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學的形成

在文檔中 康德美學的教育涵義研究 (頁 27-63)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美學的形成 美學的形成 美學的形成 美學的形成

西方傳統美學長久以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的爭論。主 觀主義者認為美是相對的與主觀的,因為對美的判斷主要是根據個人的感受和態 度,另一派對美的判斷主張審美性質本質上屬於事物本身,獨立於人經驗或評價 它們的方式,是根據對象的審美性質,不是個人的好惡,所以審美判斷是客觀的。

在康德之前,歐洲已經形成兩大哲學流派,一派以笛卡爾、斯賓諾莎(Baruck Spinoza﹐1632-1677)、萊布尼茲為代表的大陸理性派,他們認為存在著『天賦觀 念』、『預立和諧』,強調人的先驗理性,另一派以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 洛克(John Locke﹐1632-1704)、休姆為代表的英國經驗派,信奉『白板』說,

強調後天的感性經驗(曹俊峰,2003:6)。劉宏文比較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不 同,在於獲得知識的方法有不同的看法,理性主義基於人類有先天(innate)分析 與綜合知識的信念,主張以演繹法為推論的依據,演繹出神與物理世界的存在,

認為只有透過嚴密推論演繹而得的知識才是真理;相反的,經驗主義則認為人類 綜合性的或分析性知識不可能先天存在,經驗主義主張歸納法(induction)才是知 識建立的方法(劉宏文,1996:8–24)。專就美的本質問題的歷史發展來說,它

主要是內容與形式,理性因素與感性因素都是割裂開來的,各個美學流派各有所 偏重,到了德國的古典美學才企圖達到這些對立面的統一(朱光潛,1987a:13)。 而康德是德國古典美學開山始祖,由此觀之康德在美學的影響層面是如此的深 遠。康德美學的重要性誠如朱光潛所言:『如不理解啟蒙運動的美學思想,就很 難透徹理解啟蒙運動的哲學思想以及啟蒙運動的任務,不理解康德美學的思想,

就難很透徹理解康德的三大批判』(朱光潛,1987a:3)。在哲學系統與美學系統 康德美學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實在是佔有一席之地。所以探討康德美學形成發展 的脈絡,是研究者不得不探討的課題,研究者擬以經驗主義的美學觀、理性主義 的美學觀、前批判時期的美學、過渡時期的美學來探討康德美學背景、當時美學 的思想潮流、康德美學為何轉向的原因,茲分述如下:

壹壹

壹壹、、、、經驗主義的美學觀經驗主義的美學觀經驗主義的美學觀經驗主義的美學觀::: 一一

一一、、、休姆、休姆休姆 休姆

英國哲學家休姆認為感覺印象是知識唯一可靠的來源,對於那些主張能夠 不依循經驗而獲得知識的論者,持懷疑的態度。康德說休姆驚究其源頭始祖,醒 吾人之迷夢,乃是因休姆主張絕對經驗主義學說,不但打破理性派玄想的圈套,

同時證明了經驗派走不通,若不是休姆將舊的途程走到了絕地,是不會有康德的

(正文書局編輯部,1971:186)。休姆的主要美學著作是一七三四年到一七三七 年著《人性論》(Treatise of Human Nature)的《論品味的標準》(On the Standard of Taste )、《論懷疑派》(The Sceptic)的兩篇文章(黃倩茹,2005:10)。休姆的 哲學體系是主觀唯心主義和懷疑主義。在美的本質問題上,休姆堅決反對唯物主 義關於美是事物的客體,休姆明確的說:美不是客觀存在於任合事物中的內在屬 性,它只存在於鑑賞者的心理(李醒塵,2000:177)。由於休姆否定美的客觀性,

美也就沒客觀的相對標準。所以休姆美學思想強調『趣味無爭辯』的主觀情緒。

也就是說每個人對美的感受不同,不應當企圖糾正他人的感受。事物本身無所謂 美醜,一個對象你可以認為美,我可以認為醜,美醜由個人的主觀認定(李醒塵,

2000:178)。休姆認為美醜源自於主觀的情緒(sentiment),美是無法被定義的,

只能藉由品味或感覺(sensation)而認識,美僅是產生愉快的形式,而醜就是傳 達痛苦的結構,而這些作用必定來自感受(Hume, 1739/1969:350)。由此觀之 休姆認為快感或美感就是美。這是休姆堅持主觀唯心主義的立場的表現,也是休 姆全部美學思想的實質和核心(李醒塵,2000:179)。主觀感受是個人意識到有 所反應,那就是真實的,美感判斷無對錯,因爲在審美的領域裏真正值得爭辨的 不是感受的真僞,而是某種感受是否屬於審美的範疇,即個人的主觀情緒只依賴 於自身而不服從於別人的指正,所謂『情人眼中出西施』在這裡應是形容主觀情 緒吧!美不是事物內在性質,僅在於心理,而每個心理都知覺到不同的美,某人 可能察覺到醜,但另個人卻感到美,每個人都應該順從於自己的情緒,不需假裝 附和他人(Hume, 1742/1993:136-137)。這就是休姆所說的美與醜不是事物的內在 屬性,而是完全屬於內部的或外部的感受範圍。休姆雖然把美的本質歸結為快感和 美感,但他並沒有否認客觀對象和人感官是產生美感的條件(李醒塵,2000:

179)。

美與醜是由主觀的感覺決定的,而這主觀感覺的情緒是如何產生的呢?感 覺之印象,乃是沒有任何靈魂中生出的先行知覺之印象,而是從身體之構造、從 元精(animal spirits)或從對象之應用於外在器官所生出來的(朱建民、李瑞全 譯,1989:457-458)。休姆認為感覺就是必須依賴內心的特定組織,使的特定形 式能夠以特定的方式運作,並在心理與外物之間產生和諧共鳴的,心理結構或內 在器官(organs)一旦改變,情緒就改變了,雖然形式依舊相同,情緒與外物不 同,源自於心理器官的運作(Hume, 1742/1993:100)。那如何產生主觀的美感 呢?休姆認為人具有擬情(Sympathy)的能力(黃倩茹,2005:12)。所謂擬情 就是我們對其他人的情緒之後果之觀察而得到的,也就是『同情共感』(Sympathy)

(朱建民、李瑞全譯,1989:462)。休姆提出一個『可怕的』醫科手術之預備(當 然是沒有麻醉劑的)例子,這些可以再觀察者的心靈中刺激起一種恐怖之強烈情 感,雖然他並不是那個病人,但卻會因而引起恐懼害怕(朱建民、李瑞全譯,1989:

463)。也有一些學者『同情共感』(Sympathy)解釋成移情作用。就是在審美觀 照時,將主觀的印象移入客觀對象,李斯托威爾(英國美學史家)表述它說:『一

座大的廟宇或教堂,它的圓柱或空間所具有的機械力量,一旦變成人的衝動、嚮 往和欲求的象徵』,就第一次獲得美學上的意義了(趙士林,1988:311)。亞里 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說荷馬(Homeros)常隱喻來使無生命的東西生命 化,如『那塊無恥的石頭又滾回平原』、『矛尖興高采烈地喘進他的胸膛等等』, 這裡亞里士多德是用隱喻來解釋移情的作用(趙士林,1988:309)。德國美學家 李普斯(Theodor Lipps, 1851-1914)在《空間美學》(Raumästhetik)一書闡述移情 的美學思想,這個例子是古希臘建築中的『多立克式』(Doric)石柱,李普斯說:

『對這個多立克式石柱』這種鎮定自持或發揮一種內在生氣的模樣起同情,因為 我在這種模樣再認識自己的一種符合自然的使我愉快的儀表,所以一切來自空間 的喜悅,我們還可以補充說,一切的審美喜悅都是一種令人愉悅的同情感(趙士 林,1988:311)。因此審美並不涉及概念,所以審美趣味並沒有客觀的原則,如 果想尋求一種審美原則,通過明確的概念來提供美的普遍標準,那就是白費力 氣,但是康德又承認在感覺的普遍傳達性,我們仍可找到一種審美趣味的標準,

以所有人的『共通感』為依據(梁福鎮,2001:87)。休姆說儘管品味多變且反 覆無常,但仍有褒貶的「概括性原則」(general principles)(Hume, 1742/1993:

140)。休姆認爲,品味是主體經由想象而産生的辨識美醜善惡之能力,康德指出, 品味乃是一種理性的判斷力, 是人類先天普遍共有的『感覺力』,品味的普遍原 則是人性皆同的。也就是說所有人的『共通感』作為審美的「概括性原則」。休 姆得出一個結論說:儘管趣味彷彿是變化多端,難以捉摸,終歸還有某些普遍的 褒貶原則,這些原則是對一切人類的心靈感受所引起的作用是經過仔細探索是可 以找到的(李醒塵,2000:184)。

綜合上述休姆提出審美趣味標準的問題,美感不涉及利害,沒有利己的動 機,這是美學史十分重要的看法。休姆提出「趣味無爭辯」的觀點,常有人誤認 趣味是沒標準,趣味的標準是沒有辦法可以尋找的到。休姆認為趣味無爭辯的意 思是趣味天生平等,趣味不是理性,但也不只是感受,其中也包含判斷、褒貶,

這具體表現在寫作規律上(李醒塵,2000:183)。衡量趣味的標準不應該是把判 斷和感受對立起來。要找出趣味的標準,最好確定的方法就是把不同國家、不同

時代的共同經驗所承認的模範和準則當作衡量尺度(李醒塵,2000:185)。研究 者覺得以這樣的方式而來的趣味標準,應用在現今的教育領域實有不妥之處,例 如:個人審美觀不同、對各地習俗看法的不同、宗教信仰差異,以上這些因素對 趣味標準也不同,如何用同一個標準當作趣味的準繩,休姆的趣味標準還是有少 數權威當作標準的疑慮。如果以後現代強調超理性主義及去中心化,強調多元和 差異現象的思維應該背道而馳,但若以哈伯瑪斯在《溝通行動理論》強調共識的 精神,休姆提出審美趣味標準卻和哈伯瑪斯的精神不謀而合,但趣味到底是否需 有共識或呈多元的方式,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但這裡可以肯定的是休姆關於美 感的產生的這些思想,對後來康德美學,特別是十九世紀下半葉的心理學派的美 學如李普斯的移情說,都是發生很大的影響(李醒塵,1996:180)。康德在美的 分析質的環節探討審美無利害,可在休姆趣味無爭辯這個觀點,找到影響康德美 學走向的因素,由此可得知休姆對康德美學的影響重大。

時代的共同經驗所承認的模範和準則當作衡量尺度(李醒塵,2000:185)。研究 者覺得以這樣的方式而來的趣味標準,應用在現今的教育領域實有不妥之處,例 如:個人審美觀不同、對各地習俗看法的不同、宗教信仰差異,以上這些因素對 趣味標準也不同,如何用同一個標準當作趣味的準繩,休姆的趣味標準還是有少 數權威當作標準的疑慮。如果以後現代強調超理性主義及去中心化,強調多元和 差異現象的思維應該背道而馳,但若以哈伯瑪斯在《溝通行動理論》強調共識的 精神,休姆提出審美趣味標準卻和哈伯瑪斯的精神不謀而合,但趣味到底是否需 有共識或呈多元的方式,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但這裡可以肯定的是休姆關於美 感的產生的這些思想,對後來康德美學,特別是十九世紀下半葉的心理學派的美 學如李普斯的移情說,都是發生很大的影響(李醒塵,1996:180)。康德在美的 分析質的環節探討審美無利害,可在休姆趣味無爭辯這個觀點,找到影響康德美 學走向的因素,由此可得知休姆對康德美學的影響重大。

在文檔中 康德美學的教育涵義研究 (頁 2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