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工業經濟時期之產業發展

第四章 臺灣之產業發展與變遷

第二節 工業經濟時期之產業發展

1960 年代為「出口擴張時期」,由於受到國內市場狹小的因素影響,政府積 極擴展海外市場,改採以出口導向之政策,策略包含,「新臺幣對美元貶值」(1958 年時為 24.5:1,至 1962 年貶為 40.0:1)(引自行政院經建會,2004a:3)、「外 銷退稅」以及「獎勵投資條例」等,吸引外商前來投資。而 1961 年的「第三期

69

經濟建設計畫」係以維持經濟穩定、加速經濟成長的同時亦須改善工業環境,並 改善投資環境,該計畫除針對農業、工業、交通運輸以及對外收支各部門計畫外,

亦開始重視社會建設之發展(引自行政院經濟會,2005d:2)。1965 年開始的「第 四期國家經建計畫」,以促進經濟成長並加速產業發展為目標,同時亦特別關注 到高級工業的發展,期望擴大工業之基礎以使經濟結構之改變。自 1966 年開始,

於高雄、台中等多處設立加工出口區,這些加工出口區多以成衣、消費性電子、

塑膠、皮革加工等勞力密集型產業為主,總觀以上所提之各項策略皆為改善當時 受限的市場環境並促進產業發展與轉型(李國鼎、陳木在,1987;蕭峯雄,1994;

經濟部檔案管理局,2008)。

壹、由農業邁入工業經濟時代

許松根(1994)認為 1966 年為臺灣邁入現代工業化之起點年,吳榮義與黃 崇哲(2000)指出臺灣之產業發展至 1966 年,製造業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 GDP)的比重首度超過農業產值,因此認為臺灣於此時 正式進入工業經濟型態。然而,依行政院主計處分別針對自 1951 年迄今國內農 業、工業與服務業占 GDP 之分配比進行統計(表 4-1)。若以工業產值超過農業 作為進入工業時代之劃分來看,臺灣自 1962 年工業占 GDP 比為 28.22%,首先 超過農業比重(24.97%),由圖 4-1 與圖 4-2 亦可明顯看出,自 1962 年開始,工 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其中製造業占 GDP 之比重亦逐年上升,由 1961 年占 18.88%快速昇至 1971 年 35.10%,1987 年時更高達 39.64%,而農業占 GDP 比率 卻逐年下滑,且與工業所占比重之差距逐漸擴大,顯示出臺灣之產業發展於此時 已由農業轉為工業經濟時代。

70

1951 1962 1971 1981 1991 2001

農業 工業 服務業

圖 4-1 臺灣產業結構之變遷

資料來源:整理自行政院主計處(1989:32;2002:35)

%

71

資料來源:整理自行政院主計處(1989:32;2002:35)

貳、發展重化工業與高科技產業之萌芽

孫震,1994;施建生,1999;吳榮義、黃崇哲,2000),1973 年政府提出重要的

「十大建設計畫」中的煉鋼廠、造船廠與石油化學工業等三項經濟建設即屬重化 工業之範疇。此外政府亦於 1978 年進行「十二項建設計畫」,包含交通運輸之改 善、興建核能發電廠以及農業機械化等,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時亦加強工廠汙 染防治,預防職業傷害等,協助產業升級與轉型(李國鼎、陳木在,1987;蕭峯

%

72

雄,1994;行政院經建會,2004a)。

除此之外,資訊科技方面於此時亦有所發展,1973 年時任行政院長 蔣經 國先生有感於國家之科技發展必須有重大突破,因此在潘文淵博士的建議下,以 研發機體電路為核心,發展電子工業,並於 1974 年成立電子工業研究中心,自 美國矽谷引進半導體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s , IC)技術,設廠並積極推展 製造技術,其後陸續成立如聯華電子公司以及臺灣積體電路公司等,帶動國家半 導體產業之發展,也使臺灣跟進了矽谷的產業發展(經濟部檔案管理局,2008)。

在資訊科技方面,政府於 1979 年推動科學技術發展方案並設立「財團法人資訊 工業策進會」,旨在促進我國資訊科技之創新與應用,積極推動資訊科技產業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IT),協助政府推動資訊產業之發展及應用,

並培育資訊科技人才(經濟部檔案管理局,2008)。

1960 年代以出口擴張為主要的產業政策,帶動了臺灣整體經濟成長,從前 以農業與輕工業為主的產業,由於國外已開發之工業國家為節省成本,積極向外 尋求工資低廉之開發中的國家,又以亞太地區為主要對向,並發展所謂勞力密集 型產業。至 1980 年代,亞太地區經濟的快速成長,帶動了國際間貿易的蓬勃發 展,而呈現「雁行發展模式」或稱「東亞模式」,而臺灣因擁有此項優勢,於當 時吸引了來自各地的資金與技術,同時配合國內產業發展並適度調整產業結構,

以發展勞力密集型的加工產業為主要策略,因此於短時間內快速的帶動經濟成 長,發展成為新興工業經濟體(Newly Industrialized Economies, NIEs)」並與鄰 近之新加坡、南韓與香港等國並稱「亞洲四小龍」,同時亦逐漸走向開發中國家 之經濟體系(陳嵩璋,2000)。

順道一提的是,施建生(1999:58)針對臺灣產業結構的改變,即由農業進 入工業時代與歐美工業化國家進行時間上之比較,結果發現臺灣在不到三十年的 時間,產業結構即產生變化,而如英國、法國、德國與美國等國家,則是歷經百

73 27.3 24.3

33.4 43.3

53.2 49.6

47.2

66.6

75.7 72.7

50.4 56.7 40.1 46.8

31.1

1961 1971 1981 1987 1988 1991 1995 1999 2001 2008

輕工業 重工業

圖 4-3 輕重工業占製造業之比重

資料來源:修改自行政院經建會(1996:197);經濟部統計處(2009)

圖 4-3 中顯示出,輕重工業自 1961 年以來占製造業之比重變化,其中重工

74

潮進而迫使國內產業結構必須重新調整,因此,政府於 1980 年代提出發展所謂 兩高、兩大、兩低之「策略性工業」,依經濟部檔案管理局(2008)之說明:「兩 高係指技術密集度高、附加價值高,兩大為關聯效果大、市場潛力大,而兩低則 為汙染程度低與消耗能源低之產業」,選定如精密機械與資訊電子工業等產業作 為策略性發展之對象,加以改善產業結構。此外,本時期產業仍以出口為導向持 續發展,亦提出如獎勵創業投資事業、解除外匯管制等重要措施鼓勵並開發高科 技資源,1981 年新竹科學園區的成立,即為政府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並將產業 政策由生產轉為研究發展之最佳例證(李國鼎、陳木在,1987;蕭峯雄,1994;

王健全、麥朝成,1999;吳榮義、黃崇哲,2000)。

繼十大建設與十二項建設後,政府於 1984 年又推動「十四項建設」,發展交 通運輸業與核能發電廠等多項計畫。1986 年至 1989 年的「第九期國家經濟建設 計畫」中,針對當時國際間設有關稅障礙,且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政府因而提 出經濟自由化、國際化與制度化之目標,積極拓展貿易,發展重點科技外亦加強 服務業之現代化發展,在此同時,環保意識的抬頭,也使得政府加強環境的汙染 防治工作(行政院經建會,2005d)。

肆、落實經濟自由化

臺灣受到國際間 1980 年代以來全球化與市場化的影響,經濟的全球化以及 私有化、解除管制等市場機制手法逐漸影響臺灣的經濟(產業)發展。於先前文 中曾提及,政府在面對國內外經濟環境的改變,而提出多項改善策略,其中國內 投資環境不佳且當時處於政治不安定時期,因而迫使政府解除經濟管制,推動經 濟自由化以調整經濟(產業)結構。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制度化三者間之關係 密切,由於資訊通訊技術的發達以及全球化的趨勢,各國間的經濟活動互通往來 且日益頻繁,為提高國際競爭力而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而在制度化下標準下制 訂的各種規範,將更有利於經濟活動的發展。總歸來說,經濟自由化所涵蓋的範

75

圍可依行政院經建會(1989:184)區分為五大類:

(一)貿易自由化:包括降低進口關稅、解除進口限制、積極參與國際經 濟事務等;

(二)金融自由化:包括利率自由化、匯率自由化以及放寬外匯管制等;

(三)產業發展自由化:包括農產品開放進口、國營事業逐步民營化、國 內金融與服務業自由化等;

(四)投資自由化:包括國人對外投資及華僑、外人來我國投資的自由化 等;

(五)其他自由化:包括因推動經濟自由化而衍生的教育自由化、勞動市 場供需變動以及對環保的影響等。

為有效落實經濟自由化,各類別之具體政策舉例來說:推動投資方面,大幅 放寬僑外投資與技術合作審理之標準,且推動國人對美國以及東南亞地區投資方 案,促進對外投資;貿易自由化方面,除與美國進行貿易協商之外,1988 年更 公布了「對東歐國家貿易實施要點」,放寬對東歐國家(如,波蘭、捷克等國)

進行貿易與技術合作;金融自由化方面,放寬民營銀行的設立與國外銀行的業務 範疇,並通過《銀行法》以及《證券交易法》部分條例修正案;另外,在環保與 汙染防治方面,則是制訂《環境保護基本法》,並設立環境教育中心與環境保護 處,加強環保與汙染防治的工作並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行政院經建會,1989)。

再者,產業自由化的部分,最為重要屬國營事業權力下放,1989 年政府成立「行 政院公營事業民營化推動小組」,並以中鋼、省屬三商銀等 19 家公營事業為第一 波民營化的對象(朱雲鵬,1999;施建生,1999;蔡學儀,2004)。

綜合以上所言,臺灣推動經濟自由化乃因應國際間保護主義之盛行,以及 英、美等國要求開放自由市場的壓力,整體來說政府所作的策略可歸納為解除管 制以及民營化兩部分,自由化之經濟更成為日後臺灣經濟(產業)發展基本原則。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