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本章主要敘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並對相關名詞加以定義。

共分為五節

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第二節說明研究動機;第三節根據研究動 機形成研究目的,列出具體研究問題;第四節針對本研究之重要名詞加以定義;

第五節則說明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壹、我國大學入學制度影響高中生及大學生的生活與學習

我國大學考試制度自八十三年首次辦理大學推甄入學招生,改變高中生進 入大學只透過傳統聯招進入大學的唯一篩選方式。黃炳煌等人(1991)認為一個良 好的大學入學制度,應該是透過適當的方法,選擇適當的學生,把學生放在適 當的科系,使之得到適性的發展。過去的聯考制度對高中教育的影響著重於「知 識傳授」,且深受「功利導向」的影響。因此,教育部於九十一學學年度推動 多元入學方案,將入學管道分為三大類,「甄選入學」 (包括學校推薦與申請 入學)、「繁星計畫」及「考試分發入學」。其中與考試入學分發較類似過去聯 招外,「繁星計畫」、「甄選入學」增加有考試方式之外,增加面試及書面審 查的入學考試方式。其主要理念是讓高中生可以了解自己的性向、能力和興趣,

選擇合適的升學管道進入大學就讀。因此,多元入學方案的優點:落實高中均 質、區域均衡及大學之社會責任;避免以智育作為升學的唯一標準;考生可以 評估自己所具備的條件,考量自己的性向、能力和興趣,選擇合適自己的升學 管道。傳統聯考制度從民國四十三年到民國九十年實施長達四十八年之久,主 要是一般大眾認為以聯合考試、統一分發的選才方式是簡單又方便且符合公平 的一種選才制度,強調在一個公平的基準上使個人有社會流動的機會。但是許

多學者提出對於教育機會公平的意涵不應只強調「技術上的公平」而已,亦必 須考量「理念上的公平」。雖然聯考制度的公平性普遍受到社會肯定,但有關

「一試定終身」、「忽略個別差異」的輿論批評不斷湧現(曹亮吉,1995;黃炳 煌,1996)。以一試定終身的入學方式,其實就是透過考試決定個人的未來生涯 發展,沒有考慮到學生不同的能力與學習專長,只透過一次考試的結果決定就 讀大學的機會,相對也是影響個人社會流動的機會。如此,對高中教育銜接到 大學教育產生很多問題,最嚴重的問題是高中教育成為考試引導教學,學生被 訓練成對於任何問題,只有對與錯的制式答案,最終只成為考試的機器、解題 的技術工,而箝制了學生思考的發展,宰化了學生其他層面的學習。

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未來,所需要的是能多元思考、獨立判斷、自由選擇、

對自己行為負責的現代化國民,因此高等教育是國家培育人才的教育機構,高 等教育培育人才即是國力的表現。有鑒於學者對我國大學聯招制度的詬病,推 動大學考招制度改革,目的在活化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因為這兩階段教育的 僵化及缺乏生氣,提出大學篩選制度必須更彈性,改變入學考試制度創造多元 的入學管道。因此,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精神就有二:(一)考試專業化,即是考 試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等專責機構擔任,主要目的在命題的研究使試題合理評 量與篩選功能之外同時兼顧高中教學正常化。(二)招生多元化:改變傳統聯考入 學只能被動接受,以考試成績依分數高低進行統一分發 。而招生多元化是讓各 大學可以自主選擇不同的招生管道並依其特色訂定招生條件,讓大學校院發揮 自主選才的功能而學生依其志向興趣與能力選擇適合的大學校系就讀。

貳、蛻變中的大學教育多採多元入學方案

教育部自九十一學年度起實施多元入學方案,為了達成多元入學方案的宗 旨「兼顧學生適性發展」及「大學自主選才」,大學考試制度也經過了一些修 正與改變,自九十三學年度起整合推薦甄選及個人申請入學方式為甄選入學,

並將此入學方式分為學校推薦及個人申請。九十六學年度為實現「高中均質、

區域均衡」首次辦理大學繁星計畫(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10)大學的選才制度自 此呈現多元化的面貌。教育部推動多元入學方案,主要是希望考生可以透過不 同的入學管道,選擇適合自己的能力、興趣的科系進入大學就讀。因此,各大 學招生的管道有繁星計劃、甄選入學與考試分發入學。

多元入學方案另一個特色是考試專業化即考招分離,自八十七年起推薦甄 選資格審核作業開放由各大學自行辨理,主要是各校系依其特色制定選才條 件。對高生來說除了傳統的考試入學外,增加甄選入學的方式,增加進入大學 的管道,包含學校推薦與個人申請入學招生管道。對於大學甄選入學雖然是由 各校自辦選才,但是教育部對於各校辦理甄選入學及各類考試錄取名額採總量 管制下,規定各校辦理推薦甄選名額不得超過該學系新生入學總人數20%為原 則,其目的是希望各校有更自主彈性的選才方式。九十五年起教育部召開五年 五百億計畫績效指標會議時,將招生改進方式列為量化評鑑項目。在入學管道 方面,將甄選入學比例訂為40 %,且規定學校推薦比例不得低於10 %,

九十一年開始實施多元入學方案的改進方案,本研究擬從報考與錄取人數 探討,高中學生選擇多元入學管道情形。在報考人數方面以教育部報告(2011) 各大專院校報考及錄取人數統計表,九十年(2001)大學聯招與大學推薦甄選報考 人數來看,大學推薦甄選報考人數為73,145人;大學聯招報考人數為126,233人。

九十三學年度整合推薦甄選及申請入學為「甄選入學」,報名人數出現一些變 化,甄選入學人數,分別為個人申請79,977人、 學校推薦67,888人及考試分發 報考(登記)是102,132人,由分析報名人數可以看出考試分發的人數逐年遞減,

尤其以九十九年的報名人數來看,學校推薦人數已經超過個人申請為86,083人 (申請入學報名人數為71,258人),考試分發報名人數為75,015人。再者從錄取名 額如表 1-1-1 教育部公告九十九學年度大學校院新生錄取人數及錄取率來看,

甄選入學錄取率提高至近八成的比率,顯示各校對於推薦甄選的入學方式來選

大學的學生,最重要的是學生的投入、學校教育對大學生的衝擊,因此使各校 幫助學生學習、以學生學習為中心,讓學生有豐富的校園經驗,才是學生學習 滿意度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