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現況

本節主要內容為我國大學考試制度的探討,從大學制度的演變到多元入學 方案的實施,包括多元入學方案的理念、精神及特色的介紹,最後說明多元入 學方案的實施現況與相關研究。

壹、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演變及比較

國內外的現代社會,擁有學院或大學學歷是大多數較好職業的最低門檻要 求。教育篩選機制往往扮演著替社會選拔人才的關卡。而高等教育或勞動市場 的各類考試或測驗往往最具關鍵性。有關教育篩選制度與社會流動模式的理論 最熟悉的是 Turner(1961)以英美兩國研究範圍提出的理論,認為工業社會教育下 的教育制度主要特徵是協助「向上流動」,其模式乃受民俗規範(folk norm)的影 響。不同的民族規範形塑不同的社會流動模式,也影響不同的教育制度。沈姍 姍(2010)對於我國的多元入學方案的教育篩選制度與社會流動模式,與英國的贊 助流動式(sponsored mobility)頗相似,彷如一場選美會,由社會菁英份子組成的 或由其組成的機構負責,決定選拔的標準或條件,符合者則取得進入大學的入 門票。此模式的特徵是強調嚴密的控制選擇的過程,充分使用社會各種才能,

以便將不同資質者導入不同的發展方向,所以應該進行早期的選拔或分化,將 不同才能者分開教育,即「因才施教」的理念。

我國傳統的招考制度終於在學者與各校的教育先進集思廣益後,由教育部 進行大學入學制度的改革。最早的推薦甄選入學方式由蕭次融(1992)研究推薦甄 選入學方法之研究報告(二)指出推薦甄選入學方案主要參考日本許多公私立大 學採用的推薦甄選制度,以及台灣曾實施的保送制度及資優保送制度。其對象 為具特殊才能與性向之學生,學科成績特優的學生以及大學校系依其特色需要 之學生,預期目標是減緩學生競爭「明星」高中的現象,有助城鄉平衡,淡化

聯招以最低錄取原始總分為順序的各大學校系排行榜,同時促進各高中發展其 特色。建議以外加名額的方式試辦小規模的推薦甄選入學方式,主要目標對象 為具特殊才能與性向的學生,而各大院校根據其特色及需要來選取的學生。招 生辦法是由各大學撥出若干招生名額,經由高中(職)的推薦,於傳統聯招入學管 道之外,由學校自主甄選學生入學。推薦甄選最大特點為,大學可透過甄選方 式,選出具備特殊才能的學生入學。甄選時間,安排在大學聯招前,就決定甄 選名單,甄選入學類似現行各研究所的招生方式;且限制名額,每位學生只能 參加一院系推薦甄選。最重要的是,須有一系列完整的輔導機制,讓學生探索 自己的性向、能力與特殊才能,因此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扮演提供諮詢角色。

我國大學選才制度的改革,從教育部於七十八年教育部委託大學入學考試 中心研究改進聯考制度的可行方案,為期三年的研究計畫-改進我國大學入學 制度及考試方法與技術。主要是八十一年提出《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提出改良式聯招、推薦甄選及預修甄選三個入學方式及 二階段考試的大學入學考試制度。並於八十三年提出研究計畫之結案報告書:

《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大學多元入學方案》配合大學法、大學法實 施細則修正公佈,是我國首次辦理大學推甄入學的開始。教育部於民國八十四 年提出「中華民國教育部報告書」揭示之教育願景為:改進入學制度,建立多 元入學管道,導引教學正常化發展(教育部,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員審議委 員會於民國85年12月2日提出之「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亦建議推動多元入學 制度(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開始我國大學入學制度的改革腳步。以 下概述我國大學招考制度的演變:

一、入學制度的演變階段

張鈿富(2006)指出台灣的大學入學制度是牽動社會最敏感的一條神經。歷來

的大學入學制度,經歷多方討論、多次變革,但是目標的達成,始終很難完全 契合國人的期望,在探討大學入學制度,除了要面對此制度的歷史演變,並反 思其演變的意義,我國大學制度的演變可分成二個時期1954-1992及1993之後,

每時期各有不同的階段。

(一)、1954~1992的演變

在台灣傳統的大學聯招自民國43年(1954)實施至民國91年(2002)為止長達 近50年之久,也是台灣高等教育史上重要的特色。此時期分成大專聯合招生期、

舊制大學聯招期、新制大學聯招期三個階段(秦夢群,2004) 1、大專聯合招生期(1954~1971)

民國43年,當時的教育部張其昀部長主張聯合招生,責成四所公立大學(國 立台灣大學、省立師範學院、省立台中農學院、省立台南工學院組成大學四院 校聯招會(不包括專科校系),負責招生事宜(邱愛鈴,1998;陳揚琳,1983)。是 大學聯招在台灣開始運行。由教育部設立「大學入學考試委員會」,由教育部長 兼任主任委員,各大學及獨立學院校長為委員,辦理聯合招生事務。

2、舊制大學聯招期(1972~1983)

在1972年,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責成教育部針對大學聯招成立專責 機構,以研究帶動聯招政策和技術改進(葉孟昕,1999)。

在1976年,教育部研訂「教育部大學入學考試委員會設置辦法」,正式成立 大學聯招常設機構,由於主任委員等職務由教育部官員兼任,名副其實的成為

「官辦聯招」(邱愛鈴,1998)。在招生方式將大學與專科分開,大學聯招採甲、

乙、丙組(聯招會開始時只分成三組)考試並延續先填志願後考試的模式來分發考 生入學。此階段亦有不少缺點,例如(1)限制各大學發展;(2)約束考生選系;(3)

影響高中教育功能;(4)聯招手續繁瑣。為改進此一弊病,教育部委由「大學考 試委員會」組成專案小組進行研議改革新制。

3、新制大學聯招期(1984~1992)

此時期招生機構仍為大學考試委員會,在招生方式改革包括(1)跨組報名選 科考試;先考試後填志願。跨組報名選科考試,目的在使考生校系選擇不受限 制。「跨組」提供考生自由選擇報考科目,及增加分發校系的機會。「先考試後 填志願」可避免考生欠缺選填志願參考情況下,盲目選填志願。

有關我國大學考試制度的演進,從教育部 78 年成立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 心,才開始真正改革的步伐。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成立的主要意義,一、是針對 傳統聯考制度進行改革,並規劃為期三年的研究計畫作為改進我國大學入學制 度及考試方法與技術,研究改進聯考制度的可行方案。二、政府對於傳統聯考 制度的改革成立的專責單位,確立改革傳統聯考制度的決心。其主要功能研究 改進我國大學入學制度及考試方法與技術,並提出改良式聯招、推薦甄選及預 修甄選三個入學方式及二階段考試的大學入學考試制度,改變「一試定終生」

傳統聯考制度的缺失,開創我國入學考試多元化的選才大業。改良式聯考於 1994 年首次辦理學科能力測驗,專供大學推薦甄選入學招生使用。其相關規定內容 為教育部函佈《八十三學年度試辦推薦甄選入學大學校院方案實施要點》,明訂 大考中心的角色與權責為彙辦試務、統一辦理學科能力測驗並確認測驗科目為 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共五考科。為讓推薦甄選新的入學管道有法源 可以依循,依據研究計畫之結案報告書,配合大學法、大學法實施細則修正,

於 83 學年度首次辦理大學推薦甄選入學,共有大學 42 校 217 系組參加,招生 名額共:1,410 人,改變了「一試定終身」的傳統聯考制度的新局面,是我國大 學入學制度的改革第一步。教育部並於 1995 年成立大學甄選委員會,使考試業

務有一專責機構辦理考試分發。

(二) 1993年以後的演變

台灣社會自1980年代開始,許多以教育改革為訴求的民間團體相繼成立,

例如振鐸學會(1984)、教師人權促進會(1987)、人本教育基金會(1988)、大學教 育改革促進會(1990)、四一○教育改造聯盟(1994),這些團體組織先後鼓吹推動 教育自由化,並主張大學招生應由各大學自主,以排除國家對大學招生任何形 式上的管制,此一系列社會運動,藉由示威、立法院公聽會以及媒體的力量,

一步一步主導改革政策的方向。1996年公佈「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在大學 招生改革方面,將升學管道的多元化做為主要教育改革方向,可以說是大學多 元入學方案推行終於有了明確的實施時程。從1994年起分為二個階段:

1、多元入學試辦期(1994~2001)

自1994至1998年教育部試辦推薦甄選入學及申請入學方案,主要特色在「高 中舉才」與「大學選才」。此階段學生推薦甄選資格由大考中心代審,由各校系 訂定學科能力測驗檢定標準(全均標、後均標)。新方案希望達到大學自行選才標 準多元化與淡化校系排名等目的,推薦甄選試辦5年後,於1998年教育部首次試 辦加入辦理「申請入學」,辦理的模式完全由招生學校設立單位辦理招生即採 取各校自辦的模式。並規定擴大推甄入學之推薦甄選名額為不得超過該學系新 生入學總人數40%為原則。

2、多元入學施行期(2002~迄今)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特色是實施「考招分離」,即「考試」與「招生」自 2002年起由不同的單位負責。「考試」業務,如統一入學考試(含學科能力測 驗、指定科目考試)之命題及試題研發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負責;術科考試由

術科委員會負責;「招生」則由各大學組成的各種委員會負責辦理招生業務。

「選才多元」為入學方案之精神,除考試成績之外,考生在高中的各種表現被 納入選才的考量,此外,校系也可以只採計部分考科來錄取學生。

綜合以上,1993年以後可以將我國的大學招考制度演變簡化為三階段

綜合以上,1993年以後可以將我國的大學招考制度演變簡化為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