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問題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問題之說明,於第二節說明本研究之 動機、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乃根據待答問題選擇適切研究方法,並繪製研究 架構圖以確立本研究之研究步驟,第四節為針對重要名詞之界定,第五節則為研 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

自中世紀以來,大學發展至今已有多年歷史,其中因社會環境變遷或產業結 構與經濟型態之改變而使大學歷經多項變革,致使大學在理念、目標、功能甚至 是大學課程皆幾經丕變。工業革命以前之大學,在社會上以保有傳統文化,傳遞 既有知識並培育社會之菁英階級為主要任務。至工業革命發生後,經濟型態由農 業逐漸過渡至工業,產業形成專業化分工也使得社會對於知識與技術人才之要求 提高,因而促使大學進行改革,開始回應社會之需求。二次戰後,知識與技術之 快速發展,社會對於大學更給予高度期望,是故,大學與社會之互動更為密切,

也改變了大學、國家與經濟間之關係,而大學除傳統強調之教學與研究外更多了 項為社會大眾服務之功能。

1960 年代以後進入 D. Bell 所言以智識技術為主軸之「後工業社會」(Post- industrial society),將以產品生產為主之經濟型態轉為服務業取向之經濟,知識 取代勞力。除此之外,興起於 1910 年代之福特主義在各國逐漸成為工業化國家 之時歷經轉變,取而代之的為強調彈性化(flexible)之「後福特主義」(Post- fordism),以大量生產之觀點改變了生產模式,同時亦改變了人才需求之條件。

然而,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全球化趨勢之到來,使得國與國之界線逐漸被 打破,跨國企業的出現更使得人才跨國界之流動,唯有具備多技能與知識之人才

2

方能在此一時代中受到重視,知識成為重要因素,也因而出現所謂的「知識經濟」

(Knowledge-based economy)時代。在政治─經濟思潮方面,受到「新自由主 義」(Neoliberalism)之影響,強調私有化之觀點,同時亦強調市場機制,因而 使得政府刪減對公共經費的支出,迫使高等教育朝向市場化、商業化與私有化之 發展,也促使產學合作之興起。綜觀整個西方工業國家之變遷,不論是後工業時 代、後福特主義、全球化浪潮亦或新自由主義與知識經濟,皆可以新經濟時代之 概念含括之。然而其中影響高等教育與產學合作為多的為全球化、新自由主義與 知識經濟三者,以下即分別就這些因素說明之。

壹、全球化的衝擊

關於全球化之概念,M. Waters(1995:3)認為全球化為一種社會過程,而各國 之社會與文化出現一種去領土化(deterritorialisation)關係,即人與人的關係遠 端超越近鄰。D. Held 與 A. McGrew 等人將全球化之概念界定為「社會關係及交 換空間之轉化的過程(或一組過程),導致活動、互動、權力運作的跨洲或跨區 域的流動與網絡,此一過程可依其廣度、深度、速度和影響來加以評估」(引自 戴曉霞,2002:5)。透過 D. Held 的定義可瞭解全球化造成社會、政治及經濟活 動向外延伸,促使資金、人力快速且大規模流動,也使得某一地區之事件、活動 對遠方之社群產生意義與影響。

一般而論,全球化主要指的為經濟全球化,其他尚包含文化全球化與政治全 球化面向,在此主要針對經濟全球化帶來之影響進行論述。當全球化的特徵越來 越明顯之時,民族性或地方性逐漸減少,如大前研一所說的全球市場的出現代表 著民族國家成為虛構亦為其終結,政治家們喪失了有效的權力,世界經濟正逐漸 走向趨合,同時也大幅提高各國之依賴程度(李宛蓉譯,1996)。總歸來說大前 研一認為全球化帶來的影響為「四個 I」:投資(Investment)不受地理限制,產 業(Industry)走向全球,資訊(Information)低成本的於世界流通,而個人

3

(Individualism)也不再受限於出生與成長之地(李宛蓉譯,1996)。

尤其到了 1970、1980 年代之時,全球市場的形成,跨國組織與跨國企業開 始在世界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逐漸成為支配性角色,而各國為維持其在 國際間之優勢地位,進而尋求各國大學進行研究合作等交流,期能透過創新研發 並提高其市場價值與競爭力。再者,Hobsbawm(1994)也提出「世界經濟體」(world economy)一說,認為跨國經濟將使得國家的領土與邊界不再是基本的架構,然 而國家的力量卻也將被消弱(引自 Taylor et al.,1997:55)。因此,在全球市場形成 之後,跨國組織與商業活動在突破國家疆界下於世界經濟中逐漸擁有支配性地 位,而世界各國政府為維持其國家競爭力與經濟優勢,因而制定各項政策並以如 何在全球競爭下善用國家既有優勢條件,以掌握與全球競爭之優勢成為目前各國 首要目標。面對全球化帶來之國家競爭力之衝擊,世界各國之大學亦開始打破藩 籬,向外擴展各項學術活動,而使得大學之理念、社會角色與功能以及內部課程 與其組織等皆產生重大變革。

貳、新自由主義的出現

全球化使得國家力量之削弱,而其所帶來的影響之一為市場力量之抬頭。

1980 年代以降,各國在經濟方面多主張自由經營與自由貿易並朝向自由化、私 有化與市場化等方向發展,於政治上反對國家干預,強調權力下放與解除管制之 作法,使得政府之角色由控制轉為監督之責,新自由主義之出現使得國家與市場 二者間之角色更替。市場機制的抬頭除為政治、經濟與文化帶來影響外,也使得 高等教育產生重大變革,其中影響為大的是政府對高等教育經費之刪減對高等教 育帶來之衝擊。

二次戰後,社會對大學於戰爭期間之貢獻給予肯定,加上戰後人力資本論及 平等主義思潮之出現,使得各國高等教育入學人數擴增,各國政府秉持著人力素

4

11.1 11.2 10.5 10.3

12.8

35.8 35.6 45 40.3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聯邦政府 州政府 地方政府

%

圖 1-1 1980-2000 年美國高等教育公共經費補助比例之趨勢 資料來源:整理自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03)

参、知識經濟的影響

1962 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 F. Machlup 著有《知識在美國的生 產與分配》一書,認為當時美國所處為一知識爆炸之時代,知識產業(knowledge industry)為最重要之產業,因其具有帶領其他產業創新之精神,而且其所帶來 之價值與報酬率將高過於其他產業,因而受到重視(蓋浙生,1993)。強調「創 新」之精神亦為學者 L. Thurow 所推崇,他認為創新突破方為成功之新利基(齊 思賢譯,2000),此外 P. Drucker 知識與創新是產生新技術之源頭同時也將帶領

5

產業進行轉型。

而關於「知識經濟」的定義,依經濟合作開發暨合作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於 1996 年提出知識經濟

(knowledge-based economy, KBE),係指「直接建立在知識與資訊的創造、流通 與利用的經濟活動與體制,隨著知識在經濟活動與體制中的重要性日益突顯」;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亦於 2000 年研 究中指出:「知識經濟的定義與內涵應由建構在知識上的經濟基礎,轉而更積極 的呈現『以知識為驅動力量帶動經濟成長、財富累積與促進就業』

(knowledge-driven)的特質」(引自曾銘深、劉大和,2001:19)。

隨著資訊科技與交通運輸工具日新月異,網際網路的出現更強化了各國間之 溝通與聯繫,加上受到全球化影響,國家競爭之壓力而使得各國無不進行產業轉 型,由物質與勞力密集型產業轉為知識與技術密集型之型態,知識成為提高生產 力與增強國家經濟與競爭力之主要關鍵。大學在此即扮演重要角色,不同於傳統 大學以培育社會菁英,維護並保存傳統文化與知識,工業革命後,大學開始回應 社會之需求以進行改革,於課程上加入應用性或實用性導向之課程。二次戰後,

科技與經濟的快速成長改變了大學與社會的關係,而大學亦與國家、社會、經濟 之互動更為密切,且因身負著促進社會與經濟進步之責,同時亦為提高國家競爭 力之重要角色,因此大學除在培育專業人才與技術人才之「經濟人」外,更是培 養具有政治意識、社會責任的「政治人」、「社會人」與「文化人」(蓋浙生,1993)。

在知識經濟之驅使下,各國政府皆竭力發展並大量投資高等教育,例如 1998 年歐洲地區有感於人才流失,因而致力於整合歐洲境內高教資源並發展歐洲高等 教育區(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EHEA),以統一學制並相互承認學分以 促進學生流動並提高其就業能力,並維護歐洲在世界經濟、文化與科技、社會上 之優勢地位。此外,各國大學皆不約而同以追求卓越為發展目標,因此著手進行

6

各項「卓越」計劃,例如日本之「21 世紀卓越中心計畫」、韓國的「韓國腦力 21」、 中國大陸的「985 工程」以及我國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

等,皆為提升教育水準以厚植國力以提高國家競爭力(戴曉霞,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