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天才理論

在文檔中 康德美學的教育涵義研究 (頁 79-86)

第四節第四節 天才理論天才理論天才理論天才理論

談到藝術創作,人人都會不期而然的想到『天才』(Genie),毫無疑問偉大 的藝術品是天才的創作,世無吳道子,即無一日而就的『嘉陵三百里』;沒有貝 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就沒有『第九交響曲』;沒有托爾斯泰

(Leo Tolstoy, 1828-1910),也就沒有『戰爭與和平』,天才的靈感確是藝術創作 的泉源(陳朝平,2001:110)。在西方天才論裡,詩人在靈感中成為天才,靈感 之前和靈感之後都是常人,靈感使人整個超越了自身,從而靈感造成的結果『文 超其人』是天才論的顯著特徵(張法,1988:278)。康德說:『天才就是給藝術 提供規則的才能(稟賦),由於這種才能作為藝術家天生的能力本身屬於自然的,

所以我們也可以這樣來表達:天才就是天生的內心素質(ingenium),通過它自 然給藝術提供規則』(鄧曉芒譯,2004:164-165)。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一個 天才的出現並建立一種藝術法則,這個法則成爲一般模仿的樣式,直到下一個天 才的出現,打破這個法則而重見一個新的法則,因此藝術史實質上就是天才的接 力賽,是天才喚醒天才,從而推動藝術的進步和發展(章啓群,2004:393)。康 德認為藝術的創作主要來自天才,天才是一種為藝術定規則的才能,同時也是藝 術家創造的功能,康德強調天才本身屬於自然的,天才就是一種天生的心理能 力,通過這種能力,自然替藝術定規則(梁福鎮,2001:86)。黑格爾從想像、

才能、靈感三方面來說明天才,天才看的多,聽的多,記的多,他那深廣的心靈 總是把興趣推廣到無數的事物,他把眾多的重大東西擺在胸中玩味,另一方面又 深刻地被它們掌握和感動(張法,1988:273)。在康德的定義裏,天才(Genie)

就是不斷地創造出藝術的規則的天賦才能(Talent﹐Naturgabe),藝術家所具備

的這種生産性的天賦才能,本身屬於天生的(洪翠娥,1995:61)。因此我們也 可以說天才是生而固有的性能或心靈能力或創造能力,通過此心靈能力或性能或 創造能力,自然把規律給與於藝術(牟宗三譯註:1992:338)。天才是藝術創造 者,與科學不同,藝術不是靠原理規則創造的,藝術不能傳授,想作為祖傳秘方 也辦不到,甚至藝術家本人也弄不清楚自己完成天才作品的真正奧秘在哪裡?在 宇宙無限地伸展開去,藝術作為獨特的創造物的性質業已突出,人們就用天才這 一概念來表達藝術的創造之秘,這樣靈感的理論就變成了關於天才理論(張法,

1988:271)。康德說:『想像力能夠激發許多思考,無法被明確的概念所掌握,

因此概念擴展不受限制,想像力是充滿創造力的,它提供更多的思考,比所掌握 與清楚理解的更多』(Kant, 1790/2000:193)。當靈感來臨時,藝術家總是激情 滿懷、浮想聯翩、文思泉湧,不能自禁,正如蘇東坡對自己的創作實踐所生的描 述:『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汨汨,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 與山曲折,隨物賦形,而不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

(鄭廉明、陳淑英,1987:143)。我們從時間的綿延中,可以發現每一時代的轉 捩點所肯定的心靈感受性存在,及傳統潛在力量為主動力的面貌,它漸漸地引我 們進入沉思的意識世界,使我們沉溺其中,直透而出,得到觀照的智慧(張肇祺,

1993:288)。

但天才的靈感是否能是一蹴可幾,不需要任何學習和努力嗎?高爾基

(Горький﹐1868~1936)說:『天才就是勞動』,人的天賦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 盡,也可以燃燒起來,而通過它燒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勞動,再勞 動(李戎,1999:440)。藝術創作的過程的勞心費事,中外一致,為了創作理想,

所有藝術創作者無不殫精竭慮,尋求創作的靈感,當代西班牙畫家米羅(Joan Miro)這樣描述他的創作經驗:

我作畫的時間很久,有時一幅畫要畫上好幾年,但在這段時間裡,往往有 的時候拖的更久,而在拖的時候,我是不動筆的,我認為最重要的,要能在工作 中去感受那個起點,以及推動這個起點的震撼,儘管那一幅畫在我的工作待上幾

年,我也不會擔心,相反的,當我手上有許多畫都到了相當鮮活,而足以啟動一 曉芒譯,2004:165)。所以天才的創作仍須技藝的鍛鍊,而這種鍛鍊總是要求某 種機械的要求和準確性,這是一切藝術的基本條件(洪翠娥,1995:63)。瓦拉 斯(Graham Wallas )認爲天才創造的歷程需經過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準備期:

從前人的經驗中,不僅獲得知識,也獲得啓示,創造絕非無中生有;第二階段潛 伏期:這時期遇到新的問題百思不得其解時,當事者可能把問題暫時擱置,或是 將之放棄而從事其他活動;第三階段豁朗期:這時期經過長期潛伏後,思考者對 所想的問題豁然開朗,意即通常所謂得到靈感;驗證期:在這段期間可能發現有 很多地方必須加以修正,才能使創造的工作達到完滿的地步(馮德,2003:

10-11)。藝術天才的創作需表現出四個特徵(張法,1998:271-272):

一一

大自然通過天才替藝術而不是替科學定法規。

由上述發現我們知道天才的第一個特性是獨創性,這一點有兩層意義:第 一層含義是天才的作品是獨特性,不可重複的,空前又絕後的;第二層含義天才 是不受法則學習製作(曹俊峰,2003:332)。天才是人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藉 著行爲和活動而形成法規和規則。天才與模仿的精神是完全對立的。例如在創作 歷程只能完成一種形式類似,一種永遠無生命的作品,這樣的模仿僅僅是鸚鵡學 舌,猴子也能從外形模仿人的動作,它可以坐下來將一本書拿到鼻子前面,並且 做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翻弄書頁,但是它的行爲是沒有任何意思的(呂澎譯,

1987:33)。在評價把簡單複製自然表象當作藝術的『單純模仿』說時,黑格爾 認為:『模仿所生的樂趣總是有限的,對於人來說,從自己創造的東西得到樂趣,

就比較更適合於人的身分。』一件微細的創造品,也比模仿的巧戲法,價值更高,

更值得令人驕傲(鄭廉明、陳淑英,1987:39)。這裡康德又強調繼承與模仿是 的意義是不同的,『繼承是指主體依據對眾多因素的感知而做出自身的判斷,主 體將其他例子作為模範與引導(guidelines),但仍作自主性的判斷,判斷仍是美 感與自由。但模仿則缺乏主體判斷的意涵』(Kemal﹐1992:49;黃倩茹,2005:

138)。以下就天才與鑑賞的關係和天才的心理機制,茲分述如下:

壹壹

壹壹、、、、天才與鑑賞的關係天才與鑑賞的關係天才與鑑賞的關係天才與鑑賞的關係

如果我們認為天才對藝術而言是一種才能,又如果我們依此觀點把天才分 析成一種一些能力,這些能力必須湊合起來去構成這樣一種對藝術而言的才能,

如果是如此云云,則在開始時準確地決定自然之美和藝術之美(牟宗三譯註:

1992:338)。康德認為『自然美是美的對象,藝術美是對象美的表象』,自然美 是自然天成的,無須天才的創造,評定它不必知道它是什麼的概念,不必了解物 質的合目的性,只要對象的單純令人滿意就可以,所以只需鑑賞力就夠,而藝術 美作為對象的美的表現是由天才所創造,它是想像力和知解力協調合作的產物,

並不是單純的產物,還包括一定的內容,要評判藝術美首先要知道它是什麼,這

要涉及目的完善等概念(李醒塵,2000:308)。為了把美的對象評判為美的對象,

要求鑑賞力,但為了產生出這樣一對象來,則要求有天才(鄧曉芒譯,2004:169)。 康德把天才與鑑賞力歸結三方面:第一為天才與鑑賞力是分裂的,『人們可能在 一應該是美的藝術作品上經常看到沒有鑑賞力的天才,在另一作品上看到沒有天 才的鑑賞力』,這兩種藝術作品,不自言明都是不完美的;第二為完善的藝術作 品應該把天才和鑑賞力結合起來,一方面讓鑑賞力管束天才,『剪掉天才的羽翼』

使它減小野性,提高素養;另一方面讓天才為鑑賞力提供獨創的觀念,使其獲得 生氣和精神(曹俊峰,2003:344)。第三為康德闡述鑑賞力比天才更為重要。康 德認為天才『在其無規律的自由終能產生無意義的東西,反之則使它們(指天才 產生的觀念的豐富和獨創性)適合知性的能力』,因此如果在一作品上兩種特性 要鬥爭中要犧牲一種的話,那首先應該犧牲天才(曹俊峰,2003:344)。而判斷 力在美的藝術事情中從自己的原則出發來發表意見時,就會寧可損及想像力的自 由性和豐富性,而不允許損害知性(鄧曉芒譯,2004:181)。在康德的藝術哲學 中,一方面強調『天才』是『自然賞識』,是一種『天賦的才能』;另方面又強調

『鑑賞』對於藝術創作不可或缺,應該是一種『主體在其自由中所接收的自然』,

同時又是『透過鍛鍊和培養所掌握的自然』(洪翠娥,1995:64)。

貳貳

貳貳、、、、天才的心理機制天才的心理機制天才的心理機制天才的心理機制

有些藝術作品雖然就鑑賞說表現無懈可擊,一首詩可能是相當可人和漂亮 的,但它卻沒有精神;一個故事是詳細有條理的,但它卻沒有精神,這種精神是 什麼呢?正是審美意象的能力(鄧曉芒譯,2004:173)。所謂審美意象就是想像 力所形成的表象,它能引人想到很多東西,卻又不可能有任何明確的思想即概 念,能與之相適合,因此也沒有語言能表達它,使之變成可理解的(李醒塵,2000:

310)。審美觀念是想像力的一種表象,但想像力也有難為無米之炊的時候,它必 須從現實世界去吸取材料,然後加以綜合、改造、抽繹,和以理性觀念與人的靈

310)。審美觀念是想像力的一種表象,但想像力也有難為無米之炊的時候,它必 須從現實世界去吸取材料,然後加以綜合、改造、抽繹,和以理性觀念與人的靈

在文檔中 康德美學的教育涵義研究 (頁 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