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公共關係經營的理論基礎與實務

第二章 學校公共關係經營與相關研究

第二節 學校公共關係經營的理論基礎與實務

本節共分為三大部份,首先,探究學校公共關係的理論基礎。其次,針對學 校公共關係經營的實務層面加以分析。最後,則針對於學校公共關係的理論與實 務進行歸納分析,玆分述如下:

壹、學校公共關係經營的理論基礎探究

公共關係不僅是一項活動,更是一門錯綜複雜的專業學科。由於其活動需要 多種因素相互配合,因此其理論基礎的建立更需要多種學科相互補充,如此方能 相得益彰。

33

圖 2-2-1 科際整合的公共關係學科 資料來源:洪啟昌(2001:13)

由圖2-2-1科際整合的公共關係學科中可以得知,公共關係學涉及了統計、行 銷、管理、傳播、心理、社會、經濟與政治等不同領域的理論與實務。同時,也 包括了各領域的技術、結構、策略與智慧,是一門將理論與原則並用於工作上的 實用藝術與應用科學(王材源,2004;林振中,2001;洪啟昌,2001;黃瓊慧,

2002)。鑑於此,公共關係的討論方法相當的多元,而為了讓學校公共關係的實 際推展工作能有較好的成效,則必須對公共關係經營的理論基礎有更進一步的理 解。儘管公共關係學乃係一門複雜之科際整合之學科,然而,一般而言,有關公 共關係的理論基礎探討仍以行政學、哲學、政治學、傳播學及行銷學等為主,茲 分別探究如下(王材源,2004;林振中,2001;段立國,2007:洪啟昌,2001;

34

徐易男,2009;黃瓊慧,2002;Grunig & Hunt, 1984):

一、行政學理論基礎

在任何組織中,公共關係一直是組織管理功能的一部份。因為公共關係人員 的業務多在協助管理單位訂定良好的經營政策,爭取好感,以促進組織與其他單 位之了解與合作(熊源偉,2002;鄭貞銘,1999)。此外,Harlow(1976)也指出 公共關係乃一種獨特的管理功能,旨在建立並維持雙向溝通及組織與其特定群眾 間之接受與合作,使管理階層了解問題及議題所在,協助其對民意有所理解與反 應,強調管理階層對大眾利益之責任,發揮早期預警功能與預測趨勢,並以研究 合乎專業倫理的溝通技巧為主要使用工具與手段。

從公共關係經營的組織管理功能觀之,可以發現其論述要旨適與「系統論」

之輸出與輸入構念極為相似。值此,以下除了探討系統論內涵外,我們也將進一 步針對行政學中之系統論及其所衍伸之公共關係模式加以論述。

(一)系統論

公共關係學是研究組織與其環境關係的一門科學,而系統理論則強調組織與 外在環境互動的重要,並反對科學管理學派與人際關係學派視組織為孤立的實 體,偏重組織內部運作的研究(謝文全,2005)。一般系統理論係由Bertalanffy 於1950年提出,根據對不同學科的瞭解,融合了一些現象(如有機體、機械、群 體和組織)功能表現之相似點而發展成為系統理論。是以,自1960年以後,開放 系統理論便逐漸成為組織行政學的主流(張潤書,1998;Robbins, 2001)。

就「開放系統」的觀點而言,該理論認為每一個系統是由許多相互關連的次 級系統所構成,而系統的存亡則完全繫於其次級系統的相互關係與次級系統對整 個系統的貢獻(秦夢群,1998)。準此而論,組織就是一個系統,而其子系統則 為各個單位,組織與外界雖有界限,但此種界限是可以滲透的,因而無形中已成 為一個「開放性」的組織。此外,開放系統理論不僅注重內部的組織分工與溝通 管道,同時亦強調組織與其外在環境間的關係,以及與組織內次級系統的平衡穩 定狀態。該理論認為開放系統是指不斷從外在環境取得種種投入,經過系統的轉

35

換過程、產生又輸出至環境,與外在環境保持動態的關係(洪啟昌,2001;張慶 勳,1996;Morgan, 2006)。

另一方面,張依依(2007)則以為開放系統的最大特性在於擁有可穿透的界 線(permeable boundaries),而允許組織和環境進行互動,故其組織結構和功能 亦因之而經常產生變化。一般而言,開放系統擁有輸入(input)、輸出(output)

與改變(change)等三項表現歷程。然而,若將上述三項歷程再予以細部分析,

則可另歸納出以下六項特點(秦夢群,1998; 陳幸仁,1996;Robbins, 2001):

(1)具有環境及超級系統並與其相輔相成。

(2)包含有次級系統(subsystems)且各次級系統也相輔相成。

(3)開放系統係透過自我指導和自我調適的功能,以維持其穩定的狀態;

並透過回饋作用以調整系統自身,而「輸入一輸出」的運作,則是維持系統穩定 的必要過程。

(4)開放系統認為組織存在著可滲透的界線,具有過濾的功能,允許所需 要的東西進入且排除不需要的資源或訊息於組織之外,以維持組織正常的運作。

(5)有衰亡的趨勢但亦有反衰亡的能力,同時具有殊途同歸性。

(6)開放系統重視適應外在環境的能力。所謂「適應」就是強調組織能對 外在環境的需求或壓力給予適切的反應,並進一步獲得支持及獲取所需的資源。

一個組織的開放程度,端視其「可穿透的界線」是否容易進行資訊流動,倘 若該邊界穿透力不足,系統也就無法因應外界的改變,因此也就容易流於僵化而 無法生存或發展 。事實上, 指出任何一個開放系統皆有不少邊界角色要素

(boundary role elements)存在,而公關人員即是邊界穿梭之角色。換言之,「公 共關係」乃扮演組織內外團體與個人間之橋樑角色,一腳在內而一腳在外,而以 管理次系統的形式存在,如圖2-2-2所示。其功能在於協助組織進行外在資訊的搜 集、整理、分析並做成行動策略以因應外界之變化(張依依,2007;Grunig & Hunt, 1984)。

36

圖 2-2-2 公共關係次系統相較其他次系統位置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張依依(2007:110)

(二)Grunig 與 Hunt 之「公共關係四模式」

Grunig 與 Hunt 所提出的「公共關係四模式」乃是從開放系統的觀念所衍生 而來,此亦是公共關係文獻中經常被引用的理論。因此,公共關係四模式不僅具 有規範性,同時也具實務作業的描述性,實為系統理論在公共關係經營上的理論 實踐模式(張依依,2007)。此公共關係四模式則分別是「媒體仲介/宣傳模式」、

「公共資訊模式」、「雙向不對等模式以及「雙向對等模式」,玆說明如下(張依 依,2007;鄭宏財,2001;Grunig & Hunt, 1984):

(1)媒體仲介/宣傳模式(The Press Agency/Publicity Mode):組織不顧公共 利益,僅致力於有利於己的宣傳,尤其是在大眾媒體上作文章。

(2)公共資訊模式(The Public Information Model):組織內部聘有「御用」

的新聞專才,透過可控制的媒體,如宣傳小冊、公司發行物或大眾傳媒,發布客 觀的資訊以影響大眾視聽。

(3)雙向不對等模式(The Two-Way Asymmetric Model):較為進步且複雜

環境 組織

公關次系統

管理 次系統 生產

次系統

處理 次系統

適應 次系統 維持

次系統

37

的手法,係利用社會科學研究及心理學來設計如何說服群眾。

(4)雙向對等模式(The Two-Way Symmetric Model):將研究結果以傳播 的方式來管理衝突,及促進和目標公眾間相互了解。

公關四模式最重要的觀念即是「雙向」與「對等」,此為當時相當新穎的概 念,打破傳統上認為公共關係就是宣傳或說服的單向思維。事實上,此雙向概念 的形成時與開放系統的觀念隱然相互呼應。因為強調雙向即必須「求共識」與「求 雙贏」(Grunig & Hunt, 1984)。公關四模式的相關特色比較如表 2-2-1 所示:

表 2-2-1 公共關係四模式及其特點分析表

宣傳模式 公共資訊模式 雙向不對等模式 雙向對等模式

目的 宣傳 資訊傳佈 公眾說服 相互了解

傳播性質 單向

必非完全事實

單向 事實

雙向 不平衡效果

雙向 效果平衡 傳播模式 傳播者到接受者 傳播者到接受者 傳播者到接受者

資訊雙向流通

傳播者到接受者 資訊雙向流通

研究應用 研究態度如何形成

與改變 研究共識 適用組織

複雜程度

適用

組織規模 大小皆可

資料來源:修改自張依依(2007:114)、鄭宏財((2001:130)

儘管雙向對等模式被認為是較傑出的公關方案,然而多數學者卻認為此四模 式並未有任何的好壞之分,僅需依據不同情境來選擇不同模式運用即可(鄭宏 財,2001;Bagin & Gallagher, 2001)。此外,儘管「公共關係四模式」在理論與 實務上有其貢獻,不過也有其侷限存在。Coombs(1993)即指出雖然公關四模式 或系統論強調「雙向性」,但因企業處於有利位置,沒有和受眾對話與協商的動 機,何能奢談對等。此外,Coombs 也指出對權力的論述缺乏,以及對互惠的天 真期待,著實使得該理論失之理想化(引自張依依,2007)。易言之,雙向對等 概念中完全不含有「說服」理念乃是一廂情願。實際上,公共關係之主要工作仍

38

不脫「說服性之宣傳」之本色(Lesly, 1991)。值此,公關人員必須盡力運用各 種溝通的管道進行宣傳以取得溝通對象的共識,進而達成公關目標。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理解自系統論所衍生出來的公關四模式之內容與特點。

雖然其所強調的雙向對等受到些許挑戰。然而,研究者以為雙向對等的「程度」

並非是全有或全無之狀態,而係呈現一續譜(continuum)狀態。換言之,所謂的 雙性對等,即意味著社會組織與公眾皆要放棄一些自身利益,自然不可能達到百 分百的滿意,卻是尋求雙方利益最大公約數的最佳選擇。基於此,面對外在公眾 的要求,學校組織即必須積極回應,僅可能地以雙向而互利的方式與其交往互 動。然而,倘若學校遭逢不合理的要求與壓力時,仍須採取策略以說服對方,以 避免學校的專業性與教育價值受到戕害。

二、哲學理論基礎

陳幸仁(1996)指出學校公共關係是一種建立在誠信、合法的基礎上,透過 有計劃、持續性的行動,向大家解說組織的運作,贏得大眾的認同、協助,使得

陳幸仁(1996)指出學校公共關係是一種建立在誠信、合法的基礎上,透過 有計劃、持續性的行動,向大家解說組織的運作,贏得大眾的認同、協助,使得