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產業及其變遷

第二章 產業與大學

第二節 大學、產業及其變遷

在強調知識生產與利用的時代裡,大學所扮演的角色除了傳統以來的教學、

研究與服務精神外,更重視知識的傳承與創造以及社會所需人才之培育,因此,

現今許多國家將經費大量投資於大學教育,期望透過大學教育能在知識或技術上 能有創新的表現。然而,隨著產業變遷與社會發展,對於人才之需求也產生變革,

而大學作為培育人才之機構,面對此一變革而生諸多因應之道。本節將由產業發 展及其變遷談起,再論大學如何回應產業結構與經濟型態之變革。

壹、產業發展及其變遷

工業革命為人類歷史寫下嶄新的一面,不僅造成產業的變遷也使得政治、經 濟等多面向產生變革,在不同條件之資源與環境下將產生不同之生產與經濟型 態。本節茲將產業發展分為三階段,一為工業革命以前之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活 動,工業革命開始後至後工業時代為第二階段,最後則為 D. Bell 所謂之「後工 業社會」及以降社會之產業發展。

一、工業革命以前之產業發展

十一世紀末以前之社會,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活動,但因缺乏農業知識且農 業技術欠佳,農民僅能以雙手與大自然爭地,隨著十字軍東征開啟東西方文化 交流與貿易往來,知識與技術的傳播促使農業技術之改良,農民開始以馬匹作 為耕作之畜,也開始使用重犁。

十二世紀之英國發明了上射式直立水車,以水力磨穀物增加效率,新技術 的使用不僅使得農產量大幅增加,也有更多的土地以作為其他產業活動之用,

主要多用於養羊或種植棉花等紡織業之原料,其中又因羊毛所帶來之經濟價值 為大而成為最重要之農產品。此外,人口多聚集於當時社會流行之莊園制度,

27

由地主(莊主)雇用農奴(佃農)從事農耕、畜牧活動,冬閒之時則從事傳統 家庭手工業以為餬口,儘管農業技術上已有突破但水平仍低,加上科學方法尚 未引進,所產之農產量有限,無法提供大量糧食以飽足所有人口,因此未有剩 餘勞動力人口足以發展工業活動(賈士蘅譯,1986a;文從蘇譯,2003)。

除了紡織業外,冶鐵業亦是此時期重要之產業,鐵的產量與應用大量的取 代了銅,農民也在技術改良下開始使用鐵製農具,突破以雙手與大自然搏鬥之 情形,十三世紀時,歐洲各國已有許多打鐵場且已用水力使其機動化,世人也 開始以為發明為發明,機械技術也因而突飛猛進。十五世紀以後,農業生產逐 漸回復正常,人口亦逐漸成長,不同於黑死病之暴發與蔓延使得穀物價格高 漲,此時期穀物價格較低,人們亦開始發展其他能謀利之產品,如麵包、葡萄 酒等,農業專門化之趨勢便油然而生。除了農業之變革外,經濟商業活動亦有 所改變,隨著城鎮之出現與航海時代的來臨,國際間之商業活動更為頻繁且複 雜化,除已有之商人行會組織外,更開設許多銀行。

中世紀之英國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經濟型態以農業為主,十三世紀英國之 莊主們實施圈地運動,乃為了累積因生產羊毛所帶來之財富,因此以籬笆、柵 欄、壕溝等把強佔而來的土地與公有地圍起來,變成私有的大牧場。國際貿易 往來頻繁下,對外貿易的發達更使得英國羊毛業與毛織業蓬勃發展,畜牧(養 羊)業成為可獲高利之產業,羊毛與織品成為當時英國最主要的外銷產品,以 法蘭德斯(Flanders)與佛羅倫斯(Florence)為主要輸出地。因為國際貿易活 動而使得商業興起,許多有錢之地主或富商便趁此時大量收購田地,以作為自 己之莊園,大量累積財富除刺激自黑死病暴發以來漸為沒落之農業外,亦促使 城鎮之興起與發展(賈士蘅譯,1986a;夏伯嘉譯,1989;張漢裕譯,1993;

文從蘇譯,2003)。

綜觀中世紀西方社會,以義大利之經濟最為繁榮,其經商之長才與外銷產

28

量多之羊毛、絲綢與鐵甲等皆稱霸全歐洲,但隨著獨霸一時之織布業因價格昂 貴又厚重而被價格低廉且輕薄之英國布匹奪取其市場,加上北歐經濟勢力之競 爭與影響,經濟中心之地位逐漸轉移至崛起之新興國家─荷蘭。荷蘭因地狹人 稠,必須大量依賴進口糧食使得沿海出現許多城鎮,農業亦受到市場之影響而 形成高度專業化,除種植穀麥外,農民更進行食品加工,生產牛奶、乳酪、啤 酒等農產品以外銷各城鎮,城市工商業之繁榮與擴張及農業市場化之影響,促 使荷蘭能迅速發展成為全歐經濟最為發達之區。

然而,十七世紀末,荷蘭因與英國爭奪海上霸權而發生戰爭,加上法國覬 覦荷蘭之財富也發動戰爭,使得荷蘭不僅消耗資源更喪失了大量的財富與人 力,產業發展因而變得緩慢,終為英國迎頭趕上,英國因具備多項條件如煤礦 產量多帶動冶鐵工業之發展,其次由於貿易的往來資金的流通使得英國擁有充 足之資金,再者,英國自圈地運動以來,許多農民被迫離開土地而成為遊民,

因此英國擁有許多流動的人口,種種條件導致英國於十八世紀中葉以後發生工 業革命,並使其成為世界主要工業國家之一。

二、工業革命至後工業時代以前之產業發展

不同的經濟模式有不同產業發展之需求,工業革命前後,人類社會所仰賴 的資源與需求大有不同,也因為生產方式的改變,使得不論是在政治、經濟,

甚至是教育上皆有所變革。

起始於十八世紀之工業革命或稱產業革命,為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最為重要 的轉捩點,不僅包括工業部門的改造,交通運輸、農業、商業甚至是企業組織 皆有重大變革(黃衛平、朱文暉,2004)。工業革命前的西方為封建社會,人 們過著畜牧或農業等自給自足式的莊園生活,僅有少部分從事手工業之工匠與 販賣工匠製品之商人居住於城市,因此,屬於較為封閉且以滿足自我需要為主

29

之經濟型態。英法百年戰爭,不僅使得兩國人力與資源上的消耗,更使得傳統 的封建制度瓦解,同時造成諸多資產階級的興起,社會上人口大量的增加,勞 動力充足使得工商業蓬勃發展,造成傳統家庭手工業製的經濟型態無法滿足產 業發展之需。此外,受到十五、十六世紀航海時代的影響,世界貿易於此時蓬 勃發展,東西方文化之交流與商業往來,使得部份歐洲國家因擁有美、亞、非 洲等殖民地,原料與資金充裕,為提高產量不得不尋求新技術之改良,因此,

人們致力改進生產技術與模式以提高產量,也因為擁有海外龐大之市場,使得 業主必須尋求充足人力從事生產活動已提高產量,而有「分配加工制」

(putting-out system)即分散的手工工廠制的出現。1623 年英國國王制定專利 法,保護新發明的專利權,也使得人們對於發明新產品顯得躍躍欲試,進而帶 動發明的熱潮,技術改良與機械生產及各種新發明的出現(程漢大等,2002)。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之時

十八世紀初於英國爆發之第一次工業革命,紡織業為首波革命之產業,

當時紡織工業為英國最主要之產業活動,生產之布匹或棉織品以價格低廉聞 名全歐,起初以飛梭應用於手工織布機使其速度加快增加產量,其後又因水 力紡紗機的出現更使得棉織品得以大量生產,然而卻也使得工人之需求大 增,終於 1785 年英國教士 E. Cartwright 發明了動力織布機漸為取代手工業。

到了 1814 年自動動力織布機的出現,機械生產已成為紡織業主要的生產方 式(張漢裕譯,1993;王曾才,2002;林姿君譯,2003)。

蒸汽機的出現為煤鐵工業帶來極大之貢獻,以往以水力作為發電之動 力,使得工廠必須設立於有水之處且可能因積水而造成煤炭開採不易。1765 年由 J. Watt 所發明蒸汽機,不僅使得工廠不必設在靠水之地也使得煤炭開 容易而提高了煤和鐵的產量,加速工業化的發展也促使運輸業發生革命。運 輸業之革命開始於十九世紀初各國努力開鑿海陸運運輸,煤礦區原有之鐵路

30

是以燃燒木材或煤礦作為動力之原料,英國工程師 G. Stephenson 以蒸汽機 作為引擎以拉動火車,不僅縮短運送時程,更使得鐵路大為擴建。除陸運外,

水運方面亦受到蒸汽機之應用而產生革新,1807 年由 R. Fulton 發展第三代 汽船,並於 1858 年以鐵造船身,開啟英國海運工業,使得英國能將國內所 產之棉織品或農產品等外銷至各地。此時也興起的一些新興工業,如以煤煉 焦作為照明與照相之用的煤氣工業,自原油提煉揮發油、煤油等的石油工業 等(賈士蘅譯,1986b;王曾才,2002)。

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滲透至其他歐美地區,法國為繼英國之後率先發生 工業革命之國家。蒸汽機的使用於法國大革命前以應用於棉花工業為多,其 後受到法國大革命的爆發而阻礙了工業的發展,1815 年之後隨著國內政局 穩定,工業革命方大步前進。法國與英國一樣以輕工業首波產業革命,自 1820 年代起,機器與工廠制度首先推廣於紡織業,毛紡織業與麻紡織業也 出現了使用大型機器之工廠,紡織品的產量大增亦成為法國主要外銷出口 品。此外,漂白技術的進步也是促使紡織業革新與其他新興工業興起之因,

化學家 C. Berthollet 曾以氯作為漂白劑,但因氯之生產量少,成本為高,後 來發現可以工業方法製造一種普遍又廉價之產品─鹽來取代,因此,化學工

化學家 C. Berthollet 曾以氯作為漂白劑,但因氯之生產量少,成本為高,後 來發現可以工業方法製造一種普遍又廉價之產品─鹽來取代,因此,化學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