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產業變遷與大學課程之發展及趨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產業變遷與大學課程之發展及趨勢"

Copied!
19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產業變遷與大學課程之發展及趨勢

Industry Transition and the Trend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戴曉霞 博士

研 究 生:范蕎宇

(2)

產業變遷與大學課程之發展及趨勢

Industry Transition and the Trend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研 究 生:范蕎宇 Student: Chiao-Yu Fan

指導教授:戴曉霞 Advisor: Dr. Hsiao-Shia Tai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Education

June 2009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

i

產業變遷與大學課程之發展及趨勢

研究生:范蕎宇 指導教授:戴曉霞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班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面對全球化的衝擊、新自由主義的出現以及知識經濟的影 響,全球之社會與各國之產業、經濟型態皆有所改變下,大學與大學課程如何因 應此番變革。綜合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有六:(一)探討大學之發展及其演 變;(二)探討產業發展之歷史脈絡及其變遷;(三)探究大學面對產業變遷之回 應;(四)瞭解大學課程之發展與趨勢;(五)析探臺灣產業之發展;(六)探究 臺灣之產業變遷及大學課程之發展與趨勢。研究方法係以文獻分析法、歷史研究 與比較研究法為主。 第二章為瞭解大學之發展歷史與產業發展及其變遷,第三章則進一步分析大 學如何因應經濟型態轉變與產業變遷,其次探討大學課程內部隨產業變遷而有所 變革之部分。第四章與第五章則針對臺灣之產業發展及其變遷,並探究大學課程 之發展及趨勢與產業變遷之關係,第六章則根據前述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以下 結論: 一、大學之發展與產業變遷息息相關。 二、大學因產業之變遷而進行多項變革。 三、大學之課程隨產業變遷而有所調整。 四、臺灣之大學課程已逐漸轉向重點領域與跨領域之學習,並發展彈性學制。 五、臺灣之大學課程已朝向強調就業力之培養與提升之趨勢。 關鍵詞:產業變遷、大學、大學課程

(4)

ii

Industry Transition and the Trend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tudent: Chiao-Yu Fan Advisor: Dr. Hsiao-Shia Ta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of the industry facing the rise of neoliberalism, globalization and knowledge-based economony, and how the university and its curriculum have changed accordingly.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includes: (1)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university. (2)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ts transition. (3) To discuss the response to the industry transtion of the university. (4)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trend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5) To analyze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aiwan. (5) To examine industry transition and the trend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aiwan. Methods adopted in this research include document analysis,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refore, in chapter two, the research explores d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of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In chapter three,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reactions of the university to industry transition, including the curriculum. In chapter four and five,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of industry in Taiwan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trend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Finally, five conclusions are drawn from the preceding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5)

iii

(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ransition of industry. (2) Reforms of the university are largely in tune with the industry transition.

(3) University curriculum is adjusted to industry transition.

(4) University curriculum in Taiwan is turning to focus on priority areas and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Besides,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are made more flexible.

(5) University curriculum in Taiwan is moving forward to the trend of developing and promoting employability.

(6)

iv

誌 謝

2009 年。夏天。終於…順利地取得碩士學位 接受論文洗禮的日子,正如孟子所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 不能也。」兩三天一次的圖書館重量訓練,在各樓層大力地搜刮一疊又一疊的書 籍,將我雙臂的二頭肌練得強壯有力。當靈感源源不絕時,目不轉睛的盯著 NB, 瘋狂地敲打著鍵盤,頓時也忘了飢餓的感受,在研究室苦蹲的生活,終於,熬過 來了… 感謝身旁總是有著許多人的鼓勵與陪伴,儘管辛苦但一點也不孤單。感謝我 的家庭,感謝我的母親,每每在結束疲憊的一天後,回到家和她聊上幾句,似乎 就可將抑鬱在心的情緒釋放些許,感謝母親的信任與支持,讓我得以學習對自己 負責,並能如期完成論文。感謝辛苦的論文指導教授─戴曉霞老師,老師就像是 我在教育所的嚴父兼慈母,總是關心著我們的生活,不時地給予關懷與鼓勵,撰 寫論文的過程中亦不時叮嚀、督促著我們,每一次的 Meeting 結束後,總能讓我 Meeting 前焦躁不安的心沉澱,並獲得平靜… 感謝口試委員─王如哲教授、楊瑩教授,感謝您們不辭辛勞的往返台北與新 竹,在您們的指導下,給予的建議皆彌補了本論文不足之處,並得以讓本論文備 臻完善。再者,也要感謝口委之一的陳琦媛老師,感謝您的指導,也感謝您不時 地關心著我的論文進度並且給予鼓勵。最後,感謝教育所的大家長─珊如老師以 及全體師長們,因為您們的努力與付出,才有今日這溫暖的教育所,也要感謝所 辦的嘉凌姐、佩萱姐和雅怡,在所辦工讀的日子是我生活中解憂的最佳處所,謝 謝您們!

(7)

v 很慶幸得我有一群永遠「挺」著我的朋友們,感謝高師大的蔡小明與思燁、 成大的 LUCKY、台師大的惠君與竹教大的木村仁,感謝你們在我急需文獻又四 處苦尋的情形下,適時的伸出援手,為我從各地寄來書籍。感謝艾妘總是在我的 背後接收我煩悶的心,餐後的 sweet corner 是我們短暫休息後得以繼續埋首研究 的功臣之一;感謝岱穎與宇君,因為妳們的鼓勵,讓我體會研究這條路並不孤單; 感謝文君、芊勻、明佳、柳如、宜靜和巧苓,課堂的討論與回饋、分享皆讓我獲 益良多,十金釵的點點滴滴永難忘懷啊! 除此之外,也要感謝國中同學小優以及高中同學蕙琦,感謝你們在我陷入情 緒的泥淖中拉我一把,讓我得以有喘息、冷靜的機會。也要感謝一路上陪伴我的 寶貝,感謝你的包容與支持以及毫無怨尤的接受我不定時的脾氣轟炸,感謝你當 頭棒喝的大道理,說好的要一起飛向未來,那個未知的世界…我努力著。 最後最後,感謝我自己,沒有半途而廢,沒有灰心喪志,也沒有自怨自艾, 在相信、堅持與努力下,又刷新了一項紀錄,同時,因為這些能量,讓我更有勇 氣地 Keep going…

Thank You and Love You all.

(8)

vi

目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誌謝 ... iv 目錄 ... vi 表目錄 ... viii 圖目錄 ... 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9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12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2

第二章 產業與大學 ... 15

第一節 大學之發展及其演變 ... 15 第二節 大學、產業及其變遷 ... 26

第三章 產業變遷與大學課程 ... 51

第一節 工業革命以前之大學課程 ... 51 第二節 工業革命以後之大學課程 ... 53

第四章 臺灣之產業發展與變遷 ... 67

第一節 以農業與輕工業為主要產業之時期 ... 67 第二節 工業經濟時期之產業發展 ... 68 第三節 後工業時代及以降之產業發展與變遷 ... 76

(9)

vii

第五章 臺灣之大學課程對產業變遷之回應 ... 103

第一節 大學對產業變遷的因應之道 ... 103 第二節 大學課程之發展及趨勢與產業變遷 ... 12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39

第一節 結論 ... 139 第二節 建議 ... 143

參考文獻 ... 147

附錄

附錄一 ... 171 附錄二 ... 173 附錄三 ... 176

(10)

viii

表目錄

表 2-1 英、法、美、德四國之工業革命及其產業發展與變遷 ... 34 表 2-2 工業社會與後工業社會比較表 ... 35 表 2-3 福特主義與後福特主義主要特徵之比較 ... 37 表 2-4 產學合作之方式 ... 42 表 3-1 法國自 1789 年以來設立之各種專門學院 ... 54 表 3-2 產業與人才需求變革之比較 ... 60 表 3-3 大學課程之層次 ... 64 表 3-4 傳統與當前大學課程之比較 ... 65 表 4-1 各產業在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重 ... 70 表 4-2 各級產業就業人口數 ... 77 表 4-3 APEC 發展知識經濟之先決條件 ... 80 表 4-4 臺灣與其他主要國家高科技產業占製造業出口之比重 ... 82 表 4-5 製造業重點產業之產值與就業人數 ... 83 表 4-6 臺灣 IC 產業產值概況表 ... 85 表 4-7 2006 年主要國家 ICT 支出(投資)規模 ... 88 表 4-8 資訊化社會(網路整備度)評比 ... 90 表 4-9 高科技產業中間投入結構變化 ... 98

(11)

ix 表 4-10 臺灣之產業發展與變遷 ... 101 表 5-1 臺灣之大學數量變化情形 ... 104 表 5-2 大學配合國家人力發展計畫所採取之措施 ... 105 表 5-3 2007~2009 年六大產業人才供需缺口 ... 109 表 5-4 歷年研究計畫成果之變化 ... 118 表 5-5 臺灣 1950~1980 年代主要產業與其相關之大學科系 ... 124 表 5-6 各種知識密集型產業及其相關之大學科系 ... 125 表 5-7 目前各大學學位學程設置數量(依公私立與學位別分) ... 129 表 5-8 三種核心就業力及其對應之就業技能 ... 134

(12)

x

圖目錄

圖 1-1 1980-2000 年美國高等教育公共經費補助比例之趨勢 ... 4 圖 1-2 研究架構圖 ... 11 圖 4-1 臺灣產業結構之變遷 ... 70 圖 4-2 工業與製造業占 GDP 之比重 ... 71 圖 4-3 輕重工業占製造業之比重 ... 73 圖 4-4 就業者行業結構變動 ... 77 圖 4-5 臺灣發展策略性產業(十大新興產業) ... 79 圖 4-6 臺灣高科技產業占製造業出口比重之變化 ... 83 圖 4-7 臺灣資訊服務市場規模 ... 99 圖 5-1 大專校院產學合作組織運作關係圖 ... 113 圖 5-2 學位學程各領域之比例 ... 129 圖 5-3 企業雇用應屆畢業生所重視之條件(管理雜誌) ... 132 圖 5-4 企業最重視新鮮人之特質與條件(career 就業情報) ... 132 圖 5-5 企業用人篩選之標準(104 人力銀行) ... 133 圖 5-6 「提升大專畢業生就業力」推動架構簡圖 ... 135

(13)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問題之說明,於第二節說明本研究之 動機、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乃根據待答問題選擇適切研究方法,並繪製研究 架構圖以確立本研究之研究步驟,第四節為針對重要名詞之界定,第五節則為研 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

自中世紀以來,大學發展至今已有多年歷史,其中因社會環境變遷或產業結 構與經濟型態之改變而使大學歷經多項變革,致使大學在理念、目標、功能甚至 是大學課程皆幾經丕變。工業革命以前之大學,在社會上以保有傳統文化,傳遞 既有知識並培育社會之菁英階級為主要任務。至工業革命發生後,經濟型態由農 業逐漸過渡至工業,產業形成專業化分工也使得社會對於知識與技術人才之要求 提高,因而促使大學進行改革,開始回應社會之需求。二次戰後,知識與技術之 快速發展,社會對於大學更給予高度期望,是故,大學與社會之互動更為密切, 也改變了大學、國家與經濟間之關係,而大學除傳統強調之教學與研究外更多了 項為社會大眾服務之功能。 1960 年代以後進入 D. Bell 所言以智識技術為主軸之「後工業社會」(Post- industrial society),將以產品生產為主之經濟型態轉為服務業取向之經濟,知識 取代勞力。除此之外,興起於 1910 年代之福特主義在各國逐漸成為工業化國家 之時歷經轉變,取而代之的為強調彈性化(flexible)之「後福特主義」(Post- fordism),以大量生產之觀點改變了生產模式,同時亦改變了人才需求之條件。 然而,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全球化趨勢之到來,使得國與國之界線逐漸被 打破,跨國企業的出現更使得人才跨國界之流動,唯有具備多技能與知識之人才

(14)

2 方能在此一時代中受到重視,知識成為重要因素,也因而出現所謂的「知識經濟」 (Knowledge-based economy)時代。在政治─經濟思潮方面,受到「新自由主 義」(Neoliberalism)之影響,強調私有化之觀點,同時亦強調市場機制,因而 使得政府刪減對公共經費的支出,迫使高等教育朝向市場化、商業化與私有化之 發展,也促使產學合作之興起。綜觀整個西方工業國家之變遷,不論是後工業時 代、後福特主義、全球化浪潮亦或新自由主義與知識經濟,皆可以新經濟時代之 概念含括之。然而其中影響高等教育與產學合作為多的為全球化、新自由主義與 知識經濟三者,以下即分別就這些因素說明之。

壹、全球化的衝擊

關於全球化之概念,M. Waters(1995:3)認為全球化為一種社會過程,而各國 之社會與文化出現一種去領土化(deterritorialisation)關係,即人與人的關係遠 端超越近鄰。D. Held 與 A. McGrew 等人將全球化之概念界定為「社會關係及交 換空間之轉化的過程(或一組過程),導致活動、互動、權力運作的跨洲或跨區 域的流動與網絡,此一過程可依其廣度、深度、速度和影響來加以評估」(引自 戴曉霞,2002:5)。透過 D. Held 的定義可瞭解全球化造成社會、政治及經濟活 動向外延伸,促使資金、人力快速且大規模流動,也使得某一地區之事件、活動 對遠方之社群產生意義與影響。 一般而論,全球化主要指的為經濟全球化,其他尚包含文化全球化與政治全 球化面向,在此主要針對經濟全球化帶來之影響進行論述。當全球化的特徵越來 越明顯之時,民族性或地方性逐漸減少,如大前研一所說的全球市場的出現代表 著民族國家成為虛構亦為其終結,政治家們喪失了有效的權力,世界經濟正逐漸 走向趨合,同時也大幅提高各國之依賴程度(李宛蓉譯,1996)。總歸來說大前 研一認為全球化帶來的影響為「四個 I」:投資(Investment)不受地理限制,產 業(Industry)走向全球,資訊(Information)低成本的於世界流通,而個人

(15)

3 (Individualism)也不再受限於出生與成長之地(李宛蓉譯,1996)。 尤其到了 1970、1980 年代之時,全球市場的形成,跨國組織與跨國企業開 始在世界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逐漸成為支配性角色,而各國為維持其在 國際間之優勢地位,進而尋求各國大學進行研究合作等交流,期能透過創新研發 並提高其市場價值與競爭力。再者,Hobsbawm(1994)也提出「世界經濟體」(world economy)一說,認為跨國經濟將使得國家的領土與邊界不再是基本的架構,然 而國家的力量卻也將被消弱(引自 Taylor et al.,1997:55)。因此,在全球市場形成 之後,跨國組織與商業活動在突破國家疆界下於世界經濟中逐漸擁有支配性地 位,而世界各國政府為維持其國家競爭力與經濟優勢,因而制定各項政策並以如 何在全球競爭下善用國家既有優勢條件,以掌握與全球競爭之優勢成為目前各國 首要目標。面對全球化帶來之國家競爭力之衝擊,世界各國之大學亦開始打破藩 籬,向外擴展各項學術活動,而使得大學之理念、社會角色與功能以及內部課程 與其組織等皆產生重大變革。

貳、新自由主義的出現

全球化使得國家力量之削弱,而其所帶來的影響之一為市場力量之抬頭。 1980 年代以降,各國在經濟方面多主張自由經營與自由貿易並朝向自由化、私 有化與市場化等方向發展,於政治上反對國家干預,強調權力下放與解除管制之 作法,使得政府之角色由控制轉為監督之責,新自由主義之出現使得國家與市場 二者間之角色更替。市場機制的抬頭除為政治、經濟與文化帶來影響外,也使得 高等教育產生重大變革,其中影響為大的是政府對高等教育經費之刪減對高等教 育帶來之衝擊。 二次戰後,社會對大學於戰爭期間之貢獻給予肯定,加上戰後人力資本論及 平等主義思潮之出現,使得各國高等教育入學人數擴增,各國政府秉持著人力素

(16)

4 質之提升將可促進國家整體發展之觀點,積極發展高等教育並注入大量經費,期 能培養具國際競爭力之人才以帶動國家發展,同時提高國家整體經濟。然而受到 新自由主義之影響,市場機制之作法滲透至高等教育,在主張使用者付費之觀點 下,縮減了政府公共經費之贊助。以美國為例(圖 1-1),自 1980 年代開始,公 共經費補助比例逐漸下降,大學受到經費縮減之影響,因而向外尋求新的經費來 源,因此各大學除了提高學雜費外更積極透過產學合作之方式以增加經費收入。 3.8 3.6 3.7 4.1 4 11.2 11.1 10.3 10.5 12.8 35.6 35.8 40.3 45 45.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年 聯邦政府 州政府 地方政府 % 圖 1-1 1980-2000 年美國高等教育公共經費補助比例之趨勢 資料來源:整理自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03)

参、知識經濟的影響

1962 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 F. Machlup 著有《知識在美國的生 產與分配》一書,認為當時美國所處為一知識爆炸之時代,知識產業(knowledge industry)為最重要之產業,因其具有帶領其他產業創新之精神,而且其所帶來 之價值與報酬率將高過於其他產業,因而受到重視(蓋浙生,1993)。強調「創 新」之精神亦為學者 L. Thurow 所推崇,他認為創新突破方為成功之新利基(齊 思賢譯,2000),此外 P. Drucker 知識與創新是產生新技術之源頭同時也將帶領

(17)

5

產業進行轉型。

而關於「知識經濟」的定義,依經濟合作開發暨合作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於 1996 年提出知識經濟

(knowledge-based economy, KBE),係指「直接建立在知識與資訊的創造、流通 與利用的經濟活動與體制,隨著知識在經濟活動與體制中的重要性日益突顯」;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亦於 2000 年研 究中指出:「知識經濟的定義與內涵應由建構在知識上的經濟基礎,轉而更積極 的呈現『以知識為驅動力量帶動經濟成長、財富累積與促進就業』 (knowledge-driven)的特質」(引自曾銘深、劉大和,2001:19)。 隨著資訊科技與交通運輸工具日新月異,網際網路的出現更強化了各國間之 溝通與聯繫,加上受到全球化影響,國家競爭之壓力而使得各國無不進行產業轉 型,由物質與勞力密集型產業轉為知識與技術密集型之型態,知識成為提高生產 力與增強國家經濟與競爭力之主要關鍵。大學在此即扮演重要角色,不同於傳統 大學以培育社會菁英,維護並保存傳統文化與知識,工業革命後,大學開始回應 社會之需求以進行改革,於課程上加入應用性或實用性導向之課程。二次戰後, 科技與經濟的快速成長改變了大學與社會的關係,而大學亦與國家、社會、經濟 之互動更為密切,且因身負著促進社會與經濟進步之責,同時亦為提高國家競爭 力之重要角色,因此大學除在培育專業人才與技術人才之「經濟人」外,更是培 養具有政治意識、社會責任的「政治人」、「社會人」與「文化人」(蓋浙生,1993)。 在知識經濟之驅使下,各國政府皆竭力發展並大量投資高等教育,例如 1998 年歐洲地區有感於人才流失,因而致力於整合歐洲境內高教資源並發展歐洲高等 教育區(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EHEA),以統一學制並相互承認學分以 促進學生流動並提高其就業能力,並維護歐洲在世界經濟、文化與科技、社會上 之優勢地位。此外,各國大學皆不約而同以追求卓越為發展目標,因此著手進行

(18)

6 各項「卓越」計劃,例如日本之「21 世紀卓越中心計畫」、韓國的「韓國腦力 21」、 中國大陸的「985 工程」以及我國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 等,皆為提升教育水準以厚植國力以提高國家競爭力(戴曉霞,2006)。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節旨在說明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期能對研究背景與問題有進一步之 瞭解。

壹、研究動機

經濟型態與產業發展在上述各研究背景下逐漸朝向多元化之發展,而大學作 為培育產業需求人才之機構,各種產業對於人才皆強調專業性,因此也使得大學 以培養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為主要教育目標。而傳統過於窄化的知識與技術訓練 不足以應付當今產業專業且多元化與充滿競爭之社會,致使大學進行一系列改 革。大學革新之道除了因應知識經濟的到來,加上受到來自政府公部門經費比例 下降之緣故,各大學極力與產業建立合作關係,整合產業與大學資源以創新精神 進行研發工作,其他尚有因全球化造成跨國人員之流動,而提出延攬國際優秀人 才之策略,另外在課程與教學方面也進行多項改革,是故,本研究之第一個研究 動機擬探討大學在面對產業變遷所採取的回應之道。 其次,目前臺灣之大學課程逐漸發展朝向以「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 或稱「跨領域」之核心概念來設計課程,於課程中納入產業所需之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於學習中獲得適應未來生活與就業之能力。然而科際整合或跨領域乃臺灣 近幾年方盛行之概念,本研究第二個研究動機為探討此概念是否曾出現於臺灣之 外的國家,而又是在何種政治、經濟或文化背景下亦或受到何種思潮之影響而產 生。

(19)

7 自 1980 年代以降,後福特主義所帶來之意義不僅為生產模式與產業型態之 改變,人才需求亦朝向彈性專門化與具備多樣技能發展,此外,在面臨大學科系 日趨分化之情形下,為避免大學教育與產業需求脫節,各國皆提出各項計畫以強 化產學間之關係。我國在前行政院長游錫堃之指示下,由經濟部長何美玥、教育 部長杜正勝等人組成「跨部會六人小組」,並於 2005 年 10 月提出「重點人才整 體培育與運用規劃報告書」,其中第五項為「培育重點領域與跨領域人才」,期使 大學培育之人才能真正適合產業界需求(侯孟君,2007)。2007 年《大學法修正》, 其中第十一條提出「大學得設跨系、所、院之學分學程或學位學程」,並於《大 學法施行細則》中第十一條第二項針對學分學程與學位學程進行定義:「所稱學 分學程,指發給學分證明之跨系、所、院專業領域之課程設計及組合;所稱學位 學程,指授予學位之跨系、所、院專業領域之課程設計及組合」。 過去大學在學科組織方式上是以科系為本位之結構,跨領域學分學程或學位 學程的出現將使教育資源整合並作有效利用,以多元且彈性之學科組織方式使學 生具備整合之知識與解決問題之全球化能力,然而,學程化之課程多與國內重點 發展之產業有關,以理工領域為多,其中又以奈米科技、生物資訊與積體電路設 計學程數量為多。這些課程以產業需求為導向,顯示出大學與產業二者間存在著 密不可分之關係,反觀傳統大學課程,多以基礎理論為主要課程內容,少有應用 性與實用性之取向,故本研究之第三個研究動機為瞭解產業變遷與大學課程之發 展趨勢。 國內對於課程之相關研究雖多,但對於大學階段課程之探討相對之下較為不 足,國內博碩士論文多針對空中大學或社區大學等成人教育部份探其課程之內容 並進行國際比較(詳附錄一)。詹惠雪(1998)針對我國大學課程之自主性進行 研究,課程內容部分以跨領域為核心概念進行研究僅有邱微棋(2002)對該系所 跨領域課程之設計進行研究以及侯孟君(2006)對國內設有跨領域學位學程之各

(20)

8 大學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之實徵性研究,除此之外並無其他與大學課程相關之研 究論文。國內學者戴曉霞分別於 1997 與 2002 年以行銷理念以及從福特到後福特 主義之生產模式轉變論其於高等教育課程之運用與變革,薛曉華(2006)則以後 現代全球化之觀點論知識特質之轉變與其在大學課程發展上之蘊義,然較少從產 業變遷之角度探討大學課程之發展。是故本研究第四個研究動機係以產業變遷脈 絡分析大學課程之發展與趨勢。

貳、研究目的

依循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擬探討產業變遷與大學之因應及大學課程之發展 與趨勢,茲列出六項具體之研究目的: 一、探討大學之發展及其演變 二、探討產業發展之歷史脈絡及其變遷 三、探究大學面對產業變遷之回應 四、瞭解大學課程之發展與趨勢 五、析探臺灣產業之發展 六、探究臺灣之產業變遷及大學課程之發展與趨勢

参、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將深入探討相關研究問題依序分述如下: 一、大學之發展及演變之歷程為何? 二、產業發展與變遷之過程為何? 三、大學如何因應產業變遷? 四、大學課程之發展及趨勢為何? 五、臺灣之產業發展為何? 六、臺灣之大學課程如何隨著產業變遷而有所變革及朝向何種趨勢?

(21)

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節主要說明本研究過程中主要採行之研究方法,並將本研究之實施步驟與 研究架構於本節呈現之。

壹、研究方法

依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以文獻分析法與歷史研究法為主,分析並比 較產業與大學之發展以及產業變遷與大學課程之發展趨勢。茲將本研究所採之研 究方法如下說明: 一、文獻分析法 本研究所蒐集之文獻或檔案包含產業、大學與大學課程之國內外相關書 籍、期刊、法案、學位論文、研究報告、研討會發表之學術性論文以及官方與 研究機構所提供之文獻資料與統計數據,兼採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進行客觀性 與系統性之分析、整理與綜合比較,以推論文獻內容之時代背景與歷史脈絡, 理解所欲探討之研究議題在歷史脈絡上之發展以協助本研究者窺探研究之內 涵與發展方向。 二、歷史研究法 本研究以歷史角度分析產業與大學發展歷史,並透過英、美、德、法等工 業大國之過去產業與大學發展及面對產業變革各國大學所採取的回應方式,此 外亦探討臺灣與他國的大學課程發展及趨勢,以拓展本研究之深度與廣度。 三、比較研究法 針對英、美、德、法等工業大國在產業與大學發展面向進行比較,另外亦

(22)

10 針對產業發展與大學課程之演變作一時間上之比較,最後則就臺灣的大學課程 於產業變遷歷史脈絡中之變革進行分析與比較。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欲採六個研究步驟,茲說明如下: 一、確定題目與研究目的 依本研究之研究動機分析本研究議題之可行性與發展性,確定研究題目並 據以提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研擬本研究之研究架構並著手撰寫研究計畫。 二、資料蒐集 利用圖書館、網際網路與資料庫等廣泛蒐集相關文獻資料,並參考國內外 有關產業與大學發展以及大學課程之書籍、期刊、學位論文、研究報告、研討 會發表之學術性論文以及官方與研究機構所提供之文獻資料與統計數據等文 獻,茲作整理。 三、文獻探討並建立研究架構 以步驟二所蒐集之相關文獻進行文獻分析,並針對文獻內容研擬研究架構 以達成本研究之研究目的。 四、描述與詮釋分析 依據所蒐集到的相關文獻加以整理,以瞭解西方國家產業與大學之發展 史,並根據研究架構對產業變遷與大學課程之發展與趨勢作一析探。其後,將 焦點轉移至臺灣,針對臺灣之產業與大學發展歷史脈絡與大學課程之發展及趨 勢作一分析,以瞭解並分析臺灣之過去、現況與未來發展目標。

(23)

11 大學革新 大學課程 臺灣 全球化 新自由主義 知識經濟 大學與產業合作 人才培育與培訓 課程與教學改革 產業變遷 課程發展趨勢 結論 與 建議 第五章 第四章 第一章 學科組織方式 第六章 第三章 五、結論與建議 歸納西方重要工業國家與臺灣於產業變遷及大學課程之變革,最後對我國 大學課程改革提出相關之參考與建議。

参、研究架構

圖 1-2 研究架構圖 本研究首先就以在全球化、知識經濟以及新自由主義之趨力下,環境的改變 使得技術的進步與不斷更新,產業的變遷也造成經濟型態、人口結構等的改變, 而大學為社會人才培育之專責場域,隨著產業變遷亦進行多項變革。前三章的部 分將以歐美多國為例,說明產業的發展與變遷之過程,以及大學之發展及大學因 產業變遷所作之回應,茲分為推動與強化產學合作、人才培育與培訓政策以及課 程與教學的調整三部分來論述。第四章與第五章的則是分別呼應第二章與第三 章,針對臺灣產業發展與變遷以及大學變革與大學課程發展及趨勢進行分析,第 六章則為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及對政府與學校相關單位和後續研究者之建議。 第二章

(24)

12

第四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欲探討之問題涉及兩重要名詞,即產業變遷與大學課程,本節主要針 對二者之用詞意涵與範疇進行定義,期能藉此將本研究所欲表達之意涵更為清晰 明確,茲釋義如下:

壹、產業變遷

本研究所指之產業變遷為產業結構之變遷,並以工業革命作為分界點。工業 革命以前的西方社會多從事農業、手工業等自給自足式的產業。工業革命發生 後,技術進步與資本的累積促使工商業發展,隨著技術不斷更新,產業逐漸分化 與發展至 1960 年代所謂「後工業社會」時,漸轉以服務業為主,工業亦分化出 多種型態之產業。近年來,由於受到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影響,當前各國更出現 許多如生物科技、生物醫療、綠色產業等新興產業而受到各國政府之重視。

貳、大學課程

本研究所稱之大學係指一般普通之公私立大學,不包含獨立學院、技術學 院、專科學校、科技大學、軍警學校或空中大學。關於課程之定義眾多學者有不 同意見,而本研究欲探討的大學課程為課程內部有關產業發展而隨之改變的部 分,包含大學內部所授與之知識,即在學科知識與學科內容上以「教什麼?」為 主要之課程,另外,在學科組織方式上是由單一學科組成亦或由多學科或跨領域 疆界之模式組成,此亦為本研究大學課程之意涵之一。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節首先將本研究所欲探討之範圍作一界定,其後針對研究之實際限制進行 說明。

(25)

13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係以產業與大學發展脈絡談起,並探討二者之關係與大學課程之發展 及趨勢。故本研究擬先以時間脈絡瞭解西方產業發展與變遷,由農業時代談至後 工業時代及以降之社會,而大學則自中世紀傳統大學之理念與社會角色等談起。 其後以產業變遷之角度進行大學課程之歷史脈絡分析,致以瞭解產業變遷與傳統 大學及當前各國大學課程之趨勢。最後亦嘗試探討臺灣自戰後以來迄今之產業發 展與結構之變遷,並進一步窺探大學課程之變革及其發展趨勢。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於研究上力求嚴謹,但仍有以下幾項限制: 一、探討產業發展與變遷之相關中外文獻眾多,各家學者所切入角度與觀點有所 不同,難免有些主觀性陳述而無法有一致性之觀點,本研究雖以客觀為要, 然在選取或引用文獻上難避免主觀之認定與選擇,而無法兼顧廣博性與全面 性。 二、大學課程之定義眾說紛紜,因此本研究僅以學科知識、學科內容及學科組織 方式作為切入之角度,有其偏頗或不全之處而為此研究之限制之一。 三、西方社會之產業、大學發展與課程等相關資料多以英文呈現,礙於個人時間 性、能力與學經驗背景有限性下,對於文獻之蒐集、翻譯或整理分析恐有疏 漏而難周全之失。此外,亦僅挑選某些國家之產業發展與大學概況作為探討 之例,代表性恐有爭議而可能使得研究較為窄化,故本研究在分析與評述時 須詳加以斟酌以避免過度推論。 四、本研究以臺灣作為主要分析對象,然而國內與西方社會產業發展於時間或產 業型態上,因環境與自然資源之限制而有些差異,對於研究結果之適用性恐 有疑問之處。

(26)

14 五、本研究以臺灣產業政策與產業結構變遷為依據,探討臺灣於各期之產業發 展,此外,亦以國家之經濟建設計畫與人力發展等政策進行分析與論述,然 而,由於部分文獻因時間久遠,於相關網站或各大圖書館皆無法取得資料, 使得文獻蒐集較為不完整,因此,在研究上恐有不全之處,為本研究限制之 五。

(27)

15

第二章 產業與大學

大學之發展從中古世紀以來歷經了多項變革,而這些變革多因社會環境亦或 經濟型態之改變而所生因應之道。故本章將先談大學之發展與理念,並析探大學 所扮演之社會角色,其後再探討產業發展及其變遷,最後則就大學面對產業變遷 採取之因應變革作一分析。

第一節 大學之發展及其演變

壹、大學之發展與演變

西方大學教育發展源遠流長,各國亦有獨特的教育傳統,然而,各國之現代 大學源頭可追溯自歐洲中古世紀 (林玉体,1994;戴曉霞,2000;金耀基,2000; 陳伯璋,2001)。以下就「大學」之發展依序分為以中世紀大學為代表之傳統大 學與十八世紀出現之新型教育機構的,最後則就十九世紀以後大學與高等教育擴 張共三部分敘述之。 一、中世紀傳統大學 歐洲中古世紀大學以法國之巴黎大學(Université de Paris)與義大利之波 隆那(Bologna)為最早,因其後中世紀陸續成立之大學皆深受此兩所大學影 響,其中又以巴黎大學影響為劇,是故,巴黎大學亦可稱為中古大學之原型 (archetype)(黃福濤,1998;金耀基,2000)。 十一世紀末之十字軍東征(1096-1272)開啟了東西方文化交流,貿易的 往來更刺激了歐洲城市與工商業的興起與發展,為了培育社會所需人才,當時 的教會興辦了學校(studium),如巴黎聖母院附屬的天主教學校(cathedral

(28)

16

school of Notre dame)即是後來巴黎大學發展之基礎,其他尚有聖傑那維耶(St. Genevteue)附屬學校,自此,歐洲教會所興辦的學校吸引了各地學者前來做 學,如巴黎聖母院因有名師 P. Abelard 而成為歐洲學者聚集之地,學校規模也 日益增大,由學校(stadium)轉變為大學(stadium generale)。 然而,這些來自歐洲各地的學者與學生為了獲得追求學術的自由與獲頒學 位的權利,大學師生共同與地方當局及教會進行鬥爭,以捍衛權利並獲適當保 護,於是仿效當時的行會組織(guild)爭取成為合法的學術團體,終於 1208 年獲教皇認可,取得「教師與學生行會」(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 的資格(林玉体,1994;黃福濤,1998;戴曉霞,2000)。其後 universitas 取 代了 stadium generale 成為此種教育機構名稱,也是大學之英文名稱 university 之由來。 由於大學所帶來的經濟與聲望,使得大學所在的城市逐漸繁榮,造成各鄉 鎮爭相邀請學者前來辦學,而這些來自世界各地之教師與學生常與當地居民發 生爭執,總以罷課或是遷校做為抗議待遇不公之手段,此風氣亦逐漸蔓延至歐 洲各地區之大學,如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部分師生於 1209 年 遷移至劍橋,成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大學為爭取學術尊嚴 與教學許可的權利,加上中世紀教會勢力為大,常受到教會干擾辦學,透過罷 課、遷校的激烈手段終於促使教皇英諾森三世(Innocent Ⅲ)於 1231 年頒布 一系列章程(parens scienriarum),即「大憲章」(Magna charta),承認大學有 獨立審判權與罷課權,此憲章亦限制了教會諸多權力,大學自此擁有更大的學 術自主與權力。由此可察知,直至十三世紀中期,大學的自治或是獨立仍在教 皇的掌握之中,此種現象不僅出現於法國,在歐洲各地亦是如此,大學的存續 與否皆受教皇的控制。

(29)

17 此皆以大學做為攻擊對方之工具,而教皇、主教與各政治官員又多來自這些大 學,因此,各自為鞏固自身合法性權力,皆以大學之聲望與地位拉攏之。大學 內部的師生們也因君主與教會雙方的攻訐,對於教育的精神開始出現懷疑的態 度,如巴黎大學在此鬥爭中喪失諸多特權,也造成來自巴黎以外的學者或學生 在其他地區創建大學以利就學,終而逐漸動搖巴黎大學在歐洲基督教世界學術 中心的地位。大學、教會與君主(王室)間的關係,直至 1517 年威騰堡 (Wittenberg)大學教授 M. Luther 將九十五條罪狀張貼於大學教堂門口時,即 受到破壞,也打破了基督教統一的局面,造成日後基督教世界四分五裂的狀態 (林玉体,1994;戴曉霞,2000)。 君主的勢力隨著宗教革命造成基督教世界的分裂而不斷擴大,大學除逐漸 成為君主的統治工具外,也日趨地域化與世俗化。宗教改革亦使得民族國家之 興起,十六、十七世紀所設立之大學極富有深厚的地方色彩,重視民族國家和 地方利益(戴曉霞,2000)。君主勢力的抬頭,使得大學逐漸脫離教會控制, 儘管部分大學仍保有神學至上的精神,然而,國家的力量卻是更直接的介入, 如英國於十六世紀下半進行大學改革,設置皇家教授職位,明訂大學教授的職 位需由國王核准,由此可見大學不再是教會的附庸,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於世 俗的統治階層,是故,來自世俗化的力量正影響著大學的發展(黃福濤,1998)。 二、十八、十九世紀之新型教育機構 十八、十九世紀可說是西方社會大變革時期,法國資產階級的大革命摧毀 了君王封建制度,也促使法國高等教育體制的變革,資產階級以大學不合時代 所需,通過並實施《達魯法案》(P. C. F. Daunou, 1761-1840)關閉了現存的中 世紀所有大學,並以資產階級之利益建立各種新型的教育機構,如專門學院 (école special)、綜合理工學院(école polytechnique)以及科學研究機構(林 玉体,1994;黃福濤,1998)。十八世紀起於英國之工業革命,帶動了英國的

(30)

18 工業發展,許多工業重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城市大學(civic universities)則 是此時期資產階級努力下出現以牛津與劍橋做為辦學方向與追求目標之新型 教育機構,在發展上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反映了各地不同的工商業發展面貌, 然而在學術聲望與地位上仍不及於傳統的牛津與劍橋大學,但是卻也在人才培 育上保有著一定的地位(Sanderson, 1972)。此外,英國於十九世紀初建立之 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乃為區別牛津與劍橋兩所大學之新型教育機 構,不論在結構或是課程上都有別於傳統大學。 十八世紀的德國如其他歐洲地區一樣,為大學衰落時期(黃福濤,1998)。 乃因大學人數銳減因而造成諸多大學關閉或是民存實亡,原因多半為工業革命 之影響,大學所培育之人才不合社會所需,有感於中世紀大學之傳統不合時代 潮流而備感失望。德國不同於法國關閉所有中世紀大學之激烈手段,改採以地 方政府的財政和管理做為支撐,延續著傳統大學之形式。1810 年柏林大學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在 W. Von Humboldt 等人的革新下,為德國

大學開啟新氣象,柏林大學標榜著純學術的研究,重視國家與民族利益,不論 是教育目標、結構或是課程上,皆與中世紀大學有所不同,而柏林大學也成為 近代世界各大學之典範,影響著許多國家高等教育近代化的過程(黃福濤, 1998;戴曉霞,2000)。 德國柏林大學為近代大學之開端,強調教學與研究的結合,重視自然科學 的發展,亦為研究型大學之濫觴,柏林大學以研究為中心之說獲得美國學者 A . Flexner 之肯定,並於其著作《大學》(Universities)一書中,開宗明義標榜柏 林大學為別於傳統之「現代大學」(Modern University)。此一風氣逐漸轉向歐 陸各大學,加上美洲新大陸的發現,美國亦開始出現「大學」的教育機構。美 國於十八世紀殖民地時期,設有學院,以 1636 年深受劍橋大學影響於麻州所 設立之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為早,目的為培育神職人員與政府領導人

(31)

19 才。美國的高等教育因其為殖民地而受到各地文化與社會習俗之影響,使其具 多樣化之特性,殖民地時代的多所學院,多由教會所興辦,與西方中世紀大學 相同之處為,教會主宰著大學教育,為英國大學之血親(林玉体,2002)。 十八世紀末的美國,深受歐洲啟蒙運動與英、法兩國政治革命之影響,加 上體認到各學院宗教色彩濃厚,無法滿足國家與社會發展所需,因此促長其於 高等教育之觀念有所改變。政府企圖將私立學院轉型為各州立大學,但無一成 功,終於 1825 年 T. Jefferson 於 Virginia 創辦美國第一所州立大學(林玉体, 2002)。 美國在內戰前所設立之州立大學多成立於中西部,其中成立之因多與聯邦 政府捐地給州政府並指定興建州立大學有關。1862 年美國國會所通過之《莫 瑞爾法案》(Morill Act)以出售聯邦政府土地所得的資金,在每一州成立「捐 地學院」(Land-grant colleges),以發展農工技術教育,此舉擴大了美國公立高 等教育的規模,同時又受到德國柏林大學研究型大學的影響,使得美國進行高 等教育改革,奠定了美國現代大學之基礎,此後二十世紀各國之大學便以美國 大學為雛型(陳舜芬,1993;戴曉霞,2000;林玉体,2002)。

三、十九世紀以後之發展 二次戰爭期間,英美兩國大學教師和學生參與了戰爭相關事務,獲得社會 大眾之肯定,對於大學有著更高的期望,世界各地的大學教育受到重視並且快 速且蓬勃發展,最明顯的表現為大學學生人數的增加,尤以美國為劇(戴曉霞, 2000;金耀基,2000;魏哲和,2001)。 戰後的大學教育,不僅未受到波及而銳減反而快速擴張,原因除先前提及 大學學術對國家能提供實質利益之貢獻外,也因平等主義的觀點出現,使人們 相信受教育將是使社會流動的重要管道,另外 1960 年代興起之人力資本論,

(32)

20 對於教育給予高度的肯定,認為教育為使國家經濟成長的關鍵所在,因此使得 各國大學教育不論是在數量或是質量上皆產生巨大轉化(戴曉霞,2000)。各 國政府願意提供經費以擴大接受教育的人數,除提升國內人力素質外,更可厚 植國力與促進經濟發展,大力擴張高等教育機構的同時,也避免引起因受教不 均而產生各種政治或是社會問題。此時的大學教育與政府、社會甚至市場相互 關聯著,大學已趨向多元與多樣化發展,大學的功能、社會角色與理念更是有 別於傳統大學且日趨複雜。

貳、大學之理念及其演變

上述所述乃針對大學之起源與發展做一歷史背景探究,然而,各時期的大學 教育在理念上皆有所更迭,或以宗教為中心,或以關注社會為前提,在此就大學 理念之演變作一歷史探究。 大學的理念自中世紀以來已發生許多變化,首針對大學理念提出看法的十九 世紀 J. H. Newman 主教於 1852 年出版《大學的理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一書,針對當時社會已有要求大學需進行改革之聲浪而提出反對意見,其認為大 學為提供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培育社會菁英─紳士,而非提供化學、 電力等教育之處(林信孝、黃俊傑,1997;金耀基,2000;陳伯璋,2001;Barnett,1990; Sng, 2008)。 所謂的紳士乃是指有修養且有見識之文化人,即重視傳統古典文化,如其書 所提,若學校目標是為科學和哲學的發現,看不出學校為何需要學生,即明確點 出大學教育的目標不在追求科學技術與哲學道德,而是期望一種知識的「傳授」。 此後 J. S. Mill 與 M. Pattison 亦支持 Newman 的理念,認為大學非提供專業教育 之處,此一理念對英國牛津與劍橋等大學之教育影響甚鉅,是將大學定位於一種 提供博雅教育之「教學」的機構,為培育「菁英人才」之處(戴曉霞,2000;金

(33)

21 耀基,2000;Sng, 2008)。然而,在其後的民主、工業與科學各項改革浪潮紛紛 出現後,大學以培育紳士及文化階層之屬性便難以符合社會期待,而終走向變革 之路。 十九世紀末,大學的理念開始出現了轉變,德國柏林大學在 W. von Humboldt 等多位學者的帶領下,進行大學之革新,擺脫中古的傳統學術,標舉大學的新理 念,認為大學應是創造個人聰明才智以培養獨特人格之環境,強調大學為「研究」 中心,是為追求真理、創造知識而研究,注重「發展」知識,關注於一些「創造 性的學問」,即「以科學而科學」做為大學科學教育之主張(王晴佳、林信孝、 黃俊傑,1997;金耀基,2000;陳伯璋,2001;沈清松,2004;Fischer-Appelt, 1996)。 德國大學的新理念也影響了歐洲各地甚至是美國等地,美國所謂的「現代大 學」乃認為大學必須反映時代,為時代之表徵,同時亦要發揮足以影響社會之力 量,提供社會真正所需,而非隨社會變動而搖擺。此外,現代大學除了強調研究 的重要之外,亦關注教學之功能,同時大學亦負陶冶之功能,在柏林大學的影響 下,大學之理念已漸由研究取代教學,也期望透過研究以增進知識、解決問題與 培育人才(戴曉霞,2000)。 二次大戰後,大學教育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尤以美國成長為劇。曾任加州 大學校長之 C. Kerr 於 1963 年以「多元大學之理念」(The Idea of a Multiversity) 為題發表一篇演說,認為當時美國之大學已非為 University「統一性」的組織, 而應為多元發展的 Multiversity,其後 C. Kerr 將此些多元大學之論述集結於《大 學之功能》(The Use of the University)一書。美國較為先進之大學不但承襲了英 國大學重教學之傳統,同時亦受到德國大學重研究之風氣影響,然而,在當代的 美國卻似乎已超脫此兩種大學模式,而發展出一種多元化的新氣象。

(34)

22 會結合,主張在大學校內產生應用性的理論與研究並實際運用於周圍的現實環境 中,拋棄傳統的教學,改採以應用導向實際回應社會需求,美國的大學是結合英 法教學傳統與德國學術研究,加上對社區的服務功能,因此,大學乃成為教學、 研究與服務的多功能機構(陳舜芬,1993;王秀槐,2005;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2006)。1980 年以後,各國產業上隨著經濟型態的改變紛紛 受到影響而有所變革,大學教育之理念與社會角色亦隨之而重新定位。 自從威斯康辛觀點提出以來,社會大眾逐漸對於大學教育賦予另一種期待, 在全球化的環境中,國與國間的商業互動往來,彼此的競爭更加劇烈,人才的流 動更是不容小覷,而要如何在此一波競爭脫穎而出變成為各國與各大學極力努力 之處。美國大學不同於歐陸大學的地方為,美國大學重視社區服務,加上工業化 所帶來的各種影響,科技資訊發達,工商業與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傳統大學所教 授的知識已不敷時代潮流。意識型態上又受到實用主義與 J. Dewey 的影響,重 視實用性與現實層面,經濟上受到新自由主義之影響,採自由經濟,強調去中心 化等要點,使得美國大學教育趨向「實利」、「商業化」發展(林清江,1994;林 玉体,2002;葉坤靈,2004)。

1995 年 2 月 1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發表「高等教育的轉變與發展政策」報告書, 呼籲世界各國應重新檢討教育目標,大學應扮演何種角色則須重新定位(陳伯 璋,2001)。在此之前,日本大學的教育目標為教育、研究、公共服務與社會批 判等四項,並授予專門學藝以培養智性、道德與應用性的能力,此外,亦同時重 視人文學科、社會學科與自然學科三領域。 然而,隨著科技與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對於大學之要求甚多,使得大學不得 不有所轉變,對此,日本政府為促進技術的發展與產業的提升,於 1995 年頒布 《科學技術基本法》,結合中央、地方及各大學校院的力量,共同推動科學技術

(35)

23 的發展,以回應產業及社會對大學的期待和需求(羅華美,2007a)。 大學理念的更迭,不僅反映出隨著西方社會變遷過程,大學教育目標亦發生 轉變,同時亦展現出大學教育多元化的一面。

参、大學之社會角色與功能

隨著社會發展,大學與社會互動造成大學的轉化,大學教育理念的更迭,大 學教育目標的轉變,在在顯示出大學在社會系統中之舉足輕重之意義與地位。而 大學在整個社會中所帶來之功用與功能及其所扮演之社會角色,更是隨著歷史發 展,經濟型態的改變而有所改變。 一、從「教學」到「研究」 前些章節曾提及 Newman 對於大學的理念,然而,大學理念卻也隨著社會 變遷而轉變並且擴大了些。中世紀的傳統大學,如法國巴黎大學,英國劍橋與 牛津大學所關注的為知識的「傳授」,傳授古典人文精神與思想強調品性並培 育神職人員以維護中世紀之宗教秩序,此外亦培養「有教養的人」(cultivated man),即菁英階層,以維護貴族階級與上流階級為主要功能,大學為宗教服 務層面居多,將大學定位在「教學」的場所,亦是為教會服務之機構。儘管英 國現代大學之出現是以倫敦大學為開端,然而英國深受牛津與劍橋大學長久以 來之傳統理念影響,仍是以貴族等菁英分子為社會上層人士,倫敦大學實施專 門與技術的教育也較不受到重視(何清欽譯,1978)。 科學革命後,隨著自然科學的知識發展漸普及,挑戰了宗教神學至上的權 威,大學逐漸走向世俗化發展,而知識的分化越細且越專業化。十九世紀柏林 大學的出現,為現代大學之雛型,打破了中世紀以宗教為中心的觀念,大學的 服務對象由原先為教會服務逐漸轉向為國家服務,以培育國家及社會所需人

(36)

24 才。柏林大學的設立是以知識的「發展」為主,強調研究的精神,期能研究學 問並探求真理,反對偏於專門技術類的人才培育,主張除教學以外,更將以研 究作為大學發展之中心,因此國家不得干擾學術活動以保障教學與研究之自 由。大學之功能發展至此,除負「教學」責任外亦加入「研究」中心之功能(林 玉体,1994;金耀基,2000;戴曉霞,2000;Halsey,1961)。 柏林大學強調學術自由及教學與研究統一的新觀點,被視為研究型大學 之濫觴,為大學提供了新的典範(戴曉霞,2000)。美國學者 A. Flexner 也認 為大學之所以與其他教育機構不同之處為,大學乃著重教學與研究的地方,也 是造育人才之處。美國的大學在殖民時代以劍橋、牛津兩所大學為藍圖,至十 九世紀受到柏林大學新風氣的影響,到二次大戰後,隨著美國政治與經濟的勢 力擴大,而逐漸成為他國大學發展的模仿與學習對象。

二、現代大學之特性:「服務」之精神 二次戰後的美國,社會對於高等教育的人力需求大增,使得高等教育的蓬 勃發展,也使得美國的大學自哈佛學院以來的傳統功能產生了變化。不同於中 世紀大學「為學術而學術」及柏林大學「為研究而研究」的「象牙塔」(Ivory tower),美國的大學標榜「服務」的功能,主張大學應對社會提供直接或間接 的服務,此種將服務置於學術上的主張,使得大學淪為「服務站」的角色。 1862 年美國國會通過的《莫瑞爾法案》,強化了美國州立大學實用性的角 色,十九世紀末的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因獲得贈地而來的 補助款,注重農業與機械科目,因經營牧場獲得極高利潤而體認到社會對於此 種專門的特別技術之需求,因此提供「短期課程」(short course),由大學與地 方畜牧業共同攜手合作發展。1904 年 C. R. Van Hise 任威斯康辛大學校長時, 進行一系列改革,並將大學的功能擴大,加上受到當時美國盛行的進步主義

(37)

25 (progressivism)影響,反對商業獨佔利益,強調大學應把知識帶給民眾且應 為全州服務,除了開設短期課程外,更提供多種學術講座、資訊推廣等,此種 大學與社區緊密結合的作法影響了大學的發展,大學的功能也由原有的教學與 研究擴展到「服務社會」的面向(陳舜芬,1993;戴曉霞,2000;林玉体,2002)。 1920 年代以後,高等教育的擴張除大學數量擴增外,學生人數的大幅增 加一如 M. Trow 所云大學教育已由菁英走向大眾化教育,同時隨著大眾化時代 的出現,大學多了為市民服務之功能,此與威斯康辛觀點之推廣有極大關聯。 受到美國威斯康辛觀點的影響,教學、研究與公共服務成為大學之使命, 也為日後各國大學功能之三大範疇,如我國大學法(2007)第一條開宗明義言 「大學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然而,二十世紀後半,進入了 P. Drucker 所謂的「知識社會」,大學為國家發 展中最重要的資源,也為知識創造過程之中心。大學既為知識生產之工廠,因 此,各國政府願意將龐大資源投入知識生產中,知識取代勞力或資源成為經濟 發展之核心,改變了大學的理念也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與生活型態。而學術、產 業與政府之三角關係亦發展出新的生產模式,大學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且關鍵的 角色(康自立,1997;金耀基,2000;陳伯璋,2001)。 如同 L. Thurow 所言,人類目前所處的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社會,即所謂的 「知識經濟」時代,隨著社會變遷與經濟型態的改變與發展,產業必須不斷推 陳出新才能應付這變遷的社會,不同於以往的重視實體產品的生產,而轉向知 識的生產與運用(齊思賢譯,2000)。產業界需要知識與技術的創新以擴大市 場,知識人取代過去勞力人的角色,是故,過去肩負傳授知識與人才培育之大 學教育逐漸轉換為提升人力並協助產業發展與研究創新的角色。

(38)

26

第二節 大學、產業及其變遷

在強調知識生產與利用的時代裡,大學所扮演的角色除了傳統以來的教學、 研究與服務精神外,更重視知識的傳承與創造以及社會所需人才之培育,因此, 現今許多國家將經費大量投資於大學教育,期望透過大學教育能在知識或技術上 能有創新的表現。然而,隨著產業變遷與社會發展,對於人才之需求也產生變革, 而大學作為培育人才之機構,面對此一變革而生諸多因應之道。本節將由產業發 展及其變遷談起,再論大學如何回應產業結構與經濟型態之變革。

壹、產業發展及其變遷

工業革命為人類歷史寫下嶄新的一面,不僅造成產業的變遷也使得政治、經 濟等多面向產生變革,在不同條件之資源與環境下將產生不同之生產與經濟型 態。本節茲將產業發展分為三階段,一為工業革命以前之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活 動,工業革命開始後至後工業時代為第二階段,最後則為 D. Bell 所謂之「後工 業社會」及以降社會之產業發展。 一、工業革命以前之產業發展 十一世紀末以前之社會,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活動,但因缺乏農業知識且農 業技術欠佳,農民僅能以雙手與大自然爭地,隨著十字軍東征開啟東西方文化 交流與貿易往來,知識與技術的傳播促使農業技術之改良,農民開始以馬匹作 為耕作之畜,也開始使用重犁。 十二世紀之英國發明了上射式直立水車,以水力磨穀物增加效率,新技術 的使用不僅使得農產量大幅增加,也有更多的土地以作為其他產業活動之用, 主要多用於養羊或種植棉花等紡織業之原料,其中又因羊毛所帶來之經濟價值 為大而成為最重要之農產品。此外,人口多聚集於當時社會流行之莊園制度,

(39)

27 由地主(莊主)雇用農奴(佃農)從事農耕、畜牧活動,冬閒之時則從事傳統 家庭手工業以為餬口,儘管農業技術上已有突破但水平仍低,加上科學方法尚 未引進,所產之農產量有限,無法提供大量糧食以飽足所有人口,因此未有剩 餘勞動力人口足以發展工業活動(賈士蘅譯,1986a;文從蘇譯,2003)。 除了紡織業外,冶鐵業亦是此時期重要之產業,鐵的產量與應用大量的取 代了銅,農民也在技術改良下開始使用鐵製農具,突破以雙手與大自然搏鬥之 情形,十三世紀時,歐洲各國已有許多打鐵場且已用水力使其機動化,世人也 開始以為發明為發明,機械技術也因而突飛猛進。十五世紀以後,農業生產逐 漸回復正常,人口亦逐漸成長,不同於黑死病之暴發與蔓延使得穀物價格高 漲,此時期穀物價格較低,人們亦開始發展其他能謀利之產品,如麵包、葡萄 酒等,農業專門化之趨勢便油然而生。除了農業之變革外,經濟商業活動亦有 所改變,隨著城鎮之出現與航海時代的來臨,國際間之商業活動更為頻繁且複 雜化,除已有之商人行會組織外,更開設許多銀行。 中世紀之英國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經濟型態以農業為主,十三世紀英國之 莊主們實施圈地運動,乃為了累積因生產羊毛所帶來之財富,因此以籬笆、柵 欄、壕溝等把強佔而來的土地與公有地圍起來,變成私有的大牧場。國際貿易 往來頻繁下,對外貿易的發達更使得英國羊毛業與毛織業蓬勃發展,畜牧(養 羊)業成為可獲高利之產業,羊毛與織品成為當時英國最主要的外銷產品,以 法蘭德斯(Flanders)與佛羅倫斯(Florence)為主要輸出地。因為國際貿易活 動而使得商業興起,許多有錢之地主或富商便趁此時大量收購田地,以作為自 己之莊園,大量累積財富除刺激自黑死病暴發以來漸為沒落之農業外,亦促使 城鎮之興起與發展(賈士蘅譯,1986a;夏伯嘉譯,1989;張漢裕譯,1993; 文從蘇譯,2003)。 綜觀中世紀西方社會,以義大利之經濟最為繁榮,其經商之長才與外銷產

(40)

28 量多之羊毛、絲綢與鐵甲等皆稱霸全歐洲,但隨著獨霸一時之織布業因價格昂 貴又厚重而被價格低廉且輕薄之英國布匹奪取其市場,加上北歐經濟勢力之競 爭與影響,經濟中心之地位逐漸轉移至崛起之新興國家─荷蘭。荷蘭因地狹人 稠,必須大量依賴進口糧食使得沿海出現許多城鎮,農業亦受到市場之影響而 形成高度專業化,除種植穀麥外,農民更進行食品加工,生產牛奶、乳酪、啤 酒等農產品以外銷各城鎮,城市工商業之繁榮與擴張及農業市場化之影響,促 使荷蘭能迅速發展成為全歐經濟最為發達之區。 然而,十七世紀末,荷蘭因與英國爭奪海上霸權而發生戰爭,加上法國覬 覦荷蘭之財富也發動戰爭,使得荷蘭不僅消耗資源更喪失了大量的財富與人 力,產業發展因而變得緩慢,終為英國迎頭趕上,英國因具備多項條件如煤礦 產量多帶動冶鐵工業之發展,其次由於貿易的往來資金的流通使得英國擁有充 足之資金,再者,英國自圈地運動以來,許多農民被迫離開土地而成為遊民, 因此英國擁有許多流動的人口,種種條件導致英國於十八世紀中葉以後發生工 業革命,並使其成為世界主要工業國家之一。 二、工業革命至後工業時代以前之產業發展 不同的經濟模式有不同產業發展之需求,工業革命前後,人類社會所仰賴 的資源與需求大有不同,也因為生產方式的改變,使得不論是在政治、經濟, 甚至是教育上皆有所變革。 起始於十八世紀之工業革命或稱產業革命,為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最為重要 的轉捩點,不僅包括工業部門的改造,交通運輸、農業、商業甚至是企業組織 皆有重大變革(黃衛平、朱文暉,2004)。工業革命前的西方為封建社會,人 們過著畜牧或農業等自給自足式的莊園生活,僅有少部分從事手工業之工匠與 販賣工匠製品之商人居住於城市,因此,屬於較為封閉且以滿足自我需要為主

(41)

29 之經濟型態。英法百年戰爭,不僅使得兩國人力與資源上的消耗,更使得傳統 的封建制度瓦解,同時造成諸多資產階級的興起,社會上人口大量的增加,勞 動力充足使得工商業蓬勃發展,造成傳統家庭手工業製的經濟型態無法滿足產 業發展之需。此外,受到十五、十六世紀航海時代的影響,世界貿易於此時蓬 勃發展,東西方文化之交流與商業往來,使得部份歐洲國家因擁有美、亞、非 洲等殖民地,原料與資金充裕,為提高產量不得不尋求新技術之改良,因此, 人們致力改進生產技術與模式以提高產量,也因為擁有海外龐大之市場,使得 業主必須尋求充足人力從事生產活動已提高產量,而有「分配加工制」 (putting-out system)即分散的手工工廠制的出現。1623 年英國國王制定專利 法,保護新發明的專利權,也使得人們對於發明新產品顯得躍躍欲試,進而帶 動發明的熱潮,技術改良與機械生產及各種新發明的出現(程漢大等,2002)。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之時 十八世紀初於英國爆發之第一次工業革命,紡織業為首波革命之產業, 當時紡織工業為英國最主要之產業活動,生產之布匹或棉織品以價格低廉聞 名全歐,起初以飛梭應用於手工織布機使其速度加快增加產量,其後又因水 力紡紗機的出現更使得棉織品得以大量生產,然而卻也使得工人之需求大 增,終於 1785 年英國教士 E. Cartwright 發明了動力織布機漸為取代手工業。 到了 1814 年自動動力織布機的出現,機械生產已成為紡織業主要的生產方 式(張漢裕譯,1993;王曾才,2002;林姿君譯,2003)。 蒸汽機的出現為煤鐵工業帶來極大之貢獻,以往以水力作為發電之動 力,使得工廠必須設立於有水之處且可能因積水而造成煤炭開採不易。1765 年由 J. Watt 所發明蒸汽機,不僅使得工廠不必設在靠水之地也使得煤炭開 容易而提高了煤和鐵的產量,加速工業化的發展也促使運輸業發生革命。運 輸業之革命開始於十九世紀初各國努力開鑿海陸運運輸,煤礦區原有之鐵路

(42)

30 是以燃燒木材或煤礦作為動力之原料,英國工程師 G. Stephenson 以蒸汽機 作為引擎以拉動火車,不僅縮短運送時程,更使得鐵路大為擴建。除陸運外, 水運方面亦受到蒸汽機之應用而產生革新,1807 年由 R. Fulton 發展第三代 汽船,並於 1858 年以鐵造船身,開啟英國海運工業,使得英國能將國內所 產之棉織品或農產品等外銷至各地。此時也興起的一些新興工業,如以煤煉 焦作為照明與照相之用的煤氣工業,自原油提煉揮發油、煤油等的石油工業 等(賈士蘅譯,1986b;王曾才,2002)。 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滲透至其他歐美地區,法國為繼英國之後率先發生 工業革命之國家。蒸汽機的使用於法國大革命前以應用於棉花工業為多,其 後受到法國大革命的爆發而阻礙了工業的發展,1815 年之後隨著國內政局 穩定,工業革命方大步前進。法國與英國一樣以輕工業首波產業革命,自 1820 年代起,機器與工廠制度首先推廣於紡織業,毛紡織業與麻紡織業也 出現了使用大型機器之工廠,紡織品的產量大增亦成為法國主要外銷出口 品。此外,漂白技術的進步也是促使紡織業革新與其他新興工業興起之因, 化學家 C. Berthollet 曾以氯作為漂白劑,但因氯之生產量少,成本為高,後 來發現可以工業方法製造一種普遍又廉價之產品─鹽來取代,因此,化學工 業便在此情況下興起。 除了鹽之外,煤的使用更為化學工業另一重要發展,將煤作為合成染劑 以應用於紡織品上,但卻受限於國內煤產量少且品質差而成為阻礙其工業發 展之因素,如冶金工業雖受到交通運輸革新可獲得自他國進口之煤礦,卻也 因為價格高昂而大為受限,也是法國長期使用木材作為生產原料之因(林姿 君譯,2003)。此外,受到英國發明轉化爐與煉鋼法之改良影響,法國於 1858 年製造第一個轉化爐並採用英國傳入之煉鋼法設置鑄造廠,增加了鑄鐵的產 量,同時也因為需要眾多勞動力,因此法國在擁有廣大的勞力與財富集中的

(43)

31 情形下,大型企業組織因而出現。軍事工業與土木工程如橋樑、鐵公路等方 面,因法國參與戰爭有軍事之需求,而於此時受到重視並蓬勃發展。 1860 年代法國大致完成了工業革命,機器生產成為主要生產方式,產 業發展之重心由輕工業轉向重工業,政府亦採行一系列如鼓勵外資投入並引 進英國新技術與人才等有利於工業發展之政策,促進法國工業之發展(王曾 才,2002;程漢大等,2002;黃衛平、朱文暉,2004)。 美國的工業革命幾與法國同時發生,英國殖民地時期的美國即出現手工 業之工廠,而為美國工業革命奠定一些基礎,加上美國較少受到戰爭波及與 影響,使得美國得以在穩定環境下發展工業。1789 年於 Rhode Island 建立美 國第一家紡紗廠揭開美國工業革命之序幕,獨立戰爭後,美國徹底脫離英國 而建立不同於英國君主制之共和制政體,於產業方面,棉紡織業率先以機器 代替手工人力,其後如食品業、製鞋與服裝業等也陸續使用機器,輕工業逐 漸走向機械化。 此外,冶鐵業之發展自英國引進煉鐵法後,生鐵產量大增,也促進採煤 業之發展,蒸汽機的使用更為普遍。而美國不僅吸收外來知識與新技術,政 府更大力提倡各種發明,1790 年通過專利法案以來,各種新發明的出現為 美國工業發展帶來極大之幫助。1860 年代美國內戰的爆發,使得奴隸制度 的消失,也促使美國採取一系列有利工業發展之政策,如資助鐵路興築、發 展教育、重生產之科學管理等,至 1870 年代美國工業革命大抵完成(程漢 大等,2002)。 德國雖富含煤和鐵,也自英國引入機械並興建工廠,卻因為政治上分裂 與戰爭不斷等因素使得工業化速度較英、美、法三國緩慢,直至 1830 年代 方走向工業革命之路。德國之工業革命基本上是以交通運輸業帶動其他工業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owever, dictation is a mind-boggling task to a lot of learners in primary schools, especially to those who have not developed any strategies (e.g. applying phonological

To tie i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Task Force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enable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Leaders in schools of a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HPM Tongxun (HPM Newsletter). These articles have documente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s well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dustry's issue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midst of pandemic disruption..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HPM Tongxun (HPM Newsletter). These articles have documente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s 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