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節就依所蒐集之相關文獻與數據等資料進行分析後,歸納出下列幾點:

壹、大學之發展與產業變遷息息相關

工業革命為歐美社會帶來巨大影響,不論是在經濟、社會、教育等方面皆有 所變革。工業革命以前之大學受神學思想影響至深,理念上係以培育神職人員以 及菁英士紳階層為要,大學課程亦充斥教父哲學,與產業發展幾乎無密切關係。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生,於經濟活動方面為各國累積充裕的資金,帶動國內各地產 業之發展,而為了因應社會對於各種產業人力之需求,歐美社會出現多所因應產 業發展而設之大學,如法國的各種專門學院及德國的工科大學等,皆授以符合工 業社會所需之實用性課程,協助國內各地產業之發展帶動國家整體經濟。當進入 所謂「後福特主義」時代,經濟型態與生產模式的轉變,也造成產業對人力需求 之變革,大學則有感於國內外經濟環境之變動,以及產業之變遷而亦紛紛進行調 整,如美國在十九世紀後,國內工業高度發展,加上《莫瑞爾法案》的頒布,使 得各州紛紛成立州立大學,發展應用性與實用性學科,將校內理論與研究實際應 用於社會,以滿足產業發展所需之人力需求。

140

臺灣方面,也和歐美社會一樣歷經農業、工業與服務業三階段之產業變遷,

然而,在工業發展進程上較為快速,但卻往往超前教育體系之變革。自 1960 年 代進入工業經濟社會後,儘管仍以勞力階層人員為產業主要人力,但是面對社會 人口結構的改變與市場的變化,漸漸地要求大學也應該要回應產業所需,尤其在 進入工業為主軸之經濟社會。因此,1960 年時,國內又出現了幾所大學,且在 政府統一的規劃下,提出優先發展工程技術領域課程並增設工程相關系所等策 略,其後 1970 年代開始,受到私人興學之鼓吹,大學於數量上的增加,學生在 學人數與畢業生數也成倍數成長。而目前臺灣之大學,隨著國內高科技產業與服 務業的蓬勃發展,除了既有相關科系之學生人數增加外,亦發展許多得以協助培 育產業所需人才之跨領域學程,不可否認的是,在以高科技產業為經濟主軸之臺 灣社會,儘管呈現「重理工、輕人文」之現象,然為了因應產業變遷,大學不得 不有所變革。

貳、大學因產業之變遷而進行多項變革

隨著產業變遷,知識取代勞力而成為經濟主軸,大學既作為創造知識、傳播 與應用知識之場域,同時更兼負著將人力資本轉為技術與創新之責,尤其在強調 知識與創新之時代,大學之角色尤其重要。然而,受到新自由主義之影響,市場 化之作法滲入大學,解除管制、私有化與使用者付費之相關意涵亦影響大學之發 展。此外,隨著政府公共經費投資比例下降,大學為繼續進行各項教學、研究等 工作,因而向外尋求產業協助,以彌補經費不足之問題。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

跨國組織與企業日益活躍下,創新為提升國家整體經濟之關鍵條件,透過產學合 作之方式,產業可在過程中獲得大學人力之支援,節省研發成本。而對大學來說,

也可透過交流合作獲得新知識與經驗,並得以更了解產業之發展概況與需求,而 能培育符合產業所需之人才,同時,亦可將其研發成果進行技術移轉,並可獲得 一筆豐厚的回饋金,在二者雙贏互惠之情形下,何樂而不為之。

141

除了強化與產業之合作外,大學更配合國家產業政策與相關人才培育進行調 整,而各國又因國內既有之優勢產業不同而提出相關因應策略。如德國係歐洲第 一大奈米科技產業國家,政府當局為維持其產業優勢地位,除加強奈米與其他領 域產業之結合外,亦積極鼓勵各大學成立奈米研究中心,以培育高級專業人才,

並厚植奈米科技產業與國家競爭力。臺灣也因為產業發展與結構變遷速度快,且 往往超前於教育體系之調整,面對產業變遷與人才需求之變革,大學除積極強化 與產業之合作外,亦選定重點產業提出各項人才培育計畫,參與計畫之大學校內 設有教學資源中心與研究中心等,配合國家人才培育政策進行校內軟硬體設施之 改善,此外,於課程與教學上亦重視跨領域及學位學程,除此之外,亦有部分學 校乃透過調整系所之設立,設置較易就業之系所以因應產業之變遷。

参、大學之課程隨產業變遷而有所調整

工業革命以前之歐美大學,由於受到教會影響甚大,大學課程並未與產業發 展密切相關,因此也未以實用性或技術性課程為導向。待工業革命之後,如法國 與英國境內皆出現與產業密切相關之大學,大學教育開始回應產業需求並開設如 流體力學、礦物學等有助於產業發展之實用導向課程。十九世紀以後,課程改革 聲浪不斷,各國大學開始重視基礎與應用研究,並於課程上加入與產業有關之內 容,如電子、工程等領域,但課程上仍具有單一領域性之特質。

後工業時代以降,產業變遷快速,大學除積極採取如產學合作與配合國家產 業政策與人才培育等策略外,於課程亦積極朝向跨領域的學習與就業力的培養。

由於大學所追求之知識特質隨產業變遷而有所變化,不同於傳統大學單一領域性 特質,當前大學推崇一種跨領域性且具應用性特質之知識,意即重視科際整合之 概念,而於課程上之具體落實則係以打破學科疆界,突破單一領域而與其他領域 相互結合之作法。除此之外,科際整合或稱跨領域之作法也是因為受到產業變 遷,技術之複雜性提高,而許多工作本身就必須結合其他領域之專業知能,因此,

142

業界將對所需人才之條件作為要求大學必須有所調整之理由。大學除於課程上授 以專業性知識以強化學生專業能力外,為讓學生能夠於畢業後順利與職場接軌,

因此也特別重視學校以外的知識,即於生活中習得之知能,諸如團隊合作、溝通 能力、界定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肆、臺灣之大學課程逐漸轉向重點領域與跨領域之學習,並發展彈性 學制

亦如歐美社會之各大學一樣,臺灣之大學為了因應產業變遷及其對人才之 需求產生變革,再加上大學既負人才培育之責,因此,大學應該要回應產業(經 濟)需求。然而,解嚴以前之臺灣各大學受到政府嚴密管控,因此在課程上也較 無自主性,解嚴後,隨著權力的下放、產業結構改變、社會分工越細且技術複雜 程度日益提高,卻發生「人力供需不平衡」之情形。為弭補此問題,大學除配合 國家重點領域科技計畫成立研究中心外,於課程上亦會透過跨校聯盟中心之型 態,共同針對特定領域開設相關課程,除此之外,亦有辦理跨領域學程之作法,

透過校間或校內資源整合與交流,期能培育更多專業人才以填補人力缺口之問 題。

除重點領域之學習外,跨領域(科際整合)之學習亦為目前各大學課程改革 之重點方向,過去大學多以單一領域科系進行教學,各系所即為教學單位,課程 也受限於教授專長而開設。然而隨著許多工作與技術複雜度提高,需要具備多樣 性技能之人力,跨領域技術即逐漸成為產業之潮流,大學亦配合產業趨勢,著重 具整合性知識與多樣性技能培育之跨領域彈性學制。彈性學制在性質上,與傳統 系所相同,可獨立作為對外招生之單位,然其型態上區分為直接以「學位學程」

之名對外招生,並於完成修業規定後授予學位,以及係以「學院」為單位,待學 生進入後才選擇適合領域之學程就讀,例如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學士學位學程。整 體來說,學位學程除打破單一系所、學科疆界壁壘分明外,對學生而言,亦可在 較為彈性的環境下,習得多元領域之知能以回應產業人才之需求。

143

伍、臺灣之大學課程朝向強調就業力之培養與提升之趨勢

處在強調知識與創新的時代中,經濟型態與生產模式的轉變,工作上以追求 高效能為目標,因而需要具備多樣化、心智型且具備團隊合作能力之人才。臺灣 國內一些民間調查單位與政府機關,有感於學生畢業後無法學以致用或學非以用 之情形,因此皆曾對大學畢業生本身與雇主(企業)進行能力之調查,結果可將 產業用人之標準歸納為三類:知識、技能與態度。知識主要為重視專業知識,技 能方面涵蓋範圍甚廣,包含團隊合作的能力、表達溝通的能力以及抗壓性等能 力,態度則如是否主動積極與虛心學習等。

整體來說,大學除了需加強學生之專業能力外,更應該強化如上所述之團隊 合作、表達溝通等能力。對此,政府

相關單位亦規劃並擬定各項計畫與方案,期望學生能在學校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即 養成各項就業所需的技能。例如,大學各校於課程發展重點上,重視跨領域的學 習,並於學科組織方式上發展彈性學制(學位學程)以強化專業知識,然而,為 了更能有效的將學術理論與實務經驗相互結合,因此,許多大專校院之系所亦設 有專業實習課程,除助長學生視野外,更可讓學生於實習過程中培養各種應有的 態度與技能,並提早了解產業之需求,及早進行生涯規劃與充實自我,以消弭人 力落差之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