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媒體使用行為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媒體使用行為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20 年代以來,各種大眾媒體陸續出現,在傳播學界、資訊學界、教育學 界、新聞學界都陸續出現許多研究者進行研究,故累積許多的文獻。因此,研究 者有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透過相關文獻的分析,替本研究打下更完整的理論基 礎。

本章節分為三個小節,第一小節將探討媒體使用行為之內涵與相關研究,第 二小節探討媒體素養之意涵,第三小節探討媒體使用行為行為與媒體素養之相關 研究。

第一節 媒體使用行為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章節分三部分進行媒體使用行為的文獻探討,第一部分探討媒體之內涵,

第二部分探討媒體使用行為,第三部分探討媒體使用行為之相關研究。

一、媒體的內涵 (一)媒體的定義

有沒有想過,你心中的「媒體」指的是什麼?所謂的媒體是否等同於大眾媒 體?它是一種傳遞訊息的介質或是一種抽象的訊息?是一種信念或是一種技 能?在進行「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的文獻探討前,若無法先將「媒體」

界定清楚,在眾多文獻中大海撈針,會讓研究範圍更加模糊不清,這也是本研究 由「媒體」一詞談起的原因。

媒體一詞由 medium(複數 media)翻譯而來,在電腦尚未出現的 20 年前、

網路普及化的 30 年前,McLuhan(1964)指出媒體是人的身體、感官與精神意 識的延伸,是個人在視、聽、感官與行動的中介(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透過媒體,人類將延伸自己的世界,影響到人類心理和社會的組成(呂傑華、白 亦方,2012)。這也反映出自 18 世紀報紙出現,到後來電報、電話、收音機、電 視等媒體的出現,世界各地的資訊交換、傳遞的速度越來越快,也越來越能達成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地球村」境界,人們透過媒體為介質,拓展個 人對周圍環境的認知。

在我國的辭典中,媒體一詞解釋為傳播資料訊息的工具,包括電視、廣播、

電影、報刊、電腦網路等的總稱,又譯為「媒介」(教育部國語小辭典第二版,

2012)。而台灣學者吳翠珍、陳世敏(2007)指出,媒體素養中的「媒體」是指 大眾、小眾與個人化的傳播媒體,若是強調指物體或介質時,用「媒介」;若指 涉的是內容,則用「媒體」,例如:新聞媒體,但用來播新聞的電視,則可稱為 媒介。另一種說法是現在的媒體不再只是傳達想法的工具或中立的載體,而是這 些想法與意義的來源,媒體即為權力的中心(孫憶南譯,2006)。

因此,「媒介」是一種中介物、方法或手段,當人們想進行非直接面對面的 溝通,便需要媒介;而所謂的「媒體」,是經過「干預」、「篩選」、「再現」的訊 息內容,而非通往真實世界的直接途徑(林子斌譯,2006)。由此可見,本研究 著重的便是國中生能否具有辨識、解讀這些由多種媒介提供的資訊,能否從中體 認到所有的訊息皆經由「再現」而來,因此使用「媒體」一詞較為恰當。

(二)媒體的演進與種類

人類文明的進展最早是由口耳相傳,一對一的訊息傳遞開始,之後人類史上 出現壁畫、泥板文字、埃及的紙莎草等。而傳播科技的開始,可由西元 105 年在 中國出現的造紙術談起,紙張提供一種便宜、輕便、容易取得的書寫載體,加速 知識傳播的便利性;加上西元 1450 年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發明活字印 刷、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量化印刷的報紙,帶動更即時、更普及的訊息互動;十 九世紀陸續出現電報、電話、電晶體收音機;二十世紀初的電視、二十世紀中葉 的電腦、衛星、有線電視、八○年代後的網際網路,到現在結合多種媒體,視聽 覺享受兼有的多媒體(multimedia)(周典芳、陳國明,2005)。越來越多樣的媒 體類型,如何界定與分類,是本部分所討論的重點。

依照國內相關研究,依傳播範圍而言,包括傳統大眾媒體,如廣播、電視、

有線與衛星電視;小眾或新興傳播媒體包括:網路、電腦電視遊戲、手機等(吳 翠珍、陳世敏,2007)。

媒體依性質通常劃分為印刷媒體、電子媒體以及新媒體,印刷媒體指傳統的 平面媒體,歷史悠久,一般指透過機器印刷出版的媒體,包含報紙、書籍、雜誌、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期刊等;電子媒體是指利用電子訊號與電磁波來傳遞資訊的媒體,包含廣播、電 視、電影等;新媒體則指電腦、網路、手機等(許雅玲,2010)。

更甚者,現在民眾對媒體的使用已進入混媒體與多工的時代,每個人同時利 用多種媒體處理很多事情,就像是一邊看電視一邊看報紙,一邊講手機一邊玩遊 戲。而混媒體時代的來臨打破了媒體本身的傳統特質,像是手機擁有通訊的功 能,但也兼具娛樂;QR 碼(Quick Response Code, QR code)的使用,打破了傳 統平面媒體無法即時更新或連線的限制。當我們越來越往「智慧型生活」邁進,

媒體間的疆界被打破,有智慧的使用媒體將會成為當代學生的重要課題。

本研究中,「媒體類型」兼採印刷媒體、電子媒體、新媒體三大類型,再細 分為印刷媒體(報章雜誌)、電子媒體(電視/廣播)、新媒體(網路:手機/電 腦),藉以調查臺東地區國中學生的媒體使用行為,日後在進行媒體素養教學課 程規劃時,便能更聚焦、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

(三)媒體的特質

在我國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2002)中提到媒體可以帶來新聞、

教育、娛樂的價值,但同時也夾帶偏頗的意識形態、單一的價值觀念或是偏離真 相的社會再現。在許多文獻中也一再提及媒體總是「再現」某些現實,但其所傳 遞的訊息總是建構(constructure)出來的。因此沒有一種媒體是完全價值中立的

(林志忠等人,2003),有鑑於此,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中提出媒體有五大特質:

1.媒體的資訊並不全然地反映真實的世界。

2.媒體訊息都經過複雜的篩選、包裝、選擇與組合。

3.訊息的呈現可能會受到媒體記者、編輯、媒體部門負責人、政府、政黨或 財團的影響。

4.媒體傳播科技特質,塑造了媒體獨特的表現形式或內涵。

5.閱聽人是媒體工業運作下所生產的市場商品,是廣告商想要觸及的目標。

這五大特質說明了媒體再現的特質,過去,許多人將媒體視為認識這個大千 世界的途徑,認為它如同鏡子一般可以反映出真實的世界,但在媒體產製的過程 中,所謂的「新聞」必須經過層層關卡篩選,才會出現在閱聽人面前。它必須具 有新聞性、重要性、娛樂性或爭議性,代表具備了被採訪和報導,然後被議論的 價值,才能吸引媒體的報導(彭之修,2005)。因此,媒體訊息是一連串篩選、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包裝、選擇與組合的成果,而這個成果往往是為了吸引閱聽人的注意,連帶的廣 告商進駐,而這些媒體的「經營者」便能獲利或者利用媒體成為宣傳或塑造價值 觀的工具。

但是,讓真相越來越模糊的因素,絕對不只有媒體本身,閱聽人在使用媒體 時是相當主觀的,也許「說者無心但聽者有意」,也許相反。在這個充滿媒體的 世界中,閱聽人必須同時穿梭在三種不同的真實中,第一種真實是「社會真實」

(social reality),即事件本身的真相,但社會真實往往撲朔迷離,不被報導的真 實不見得不存在;被大肆報導的卻也不見得是真的。第二種是「媒介真實」(media reality),指媒體所呈現的事件情境,在理想的狀態下,它應該能反映社會真實,

但在種種原因及外力介入下,卻沒這麼容易。因此當我們觀看一則報導或新聞,

其傳遞的訊息和現實,還是存在著差距。第三種是「主觀真實」(subjective reality),即個人對事件的主觀認知,無論是報導的立場、個人經驗、成長背景都 有可能對個人的主觀認知形成差異(鍾蔚文,1992)。來自媒介的「主觀」以及 來自閱聽人本身的「主觀」都會使得真正的真實更加模糊不清、難以捉摸,這也 是媒體素養教育之所以重要且必要的原因之一。

(四)媒體的功能

傳播學理論中,大眾媒體的社會功能可總結為五個方向(康照祥,2005;彭 之修,2005):

1.看守功能(surveillance)

媒體應廣泛報導社會環境中的各種現況,發送新聞訊息,例如災害或危 險的報導。如同 McLuhan(1964)所言,媒體將盡可能延伸人類的感官,人類 對環境的警覺性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民眾依訊息內容對現實作出反應或抉擇。

此功能也可以反映出媒體被視為公民社會的第四權,認為媒體具有監督政府 的功能,媒體雖然不能對違規者進行直接的制裁,但就如同看門狗,能對社會各 種現象吠聲吠影或做咬人狀,發揮監督社會現況的功能(陳世敏,2005)。

2.決策功能(decision making)

媒體在看守社會現況的同時,可以從中發現各種議題,各種團體透過媒 體表達不同立場的聲音,然後形成議題討論,提供達成社會共識的契機。也可讓 政府體察民意、了解社會需求,直接或間接影響公共決策。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3.教育功能(education)

媒體和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能廣泛地傳播知識訊息,傳承社會主流價值觀 或提供教學內容。

4.娛樂功能(entertaining):媒體提供藝能、音樂、戲劇、綜藝、藝術等娛樂 性質的內容。

5.商業功能(business):媒體提供訊息散布流通的管道,例如:廣告。

但不可否認的,對於媒體功能的批判也越來越多。舉凡商業化媒體妨害公民 的接近使用權、媒體產製內容受到意識形態影響(呂傑華、白亦方,2012)、新 聞娛樂化或氾濫降低了媒體的看守功能,帶來了麻醉效果(康照祥,2005)等。

台灣自解嚴後,陸續開放成立報社、雜誌社、廣播電台、電視台、新聞台等,大 肆開放媒體工業進駐,原本立意良善,希望民眾透過媒體的使用,讓台灣正式邁 入民主的時代。但卻也帶來市場競爭,經營者們為了生存,以追求收視率、利潤

台灣自解嚴後,陸續開放成立報社、雜誌社、廣播電台、電視台、新聞台等,大 肆開放媒體工業進駐,原本立意良善,希望民眾透過媒體的使用,讓台灣正式邁 入民主的時代。但卻也帶來市場競爭,經營者們為了生存,以追求收視率、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