治、經濟或文化背景下亦或受到何種思潮之影響而產 生。

7

自 1980 年代以降,後福特主義所帶來之意義不僅為生產模式與產業型態之 改變,人才需求亦朝向彈性專門化與具備多樣技能發展,此外,在面臨大學科系 日趨分化之情形下,為避免大學教育與產業需求脫節,各國皆提出各項計畫以強 化產學間之關係。我國在前行政院長游錫堃之指示下,由經濟部長何美玥、教育 部長杜正勝等人組成「跨部會六人小組」,並於 2005 年 10 月提出「重點人才整 體培育與運用規劃報告書」,其中第五項為「培育重點領域與跨領域人才」,期使 大學培育之人才能真正適合產業界需求(侯孟君,2007)。2007 年《大學法修正》, 其中第十一條提出「大學得設跨系、所、院之學分學程或學位學程」,並於《大 學法施行細則》中第十一條第二項針對學分學程與學位學程進行定義:「所稱學 分學程,指發給學分證明之跨系、所、院專業領域之課程設計及組合;所稱學位 學程,指授予學位之跨系、所、院專業領域之課程設計及組合」。

過去大學在學科組織方式上是以科系為本位之結構,跨領域學分學程或學位 學程的出現將使教育資源整合並作有效利用,以多元且彈性之學科組織方式使學 生具備整合之知識與解決問題之全球化能力,然而,學程化之課程多與國內重點 發展之產業有關,以理工領域為多,其中又以奈米科技、生物資訊與積體電路設 計學程數量為多。這些課程以產業需求為導向,顯示出大學與產業二者間存在著 密不可分之關係,反觀傳統大學課程,多以基礎理論為主要課程內容,少有應用 性與實用性之取向,故本研究之第三個研究動機為瞭解產業變遷與大學課程之發 展趨勢。

國內對於課程之相關研究雖多,但對於大學階段課程之探討相對之下較為不 足,國內博碩士論文多針對空中大學或社區大學等成人教育部份探其課程之內容 並進行國際比較(詳附錄一)。詹惠雪(1998)針對我國大學課程之自主性進行 研究,課程內容部分以跨領域為核心概念進行研究僅有邱微棋(2002)對該系所 跨領域課程之設計進行研究以及侯孟君(2006)對國內設有跨領域學位學程之各

8

大學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之實徵性研究,除此之外並無其他與大學課程相關之研 究論文。國內學者戴曉霞分別於 1997 與 2002 年以行銷理念以及從福特到後福特 主義之生產模式轉變論其於高等教育課程之運用與變革,薛曉華(2006)則以後 現代全球化之觀點論知識特質之轉變與其在大學課程發展上之蘊義,然較少從產 業變遷之角度探討大學課程之發展。是故本研究第四個研究動機係以產業變遷脈 絡分析大學課程之發展與趨勢。

貳、研究目的

依循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擬探討產業變遷與大學之因應及大學課程之發展 與趨勢,茲列出六項具體之研究目的:

一、探討大學之發展及其演變

二、探討產業發展之歷史脈絡及其變遷 三、探究大學面對產業變遷之回應 四、瞭解大學課程之發展與趨勢 五、析探臺灣產業之發展

六、探究臺灣之產業變遷及大學課程之發展與趨勢

参、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將深入探討相關研究問題依序分述如下:

一、大學之發展及演變之歷程為何?

二、產業發展與變遷之過程為何?

三、大學如何因應產業變遷?

四、大學課程之發展及趨勢為何?

五、臺灣之產業發展為何?

六、臺灣之大學課程如何隨著產業變遷而有所變革及朝向何種趨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