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後工業時代及以降之產業發展與變遷

第四章 臺灣之產業發展與變遷

第三節 後工業時代及以降之產業發展與變遷

壹、服務業取代工業成為經濟主軸

臺灣之產業自 1962 年正式進入工業經濟時代,而由圖 4-1(本文 70 頁)中 亦可發現,自 1986 年以後,服務業占 GDP 的比重開始上升,至 1990 年代以後,

服務業的比重超過 50%且日益增加中,而工業與農業卻呈現衰退現象。1991 年 時,農、工、服務業三者比重為 3.79:41.07:55.14,與其他先進國家產業水準 相當(如,法國 1989 年三者比重為 3.6:30.2:66.2;日本 1990 年時比重為 2.5:

41.8:55.7)(引自蔡峯雄,1994:74)。另外,依據行政院主計處每年針對國內 各產業占 GDP 比重統計中,於 2008 年時,農、工與服務業三者占 GDP 之比重 分別為 1.68%、25.15%以及 73.17%,若與 1991 年統計資料比較,可發現國內工 業所占比重由 41.07%快速下滑至 25.15%,十多年間便減少了約 16 個百分點,

顯示出臺灣之產業結構至此又有所調整。

就業人口方面,自 1978 年至 2008 年平均各行業就業人口的統計資料,如表 4-2 與圖 4-4 所示。服務業人口之比例自 1991 年起躍升各級產業之首,至 1995 年,服務業就業人口比例超過 50%,與工業就業人口比例之差距亦逐漸擴大中,

儘管從事工業人口比例逐漸減緩,但近年來有緩升之趨勢,農林漁牧業等一級產 業則持續衰退。是故,由上述統計結果可知,臺灣之產業結構於 1990 年代開始,

由已達到以服務業為主、工業次之,而農業所占比重最低之型態,即由「工業時 代」進入到「後工業時代」,此外,受到二十世紀晚期出現之知識經濟的影響,

目前臺灣之服務業型態屬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並持續成長中。

77

資料來源:整理自行政院主計處(2001、2006、2009b)

39.48

58.02 50.71

47.37

35.6 39.68 38.74 36.84

24.92

12.95 10.55 5.14

0

1978 1991 1995 2008

服務業 工業 農業

圖 4-4 就業者行業結構變動

資料來源:整理自行政院主計處(2001、2006、2009b)

%

78

貳、推動「十大新興產業」邁向亞太營運中心

1990 年代亦為發展「高科技產業時期」,政府為了避免產業空洞化,因而選 定十項高科技產業,以資訊電子為核心技術,開發各項領域之產品,形成功能導 向型的策略性產業,即「十大新興產業」,並隨之培養八大關鍵技術(光電技術、

軟體技術、材料應用技術、能源節約技術、生物技術、高級感測技術、工業自動 化技術以及資源開發技術),以促進產業升級並提高國家競爭力。

此外,受到國際間區域經濟如歐盟、北美與亞太三大經貿整合區的運作,世 界經濟逐漸甦醒並成長,除工業大國外,當時位於東南亞開發中的國家,受到各 國外資的流入帶動其國內經濟成長,加上貿易全球化之趨勢,國際競爭激烈;國 內經濟方面也隨著世界經濟復甦而成長,然勞力密集型產業卻外移至工資與成本 較低之國家,傳統產業逐漸式微,產業結構的變動加上經濟情勢的改變,使得政 府不得不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對此,行政院於 1993 年 7 月 1 日核定通過「振興 經濟方案」,並將「發展臺灣地區成為亞太區域營運中心」作為經濟發展的長程 目標,另外,配合「國家建設六年計畫(1991 年至 1996 年)」所規劃的十大新 興產業及八項關鍵技術之發展,增強產品附加價值並提升國際競爭力,更期待將 臺灣推向亞太地區首席營運中心(圖 4-5)(蕭峯雄,1994;行政院經建會,1995;

2004a)。

79

圖 4-5 臺灣發展策略性產業(十大新興產業)

資料來源:修改自行政院經建會(1995:207-214;2004a:17)

所謂亞太營運中心係指:「以臺灣作為據點,從事投資並開發經營亞太地區 市場,發展與亞太各成員間全方位的經貿關係,使臺灣成為各種區域性經濟活動 的中心點」(引自:行政院經建會,1995:203),同時配合臺灣產業結構調整之 策略,以高科技與高附加價值工業為基礎,以自由市場為原則,結合跨國企業與 的創新與累積儼然成為一國經濟成長與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另外 APEC(2000)

亦提出一國家發展知識經濟之先決條件(表 4-3)。

80 資料來源:修改自曾銘深、劉大和(2000:27-28)

臺灣方面亦可與 APEC 提之知識經濟發展條件相呼應。2000 年提出「知識

81

型產業實質成長9.92%,為經濟成長1.7倍,占實質GDP之比率為37.61%,對經濟 成長貢獻63.0%,較2006年之50.1%,提高12.9個百分點」,由此可知,知識密集 型產業對臺灣之經濟成長與國家整體生產力、競爭力日益重要。

然而,所謂知識密集型產業或稱知識產業之範疇為何?OECD認為在知識經 濟時代,許多產品因為研發投入與知識內容而大幅提升其附加價值,認為在概念 上某些投入知識、人力資本密集度較高的產業,即為「知識產業」(引自林欣吾、

許訓誠,2000:16)。而這些所謂知識產業包括兩部分:知識密集型製造業

(Knowledge Intensive Manufacture, KIM)與知識密集型服務業(Knowledge Intensive Services, KIS)。茲將於下說明之:

一、知識密集型製造業

知識密集型製造業之範圍涵蓋中高科技產業與高科技產業。前者包含電力 與電器產品、汽車、電機、化學品工業以及鐵路與其他運輸設備等,後者諸如:

製藥、電腦設備、電子與通訊、醫療、精密與光電器材、航太與生物技術等產 業,其中又以高科技產業為臺灣主要出口之產業,多項產品亦於國際上場占有 具足輕重之地位。根據經濟部技術處針對臺灣與世界主要國家於高科技產業之 出口比重進行調查與比較(表4-4),臺灣因為以資訊電子與通訊產品為主要 出口產業,加上多項產品名列全球第一之影響,而使得臺灣高科技產業於製造 業之出口比重成穩定成長之趨勢(圖4-6),其中2005年時由於IT產品之價格 下跌加上企業外移之影響,使得資訊硬體產業之出口比重下降,也影響了整體 高科技產業之出口比重(經濟部技術處,2007)。

另外,政府對於知識密集型製造業之相關產業亦提出多項策略,如行政院 於2003年提出「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在面對全球化與知識經濟下,

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為有效改善投資環境、調整經濟結構並因應時代潮流,因 而規劃十大重點投資計畫,其中「產業高值化計畫」與「國際創新研發基地計

82

畫」即以創新思維作為基石(行政院經建會,2003)。

推動產業高值化計畫方面,除了因為臺灣製造業能力具國際競爭力外,更 因有感於傳統產業受到東南亞國家廉價勞力之競爭下逐漸式微,不得不積極進 行產業升級與轉型,因此本計畫主張將傳統產業高附加價值化,諸如高科技紡 織、高級材料工業、輕金屬產業與運動休閒產業等。此外,在面對全球化趨勢 與各國競爭激烈下,政府提出「重點科技領域」策略,致力推動電子(包括半 導體及影像顯示)、資訊服務、通訊、生技與奈米五大新興高科技產業,而其 中資訊服務產業係以服務為導向,非本小節中所欲討論之範疇,暫且不論述。

除重點科技產業外,政府更提出「兩兆雙星產業」,由經濟部推動半導體產業、

影像顯示產業、數位內容產業與生物技術與醫藥產業等重點產業,2004年時,

更將通訊產業視為第三兆產業,期望透過推動新興高科技產業,以創新研發與 產業高值化計畫為主軸,帶動國內產業以躍升國際舞台(行政院經建會,2003;

拓墣產業研究所,2006a;臺灣經濟研究院,2004;孫明志,2004)。

表 4-4 臺灣與其他主要國家高科技產業占製造業出口之比重

國家 期間(年) 比重(%)

新加坡 2006 53.85

愛爾蘭 2005 50.47

臺灣 2006 42.30

中國大陸 2006 35.23

美國 2006 34.11

南韓 2006 32.80

日本 2006 24.91

資料來源:整理自經濟部技術處(2007:25)

83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圖 4-6 臺灣高科技產業占製造業出口比重之變化

資料來源:整理自經濟部技術處(2002:44;2003:37;2005:23;2007:25)

(一)半導體與影像顯示

製造業範圍甚廣,然其中以半導體與影像顯向兩項產業為製造業重點產 業,同時亦為兩兆雙星之「兩兆」產業。總觀兩項產業於近年來之發展情況,

如表 4-5 所示。

表 4-5 製造業重點產業之產值與就業人數

資料來源:整理自行政院主計處(2008:52)

生產總額 年底從業員工

84

生產總額方面,兩項產業於 2006 年工商及服務業普查統計資料顯示產 值為 2 兆 4,335 億元,占全體製造業生產總額之 17.45%,與 2001 年調查資 料增加了 1 兆 4,616 億元(150.4%),其中又以影像顯示產業增加幅度為大,

但整體來說,仍舊是以半導體產業之產值為多。從業人口方面,兩項產業五 年以來就業人口增加至 15 萬 9,526 人,占全體製造業就業人口數的 58.96%。

首先就半導體產業之發展進行略述,曾於前些內容中提到,自 1973 年 時,在有心人士建議下,政府正式以研發機體電路為核心,發展電子工業,

並於 1974 年成立電子工業研究中心,同時,亦於自美國引進半導體積體電 路(IC)技術,由政府主導投入資源、設立廠房並積極推展製造技術,其後 於 1971 年成立臺灣第一間半導體公司─華邦電子,1976 年時,政府派了數 十名技術人員赴美受訓,帶回技術,而後能從事小規模的晶片設計與生產,

並足以供應國內市場,之後國內陸續於 1980 年成立如聯華電子公司,為臺 灣第一家上市半導體公司,1988 年臺灣積體電路公司的成立,為國內 6 吋 晶圓製程技術奠定了基礎,發展以臺灣積體電路為核心,帶動新竹科學園區 內各 IC 設計廠之蓬勃發展(王健全、麥朝成 1999;經濟部檔案管理局,2008;

蕭富元,2009)。

此外,在民間團體的努力下,亦成立了以關心半導體產亦發展為旨之「臺 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aiwan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TSIA),負 責促進臺灣各半導體產業之企業合作,同時亦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半導體產業 之組織與會議,並提供政府與制定產業相關政策之參考,以健全並提升半導 體產業之發展(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無日期)。而 IC 產業之範圍,依經濟 部技術處(2008)出版《我國製造業現況與發展趨勢》一書以及盧郁文、吳 智伶(2002),認為 IC 產業主要包括 IC 設計業、IC 製造業與 IC 封測業等,

其中 IC 製造業中,又以晶圓代工為主。而臺灣於半導體產業之發展趨勢,

85

可以表 4-6 臺灣 IC 產業自 2001 年至 2008 年之產值來說明,表中顯示出 2008

可以表 4-6 臺灣 IC 產業自 2001 年至 2008 年之產值來說明,表中顯示出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