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文檔中 康德美學的教育涵義研究 (頁 9-14)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席勒的美學以人為中心,從人本性的歷史演進中確立了美學的地位,從社 會現狀分析中提出了美育課題,並認為審美是人達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決 條件(徐恒醇譯 ﹐1987:13)。康德的哲學引起了席勒對哲學的認真思索。席勒 繼承康德感性、知性與理性三個範疇的區分,把美與心理功能的自由活動和道德 做聯繫,都成為其美學的基礎(朱光潛,1987:221)。美育是以培養學生感受、

表現、鑒賞、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追求人生的情趣與理想境界等爲目標 的教育。而康德的美學卻源源流長的影響著後學者,並為美育紮根奠定基礎的巨 擘人物。因此,這也啟動我對康德美學的研究動機,想從康德美學的精神尋找那 失落的人文素養,並從中尋找化解暴戾之氣,當我們看到學童自殺、殺人,施暴 的年齡層越來越低,而其手段越來越殘忍,其心態卻越來越不在乎時,教改列車 除了課程、教學、師資、一綱多本等等改革措施,還要重視情意調和的教育措施,

本研究冀望藉由康德美學精神開展對人的尊重與關懷,建立一個愛己、愛人、愛 物的生活世界。

康德的美學不僅蘊含教育意義,而且為許多美學奠定基礎。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5-1814)、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 謝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Schelling﹐1775-1854)的美學、施萊格爾(Johann Elias Schlegel, 1719-1749)的諷刺,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和史賓塞 (Herbert Spencer﹐1802-1903)的遊戲說等等,都可以在康德《美的分析》中找到 歷史和理論淵源(欒棟、關寶艷譯,1990:40)。康德的弟子謝林評論費希特、

席勒和施萊格爾等人發展關於藝術哲學的觀點,除了接受他們有價值的成分,又 嚴厲的指責他們缺乏嚴肅性,缺乏科學方法(欒棟、關寶艷譯,1990:43)。謝 林建議重返康德的《判斷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因為康德說《判斷力 批判》是『把哲學的兩部分聯結為一個整體的』的手段,就這樣,康德通過訴諸 人的藝術潛能的辦法獨特克服了科學(真)與道德(善)的二元論,使自己真善 美的哲學體系在人和人的文化作品中達到統一(易杰雄,1991:162)。康德的美 學存在其《判斷力批判》中,主要的目的在關聯《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與《實踐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使其批判哲學的體 系成為統一的整體。康德美學中論述的「審美判斷力」(Aesthetic Judgement),可 以填補「純粹理性」與「實踐理性」的鴻溝,使人類的知、情、意合而為一,促 進健全人格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涵義。所以,研究康德美學要從康德美學思 想的淵源著手,藉由剖析康德的時代背景、生平、思想淵源及演進,探討康德如 何融合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美學的觀點,捕捉康德美學思想是如何形成的,這是 本研究的第一個動機。

康德的美學觀點融合了理性論和經驗論,中立而不偏頗。可使囚困於現代 理性的人解放其役於物的心靈,從情感的流通處展現宇宙之生命共同體,唯有如 此才能為現代人尋找生命長河歸流之處,並改善社會的暴戾之氣,建立祥和的生 活世界(彭鈺君,1999:5)。蔡元培到德國萊比錫大學研究心理學及美學,深感 德國通過美育以通達世界,能破除人我之見,所以返國後便開始提倡美育的重要

(龔鵬程,1988:5)。於是在『對於教育方針之意見』一文中,提出德育、智育、

體育和美育作為新式教育的方針(蔡元培,1995:13-21)。民國六十八年政府公 佈「國民教育法」,其第一條「國民教育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

以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條文中明白地揭示美 育的重要性,教育部並依據此條文頒佈「加強國民中小學美育教學實施要點」, 強調美育的功能在促進德、智、體、群四育均衡發展,並提高其境界,豐富其內 涵(陳木金,1999:36–51)。然而過去教育升學主義讓老師關注的焦點為知識、

技能的提升,忽略美感教育的培養。美感教育可以統攝人的全面精神的範疇,培 養德智體群均衡的發展,如席勒所云:「人性觀念的圓滿實現就是美」,主張透過 美感陶冶以培養統整的人格(楊深坑,1983:123–147)。康德希望經由審美教育 培養一個理性、知性和感性完整和諧的人;在審美的教育功能上,康德相信審美 教育可以培養人的想像力,而想像力能夠關聯理性和知性,同時審美的遊戲可以 讓人獲得真正的自由(梁福鎮 ﹐2001:89-90)。個人期望藉由康德美學內涵的 探討,美的分析、崇高的分析、藝術的理論、天才的理論、審美的理想、康德美 學綜合評價,釐清美學教育的範疇與定位,這是本研究的第二個動機。

康德美學思想誕生之後,立即產生了影響,他的許多思想被不同時代的後 繼者所吸收,這些後繼者又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根據自己的哲學立場,用自己 喜愛的方法加以發揮或改造,形成一些各有的流派(曹俊峰,2003:447)。康德 的《判斷力批判》一書在1790年出版,席勒許多重要的美學著作也在稍後完成,

把美聯繫到人的心理功能的自由活動和人的道德精神等這些基本概念。席勒在

《美育書簡》提到,他的美學是從康德的哲學出發,但對於康德的思想並非照單 全收,席勒反對用目的論來看待自然。席勒美學是以人為中心,從人的本性歷史 演進中確立了美學地位,從社會現狀的分析中提出了美育的課題(徐恒醇譯 ﹐ 1987:13)。康德從主體的立場出發,對美學藝術所進行的詮釋,影響了整個西 方現代文學藝術,而黑格爾美學主要是藝術哲學,以其特有的辯證法與歷史感,

將德國古典哲學推向高峰。康德用鑑賞判斷力爲美立法,鑑賞判斷力是人的意識 功能,它是主體的能力,而實施判斷的主體所獲得的主觀感受即爲美感。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的美學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藝術家給了我 們一雙注視的眼睛」,藝術是達到對世界存粹認識的最好方式之一(欒棟、關寶 艷譯,1990:50)。其理論是從康德為起點,在叔本華的著作中《作為意志和表 象的世界》附錄有「康德哲學批判」一文,文中提到其美學受康德美學深深的影 響。由此可見,許多撰述美學的哲學家都深受康德思想啟蒙,個人希望藉由康德 美學的綜合評價,分析康德美學的優點和缺點,同時探討康德對後來美學的影 響,這是本研究第三個研究動機。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能力導向」,強調學生不只是汲汲營取國文、數學、史 地、理化等等學科的分數。其實學校還有許多能力可以學習,例如:讓孩子培養 團隊合作的能力,使學生變得比較合群。學校教育的目的除了知識之外,也需要 培養學生生活和做事的能力。美國學者杜威(John Dewey﹐1895-1952)強調「做 中學」的觀念。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要學生親自觀察與體驗,用腦去想,

用手去做,以培養學生自動自發的學習精神,不再強調填鴨式的教育,以免教出

「只會念書,其他什麼都不懂」的學生。透過康德美學教育涵義的研究,期使教 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要培養學生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還要讓學生各方面的潛能都能 獲得充分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要帶領著孩子走出自信、快樂、幸福的人生。由七 田真所著『右腦智力革命』強調邏輯推理部分常運用人的左腦,右腦職司有關情 意的部分如音樂、美術、戲劇、文學,這些都是常被我們忽略掉的,左腦與右腦 要交互的使用,才能使人的理性和感性獲得調和。從情意智慧的價值在彰顯人類 情性情意生命的可貴,在於顛覆傳統主智教育的偏頗,更重要的是陳明情意智慧 的可教性,其精神在於人能體會生命的意義(馮朝霖,2000:80)。從康德美學 的教育涵意來看,教育目的與教育內容的選擇,不應只侷限在知識的領域,應當 還有情意教育。克拉斯霍爾(D. Krathwohl)曾針對情意領域目標作深入的分析,

提出五項行為目標,分別是:接受、反應、價值判斷、價值組織及品格形成等五 個層次,這些就是我們在情意領域中所培養孩子的行為,也是情意教育教學目標 的內涵。由於情意層面教學目標大多屬於愛好、態度、價值和信仰等行為,所以

情意教育無法於短時間內立竿見影,需透過生活的實踐。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在倫理學中提到人類情意的內涵,『實踐智慧』就是人的情感發揮 至卓越,以表現出良好的道德品行(Aristotle﹐1926:89;沈清松,1997:8)。

近幾年來,台灣的青少年常常有許多行為讓成年人目瞪口呆:飆車、暴走、安非 他命、色情交易、賭博電玩、校園暴力、綁票、殺人與自殺,許許多多「不可能 發生在小孩子身上」的事都發生了,個人期望透過康德美學教育涵義的探討,形 成真、善、美的『全人教育』,培養學生知、情、意統一的人格,這是本研究的 第四個動機。

透過全國碩博士論文檢索系統,發現近十年來撰寫康德美學的論文共計五 篇:(一)八十三年輔仁大學洪翠娥哲學系博士論文《康德美學理論》。(二)八 十三年國立政治大學黃允中哲學碩士論文《康德美學研究-論康德的孤立法及其 審美判斷先天原理之發現》。(三)八十三年東海大學莊昭崑哲學系碩士論文《康 德美學中-快感在審美判斷中的地位》。(四)八十七年東海大學林慧宜哲學系碩 士論文《崇高的發展-從康德前到康德後》。(五)九十四年中正大學黃倩茹教育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康德美學及其在美育上的蘊義》。根據上述分析有關康德美 學論文在哲學方面有四篇,在教育方面有一篇。因此,康德美學在教育方面探討

透過全國碩博士論文檢索系統,發現近十年來撰寫康德美學的論文共計五 篇:(一)八十三年輔仁大學洪翠娥哲學系博士論文《康德美學理論》。(二)八 十三年國立政治大學黃允中哲學碩士論文《康德美學研究-論康德的孤立法及其 審美判斷先天原理之發現》。(三)八十三年東海大學莊昭崑哲學系碩士論文《康 德美學中-快感在審美判斷中的地位》。(四)八十七年東海大學林慧宜哲學系碩 士論文《崇高的發展-從康德前到康德後》。(五)九十四年中正大學黃倩茹教育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康德美學及其在美育上的蘊義》。根據上述分析有關康德美 學論文在哲學方面有四篇,在教育方面有一篇。因此,康德美學在教育方面探討

在文檔中 康德美學的教育涵義研究 (頁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